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在歲末年初、辭舊迎新的氣氛中,魯迅文學院第25期中青年作家高級研修班(網絡作家班)圓滿完成了預定的各項學習任務,舉行了隆重而簡樸的結業(yè)典禮。
這期網絡作家高研班,是根據網絡文學發(fā)展趨勢、順應廣大網絡作家呼聲舉辦的,也是魯院歷史上第一次舉辦網絡作家高級研修班,有52位網絡作家參加了高研班的學習。學員們懷著繁榮發(fā)展中國網絡文學的高度責任感和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強烈心愿,在兩個月時間里,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文藝工作座談會的重要講話精神,潛心了解時政國情,虛心汲取理論知識,熱烈研討名家名作,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經過兩個月魯院的學習研修,學員們普遍感到思想境界得以提升,文學眼界更為開闊,社會責任感大為增強,藝術水準得到提高。在學習中,大家也結下了魯院同窗之誼。
這期網絡作家高研班有一個顯著的時間節(jié)點,這就是全國文學藝術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系統(tǒng)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論,深刻論述了文藝的地位作用和繁榮發(fā)展我國文藝事業(y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網絡文學是我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廣大網絡作家是我們作家隊伍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對于網絡文學和網絡作家同樣適用。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有助于我們進一步認識網絡文學、網絡作家,解決網絡文學發(fā)展、網絡作家成長中的一些問題,發(fā)揮網絡文學、網絡作家在繁榮發(fā)展我國文藝事業(yè)中的積極作用。
在這期網絡作家高研班結業(yè)之際,結合學員們在高研班期間圍繞網絡文學問題的學習討論,我們認為,有以下這樣一些問題是應該進一步討論和正確把握的。
第一、網絡文學如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
如何認識并正確處理好網絡文學與人民、與時代的關系,是網絡作家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多數網絡作家對此有正確的認識。但也有人認為,網絡作家大多是“草根”,與基層有天然聯系,沒有深入群眾的必要。還有人認為,網絡文學大多是玄幻、穿越、武俠、言情,云里來、霧里去,靠的是想象和虛構,不必深入生活。這都是不正確的。文學說到底,是客觀世界在作家主觀世界中反映的產物,網絡文學也是文學,即使如玄幻、穿越、武俠之類的網絡小說,表面上“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究其實,不過是用幻想的鏡子曲折地反映現實,根還得深扎在現實土壤里。現在的網絡文學,不缺稀奇古怪、異想天開的故事,不缺高僧大仙、妖魔鬼怪的形象,獨缺反映中華民族前進大江東去般的氣象,獨缺講述人民群眾建設現代化國家精彩紛呈的故事,獨缺浸染人間煙火、人情冷暖、人性善惡的表達。如果說,網絡文學目前存在種種不足,那么,一定程度上疏離現實、脫離人民是其中最突出的問題。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是由社會主義文學的本質決定的,是人民主體地位在文學上的反映。文學一旦疏離了時代、離開了人民,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一個時期以來,網絡文學格局悄然變化,現實題材創(chuàng)作逐漸增多?梢,讀者不會長期滿足于沉浸在幻想世界之中,他們需要在網絡上看到更多貼近實際生活、反映現實感受的作品,這符合文學鑒賞規(guī)律,也給網絡作家?guī)砹诵碌奶魬?zhàn)。文學來自生活,與時代息息相關,網絡文學作家要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寫人民生活,抒人民情懷。
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以人民為中心,要求網絡作家尊重人民、熱愛人民、理解人民,關注人民命運、反映人民心聲、鼓舞人民前進。網絡作家有一定的“草根性”,“草根”同樣需要接時代發(fā)展的地氣。網絡作家普遍年輕,缺乏豐富的生活經歷和社會閱歷,習慣于“宅”和“獨”,了解時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顯得尤為重要。網絡文學反映時代風云、描寫現實生活、講述中國故事,是一個必須正視的問題,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中國網絡文學能飛得多高、走得多遠。因此,人民必須逐步成為網絡文學的主角,現實生活題材必須逐步成為網絡文學的主體,實現中國夢必須逐步成為網絡文學的主調。
