-
高維生:追尋汪曾祺的昆明蹤跡
去年昆明朋友在福照樓請吃飯,酒樓在老街東方書店不遠處。
關鍵詞:  汪曾祺2022-08-12
-
關于七月半 這次咱詳細展開說說
每年農(nóng)歷七月十五,民間俗稱“七月半”。
-
韓小蕙憶張潔:懷念,也是不能忘記的
不知為什么今夏的雨水這么多,天雷滾滾,老是讓我想起天堂里的張潔,她重新開啟的新生活,各方面都好極了吧?轉眼間她已離去半年多了,但我仍糾結在2月7日一大早,驚悉她已在美國病逝的那一瞬間,當時只覺得眼前一黑,周圍電閃雷鳴,淚飛頓作傾盆雨!就在那一周前的春節(jié)前夕,我還給她發(fā)了電郵,卻一直未收到回復。
-
楊沫幾經(jīng)周折的《青春之歌》
1949年7月,楊沫得了嚴重的神經(jīng)官能癥,加之肝痛,懷疑得了肝癌,長期失眠,便在家養(yǎng)病。
-
陳漱渝:把我引進魯博大門的人——悼念師兄張小鼎
在人生的長途上,如果想要成長和發(fā)展,需要具備什么條件呢?經(jīng)歷了83個春秋寒暑,我的體會有兩個:一是靠自身素質,二是靠環(huán)境機遇。
-
阮元劃分“南北派”
阮元,字伯元,號蕓臺,江蘇揚州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中進士,先后任浙、豫、贛三省巡撫,歷乾隆、嘉慶、道光三朝,晚年官拜體仁閣大學士,后至太傅,謚號文達。
-
《俞樾全集》出版
俞樾(1821-1907),晚清著名學者、教育家,他以“通經(jīng)致用”為學術宗旨,重???,通訓詁,由經(jīng)學而旁及子學、史學,是漢學在晚清得以出現(xiàn)恢復性發(fā)展局面的一位關鍵人物,被陳寅恪譽為“一代儒林宗碩,湛思而通識之人”。
關鍵詞:  俞樾2022-08-10
-
中國營造學社圖書館:搜集建筑及相關圖籍萬余冊
朱啟鈐 林徽因珍藏的《中國營造學社匯刊》 羅哲文題寫的中國營造學社牌匾 著名的營造學社建有專門的圖書館 2013年,中國嘉德拍賣公司舉辦了王世襄先生舊藏專場拍賣會,此場拍賣會舉辦得很成功,許多拍品的成交價都是底價的十倍以上。
2022-08-10
-
親緣之上的神交——魯迅與周恩來
梳理魯迅與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關系,一個突出印象是,他們之間的往來總是以神交為主。
-
肖伊緋:名人薦書與家國情懷
《人的義務》,“星期標準書”外封套封面和封底,封底印有馮友蘭薦語。
2022-08-09
-
晚清士人的西書閱讀與意義之網(wǎng)
“西學東漸”是近代史研究的一個重要議題,相關成果較為豐碩。
關鍵詞:  近代人文2022-08-09
-
巴金給曹禺的一封信
偶然打開1998年記事本,見11月6日記載著:……晚上,巴老在病房看電視,小林問:多年前,《于無聲處》赴京演出,你讓宗福先給曹禺帶過信,我怎不知道?巴老說,信是由彭新琪轉交的…… 聽后,我當時注意力沒放在這封信上,認為巴老的信在他的全集里早晚能看到,而對話劇《于無聲處》的關注度更強烈些。
-
中國人是何時愛上“吃瓜”的
中國是世界西瓜生產(chǎn)與消費的第一大國,據(jù)統(tǒng)計,中國人每年能吃掉全球70%的西瓜。
2022-08-08
-
李存葆和《高山下的花環(huán)》
1983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自費購買了兩千冊圖書,贈送給正在云南老山前線參加對越自衛(wèi)還擊戰(zhàn)的將士們。
關鍵詞: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環(huán)》2022-08-08
-
孫犁:經(jīng)由他的眼光 可以看到歲月深處的流光
孫犁在世的時候,研究他的著作就已經(jīng)很多,有了一定的規(guī)模。
2022-08-05
-
鄧中夏詩歌中的革命火種
鄧中夏(1894—1933),湖南宜章人,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立者之一,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和卓越的工人運動領袖。
關鍵詞:  鄧中夏2022-08-05
-
關于茶的那些奇特“別稱”你知道多少?
說到茶的別稱,古人可是為它取了一籮筐的名字,如葉嘉、玉川子、清風使、滌煩子、云華、月團、碧霞、玉蕊、雪芽等等,不僅好聽還極富詩意。
關鍵詞:  傳統(tǒng)文化2022-08-04
-
黃佐臨教華羅庚騎自行車
黃佐臨是著名的戲劇家,華羅庚是著名的數(shù)學家,兩位先生所在的領域毫無交集,他們按說就像兩條平行線,永遠不會交匯,但實際上他們在異國他鄉(xiāng)有過一段頗富戲劇性的交往。
-
楊玉圣:悼伍杰先生
頃接馬小泉教授信息:“伍杰先生昨天下午三點因病醫(yī)治無效去世。
-
“我們相愛一生,一生還是太短”作者究竟為誰?
徐朔方先生與妻子、兩個兒子、大兒媳合影 徐朔方詩作正文 近幾年來,有這樣兩句詩,“我們相愛一生,一生還是太短”,在網(wǎng)絡上非常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