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偷自乱图片_2022最新国产在线_久久久久国产免费_欧美日韩精品视频一区_国产日韩在线时看高清视频

中國作家網(wǎng)>> 評論 >> 正文

蒲松齡與歷下(馬瑞芳)

http://www.lijiacheng616.cn 2013年07月31日11:12 來源:文匯報 馬瑞芳

  倘若蒲松齡未曾到歷下,他的人生和《中國小說史》會不會改寫?

  答案是肯定的。

  蒲松齡終生居山東淄川,南游江蘇寶應(yīng)一年。耐人尋味的是,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等歷下勝景在《蒲松齡集》出現(xiàn)的頻率,比淄川寶應(yīng)山水相加都多。

  “歷下”是濟(jì)南古稱,蒲松齡亦稱之為“稷下”或“芰菱鄉(xiāng)”。他“年年作客芰菱鄉(xiāng)”(《稷門客邸》)。歷下對蒲松齡的人生和創(chuàng)作有很大影響。

  歷下勝景與聊齋名篇

  《蒲松齡集》收的《古歷亭賦》、《趵突泉賦》、《同安邱李文貽游大明湖》、《辛未九月至濟(jì)南游東流水,即為畢刺史物色菊種》、《重建古歷亭》、《古歷亭》、《歷下》、《歷下吟》等,以及其他未注明寫濟(jì)南的多篇詩文,描繪了美輪美奐的歷下美景——

  趵突泉:

  “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時常吼半天雷!

  “滾滾波濤生海里,芃芃蕊萼散城邊!

  “突三峰而直上,散碎錦而成漪。波洶涌而雷吼,勢澒洞而珠垂。”

  大明湖:

  “大明湖上一徘徊,兩岸垂楊蔭綠苔。雨余水漲雙堤遠(yuǎn),風(fēng)起荷香四面來!

  “春暮明湖煙樹除,扁舟如葉蕩輕沙。”

  “一帶清溪幾曲流,溪迴棹轉(zhuǎn)夕陽收。”

  “淺沙叢蓼紅堆岸,野水浮荷綠滿塘。”

  珍珠泉:

  “玉輪滾滾無時已,珠顆涓涓盡日生!

  “萍開珠串凌波上,池涌瑤光弄影消。”

  “疑向蓬萊游弱水,陽春白雪聽高歌!

  蒲松齡喜愛下榻大明湖!断目宛㈤T僦居湖樓》:“半畝荒庭水四周,旅人終日對閑鷗。湖光返照青蓮屋,荷氣隨風(fēng)香入樓。”蒲松齡還常買些明湖蓮子,帶給淄川親朋,“閑收市上青蓮子,歸作明湖景物夸。”

  “秋恨欲隨湖水漲,壯心常憑鵲山高!睔v下美景和蒲松齡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雄心息息相關(guān)。若干聊齋名篇可直接追溯到與歷下的密切關(guān)系。

  《公孫九娘》。著名人鬼戀故事,寫清廷慘絕人寰大屠殺:“于七一案,連坐被誅者,棲霞、萊陽兩縣最多。一日俘數(shù)百人,盡戳于演武場中。碧血滿地,白骨撐天。上官慈悲,捐給棺木。濟(jì)城工肆,材木一空!惫砉适掠忻鞔_時間地點“甲寅間,有萊陽生至稷下。”甲寅是康熙十二年(1676);稷下,濟(jì)南。

  《黃英》。傲霜挺立的菊花是中國文人高潔秉性的象征。蒲松齡筆下的菊花神黃英變文人黃花為致富之道,“賣花為業(yè)不為貪”,表達(dá)了蒲松齡晚年對社會問題的思考?滴跞(1691)蒲松齡詩《辛未九月至濟(jì)南,游東流水,即為畢刺史物色菊種》。在蒲松齡筆下,大明湖綠水泛波、檻裊垂楊、竹樹蒼蒼、“小榭池塘物色嘉,樓臺秋樹接煙霞!逼阉升g可能就是此次明湖游歷構(gòu)思了《黃英》。

  《寒月芙渠》。濟(jì)南道人在寒冬大明湖為布政使等高官點化出荷葉滿塘、萬枝千朵荷花開放,“朔風(fēng)吹來,荷香沁腦!惫賳T派人蕩舟采蓮,“少間返棹,白手來見!眻蟾妫骸靶∪顺酥廴ィ娀ㄔ谶h(yuǎn)際,漸至北岸,又轉(zhuǎn)遙遙在南蕩中!比倌昵捌阉升g就創(chuàng)造出大明湖虛擬的“網(wǎng)絡(luò)”美景。

