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紅旗:大唐的飄逸
能代表大唐的飄逸的,無疑是從盛唐走來的一群詩人,高適、岑參、李白、王維、王昌齡等。
2023-08-14
-
明清折扇:“出袂而輕飏自動”
折扇在我國明代大量出現(xiàn)和使用,此前大都是團扇。
2023-08-11
-
紂王之子竟是“太歲神”?
近日,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fēng)云》登上銀幕。
2023-08-10
-
大吃特吃:西瓜的中國旅行
原標(biāo)題:西瓜在中國的引種、傳播和本土化 西瓜是夏季的主要消暑水果,被稱為“夏令瓜果之王”。
2023-08-10
-
百年反思:中國早期經(jīng)典的形成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而且已經(jīng)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
2023-08-10
-
《聊齋志異》中的北京故事
一首名叫《羅剎海市》的歌曲火了,截至7月底的播放量已經(jīng)達到了80億次。
2023-08-09
-
有暗香盈袖:古人是怎么用香的?
在現(xiàn)代社會,香水的使用愈發(fā)普遍,“未見其人,先聞其香”總能讓大家在人際交往中增添幾分別樣的魅力。
2023-08-09
-
如何精確讀懂“風(fēng)雪夜歸人”?
一、一首詩是一個小宇宙 劉長卿,因官至隨州刺史,亦稱劉隨州。
2023-08-08
-
黃庭堅的失察與多情
蘇軾對黃庭堅有這樣一段激賞:“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將逃名而不可得也。
2023-08-08
-
蘇東坡的“文化遺產(chǎn)”
談起文人,往往要從他的代表作說起。
2023-08-07
-
曹氏建國:挾天子的孤膽梟雄曹操
《三國演義》第七十八回寫到曹操病逝時,羅貫中曾引用晚明詩人鐘惺的一首《鄴中歌》作為對這位三國第一梟雄的評價。
2023-08-07
-
思想啟蒙 永遠在路上
前不久,作家施亮告訴我,他剛剛完成了一部書稿《明清時代的早期啟蒙思潮》,說想請我?guī)兔纯?,提提意見?/p>
2023-08-04
-
朱熹的十四字書法
朱熹以理學(xué)著稱,也有揮毫寫字的雅興。
2023-08-04
-
愿為“桐城”鼓與呼
在中國文學(xué)發(fā)展史上,自宋代以降“流派”不斷涌現(xiàn),時至明清,地域性文學(xué)流派的發(fā)展成為顯著現(xiàn)象,在宏大的文學(xué)版圖上是極為醒目的標(biāo)識。
2023-08-03
-
未去邊塞 也能寫好邊塞詩?
近日熱映的《長安三萬里》中,展現(xiàn)了眾多唐代詩歌作品,除了主人公李白之外,高適、王昌齡、岑參的詩歌都多有出現(xiàn)。
2023-08-03
-
宋代的讀書人為何熱衷于算命?
中唐以前,中國社會的精英群體主要依靠血緣關(guān)系維持,門閥士族把持著社會的上升通道,一個人的命運基本上取決于他出生在哪個家族。
2023-08-02
-
《封神演義》背后的真實歷史
近日,《封神第一部:朝歌風(fēng)云》登上銀幕,講述了商王殷壽、狐妖妲己與昆侖仙人姜子牙、西伯侯之子姬發(fā)等人的故事。
2023-08-02
-
王羲之為何癡愛鵝?
在我國書法史上,“書圣”王羲之博采眾長,精研體勢,推陳出新,一變漢魏時期的質(zhì)樸書風(fēng),真書勢形巧密,草書濃纖折中,行書遒媚勁健,更創(chuàng)造出了妍美流變的新體,為歷代書家所推崇。
2023-08-02
-
《本草綱目》通識:從李時珍紀(jì)念郵票談起
在1951年維也納世界和平理事會上,祖沖之和李時珍被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李時珍遂取代“醫(yī)圣”張仲景、“藥王”孫思邈,成為中國傳統(tǒng)醫(yī)藥之代表人物。
2023-08-01
-
陸景與《典語》
《典語》是三國之際吳人陸景所撰,著作時間不詳,最遲當(dāng)不晚于吳天紀(jì)四年(280年)。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