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大力推薦優(yōu)秀作品的考慮,中國作家網(wǎng)特開設“十號會議室”欄目,聚焦那些或受到廣泛關注的,或仍未被充分重視的文學新作,約請中青年作家、評論家參與評點,集特約評論、新聞動態(tài)、深度對話、創(chuàng)作心路等相關信息,與讀者共同展開閱讀與探討,力求以豐富的角度全面呈現(xiàn)作品的魅力。2022年5月總第九期,我們?yōu)榇蠹彝扑]作家沈念散文集《大湖消息》?!洞蠛ⅰ酚涗浟松蚰罱┠甓啻稳ネ赐ズ竦丶捌渌h地方的見聞與思考。特別是記敘人和這片土地的命運交集,各種不同的故事,折射出活著之上的喜怒哀樂,人世間的漸變和嬗變。(本期主持人:周茉)
沈念出生成長在洞庭湖畔,水原本就是其生命中的精神元素?!洞蠛ⅰ酚涗浟松蚰罱臧儆啻稳ネ鶘|洞庭湖濕地、長江集成孤島的見聞與思考。作者歷數(shù)候鳥、魚類、麋鹿等生物……[詳細]
新書推介 | 沈念《大湖消息》《大湖消息》記錄了沈念近些年多次去往洞庭湖濕地及其他偏遠地方的見聞與思考。特別是記敘人和這片土地的命運交集,各種不同的故事,折射出活著之上的喜怒哀樂……[詳細]
在湖區(qū)腹地的行走中,沈念遇到許多名字很詩意的小村莊,七星、紅旗、春風、采桑、六門閘,遇到有認識或不認識的草木、蟲魚、鳥獸,都是探察荒野的指南。當然更會遇到生存情狀各異的漁民、胸懷壯志的保護區(qū)工作者、天南海北的外來者。沈念曾在漁民家中借住,也在冬天空曠無人的湖上坐船夜宿,聆聽那些“江湖兒女”講述自己的命運故事……[詳細]
老張回憶他那些殘缺的經歷,在狹小的講述空間里纏繞成一團沉重的情緒。老張說起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村里有專業(yè)的獵捕隊,縣里會收購鳥羽出口,后來有了禁令,有了濕地保護工作人員巡查監(jiān)護。但那些冬天困守在湖灘不上岸的漁民,會放呋喃丹毒鳥;那些冬閑無所事事的湖區(qū)周邊農民,會偷偷扛著獵槍、土銃、高壓氣槍惡作劇般打幾只鳥打打牙祭;還有一種網(wǎng)眼細密的捕魚工具迷魂陣……[詳細]
水的行走書寫無聲的言說。有水的地方就有岸,水流過,岸依舊。平坦的水面下,游動的魚群,飄搖的水草,淤積的沙石。某一處風平浪靜的湖面,船泊煙生,尖頭窄肚,聚首一處,或圍拱成室,或鋪蓋成環(huán),儼然水上“村寨”。風從船舷的空隙處蕩起一聲粗獷的嘯聲,湖灣遠處葦葉間飛掠過不甘寂寞的鳥……[詳細]
2002年 《與一棵樹的相遇》(散文)——《散文》8期,《青年文摘》10期 《人間食糧》(散文詩)——《散文詩》5期,《2002中國年度最佳散文詩》 《浮光掠影》(散文)——《莽原》2期 《達利·棋子》(詩歌)——《詩歌月刊》12期……[詳細]
二十年百余次去往東洞庭湖濕地、長江集成孤島的見聞與思考,歷數(shù)候鳥、魚類、麋鹿、江豚等生物在時代變遷中的命運遭際,細致呈現(xiàn)洞庭湖區(qū)人與物的復雜糾葛,知名作家沈念新作,散文集《大湖消息》日前出版并受到關注……[詳細]
談及為什么要寫水的故事,沈念表達了他的創(chuàng)作初衷:“是時代和人民給了我靈感。在多次到這些地方走訪之后,時代的變化、人們的奮斗和命運變遷,感動了我,鼓舞了我?!睘榱藢懞眠@部作品,沈念在擁有長期湖區(qū)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詳細]
