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的召喚:艾米麗·勃朗特詩歌中的生態(tài)意識
2018年是英國作家艾米麗·勃朗特(1818年7月30日-1848年12月19日)誕辰200周年。在短暫的三十年人生中,艾米麗·勃朗特僅憑一部《呼嘯山莊》就成為家喻戶曉的小說家,與姐姐夏洛蒂·勃朗特和妹妹安妮·勃朗特一同叱咤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文學界。然而,除了這部充滿哥特式風格的復仇小說,早逝的女作家僅留下一些信件等文字材料,這為學者追溯她的生平帶來極大困難。多數(shù)學者僅關注《呼嘯山莊》這部小說的價值,卻忽略了這位女性作家同時也是詩人的事實。從生態(tài)角度來講,她在19世紀早期創(chuàng)作的詩歌極具先鋒意義。因此,挖掘其詩歌中隱藏的深意,在這位女作家誕生200年后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
艾米麗·勃朗特的詩歌經(jīng)歷了從默默無聞到逐步成熟的過程。在《來自柯勒、埃利斯和阿克頓·貝爾的詩》中,勃朗特以“埃利斯”這個匿名身份與姐妹二人首次發(fā)表詩歌,卻留下僅銷售兩冊的慘淡紀錄。不過,近來也有學者開始關注勃朗特的詩歌,為重新挖掘這位作家的價值開啟了新的道路。珍妮特·吉扎里出版了《艾米麗·勃朗特詩歌全集》(1992)以及《最后的事:艾米麗·勃朗特的詩歌》(2007)兩部詩集,匯集了艾米麗重要的詩作。尼克·霍蘭德在今年出版了《艾米莉·勃朗特:二十首詩的生活》,正如題目所講,霍蘭德借鑒勃朗特的傳記以及詩歌,用20首詩總結(jié)了她的傳奇一生。
艾米麗·勃朗特詩歌中的自然觀值得研究。與浪漫主義作家一樣,勃朗特發(fā)現(xiàn)自然世界是理解人性和自我的關鍵因素。
艾米麗·勃朗特能夠出色地利用環(huán)境來烘托和推進故事情節(jié),最典型的場景就是小說《呼嘯山莊》結(jié)束時,人們在荒野中看到已經(jīng)死去的希茲克利夫與凱瑟琳,聲稱“在教堂附近、荒野上,甚至在這所房子里都見過他。”此處的荒野為故事情節(jié)服務,成為人性與自然最終和解的場所。然而,如果“自然”僅為襯托人物感情而存在,那么必將出現(xiàn)將自然工具化的趨勢。事實上,在艾米麗·勃朗特的詩中,“自然”更多是自由存活的、與人類利益無關的自在“荒野”,就如同其家鄉(xiāng)中的霍沃斯荒野一樣。作為作品中反復出現(xiàn)的關鍵詞,“荒野”承受著艾米麗·勃朗特至深的愛和尊重。探索她對荒野的詮釋有助于深入了解棲居其中的存在物以及人與動物、植物的關系。
作為原生自然的象征,“荒野”已經(jīng)是當代生態(tài)批評中的關鍵詞。從人類最初缺乏安全感而恐懼荒野,到英國圈地運動以來為了經(jīng)濟利益而開采荒野,這個階段可謂經(jīng)歷了復雜的演變。最初的荒野是人類群體之外的威脅,而后來的荒野則是產(chǎn)生價值的場所。近現(xiàn)代階段之后,一些詩人和生態(tài)學者開始逐步思考正確對待荒野的方法,比如圈地運動席卷家鄉(xiāng)之前,在田野間信步閑游的英國詩人約翰·克萊爾,又如在荒野中的漫步、創(chuàng)作巔峰巨作《瓦爾登湖》的美國自然主義者亨利·大衛(wèi)·梭羅,還有荒野文化的倡導者和踐行者,以美國式寒山形象生活在美國荒野中的加里·斯奈德,以及提出“土地倫理”,號召人類要像大山一樣思考自然以及荒野的奧爾多·利奧波德,不勝枚舉。如果說“荒野”是生態(tài)批評的時髦詞,那么艾米麗·勃朗特早在19世紀初期就已經(jīng)超前地在詩歌中闡釋了她對荒野的理解,即“與人類利益無關、且超越人類生死的自在空間”。
