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宗教,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承認與否,多多少少都會“信”點什么。信什么呢?有人相信“世界和平”,這個無法爭論;有人相信“錢”,這個可以探討;有人相信“性本善”,也有人相信“性本惡”,這都是經典,早有結論,雖不充分,然不遠矣。作為一個以講故事謀生的人,我相信什么?如果說我相信“吃飽了不餓,睡醒了不困”,這是常識,近似于宇宙普遍真理,說了等于沒說。其實,從職業(yè)的角度來講,我相信“文字縫隙”。
舉個例子,中國有個在全世界都很著名的故事《趙氏孤兒》,在國內有京評梆、電影、話劇等藝術形式的改編,國外有法國伏爾泰1735年改編的《L'orphelin de la Maison de Tchao》和英國威廉·赫察特改編的《中國孤兒》,然而,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這個故事的改編者都對主人公程嬰最后自殺這項重要內容不夠重視。程嬰幫助趙武復仇、復國成功,卻選擇了自殺,這一點正是這個故事核心的精髓。這一精髓的真相在史書上并沒有文字記載,只有程嬰自己言說的自殺理由:“我將下報趙宣孟(趙朔)與公孫杵臼”和“彼以我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報,是以我事為不成。”我以為,這里恰好體現了我所謂的“文字縫隙”。
古代評價“士”的價值標準之一是“高潔”。程嬰能行“義舉”,同時他也深通人情世故,因為他清楚地知道,功成之后,他的身份就從一個奮不顧身的“義士”下降為投資獲利之人。程嬰若想防止世俗之人和后代史家對他的種種揣測,讓自己的“義士”身份不被卑俗之論玷污,他就只有自殺這一條路可走。而支持他自殺的道德動機就是“潔”,他必須得將自己與這不世之功產生的任何利益割斷,從義士和功臣回歸到“友”的身份。
由此便進入程嬰更深層的動機,公孫杵臼當初責備程嬰“胡不死”,是因為程嬰當時作為“友”確實“應該死”。對于“高潔之士”來講,程嬰輔佐趙武20年,不論是功勞與苦勞, 都無法與他當年的“應該死”相抵,因為這完全是兩回事,不存在等價交換或功過相抵的可能。于是,程嬰主動忽略“功勞”,回歸“胡不死”的本初理由,選擇用自殺以“自潔”。所謂“死義”,程嬰在整個事件中自覺主動,細致周全地做出了近乎完美的詮釋,這也就是這個故事的偉大之處。
我是個“三門干部”——家門、校門、機關門。在家深入生活,從“文字縫隙”中去發(fā)現被刪減、被修改、被編造、被忽略的內容,將其拼湊、縫補、還原,基于這些發(fā)現,再從中提煉出代表性人物和獨特的故事結構,然后結合我個人有限的知識和對人情事理的積累,這才形成小說作品。
《接頭》這部小說就是這樣完成的。我在小說中有意減少了對主人公具體工作的描寫,盡管這類內容會很驚險有趣,能更多地吸引讀者,但它不是這部小說的寫作目的。我在這里想要做的,是試圖發(fā)現和復原中共地下工作者的“生活困境”,特別是他在倫理上不得不經受的多重考驗與折磨。這些生活困境反映到具體某位同志身上也許內容沒有這么豐富,但作為文學作品,我有責任讓“這個人物”具有足夠的代表性和隱喻性,不如此,真的就對不起那些勇敢、高潔的人們;不如此,“這個人物”甚至不像那個時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