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90年代 王干《90年代中國文學備忘錄》研討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12月11日上午,“我們的90年代——王干《90年代中國文學備忘錄》研討會”在北京大學人文學苑3號樓205會議室舉行。本次會議由北京大學文學講習所和《中國當代文學研究》雜志共同主辦。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中國當代文學研究》主編吳義勤,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全國政協(xié)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閻晶明,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格非,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謝冕,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曹文軒,《90年代中國文學備忘錄》作者王干以及來自多所高校、出版社、期刊媒體的30余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由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文學講習所副所長邵燕君主持。
邵燕君介紹道,王干是知名評論家和作家,曾倡導新寫實、新狀態(tài)等文學思潮,擔任過多本重要的文學刊物的編輯,策劃過多次引發(fā)熱烈討論的文學活動,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發(fā)展產生了深刻影響。新書《90年代中國文學備忘錄》匯集了他自上世紀90年代到新世紀的文學評論,將90年代文學場的原始材料、批評聲音和觀點碰撞下的眾聲喧嘩重新帶回當下。
曹文軒表示,王干是一位獨特的批評家,在模式化、規(guī)范化的表達之外開辟出一條道路,關注理論又不拘于理論,以恣意的性情和生動的語言為批評注入活力;關注文學發(fā)展前沿動態(tài),將處于自在狀態(tài)的文學現象點化為自覺的文學實踐。最后,他幽默地總結道,王干能夠敏銳地捕捉文學的新元素、新品質并加以濃縮,進行命名,形成術語,堪稱新時期文學批評的“術語王”。
吳義勤隨后致辭,他以生活化的視角稱贊了王干在文學各領域的建樹,橫跨資深編輯、評論家、作家、散文家等多重身份令他的文學批評實踐極具個人特色。他從現場感、文學嗅覺和批評風格三個維度點評了《90年代中國文學備忘錄》和其承載著的王干的新嘗試、新創(chuàng)造。閻晶明則圍繞“穿透力”這一關鍵詞,強調《備忘錄》書寫對連接90年代和當下的重要時代意義。這本書既有對作家作品的具體評論,也有對某一時期、某一文學現象的總結,將點與面結合,呈現了超越時空的現場感和參與感。格非從歷史敘事的不可靠性切入,認為摒除話語的遮蔽,回到事件本身十分重要。他指出,王干是精力旺盛的評論家,參與推動了很多重要的文學思潮、文學流派,王干的寫作讓他再度回憶起一些曾被淡忘的故事。重回歷史現場的追求,流露著王干的真摯和熱情,也體現出王干強烈的責任感。
陳曉明、張頤武、高遠東、李洱、叢治辰等專家學者依次對王干在90年代的積極實踐和《90年代中國文學備忘錄》的寫作給予點評。陳曉明說:“文學是需要熱鬧的,文學是需要活動的,文學是需要想象的,文學是需要面向未來的。”王干的這本書事實上是一份歷史的檔案,以極大的魄力審視文學、闡釋文學,給予文學史以鮮活的力量。張頤武從王干的介入式批評入手,“歷史的大手一推,他的小手一動,文學潮流就順勢而起”,文學批評不是一味被動,王干批評的介入性特點為90年代豐富的現實提供了脈絡清晰的地圖。這本書不僅講述過去,也在面向未來,更為當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生長點。高遠東和李洱分別敘述了各自視角下90年代的文學現場,高遠東評價:“這本書不僅是歷史著作,也是90年代文學史的史料本身。能做到這一點,我覺得這就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批評家的工作?!崩疃肀脔鑿降靥岢觥?0年代文學仍未結束”,90年代的全民心理和文化現象在今天仍有余波,王干的書讓我們得以重返90年代那樣一個嘈雜的、焦灼的、混亂的、多元化的文學現場,創(chuàng)造出了供我們進入的、進一步敞開的空間。叢治辰用“永遠在場,永遠是運動的”高度評價了王干的文學實踐,經過他的敘述,90年代不再是被固化的、被圈定的歷史范疇,他塑造出了新的充滿開放性和可能性的無邊界的90年代,這是今天應該被繼承的90年代的精神。
北京大學出版社編審高秀芹、《文學評論》編審劉艷、《文藝研究》副主編李松睿、《當代作家評論》副主編李桂玲、《揚子江文學評論》副主編何同彬、《文藝爭鳴》編審張濤、《光明日報》作品版主編趙玙、《新華文摘》編審陳漢萍、人民出版社編審曹春也紛紛從各自與王干的交集出發(fā),熱情回顧了王干的作者生涯和編輯經歷,分享了《90年代中國文學備忘錄》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困難和軼事。
最后,謝冕用王干的《詩的生命》為研討會作結,“詩不需要任何組織和任何個人以組織的名義來保護/詩永遠在于精神之中/精神不死/詩也不死?!蓖醺呻S后致答謝辭,動情地回顧了《90年代中國文學備忘錄》的成書過程并對到場的嘉賓表示真摯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