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小說改電影別為點擊量昏頭
2011年根據鮑鯨鯨網絡小說改編的電影《失戀33天》成為票房黑馬,使得網絡小說改編電影的模式迅速升溫,2013年國內網絡文學巨頭盛大文學還專門成立影視編劇公司。前不久,張嘉佳的網絡小說《擺渡人》被王家衛(wèi)看中,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也設想出一個投資200億元的10年計劃,一股網絡小說改編成電影的熱潮正在涌來。
業(yè)內人士指出,網絡小說在年輕人中的關注度往往是影視公司首先考慮的因素,模式也逐漸走向成熟。但是,如果只看重金錢利益,大批水準參差不齊的網絡小說涌入,可能對中國影視業(yè)造成沖擊。
□現(xiàn)狀分析
網絡小說改編電影嘗甜頭
很多人對網絡小說的概念來自于臺灣網絡作家痞子蔡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這部小說2000年被改編成電影后受到的關注度并不高,卻開啟了網絡小說改編成電影的先河。隨著中國網絡文學商業(yè)模式的逐漸成熟,越來越多的熱門網絡小說被搬上大銀幕。
相對于2010年徐靜蕾導演的《杜拉拉升職記》,小成本投入票房卻突破3億的《失戀33天》受到了更大的關注,也讓網絡小說改編成電影的模式成為潮流。陳凱歌的《搜索》和張藝謀的《山楂樹之戀》,同樣把目光對準了網絡小說。2013年,趙薇根據作家辛夷塢的同名網絡小說改編的電影處女作《致青春》,再度創(chuàng)造7.26億的票房神話。
相比都市、青春愛情題材,《鬼吹燈》《盜墓筆記》兩部擁有超高知名度的盜墓題材小說,也先后投入到電影改編中。南派三叔在經過電影出品方更換的短暫波折后,與新的投資方設想了一個10年投入200億元的長遠計劃。就在前幾天,張嘉佳的網絡小說《擺渡人》被王家衛(wèi)看中再度成為電影,而張嘉佳小說集《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的小說已經有五部簽約影視版權。這部小說集最初以睡前故事系列的名義在網上瘋狂流傳,幾天內達到1500000次轉發(fā),超4億次閱讀。
□小說作者
取得成功還靠內容為王
在網絡小說改編成電影的過程中,除了受邀擔任編劇的作者外,大多數網絡作家的身份并不明確,在整個制作環(huán)節(jié)往往處于弱勢地位。早在電影《山楂樹之戀》拍攝期間,原作者艾米就多次發(fā)聲,對張藝謀的選角表示不滿。電影放映后又直指張藝謀曲解了小說中原有清純,她發(fā)表在博客上的一些言論也流露出對話語權缺失的不滿。
去年獲得票房巨大成功的《致青春》,其網絡小說的原作者辛夷塢同樣沒擔任編劇。她在談到網絡小說改編成電影的話題時稱,電影作為一個文化產品要想取得成功還是內容為王,“有人寫網絡小說單純?yōu)榱讼埠梦膶W,或是抒情遣懷;也有的人可能更看重和寫作平臺的利益分成。文學如果太跟金錢掛鉤,很多作品難免注水,也會讓創(chuàng)作人失去水準!
