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評論 >> 正文
讀祝勇的博客,知他又有新書出版,是東方出版社“祝勇作品系列”的第一種,書名為《盛世的疼痛》 。為了新書推廣,他還到杭州進行簽售,并進行演講,演講的題目為《聊聊李鴻章和袁世凱的那些事》 。當(dāng)?shù)孛襟w多有報道,頗熱鬧。
祝勇重作品推廣,自己還辦有圖書出版公司,執(zhí)照和抵押都是我所幫助辦理。
他喜出版作品系列,從世界知識出版社、中國旅游出版社到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海豚出版社和現(xiàn)在的東方出版社,不足十年,已至少出版五種。他的書名很注重痛感,幾套“系列”的打頭作品都是“傷口” ,譬如文聯(lián)版的是《帝國創(chuàng)傷》 ,海豚版的是《大師的傷口》 ,而今又是《盛世的疼痛》 。即便是唯一的一部歷史小說,也是《血朝廷》 。
陽光下,他先看到的是血,目光銳利,筆鋒入肉。
其實他一直春風(fēng)得意,不知哪來的“恨”意,文字背后,多末世之感。他很尊崇魯迅“盜天火,煮自己的肉” ,但魯迅關(guān)注的是現(xiàn)實,看到生民愁苦,對世道絕望;而他關(guān)照的是歷史,從書本到文獻,多做還原,看到的是“帝國”輝煌,多有羨意,而筆下也不關(guān)照小民,是才子憂愁。魯迅多用白描,而他多用鋪排;魯迅講究刻簡,而他追求繁麗;魯迅弄筆是為了告別生,而他為文是為了拒絕“死” ——從內(nèi)到外,看不到多少相似之處。
其實祝勇的存在,是整個中國思想界的一個寓言——雖還執(zhí)著地望魯迅之背影,卻已告別了魯迅的“入世”傳統(tǒng),僅在文字“帝國”里自足,邊緣社會也被社會邊緣。即便是孫郁的魯迅研究,也多是翻歷史舊賬,衍發(fā)文本中的意義,而與現(xiàn)實沒有對接的縫隙,F(xiàn)在的思想界,很景仰民國文人的“范兒” ,言其在俯仰之間都見真我,而當(dāng)下的問題,是整體的無“我” ,即便是有我,也雍容華貴地包裝起來,形同“炫彩” 。但雖找到了病癥,卻不下藥,直讓人感到,民國文人知行合一,而現(xiàn)在的文人,知行不一——自己病著,卻為別人治病,對痛感的描述頗近乎玩味,讓人看上去,儼然像個真正的醫(yī)生。
昨晚睡前瀏覽謝泳的《逝去的年代》 ,凡三十萬言,品藻民國文人近百,但總體上只有一個話題:今不如昔!敖袢瞬灰姽艜r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他做著類似的感慨,卻也無意間透漏出另一層消息:即便是昔日的大樹,一存活到今日,也成了矮株。這就不禁讓人想到一個大命題:文人與時代的關(guān)系。審視現(xiàn)在的文人生態(tài),整體地缺乏身份自覺,在這種根本性問題上無心思考,只是任性而為,要么怨,要么誦,要么對立,要么妥協(xié),要么內(nèi)閉,要么遠隱,總之,沒有直面的勇氣和行止,著述與學(xué)說,均摩挲的是個人意趣,不關(guān)乎社會情緒和生民感情。
史鐵生去世時,我心有大痛,因為他之后,中國文人就不再有對“死”這一根本性存在,做莊重哲學(xué)思考的人了。知死才樂生,才沒有畏懼,才懂得悲憫,才會遠離功利,才能夠不陷入小我、從大處看人看事。而我們現(xiàn)在的文人,整體地喜生惡死——所謂喜生,系愛惜羽毛、自以為是,即:好文名,好不朽,好尊崇,好體面,好優(yōu)!磺兴玫谋澈,自然是功利化的寫作。而只有從容面對“死”的人,才敢于直面“無有” ,才有勇氣承受挫折、磨礪、苦難,才有意志背負信仰的十字架、去穿越“窄門” ,才有膽魄對世道人心的嚴肅問題、嚴正問題、嚴重問題發(fā)出真實聲音,最終地完成“公共知識分子”的責(zé)任擔(dān)當(dāng)。屈原不畏死,才有《離騷》 《天問》 ,陶氏明哲保身,始有《閑情賦》 ——品格、風(fēng)骨和境界之別,一如霄壤。
所以,文人對“痛感”的書寫——在指向歷史的同時,要有現(xiàn)實的痛感,更要有自我的痛感;再刺痛別人的同時,也要刺痛自己,讓自己的猥瑣與卑污經(jīng)受血淚的洗禮,那樣發(fā)出的聲音,就不會漂浮,一如呻吟從牙縫里擠出,就有了生命的重量!巴纯嗟睦绲陡钇屏宋业纳眢w與靈魂,但也讓我有了新鮮的血液” 。這是二十年前,出自一個叫馮容的湖南女作家,雖時光湮沒了浩瀚的文字,但這個句子,卻至今讓我回味不已。