  《地震》!翱滴跗吣炅率呷招缈,地大震。余適客稷下,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忽聞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眾駭異,不解其故。俄而幾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梁椽柱,錯折有聲……”蒲松齡以生花妙筆記下中古史上最大一次地震。史載,這次震級達(dá)八點五級的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員、財產(chǎn)損失。蒲松齡在濟(jì)南親歷此事,由近及遠(yuǎn)、由點及面,由局部到整體對地震做實錄。

  ……

  秀才美夢與舉人噩夢

  順治十五年(1658年),蒲松齡參加秀才考試?h、府、考道三試第一,成為山東頭名秀才。錄取蒲松齡的山東學(xué)政是清初大詩人施閏章。試題有《蚤(早)起》。施閏章欣賞蒲松齡對世態(tài)的栩栩如生描寫和絕不呆板委瑣的文筆,認(rèn)為蒲松齡把一時富貴之態(tài)活靈活現(xiàn)在“蚤起”二字上。蒲松齡從此“文名藉甚”,躊躇滿志地走上求仕之路、也是他拼搏終生毫無建樹的路。

  蒲松齡被卡在哪兒?歷下貢院。蒲松齡不少于十次到歷下參加三年一次的鄉(xiāng)試即舉人考試,總是受挫。康熙二十六年(1687)蒲松齡到濟(jì)南參加鄉(xiāng)試,拿到試題,文思如涌,寫得興奮,竟跳過一幅,留下一頁空白。按科舉考試規(guī)定,這叫“越幅”,與試卷題字錯落、真草不全、涂抹污染一樣,算作弊,張榜除名。才名滿齊魯?shù)钠阉升g被勒令退場,臉面丟盡,懊喪之極。他寫首《大圣樂》描繪當(dāng)時心情:“得意疾書,回頭大錯,此況何如?覺千瓢冷汗沾衣,一縷魂飛出舍……何以見江東父老乎?”康熙二十九年(1690),蒲松齡鄉(xiāng)試再次觸礁,“二場再黜”,在感嘆倔強(qiáng)老兵熬場半生、蕭條無成同時,他意識到,“連城雙璧,燕石何別?”類似這樣玉石顛倒的考試,真能選拔有真才實學(xué)的人才嗎?

  蒲松齡從個人不幸,進(jìn)一步思考廣大知識分子的命運,寫出描寫科舉名篇《葉生》、《賈奉雉》、《于去惡》、《司文郎》、《王子安》、《胡四娘》等。成為古代文學(xué)史上第一個向科舉制度全面開火的作家。

  《葉生》寫懷才不遇的才子為求功名,從墳?zāi)估镒叱鰜怼?/p>

  《賈奉雉》諷刺科舉考試是錄取庸才的比賽。名士賈奉雉才氣過人卻科舉失利。神人郎秀才告訴他:你之所以考不中,不是因為文章寫得不夠好,而是因為寫得不夠壞。郎秀才略施小技,讓賈奉雉把自己文章的糟糕片斷組成文章,靠它名列榜首。賈奉雉認(rèn)為是金盆玉碗盛狗屎,氣得披發(fā)入山。

  《于去惡》諷刺考官都是混混。陰世舉行簾官(主考官)考試,幾千年游神野鬼都混到里邊。春秋時代只認(rèn)金錢的和嶠和瞎眼樂師也成了考官。

  《司文郎》諷刺考官專喜歡狗屁不通的文章。王平子文章寫得好卻考不上;余杭生文章寫得差卻金榜題名。能用鼻嗅判斷文章好壞的瞎和尚,嗅到余杭生“導(dǎo)師”的文章,嘔吐不已,“下氣如雷”。狗屁不通的導(dǎo)師錄取臭味相投的學(xué)生。

  《王子安》寫東昌名士王子安鄉(xiāng)試后急切盼金榜題名,夢中進(jìn)士,醒來發(fā)現(xiàn)受狐貍精捉弄。篇末“異史氏曰”寫秀才入闈(鄉(xiāng)試)“七似”,將秀才鄉(xiāng)試情態(tài)寫得雕像般生動。