鮑鯨鯨由直播帖改編的小說《失戀33天》,被看作是更純粹的網絡小說。這種直播體的寫作方式,將作者與讀者放在了一個對等的平臺上。她也覺得這種方式很過癮:“寫直播帖時不會太自信,網友會很快反饋給你!滨U鯨鯨覺得,網友的挑剔,也會促進她小說的質量。
相比艾米和辛夷塢,鮑鯨鯨以編劇的身份幸運的參與到了電影創(chuàng)作中。鮑鯨鯨稱,這也更利于與導演滕華濤之間的交流,比如《失戀33天》中的對富二代的認識,《等風來》中對金錢和幸福的思考。
對于網絡文學是否是內容為王的話題,北大教授陳曉明接受采訪時稱,國外網絡文學概念更多的是一種先鋒文學,而中國的網絡文學跟傳統(tǒng)文學在評判標準上是統(tǒng)一的,也會越來越靠近傳統(tǒng)文學。
□業(yè)內人士
讀者關注度是先天優(yōu)勢
北京某影視公司策劃部的常先生稱,網絡書城、論壇很早就成為尋找劇本素材的重要途徑,但近兩年的受關注程度迅速攀升,“目前兩大網絡小說類型比較熱門,一類是玄幻題材的,還有一類是青春都市題材。就操作性上來說,后者貼近現(xiàn)代人生活,更加適合電影改編。比如《杜拉拉升職記》《失戀33天》這樣的小說,在網上已經被炒熱,有了一大批讀者群。相對于其他電影,在新媒體營銷占據主流的今天,它們在后期營銷宣傳上也具有先天優(yōu)勢。”
常先生透露,有的影視公司甚至要求投稿的編劇,直接把劇本改編成小說放在網上,依此來檢驗該題材的受歡迎程度。同時,網絡小說本身的質量也需要進行綜合衡量!爸袊W絡小說的商業(yè)模式已經成熟,在改編成電影的過程中,如何將小說讀者轉換為觀眾,同時吸引更多觀眾關注,是影視公司還需要進一步探索的!
警惕沒營養(yǎng)的作品融入
資深電影人王先生在接受采訪時稱,在看到網絡小說改編成電影收獲的巨大經濟利益時,網絡小說本身的質量往往容易被人忽略,“中國當前的電影環(huán)境是投資人、制片人占據絕對話語權,如果只看重金錢利益,大批水準參差不齊的網絡小說涌入,對中國影視業(yè)造成的沖擊也應當考慮。”
王先生認為,在大批網絡小說的作者隊伍中,也有一批整體素養(yǎng)不高的作者,他們博得讀者點擊率的方式也并非純粹依靠文學技巧,“我不是對網絡作家有偏見,其實中國整個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能夠給電影的營養(yǎng)也越來越少,在王朔這批人之后,有哪些期刊連載的小說被改編成了優(yōu)秀電影?數量很少!
在王先生看來,網絡小說作者與電影主創(chuàng)、特別是導演之間在思想上的沖突也值得考慮,“中國的電影市場還是被第五代、第六代導演占據,他們與相對年輕的網絡小說作者,在創(chuàng)作觀念和思維方式上是有很大差異的!
□網絡小說
娛評改編電影迎來沸點
網絡文學的產業(yè)化,是掀起電影改編潮的根本所在。鮮明的商業(yè)屬性,讓網絡文學極盡迎合讀者之能事,而將龐大的讀者群轉化為觀眾群,只需要簡單地順勢引導。
網絡文學的產業(yè)化不過五六年的時間,但通過數字出版、電影電視劇改編、游戲等,快速進入中國人的生活。在《致青春》之后,已經沒人懷疑熱點網絡小說的吸金能力,也正是以《致青春》為標志,影視業(yè)搶奪網絡小說版權才真正進入水深火熱的地步。
有人看衰網絡小說,但網絡小說的價值并未被全部挖掘,電影改編的沸點,將會隨著王家衛(wèi)改編張嘉佳《擺渡人》、南派三叔《盜墓筆記》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而到來。一線導演頂上網絡文學,將會激發(fā)網絡小說與電影產生更大化學反應。
傳統(tǒng)小說曾幫助第五代導演創(chuàng)造了國產電影最輝煌的時代。根據網絡小說改編的電影在人文思想層面無法與第五代導演作品比擬,但在市場開拓、與國外片競爭方面,會體現(xiàn)出巨大的能量。網絡文學是市場化的,由之改編的電影也必然是市場化的。在為網絡小說結盟電影所迸發(fā)出的能量感到高興時,也應該清醒認識到,僅提供娛樂,并不是電影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