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晚10時,在起點中文網連載的網絡小說《武布天下》更新了一章內容。幾個小時后,17日凌晨,一個科幻夢戛然而止,作者“十年雪落”猝死。兩天之后,他被發(fā)現(xiàn)死去。近15天后,他“疲勞死”的消息,在網絡上流傳。(7月1日《新京報》)
在去世半個月后,網絡文學作者“十年雪落”的死訊才由朋友發(fā)布,并在微博、論壇等媒介傳播。這讓人感慨,盡管簽約公司的姿態(tài)讓人略感欣慰,但生命的逝去,足以讓人悲傷,而發(fā)生在網絡作家身上,促使我們進一步思考網絡作家的生存現(xiàn)狀和發(fā)展空間。
顧名思義,網絡作家就是在網絡平臺上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而獲得一定影響和經濟收入的人。曾經,當年明月、唐家三少、南派三叔等網絡作家獲得的報酬,讓公眾仰望和輿論關注,更贏得了連傳統(tǒng)作家也難以企及的榮譽和達到的高度。這當然是時代的幸事,但是,風光的背后是網絡作家日益透支的身體、心靈和思維。
更應明確的是,風光僅僅屬于少數(shù)人,多數(shù)網絡作家與我等普通民眾一樣有著世俗般的生活和壓力。中國作家網副主編馬季的調查顯示,全職的網絡作家還不到整個作家群的1%,在網絡作家隊伍中,70%以上的網絡作家是理工科出身,其職業(yè)也非常廣泛,有公務員、商人、農民、護士、空姐等。站在這樣的立場上審視十年雪落猝死,或許更能讓我們走近網絡作家這一群體。
據(jù)報道,起點中文網有關人士曾介紹說,網絡文學有個特點就是你必須每天更新,一萬字是很正常的事情。這種特點決定了網絡作家的疲于奔命狀態(tài),并且,這是長期而非短期的,如果你想獲得所謂的名和利的話。不更新就沒有人閱讀,更不可能獲得報酬,這就要求網絡作家為作品付出我們常人難以想象的辛勞。據(jù)當年明月介紹說,為了《明朝那些事》曾每天閉門不出,沒有時間睡覺,熬了三年才使得作品大受關注。更有網絡作家,“自己曾一年沒曬過幾次太陽,半個月出門一次,甚至一個月才去采購一次生活用品。在2 萬多字的任務下,每晚都是熬到凌晨才能休息!辈浑y看出,精神壓力、身體壓力和生活壓力的聚集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不堪重負。
推理開來,“十年雪落”猝死的背后,恐有同樣的壓力和焦慮。那么,有理由認為,“賺錢重要,生命更可貴”并不僅僅屬于某個網絡作家,而是該群體面臨的共性問題。那么,又該如何消解呢?總不能靠下個“猝死”事件的發(fā)生來提醒我們吧?
網絡寫作不僅僅是文學創(chuàng)作,相反,也是一種“體力活”,他們的精力付出和承受是一般人無法承受的。有調查說,在網絡文學中有70%到90%的作者是零收入,而千字幾分的收益也使得不少網絡作家牢騷滿腹。慕容雪村的《原諒我紅塵顛倒》授權給盛大文學3年的全部所得,只有300多元收益,但閱讀者達到了550萬人次。這是一種尷尬的對比。因此,應從網絡作家權益保障的角度看待“十年雪落”猝死事件。它提醒我們要在網站、作家和讀者之間尋求平衡,也惟有這種平衡,在保障網絡作家權益的同時,推動網絡文學的良性發(fā)展。
“十年雪落”猝死讓人悲痛,但若能激起社會對網絡作家生存境遇和權益維護的關注,進而謀求網站、作家和讀者的共贏,或是對“十年雪落”的最好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