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妙的精神印記
戰(zhàn)爭不曾侵略的地方,并不意味著那里波瀾不驚。無論是城市還是荒漠,沒有遠離喧囂的凈土,只有欲壑難填的人心。1949年,保羅·鮑爾斯出版了他的首部長篇小說 《遮蔽的天空》,時過境遷,這部與《局外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并稱為“存在主義文學”的經(jīng)典之作現(xiàn)在看來仍意味深長。鮑爾斯一生只創(chuàng)作過四部長篇小說,卻被視為二十世紀美國極具代表性的作家,其多重身份促成了《遮蔽的天空》文本與眾不同的風格:身為翻譯家,鮑爾斯譯過薩特、博爾赫斯等作家的作品,對存在主義哲學的認識奠定了創(chuàng)作的基調(diào);他在寫作期間移居“北非花園”摩洛哥并在此居住了半個世紀之久,非洲的原始與神秘成為他寫作的底本;年輕時的鮑爾斯曾經(jīng)輟學前往巴黎學習作曲,從而結(jié)交了奧森·威爾斯等文藝圈一眾好友,田納西·威廉斯在《一個男人和他的撒哈拉寓言》中這樣評價這部小說:“在我近來讀到的美國文學作品里,只有《遮蔽的天空》深刻地表現(xiàn)歷史在西方世界里留下的精神印記……難能可貴的是,這樣的印記并未浮于文本的表面,而是以更意蘊深長的方式藏匿在籠罩全書的微妙氛圍中?!?/p>
以旅行和公路為題材的作品往往以自我的放逐和救贖為主題,《遮蔽的天空》也不例外,與凱魯亞克的《在路上》相比,鮑爾斯筆下的人物少了幾分戲謔,遠走的途中多了幾分哀愁與凝重。二戰(zhàn)結(jié)束后,波特、姬特夫婦同他們的朋友特納踏上了撒哈拉之行,旅行的目的說來令人愕然:給他們十二年沉悶的婚姻找一個透氣的出口。然而,這趟看似有目的旅行卻沒有明確目的地,在波特看來,自己不是游客,而是旅人?!坝慰驮谕饴眯袔字芑蛘邘讉€月后總是歸心似箭,但旅人沒有歸途,此地和彼地對他們而言并無區(qū)別,所以旅人的腳步總是很慢。他們可能花費數(shù)年時間,從地球上的某個地方游蕩到另一個地方”,而且它們之間的重要區(qū)別是,“前者會毫無保留地全盤接受本國的文化,后者則會將本國的文化與其他文化進行比較,摒棄其中不喜歡的部分”。他們要遺忘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縫補生活中的失意,彌合情感中的微小裂痕,叩問人生的意義,然而事與愿違,炙熱的沙漠并未點燃他們初戀時的熱忱,反倒在烈日下照見了他們各自的虛無以及渴望扭轉(zhuǎn)局面焦灼的期待。
即便他們千里迢迢,但始終故步自封。在紐約,他們看到街上的人越來越多的相似性;在法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混合的撒哈拉,他們發(fā)現(xiàn)彼此相同的恐懼,一次次沖擊理想中的自我,又不得不失衡于現(xiàn)實與理想的天平。打破平庸的方式多種多樣,他們卻選擇了一條未知的危險旅程,鋒利的地平線在荒涼的沙漠劃出了波特與姬特的宿命,異域的幻想終究灰飛煙滅。
他人即地獄。姬特總想依附于他人,而她所謂“他人”意味著虛無,“意識到人生虛無的人,比任何人都更渴望真實的活著”,可恰恰他們是后知后覺者,把命運交給上帝,答案往往無解。遮蔽的天空之下,懵懂的人類,脆弱渺小的存在終抵不過宇宙的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