勃朗特的荒野并非是為自我謀取價值的空間。《相信一顆信任你的心》創(chuàng)作于1837年,詩中肯定了那些為了維持荒野原狀,而不選擇開山犁地的態(tài)度:“高山地區(qū)的農(nóng)民愛著荒野,/遠勝于山下最富饒的平原;/他不會舍棄任何一片荒地,/因為所有土地都曾微笑過。”富饒的平原可以為人類帶來經(jīng)濟價值,開采荒地同樣會增加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與此同時也有可能為當時蓬勃發(fā)展的機器大工業(yè)提供廠房,然而這些圍繞利益的實用主義決策在勃朗特看來極不實用。詩人對荒野懷抱著毫無偏好的愛。
夏洛特在1850年的信中記錄了妹妹對荒野的熱愛:“我的妹妹艾米麗尤其喜愛荒野,任何長滿石楠的小丘、蕨類的枝干、幼嫩的越橘葉、飛翔的云雀或紅雀都會讓我想起她?!边@種愛不是源于荒野帶給自身的利益,而是面對這種若即若離、既熟悉又陌生的環(huán)境時,詩人呈現(xiàn)的一種無論美丑貴賤的敬畏感。
與此同時,勃朗特的荒野超越人類對生死的理解。在《風鈴草》這首長詩中,勃朗特表達了對荒野的愛,這種愛既包括夏日花草的繁榮景象,也包括秋冬的蕭條跡象。詩人在枯萎的風鈴草前“雖最初有些許悲傷,但苦惱并不長,”因為想起古老歌謠中飽含荒野意象的詞句,其中充滿了未經(jīng)定義、且匿名的文字?!斑@些文字可以喚醒魔咒;/釋放一眼噴泉,泉水噴涌,/任何的缺席和距離都無法阻擋?!痹谇锶諄硪u時,勃朗特聽到那些記錄繁茂世界的古老歌謠:“在陰霾的十一月,/唱出五月的歌聲;/他們復燃了灰燼/變成不會消損的熱情?!?/p>
然而,這種寄托于歌謠式的回憶雖能找到記憶中綠草如茵般的荒野,但始終不是勃朗特所理解的真實荒野:“伴隨初雪天它已隆起地面/巖石顯露出冰冷的灰白色,/石楠樹呈現(xiàn)出陰郁的波浪,/蕨類葉子也不再那么陽光。/峻嶺那邊不再有黃色的星;/滿是苔蘚的泉水邊緣那里,/風鈴草也早已經(jīng)枯萎不見;/消失在寒冷的高山斜坡處。/但比招展的麥田更加可愛。”
由此看出,相比于熱烈地歌頌漫山遍野的鮮花,詩人更加坦然地接受并贊頌了荒野中自然而然的變化,這其中就包括“冰雪”“巖石”“枯萎的蕨類和花草”。勃朗特的荒野尤其專注于描寫“死亡”,從而擊碎了傳統(tǒng)中將荒野看作是人類后花園的慣性思維?;囊暗臅r間超越了人類的價值,更是超越了人類的時間尺度。承認生命就需要認識到死亡,荒野中的生命和死亡同處于荒野時間的循環(huán)之中。茂密的風鈴草和枯干的枝葉都是季節(jié)變換帶來的現(xiàn)象,對于人類而言就是生物的生命與死亡。在自然規(guī)律作用下的荒野面前,這種生死僅僅是無限循環(huán)中正常的環(huán)節(jié)。艾米麗·勃朗特的荒野不以人類的利益為中心,也不會因人類的歡呼和哀傷而產(chǎn)生任何的改變,它已經(jīng)超出人類對生死的定義。
艾米麗·勃朗特的荒野觀是對主流浪漫主義的糾正。傳統(tǒng)意義上的自然寫作,無論是華茲華斯《水仙花》中天空中自由徜徉的浮云,還是雪萊《西風頌》中大地上席卷殘骸的西風,都將自然中的存在物看作是詩歌中或美麗、或莊嚴的工具和對象,最終目的都是利用自然存在物去抒發(fā)自我的情感。然而,閱讀勃朗特的荒野詩歌時,讀者更多看到的是無視人類審美需求的原生自然。既然荒野是生態(tài)圈中原初自然的一部分,那么它必然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空間。在這種局面下,人類的保護或挽救行為并不單純是為了沉醉于荒野的美,更多是為人類的存在做出考量。
艾米麗·勃朗特的詩歌展示了荒野在生態(tài)世界中的本真狀態(tài)。“荒野”與我國開展的生態(tài)文明建設、倡導的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也息息相關。借助閱讀勃朗特的荒野詩歌,我們可以在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大背景下,改變看待荒野的方式,提升對荒野的敬畏感,以此增強環(huán)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