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定浩《竭盡全力的輕盈》:跟著自己的心寫作
J.D.塞林格逝世之后,像對待任何一位杰出的已故作家一樣,我們一直以兩種方式在緬懷他,一種是重新咀嚼他乏善可陳的軼事,而塞林格拒絕軼事的隱居生活旋即成為最大的軼事;另一種是重新解讀他為數(shù)不多的小說,貌似同情地理解霍爾頓和格拉斯家族的精神境遇,貌似公正地評價其社會意義。
2018-11-18
-
作為封印的詞語——阿甘本與詩的終結(jié)
倘若我呼喚,究竟有誰在天使隊伍中傾聽? ——里爾克《杜伊諾哀歌》哀歌一 一、頌歌與哀歌: 從里爾克到荷爾德林 一個公認的事實是,里克爾的《杜伊諾哀歌》晦澀難讀。
2018-11-17
-
當代拉美文學中的老年敘事
從某種意義上說,任何一部小說書寫的都是時間的流逝,“變老”是所有故事的主題。
2018-11-16
-
追風的勇氣
記得曾經(jīng)看過一句話,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comfort zone”,中文或可譯為“舒適區(qū)”。
2018-11-16
-
《珀金斯的帽子》:忠于某些事實、情感,也忠于幽暗的自己
“他總是戴著帽子, 一頂七號大的灰色淺頂軟呢帽, 哪怕在辦公室一個人看稿時也戴著。
2018-11-16
-
荒野的召喚:艾米麗·勃朗特詩歌中的生態(tài)意識
2018年是英國作家艾米麗·勃朗特(1818年7月30日-1848年12月19日)誕辰200周年。
2018-11-14
-
希臘眾神與希臘眾人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鹽野七生,相比于作家,她更像一個俠女。
2018-11-13
-
在黑暗中發(fā)現(xiàn)人類生命力的光焰
榮格說:“錯誤也是知識建立的基礎(chǔ)。
2018-11-12
-
婚姻的羅生門和“不可靠敘事”
吉莉安·弗琳的《消失的愛人》開啟了暗黑系婚姻的小說敘事。
2018-11-12
-
微妙的精神印記
戰(zhàn)爭不曾侵略的地方,并不意味著那里波瀾不驚。
2018-11-08
-
我為何翻譯《西藏的感動》
熊育群創(chuàng)作的長篇紀實作品《西藏的感動》在意大利出版了,它一面世就受到了意大利讀者的歡迎和喜愛。
2018-11-07
-
對外翻譯與出版應從粗放轉(zhuǎn)向精準
自近代以來,由于中國社會強烈的現(xiàn)代性與“面向世界”的訴求,人們熱衷于翻譯、引進各類西方著作,這有其歷史必然性,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自身文化的外傳,由此造成了“內(nèi)傳”與“外傳”之間的嚴重失衡,也可以說是文化上的“逆差”。
2018-11-07
-
紙上任俠終覺淺
在亞洲四小龍實現(xiàn)經(jīng)濟騰飛的20世紀60年代左右,作為眾多流行類型小說(genre fiction)的一種,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可謂是港臺新派武俠作品里當之無愧的經(jīng)典。
2018-11-07
-
十年磨一劍 與經(jīng)典同行
您手捧的《英格蘭景觀的形成》,是英國史學家威廉·霍斯金斯的代表作,該書及其作者在英國學界和民間都享有很高的聲譽;書是經(jīng)典,作者是名家。
2018-11-04
-
瓦桑/利奧與娜塔莉·戴維斯的雙重世界
在新文化史熱潮漸趨平靜后,戴維斯探索出進一步推進歷史學“去中心”的路徑。
2018-11-02
-
阿多尼斯的短章:“我談論虛無,卻把獎賞賜予生命”
《我的焦慮是一束火花》(譯林出版社,2018年10月)是旅法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的詩歌短章選集。
2018-10-30
-
李新梅評《“百事”一代》:俄羅斯社會現(xiàn)實的諷刺力作
1999年,佩列文發(fā)表了轟動俄羅斯文壇的長篇小說《“百事”一代》(Generation“П”)。
2018-10-30
-
外國人為何迷上中國小說?
外國人為何迷上中國小說? 從科幻、懸疑、推理到武俠,再到當紅的網(wǎng)絡(luò)玄幻小說,中國類型小說正在成為西方閱讀市場的新寵,并且屢屢登上各大銷售榜的榜首,“外國人迷上中國小說”的現(xiàn)象,不僅在嚴肅文學中出現(xiàn),更在通俗文學中成為風潮,“互聯(lián)網(wǎng)改變的不僅是信息傳播的方式,同樣也改變了創(chuàng)作的方式,互聯(lián)網(wǎng)中成長起來的創(chuàng)作者,更能夠適應全球化時代的市場”,著名學者,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張曉明說。
2018-10-29
-
代后記:忠于某些事實,忠于某些情感,也忠于幽暗的自己
“他總是戴著帽子, 一頂七號大的灰色淺頂軟呢帽, 哪怕在辦公室一個人看稿時也戴著。
2018-10-28
-
《韃靼人沙漠》:“什么也沒發(fā)生”的悲劇
九月的一天早上,年輕軍官喬瓦尼·德羅戈前往巴斯蒂亞尼城堡駐守,城堡外面是一片沙漠,沙漠那邊則是隨時可能來犯的韃靼人。
2018-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