現實生活是多層次的,只有人民群眾的生活才是社會的本質、生活的本質、時代的本質、歷史的本質。要站在人民的立場、用人民的“眼睛”觀察時代和認識生活,分清事物的本質與現象、主流與支流、光明與黑暗,正確描寫時代變化、社會發(fā)展、民族進步,為時代和社會提供正能量。要把人民群眾作為網絡文學的主角,生動、鮮明、深刻地表現人民群眾作為歷史主體的作用,反映中國人民在歷史發(fā)展中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美好精神世界,為人民立言。網絡文學是大眾的文學、屬于人民的文學,要自覺地讓作品接受人民的檢驗,把人民作為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高下優(yōu)劣的鑒賞者和評判者,讓反映時代風云、描寫現實生活、實現中國夢的創(chuàng)作實踐成為網絡文學的主流,贏得人民群眾的喜聞樂見。
第二、網絡文學作品如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文學評論家雷達在分析文學現狀時尖銳指出,現在文學最缺少的是肯定和弘揚正面精神價值的能力,而這恰恰應該是一個民族的文學精神能力的支柱性需求。雷達的這個分析判斷同樣適用于網絡文學。有人說,以類型小說為主體的網絡文學注定是供娛樂和消遣的,甚至是迎合人的不同欲望的,其核心追求是“爽”和“快感”刺激,不必承載什么價值。其實不然。網絡文學以大眾化、類型化為特色,其敘事秘籍之一就是以最普適、最為人所能接受的忠貞、節(jié)義、誠信、勇敢等吸引人、影響人,承載的就是價值訴求,而肯定和弘揚正面精神價值的能力,應該成為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項重要使命。
文學藝術是鑄造靈魂的工程,古往今來的經典作品就是以有益于社會進步的價值觀,給人精神享受和文化熏陶。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好的文藝作品就應該像藍天上的陽光、春季里的清風一樣,能夠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能夠掃除頹廢萎靡之風。網絡文學作為精神文化產品,理應致力于鑄造人的靈魂,體現人文關懷,自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把愛國主義作為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的價值追求,樹立并堅持正確的國家觀和民族觀。要把中國夢作為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的重要內容,書寫好中國人百年追夢的歷程,描繪好當代中國人的圓夢圖景,激勵億萬人民奮勇向前。中國社會歷史發(fā)展是文學創(chuàng)作不竭的資源。千百年來中國人民萬眾一心、英勇斗爭、自強不息,為爭取民族振興和國家富強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的偉大實踐,是常寫常新的主題和題材。
網絡文學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在于網絡作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文學使命感,注重對作品內在價值和意義的追求,改變單純以商業(yè)、娛樂心態(tài)從事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的狀況。網絡文學草根性的本義是來自百姓,草根文學的本質是反映普通群眾的共同愿望,草根文學的基本要求是群眾喜聞樂見、有益世道人心。通俗文學形態(tài)的網絡文學同樣可以擔負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任,而且可以做得很好。任何時代任何社會的通俗文化都是有文化指向、價值指向的。美國好萊塢的眾多類型影片宣揚美國精神、美國價值觀,便是一個例證。
核心價值觀本身就具有開放包容的氣度,不妨礙作家藝術創(chuàng)新與個性呈現。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把講好中國故事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既要有對遠大理想的憧憬表達,又要有對現實生活的生動呈現;既要直面真善美與假惡丑、光明與黑暗、先進與落后并存的復雜現實,又要反映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真善美戰(zhàn)勝假惡丑的歷史規(guī)律。要善于通過敘寫百姓個體的生活經歷,通過他們的獨特體驗,彰顯普通人身上的閃光品格,鼓舞人民開創(chuàng)美好未來。要講究藝術手法,發(fā)揮個性創(chuàng)造優(yōu)勢,避免貼標簽、模式化、概念化、標語口號化,做到生動形象,深入淺出,潤物無聲。
第三、網絡文學如何不斷提高質量和品位
十多年來,網絡文學之異軍突起,首先在數量上引人矚目。據統(tǒng)計,每年網絡生產的長篇小說就有10萬部之巨,文學網站日更新1.5億漢字。但由此帶來的問題也比較突出,如數量大質量低,產品多精品少,機械化模仿式生產普遍,精益求精創(chuàng)作不足,以及文本注水嚴重,庸俗低俗化傾向突出等。這反映出在網絡文學低門檻甚至“零門檻”下,不少網絡寫手綜合素養(yǎng)差,缺乏文學基本功訓練,部分網絡寫手心態(tài)浮躁、急功近利,以及受市場驅使和利益誘惑,粗制濫造,盲目跟風,抄襲重復等,提高網絡文學質量和品位需要綜合治理。