經(jīng)驗之果
今天停暖,雖然室外已到了攝氏19度,也感到冷。這就一如感情,感情一直熱著,突然冷下來,心中感到的冷,比實際的冷還冷。
昨天晚上,我在刺猬河大堤上遛狗,看到岸柳的苞芽已腫而紫了,不禁眼前一亮。因為紫,就是要開,為人間吐綠。
腳下的土地沉實,踩到上面,能聽到聲音。如再有數(shù)日陽光普照,水汽蒸發(fā),就會生出浮塵;ㄩ_,風(fēng)起,揚塵,北京的春天就是這樣——和煦與粗礪相伴而生。
狗能本能地分辨溫順與暴烈——與同類相遇,能交頸互呴的,一定是有溫和的性情,相反,它一定是遠遠地躲避,躲避不過,就拱你足踝,求救于人。
這一點,已得到多次實際驗證,所以,跟寵物一起,我也能識別狗。
但人就不同。人無先天機警,只有吃過虧之后,才有認識,才長記性。所以人的生命成本比動物高。
人類學(xué)者、美國的赫舍爾在《人是誰》里說過,人的智力并不天然地就優(yōu)于動物——野鹿臨懸崖,它會自然收腳,而兒童會一直走下去,跌死;看見赭紅的炭火,狗會繞過,而蹣跚學(xué)步的人類,會伸過手去,燙傷。
所以,說人類是“經(jīng)驗之果” ,是對的。
這就讓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年輕的,有學(xué)歷的,就自然比年老的、無學(xué)歷的高明么?把他們速速地提拔到高位,就一定會有期待中的作為么?相反,這里老而無用的暗示,會弱化、淡化這個社會尊老、敬老、愛老之風(fēng)。而無老就無幼,這不僅是儒家學(xué)說,更是生命規(guī)律、人生哲學(xué),它告訴人們,“老”承載著人類的“經(jīng)驗之果” ,是人類前行的基礎(chǔ)——沒有這個基礎(chǔ),人類不知從哪里上路,也不知將走向哪里,將會重新淪入在黑暗中的探索、在蒙昧中的瑟縮,其“幼” ,也就會成為生命難以承受之重。
人之于酒,大醉,尚好,昏然睡去,如入忘川,尚可忘憂。但更多的時候,是不昏不醒,糾結(jié)在中間狀態(tài),起臥均不適,就殊難受。人生狀況也是如此,既順?biāo)煊植豁標(biāo),頗考驗人的耐性。于是,只有堅韌的人,才能行遠;沒有耐心的人,倉皇而敗。這里,老人們的耐心境界,是后來者的天然之師。
人與人相處也是的。并不是豁然的喜與厭、愛與恨,總是喜厭相伴、恩怨交結(jié)。有人說,要想讓兩個人分開,并不需要人為的離間,只需要放任他們朝夕相處,粘在一起。時日一久,他們會自己把對方的缺點放大,直至不能容忍。這一點,在我故鄉(xiāng)的老人們那里得到驗證。老人們對不認可的姻緣并不采取斷然的棒打鴛鴦,而是含笑以對,讓他們?nèi)バ,只是遲遲不給其名分,讓他們心虛。到了后來,讓他們虛的,不是外界的壓力,而是虛的自身沒有內(nèi)在動力,就自然而然地散去。家族之間也不因此結(jié)怨,和好如初。這種“非暴力”維權(quán)行動,之所以有效,并不說明老人們有多么高明,它恰恰是一種人性的證明。我對毛姆的《人性的枷鎖》之所以百讀不厭,就是出自這方面的理由。
具體到親人之間,為什么愛與不愛都不能使其分離,是因為有家庭、家族的人倫“枷鎖” 。這把枷鎖的材質(zhì),不是金屬,而是血緣。血緣是基因,決定著生命的樣態(tài),區(qū)別著與他人的不同,就有了物以類聚之象;血緣是原始股,無論升降,無論興衰、無論榮枯,本錢都是不能出讓的。還有,生命的一次性特征,也決定了親緣關(guān)系的不可再生——無論愛與不愛,下輩子都不可能再見。這種無可奈何,讓人產(chǎn)生畏懼,因而就產(chǎn)生了珍惜,在不愛中愛,在裂隙中求彌合,在怨恨中求恩德。為什么朱自清一篇庸常的《背影》 ,產(chǎn)生了那么大的感染力,是那個“背影”讓人們看到了親人的必然遠去,在巨大的憂傷之中,對親情產(chǎn)生了悲憫。為什么彭程的一篇新作《對坐》 ,也在讀者心中激起聯(lián)翩的波瀾,是那個“對坐”的姿態(tài)(每天陪父母坐坐)讓人們醒悟到,應(yīng)對那個遠去的必然結(jié)局,所謂珍惜,就是從身邊的老人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