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評論 >> 正文
東西南北中,如五指并蒂,各據(jù)一方。
我獨獨命中注定與南方有緣。
50年前,父親醫(yī)專畢業(yè),懷揣著熱血沸騰的理想,自濟南乘上一列綠皮火車,歷經(jīng)數(shù)天數(shù)夜的輾轉(zhuǎn)與顛簸,來到黔南山城一個叫東方機床廠的三線工廠,開始了他的三線建設(shè)歲月。就像當時眼前一窮二白的面貌一樣,那時他想象不到,在長途跋涉之后的隨遇而安將會給他未來的生活埋下怎樣的伏筆,又將如何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他命運的走向。
40年前的一個夏日,我落生了,成了千千萬萬將臍帶埋入這片土地的三線子弟之一員。打我記事起,我看見的一切,記住的一切,都像黑白照片一樣,單純、明朗、清晰,不因時光淘洗而褪色,不因記憶更迭而流失。那時我每天走在通往大自然的路上,眼睜睜地看著一片片高低參差的稻田,注入了水,插上綠油油的秧苗,拔節(jié)、抽穗、壯籽、開鐮、揚秕,最后入倉。這是一株水稻生長的全過程,多么像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啊!一株水稻,靠天生長,輕而易舉地過完了一個人的一生。從開秧門到落地收場,在短短幾個月里,它以或飽滿或空癟的收成,濃縮了一個人的生死。我當時可沒想過這些,凈琢磨著怎樣捉稻田中與水稻相依生長的魚,扛著大掃帚踩著田埂找尋著水域撲蜻蜓,躺在田壟上頭枕苜蓿和青草望云卷云舒……或者沿著崎嶇山路去爬饅頭山,采漫山遍野點亮自己的映山紅,掐一節(jié)麥管吮吸山茶花蕊甜甜的秘密,攀上半山腰諦聽大水塔轟隆隆打雷似的心跳……那時沒有做不完的作業(yè),也無需借著月亮和星星走在上學(xué)、下學(xué)的路上,每天睡眠充足,精力旺盛。下午早早地放學(xué)后,我將脖子上的書包隨便一丟,走不了幾步,面前就是被稻田和魚塘交替分割的大自然,那時父母親疲于各自的工作,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管我,也不怕我有什么危險,對我身處的每一個地方、做出的每一個舉動都那么放心,至今想來恍若不可思議。譬如我10歲時,為了揀拾煙標,曾一個人沿著湘黔鐵路一直向前,走了很遠,然后下了鐵路,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山洼里。我那時就是一個瘋孩子,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對比眼前一天一天地成長的兒子,他的每一天都被擠壓成了流水線上淌下的方便面,仿佛永遠有做不完的作業(yè),兩頭借著月亮和星星走在上學(xué)和下自習(xí)路上,哈欠連聲像魚需要氧氣一樣渴望著睡眠,我的心頭常常泛起黑潮似的悲哀和心酸。更荒誕的是,我不由分說地替他擔(dān)憂,怕他出門遇到壞人、被車撞到,去湖邊玩怕他溺水,去爬山怕他從高處跌下,每天祥林嫂似的叮囑他“路上注意安全”。兒子像生活在一個玻璃罩中,這罩屬于那些所謂的紀律、守則和制度等,他在中間無所適從,疲憊不堪。我是幸運的,我在自己生命的起步中,擁有一些無憂無慮、被小小的野心和歡喜環(huán)抱的日子。
27年前的暑假,我追隨染上鄉(xiāng)愁的父親,與母親和弟弟一道,乘上一列被漆成春天顏色的火車,經(jīng)過三天四夜罐頭中沙丁魚似的車上生活,被吐在了這座魯南煤城。時光們仿佛貼面重合到了一起,這情景與50年前的父親有些相像,不過他是單身一人,現(xiàn)在是一家四口。按照父親描述的方向,我們一直向北方行進,最終卻落腳到了北方以南,南方續(xù)起了我的前緣。那時我正值青春期,年輕得像一棵蔥似的,青青蔥葉比蔥白長,我叛逆、狂妄、驕傲,像一枚時刻準備著引爆的“二踢腳”。我一路跌跌撞撞地行走在風(fēng)雪中,漸漸地像一頭被套上籠頭的小馬駒,在混沌和躁動中送走了自己的青春期。
20年前,父親棄世。他是我的親人中第一個遠行的。我親眼見證了他從患病到離開的日日夜夜,也陪伴了他試圖挽救自己流沙一樣失散的病體的日日夜夜。我第一次懂得了生的歡愉、死的艱難,也第一次體驗到了陰陽兩隔、生離死別、靈魂孤苦。在我和我的家族身上,接著又發(fā)生了許多故事,它們悲欣交集,聚散相依,濃縮了人間一切。故事永遠在路上,即使是我這個講述者灰飛煙滅,蕩然無存……
從黔南山城到魯南煤城,它們都是一枚8分錢郵票大小的地方,但它們卻是我生命的起錨地,也許還將是終結(jié)地。在它們溫暖而干凈的襁褓中,我活過了自己的記憶,也簌簌剝離下了自己的心靈之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