打鐵還需自身硬。作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要求作家包括網絡作家必須具有文化素養(yǎng)和人文情懷,要熱愛文學敬畏文學,有對社會和人生的洞察能力,能使自己的作品達到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有機統(tǒng)一。實際上,支撐一部作品的是創(chuàng)作者長期的多方面儲備。網絡文學寫作者大多年輕稚嫩,生活閱歷不足,知識儲備普遍欠缺,更應胸懷勤求博采、海納百川的志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向經典學習,向傳統(tǒng)學習,向大作家學習,打牢思想學養(yǎng)功底,增強品格境界修養(yǎng)。
網絡文學與傳統(tǒng)文學一樣,是基于人文、人情、人性等基本要素之上的精神創(chuàng)造。類型化固然可以彌補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資源稀缺的短板,同時也會掩蓋網絡小說語言的粗鄙與淺顯,如果過分強調以詭異、怪誕、仙俠等內容取代主流化題材,便會造成網絡文學越來越脫離社會,偏離公眾基本人文價值期待,導致放棄文學性。因此,就網絡作家而言,更為緊迫的是要緊扣以語言審美反映現實這條鐵律,注重追求作品的文學性,注重學習傳統(tǒng)文學對生活的深刻反映、對人生的深入思考,不斷增強思想性哲理性感染力,追求作品思想與藝術統(tǒng)一,境界格調雅俗共賞。要堅信未來的網絡文學也將經歷一個經典化過程,也會產生大作家大作品。網絡作家要樹立藝術上的雄心壯志,把網絡創(chuàng)作視為神圣而崇高的事業(yè)去追求。惟此,網絡文學才會有絢麗的前景。
網絡文學的生產上傳及閱讀打賞更新等機制,客觀上容易造成較為普遍的浮躁和趨利心態(tài),從而構成對網絡作家的考驗。對網絡作家來說,特別需要增強定力、克服浮躁,既有屈原“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執(zhí)著熱愛,又有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嚴肅認真,必須要在網絡作家中倡導對文學理想的堅守和對文學精神的擔當。網絡文學傳播是出版,也需要網絡編輯擔負起更大的職責,提高編審人員整體文化素質,把好質量品位關,使網絡文學更好走向經典化。
第四、如何加強網絡文學的批評與爭鳴
我國網絡文學崛起只有不到20年時間,是個蓬勃發(fā)展的新事物,對與互聯網一起成長起來的廣大青少年影響極大。鑒于網絡文學生產中市場和資本的影響及其消費特征,對網絡文學健康有序發(fā)展進行支持引導,不單勢在必行,而且要遵循規(guī)律,分層面有所作為。
一是理論引領要切實推進。網絡文學處于激烈變化之中,學術界對其生產方式、傳播機制、接受規(guī)律等,從誕生之日起就沒有停頓過理論探討,但理論成果對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的引導作用尚不明顯。要進一步強化網絡文學理論支持引導,整合學術力量推進網絡文學理論建構,既探討網絡文學價值地位作用、類型化特征及與傳播消費等問題,也研究網絡小說文本、創(chuàng)作特征及網絡文學與傳統(tǒng)文學的區(qū)別聯系等,著眼于為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方法論和認識論上的幫助,對大眾網絡文學審美鑒賞有所裨益,推動逐步建立“網絡文學作品內容評價體系”、“網絡文學作家信用評估體系”、“網絡文學網站評估監(jiān)測體系”。
二是批評引導要不斷加強。相對于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的海量,網絡文學批評呈明顯缺位滯后態(tài)勢,“單腿行走”狀況明顯,普遍存在網絡文學批評專家人數少難成氣候、網民即興發(fā)言隨意草率的批評卻成聲勢,網絡文學線上傳播線下批評“兩張皮”,網絡批評脫離文本,針對性較差,創(chuàng)作與批評良性互動缺乏等現象和問題。要發(fā)揮網絡文學批評作為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的鏡子、良藥的作用,加強網絡文學批評,建立并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符合網絡文學特點和規(guī)律的評價體系,既著眼文學性也兼顧消費性,探索適合網絡文學生成、傳播特點的批評渠道和形式。要倡導網絡批評家提前介入、跟讀網絡作品,敢于“剜爛蘋果”,提高針對性影響力。要創(chuàng)新批評陣地,“網上來網上去”,充分利用網絡開展批評,推動網站隨同作品上線開通批評平臺。要推動和鼓勵傳統(tǒng)文學評論家“華麗轉身”,在網上發(fā)聲,影響和引導網民閱讀,提升網絡文學評論水平。要注重從網絡作家和網站編輯中發(fā)現培養(yǎng)網絡文學批評家,逐步形成一支素質優(yōu)良、熟悉互聯網的網絡文學批評家隊伍。
三是維權支持決不放松。網絡作家權益維護較之傳統(tǒng)作家更復雜更艱巨。目前不少網絡作家收費章節(jié)被其他網站轉為免費閱讀,有的作品則全書遭盜版,盜版網站難以被查處追究。這種狀況要著力予以改變。網絡作家維權工作要繼續(xù)發(fā)揮好中國作協(xié)相關機構及“作家權益保障委員會”的作用,并加強與廣電總局、國家版權局等部門維權機構的配合,形成維權合力,推動制定網絡文學作品最低稿酬保障標準等,維護好網絡作家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