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評論 >> 正文
所謂“邊緣”者,于我而言,至少有這樣幾層意思:一是地理意義上的邊緣。我出生在青藏高原,在這里生活了40余載,可謂是地地道道的“青藏高原人”。青藏高原是世界的“屋脊”,也是世界的邊緣,這里距離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很遙遠。
二是文化生態(tài)意義上的邊緣。眾所周知,中國文化和文明的中心一直在中原地區(qū)和東部地區(qū),西部地區(qū)的文化雖然多元豐富、特色鮮明,但就整體而言,其價值觀和影響力尚無力撼動以儒家文化為中心的中原、東部文化的中心地位,這既是歷史,更是現(xiàn)實。我生活在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柴達木盆地,這里稀疏散落的幾座城鎮(zhèn),比如格爾木、德令哈等,其建政年限基本都不超過60年,都是非常年輕的城市。年輕是優(yōu)勢,但隨之而來的往往就是文化積淀的薄弱、匱乏和缺失。多年來,這里被外界稱為“文化的沙漠”,其間雖不無偏見,但一個明確的事實是,這里確實不是中國文化的中心,而是邊緣,是文化和文明的邊緣。
三是文學生態(tài)意義上的邊緣。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文學也在被迅猛地邊緣化,而處在文學塔尖之上的詩歌,更比其他任何文體都更加迅速、更加有力、更加徹底地被邊緣化了。回顧中國文學史,詩歌曾長期處在文學的中心位置,而世事滄桑,風水流轉(zhuǎn),如今,詩歌已處在一個非常真實、非常尷尬的邊緣境地。
四是文學書寫身份意義上的邊緣。作為一名“70后”的詩歌寫作者,在新時代文學格局中所處的位置,無論是在文本話語還是在批評話語中都同樣是邊緣而尷尬的。在“50后”、“60后”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時代,“70后”還沒怎么入道入行。在“70后”一知半解地開始詩歌練習時,“海子神話”已是鋪天蓋地,洶涌而來,將“70后”僅有的一點微弱聲音徹底淹沒。而當“70后”心有所悟,剛剛上路之際,卻被聲勢更加浩大、陣容更加豪華的“80后”集體遮蔽、堵截。如今,時值“70后”躊躇滿志地拿出自以為成熟的文本,“90后”卻以幾乎“外星人”的面孔登場。如此,“70后”的寫作似乎始終處在一種夾縫和邊緣的無奈狀況。
但是,無論如何,作為新時代文學接力中的一棒,“70后”的寫作處境雖然尷尬無奈,雖然被這多重“邊緣”反復(fù)攪局、拋遠,但絕非是可有可無、無足輕重的,我們要從這鋪滿荊棘的邊緣出發(fā),在夾縫中求生存,于無聲處造驚雷,讓更多的人聽見我們的聲音——遠離熱鬧喧囂的中心之外,發(fā)自“邊緣”,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聲音。讓更多的人看見我們,看見我們更加清晰有力、個性凸顯的成熟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