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文學報》發(fā)表過一篇文章《關于“非虛構”》:“我感覺在非虛構寫作中,作者如何把握‘真實’是首要的。在對題材,以及人物命運、個性的把握時,需要作者去認知、領悟、考量,才能在非虛構作品中揭示其本質的真實、人性的真實、社會的真實等。”
這篇文章中所寫到的“真實”,其實,就是去偽存真、去除遮蔽的精神本質。這兩年來,我進行創(chuàng)作的兩個非虛構選題、題材不一樣,關注點不一樣,采訪視角不一樣,采訪的人物不一樣,采訪的事件不一樣,但卻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在兩個題材中所反映出來的人物精神本質,那便是中國精神!我所寫的長篇報告文學《現(xiàn)代人心靈影像》和另一個選題——尋訪抗戰(zhàn)遺址,兩個非虛構創(chuàng)作題材的內容雖然看似各不相同,一個題材關注當下現(xiàn)實生活多一些,另一個題材關注過往歷史側重一些,但兩個非虛構作品創(chuàng)作中的擔當是一樣的,那就是人物精神的本質,或者說是串起每一篇作品的那根絲“線”。即在這些人物以及故事的書寫中怎樣講好中國故事?怎樣挖掘他們的思想本質,從中去回顧歷史、展現(xiàn)當下、憧憬未來?
我寫《現(xiàn)代人心靈影像》這篇報告文學的時間跨度很漫長,有的人物,我注視了他們10多年。也許,每個人的身畔都有一雙無形的眼睛在注視,那是命運的雙眼;或者,是自我審視的雙眼吧,我更愿意成為那雙眼睛。我用文字真實、真誠、本質地記錄這種審視以及審視的過程,這便是我《現(xiàn)代人心靈影像》的寫作初衷。
我在寫作時著重對時代發(fā)展變革中,各階層人物的生存、境遇,以及精神追求進行了書寫。我從對他們的采訪、深入了解中知道,他們有的莊嚴、忠實地活著,有的擔負起了自己的那份責任,為自己,為未知,為需要他們的人活了下去,他們令我感動。我感動于他們不管多么艱辛,卻從不逃避,為自己的人生選擇而一直在努力;感動于他們在那份艱難的生活里、命運里,依然有哭、笑、吃、喝,喜、悲、怒、罵;感動于他們仍然以己之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我所關注的這些普通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又具有現(xiàn)實社會的典型性。在他們的生活中,有對時代的審視,也有對人性的沉思。他們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中沒有驚心動魄、沒有波瀾壯闊,從表面上看,有的生活甚至很艱苦,但他們都有自己的追求,在錯綜復雜的社會生活中,不管在什么樣的人生境遇下,他們都會尋找并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切實回答了那個古老而平常的人生重大命題——人為什么而活著。
人為什么而活著?這個許多人冥思苦想而解不開的命題,被我筆下一個個普通的人物,以最樸素的認識、最平凡的行動、最善良的心靈,升華了自己的生命體系。
他們之中不乏有以己之力讓多數(shù)人活得更精神的人。
像高艾清,他一直堅持“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你累了,他扶一把;你渴了,他遞一碗水,這些看似舉手之勞的平凡,卻給予了鄉(xiāng)親們實實在在的溫暖。他的一個舉手之勞,就改變了一個兒童由死向生的命運。在高艾清的身后,站著一群“高艾清”;在高艾清精神映照下的人與人之間,是善心、愛心、關心的接力傳遞,讓人溫暖,給人以力量,給社會注入涓涓的暖流。像苑桂生,他多年堅持為太行山抗戰(zhàn)烈士建紀念碑、烈士墓而奔走、呼吁,這樣的信念、這樣的力量支撐著他,矢志不渝地帶領鄉(xiāng)親們,將貧困的馬山村打造成為了當?shù)芈劽摹凹t色村莊”。當我書寫他們的經歷或者心路歷程時,我并非對他們的故事感興趣,而是更側重書寫他們悲涼中的溫度、溫暖、溫情!
同樣,在尋訪抗戰(zhàn)遺址這個題材的創(chuàng)作中,我對主題的把握,首先是從浩如煙海的素材中尋找能夠統(tǒng)領整個作品的精神主旨。
“一寸山河一寸血,四萬萬同胞千萬兵!痹诿褡迳来嫱龅年P頭,不甘屈辱的中華兒女,不分年齡、性別、階層、民族、黨派,共同發(fā)出了抗戰(zhàn)到底的怒吼。從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zhàn),到淞滬戰(zhàn)役、臺兒莊戰(zhàn)役等,愛國將士同仇敵愾、共赴國難。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等一批抗日將領,以及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東北抗聯(lián)八位女戰(zhàn)士、國民黨軍“八百壯士”等眾多英雄群體,就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以身殉國的杰出代表。在這場偉大的民族抗戰(zhàn)中,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那么,面對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我又應該怎么去書寫?怎樣去把握創(chuàng)作主題?
如果把中華民族看作是一個大生命,每一個個體都是寄存其間的小生命,那所謂的生命之象,就是關乎民族的興衰和精神的熔鑄。時間跨越了70多年。70多年,歲月滄桑,多少風云人物從歷史舞臺中走過,又有多少人在這歲月之河中留下了足跡?回望70多年前的烽火歲月,中華兒女不分南北、不分城市鄉(xiāng)村,個人的小生命,都寄托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大生命之中。
其實,我更關注的是在戰(zhàn)爭的血雨腥風中,中華民族個體的生存困難,煎熬、逃亡、恐慌等精神困境,在國家、民族危亡的時刻,戰(zhàn)爭把它們推向了極致。也就是在這個極致中,才能看到國破家亡時,不論是抗日將士,還是普通百姓,他們作為個體,其人性中折射出來的愛國情懷,就成為了我所采寫的抗戰(zhàn)題材的每一篇文章共同的普世價值。
然而,只有人和事,沒有日常人生的歷史故事,文章又有些單調,于是,我在尋訪中,不僅僅關注抗戰(zhàn)歷史,我更關注這段歷史中普通民眾的生活狀況,以及戰(zhàn)火紛飛中的逃亡、抗爭,記錄他們在面對侵略戰(zhàn)爭時的奮斗、犧牲、溫暖、關愛、和平等,從歷史的時間、事件、地點中落實到普通的人,從這樣的人物形象上把它們真實地展現(xiàn)出來。說到底,我是把愛國主義情懷這一中國精神作為我這個題材的主題,但不是簡單地復述歷史故事,而是在采訪中著重挖掘到他們在戰(zhàn)火硝煙中人性的細枝末節(jié),因此,我在聽老人們的回憶講述時,便認真捕捉那些日常生活中有質感、有溫度、有暖意、向上的細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