“在我看來最好的部分,就是新的時代到來以后,中國的水鄉(xiāng)風景,這種風景是安靜的,但又是躁動不安的,你可以看到水和人的關系,人和自然的新的關系的形成?!北本煼洞髮W文學院教授張莉說,她談到沈念的《致江湖兒女》里寫了很多女性……[詳細]
為了寫好這部作品,沈念2021年上半年帶著對洞庭湖這些年變遷的問題和疑惑,帶著對當下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的尋思和探討,以自覺的身體意識切入洞庭湖區(qū)這一生命場域,體察湖區(qū)人民的現(xiàn)實生活,揭示人與自然休戚與共的生命關聯(lián)……[詳細]
過去的鄉(xiāng)土作品是游子的回望式的表達,有著某種距離感。沈念卻深潛于故鄉(xiāng)的水中,生命的感覺霧一般籠罩著全書。由生態(tài)意識生出的悲憫感,使他出離了一般寫作的套路。不都是天人如何合一的憧憬,而是時空縫隙間的種種世相的描述。此書寫護鳥人、毒鳥人、打魚人的行跡,以及湖區(qū)生態(tài)變遷史,好似在拷問著我們的心。人在自然中的覺態(tài),不都是詩意……[詳細]
《大湖消息》的上篇由四篇長散文構成,作家選取了大湖生命系統(tǒng)的四大突出部加以觀照,它們分別是越冬的水鳥、洞庭湖麋鹿、江豚以及湖區(qū)典型的入侵植物——黑楊。四篇作品中,作家通過閃回、敘述主體切換的手法,將隱含的時間線剝離出來,而時間線中的特定對象,它們的起伏曲線和生命情狀則與之應和。其中,越冬的水鳥和江豚篇,時間線上延到公社化時期……[詳細]
諸多動物書寫不乏有關生命個體的抒情性話語,但對真正生命之音的關注依舊遠遠不夠。不少作者把自然建構為擬人化世界,從神態(tài)到內心、從語言到行為,動物投射的依舊是人類自身的影像。帶著動物頭套的人類搔首弄姿地扮演著炫示自我的假面舞會。而那些直抒胸臆的生命價值訴求亦成為人類確認自我中心的輔助語?!吧дZ”與多元主體性喪失是這類作品共有的缺憾……[詳細]
觸感、視感、嗅感、聽感,營構出了一個極具藝術想象魅力的夢境。夢境的迷狂和刺激,恰恰展現(xiàn)了漁民崔福在面對自然環(huán)境和政策改變之后那種無所適從的心境。而除了夢境這一意象之外,作家也會將民間傳說和民俗寫入故事中。在《湖上寬》的故事中,講述了鹿式父子的經歷,寫到“凡事都有預兆,命運安排好的不可改變”。鹿佬酒后想起曾祖母的遺言……[詳細]
而對于寂靜,沈念更是打破感覺閾限,從寂靜的顏色、聲音和形狀,來多維度呈現(xiàn)。大多數(shù)時候,寂靜是湖州之上唯一的聲音。在有些天氣里,“空中迷漫著一層層淡淡乳白色的水霧,寂靜也有了顏色,一瀉千里,沒有褶皺”,在湖上,寂靜是乳白色的,是平滑順溜的,是浩蕩長遠的,甚至是彌合無縫的,因為“轟隆聲一路把寂靜刺破”……[詳細]
動物與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在人面前,它們不是低人一等的奴隸、仆從,亦不是人傾訴牢騷、發(fā)泄怒火的對象,更不是供人們呼來喝去、拳打腳踢的出氣筒。它們是獨立于人類、與人類平起平坐的生命體,它們常常決定了人們的生活乃至命運。在沈念筆下,它們是主動的、活躍的、是流動的、是變幻的,是有千百種形態(tài)的,是難以言盡之美的載體……[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