  《胡四娘》寫科舉制度下世態(tài)炎涼。丈夫不得志,全家對胡四娘冷嘲熱諷;丈夫得志,全家對胡四娘阿諛奉承。小說對科舉影響下的惡劣世風(fēng)搜刮入骨。

  蒲松齡歷下得志,歷下失意,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歷史得感謝蒲松齡的歷下失意。不然文學(xué)史上的“科舉”一題,肯定會少N道精彩答案。

  高官“知音”與忘年摯友

  康熙三十一年(1693),山東按察使喻成龍派縣令周統(tǒng)禮請淄川蒲秀才到珍珠泉官衙做客。有誰能想到?掌管山東刑名監(jiān)察大權(quán)的朝廷三品官喻成龍“誠邀”蒲松齡是覬覦《聊齋志異》,他想拿白銀千兩交換《聊齋志異》署名權(quán)。

  一千兩銀子什么概念?《紅樓夢》中劉姥姥算螃蟹賬說:二十兩銀子夠莊戶人家過一年,用一部書稿換全家五十年生活費,是多大誘惑?蒲松齡嘔心瀝血、寫聊齋故事數(shù)十年,他渴望像屈原在中華文明史留名,渴望得到杜甫夢李白那樣魂魄相通的知音。他終生磨一書,卻不為換錢哪怕是大錢!面對達(dá)官貴人豐厚而荒謬的交換條件,蒲松齡委婉謝絕,以鄉(xiāng)野小民、疏懶成性為由,返回家鄉(xiāng)。

  蒲松齡生前,《聊齋志異》以手抄本流傳,沒能印刷。乾隆年間刻印青柯亭本《聊齋志異》的趙起杲,在《刻聊齋志異例言》中將喻成龍欲欺世盜名的事,硬安到王士禎頭上:“先生畢殫精力,始成是書。初就正于漁洋,漁洋欲以百千市其稿。先生堅不與,因加評騭而還之!倍俣嗄觊g隨著青柯亭本的流傳,王士禎一直李代桃僵、蒙此不白之冤。真是哪個廟都有冤死的鬼。

  白發(fā)蒼蒼的蒲松齡在大明湖畔遇到《聊齋志異》的真正知音時激動極了。

  歷下名士朱緗,字子青,其父官至浙閩總督,兩個弟弟分別做到廣東布政使、云南巡撫。朱緗卻是富貴閑人。這位名人騷客都要停車結(jié)駟前去交結(jié)的朱大少主動坐上華貴馬車、帶上美酒,拜訪客居大明湖的蒲松齡!皭凵徶圻^明湖水,問舍衣淚歷下塵?駪B(tài)久拚寧作我,高軒乃幸肯臨臣!(《答朱子青見過惠酒》)朱緗的熱情和誠懇感動了蒲松齡,借上馬,冒著濛濛細(xì)雨回訪。二人談詩說文,相見恨晚。五十七歲的窮秀才和二十七歲的貴公子成了忘年交。

  維系兩位忘年交的紐帶是《聊齋志異》。朱緗在康熙三十五年與蒲松齡相識之前已從淄川唐夢賚處借到部分聊齋手稿,親手抄錄。與蒲松齡相識后,就向蒲松齡索借全稿抄錄。朱緗不僅喜愛《聊齋志異》,還理解蒲松齡以鬼狐史寄托磊塊愁的良苦用心,他把《聊齋志異》和《離騷》、《史記》相提并論。蒲松齡寫《聊齋志異》,許多好友勸他放棄。朱緗是難得的知音。因此,兩人“交最契(深)”。

  朱緗抄錄的《聊齋志異》,在他過世后丟失。朱緗之子又通過淄川張作哲向蒲松齡子孫借來《聊齋志異》手稿,雇人抄錄,經(jīng)一年多抄成。這部為“殿春亭主人”即朱緗之子抄錄保存的珍貴抄本,后來成為產(chǎn)生巨大影響的《鑄雪齋抄本聊齋志異》底本,對《聊齋志異》廣泛流傳起了重要作用。

  2006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土耳其作家奧爾罕·帕慕克在其名作《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回憶》寫道:“伊斯坦布爾的命運就是我的命運:我依附于這個城市,只因她造就了今天的我!比绻f,歷下和淄川、寶應(yīng)共同造就了“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應(yīng)該不算牽強(qiáng)附會吧?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guān)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xué)術(shù)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lu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