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已然千古 林徽因探尋古建遺韻的美麗剪影
摸清文物家底,守護歷史根脈。經(jīng)國務(wù)院統(tǒng)一部署,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于2023年11月至2026年6月分三階段進行。當下,各地文博工作者正以責無旁貸的使命感,以縣域為基本單元,身臨野外一線,實地開展文物普查。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苯衲晔墙ㄖW家兼詩人、工藝設(shè)計師林徽因(1904—1955)誕辰120周年?;赝鲜兰o30年代,山河破碎,戰(zhàn)火紛飛,林徽因與梁思成等中國營造學社的早期成員,踏青山,走鄉(xiāng)野,不辭辛勞,不畏艱險,致力于文物古建筑的考察、調(diào)查和研究,默默書寫著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堅守與傳承。林徽因當年為中國古建筑研究與保護所歷經(jīng)的傳奇往事,時至今日猶讓我們無限感懷和深深欽佩。
1934年8月,林徽因在汾陽縣小相村靈巖寺仰望鐵佛。
1934年,林徽因在陜西耀縣(今銅川市耀州區(qū))古城墻外花海中留影。
1937年,林徽因在藥王山測繪摩崖石刻造像。
1937年6月,林徽因在山西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仰望唐代佛像。
1936年6月,林徽因在滋陽(今濟寧兗州)興隆寺塔測繪調(diào)查。
不肯與千年晉祠失之交臂
山西歷史悠久,人文璀璨,素有“中國古代建筑寶庫”的美譽。1933年至1937年,林徽因曾三次赴山西,先后考察、調(diào)查大同古建筑和云岡石窟、太原晉祠、五臺山佛光寺等古跡。
1934年8月上旬,林徽因、梁思成應(yīng)美國朋友費正清、費慰梅夫婦邀請,赴山西汾陽城外的峪道河避暑,這是林徽因第二次赴山西。其間,四人以汾陽峪道河為原點,結(jié)伴考察了汾河流域太原、文水、汾陽、孝義、介休、靈石、霍縣和趙城等縣40余處古建筑。
前往汾陽縣小相村靈巖寺途中,適逢大雨,原來的土路一下子變得泥濘不堪,崎嶇難行,只能改乘騾車。林徽因在調(diào)查、測繪中,主要承擔丈量建筑和抄錄碑文,梁思成負責拍照并做記錄,費正清夫婦則協(xié)助配合。費慰梅在《林徽因與梁思成》一書中回憶:“菲莉斯(林徽因的英文名)穿著白褲子,藍襯衫,與穿著卡其布的思成相比更顯得清爽整潔。每到一座廟宇,思成便用他的萊卡照相機從各個方位把它拍攝下來,我們則幫助菲莉斯進行測量,并按比例繪圖,工作往往需要整整一天,只是中午暫停下來吃一頓野餐?!?/p>
當時,梁思成拍攝了一幀極富詩意的照片:已是遺墟的靈巖寺瓦礫土丘,滿目荒涼,但還留存明正德年間鑄造的五尊鐵佛,東首一尊低首垂注、憫惻眷顧,身形嬌小的林徽因右手執(zhí)筆,輕撫著露天盤坐的鐵佛,同時神情虔誠地仰首凝視,仿佛彼此正用心交流著什么……正如后來一位詩人所寫的:“你有低眉慈悲,我自溫婉無語,靜默好似對話,凝望已然千古?!?/p>
林徽因和梁思成久聞晉祠大名,但一開始他們并沒有探訪晉祠的計劃。因為根據(jù)經(jīng)驗,越是名勝古跡,經(jīng)后世重修、改建的可能性越大,原有的建筑不太可能保存下來,所以他們對“名勝”總是敬而遠之。然而,從太原出發(fā)去汾陽時,在顛簸的汽車上,林徽因透過車窗,遠遠望見太原城外晉祠正殿的魁偉側(cè)影,這驚鴻一瞥,讓她大為驚嘆。晉祠雖成名勝,但仍是古跡,他們決定返回時,無論如何必須考察一番。
一個月后,林徽因、梁思成告別費氏夫婦,從汾陽返回太原途經(jīng)晉祠,毅然走下擠得水泄不通的公共汽車,拖著沉重的行李,決定逗留半日,對心中揮之不去、“無論如何不肯失之交臂”的晉祠進行初步考察。
晉祠位于太原西南懸甕山東側(cè),是我國現(xiàn)存殿堂樓閣、亭臺軒榭俱全的最古老的祠廟建筑群,最著名的建筑圣母殿,建于北宋太平興國九年(984年),崇寧元年(1102年)重修,大殿四周圍廊,前廊寬敞,是古建筑中“副階周匝”的最早實例;斗拱彩畫,與《營造法式》中“五彩遍裝”的記載高度相似;殿前8條木雕盤龍,是唐宋古建筑中僅存的實例;殿內(nèi)43尊宋代彩塑,圣母居中而坐,神態(tài)莊嚴,雍容華貴。在晉祠,林徽因和梁思成流連忘返,時而駐足觀賞,時而拍照記錄,眼前的一切讓他們深深陶醉……
此次野外調(diào)查正值仲夏,天氣炎熱,林徽因戴著西式太陽帽,踩著泥濘、坐著騾車,涉水跋山,風塵顛簸,為掌握第一手實例測繪資料,她奔走在山村鄉(xiāng)野,毫不介意山谷的野風、頂頭的烈日,以及粗劣的食物,甚至與蚊蠅跳蚤為伍,備嘗艱辛,飽受疲困。然而,每一次在人跡罕至的地方發(fā)現(xiàn)古建筑遺存,看到“藝術(shù)和人文景物的美的色彩”及精妙奇特的構(gòu)造,總是讓她疲勞頓消,有如孩子般快樂。
林徽因徜徉于古寺塔林,傾聽暮鼓晨鐘;流連于樓臺亭閣,感悟古建神韻,一如她在《山西通信》(1934年8月25日天津《大公報》文藝副刊第96期)中所寫的:山西的“天是透明的藍,白云更流動得使人可以忘記很多的事……更不用說到那山山水水,小堡壘,村落,反映著夕陽的一角廟,一座塔!景物是美得到處使人心慌心痛”。她以詩意的語言描繪晉汾之行:“我們因為探訪古跡走了許多路;在種種情形之下感慨到古今興廢。在草叢里讀碑碣,在磚堆中間偶然碰到菩薩的一只手一個微笑,都是可以激動起一些不平常的感覺來的……由北平城里來的我們,東看看,西走走,夕陽背在背上,真和掉在另一個世界里一樣!”
陜西耀縣城墻外的綽約風姿
1934年和1937年,林徽因兩次赴陜西考察文物古建筑,兩度抵達耀縣(今銅川市耀州區(qū)),調(diào)查、測繪古城墻和摩崖石刻造像,為后來藥王山“耀州碑林”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34年夏,梁思成、林徽因完成山西汾河流域的寺廟古跡的考察后,渡過黃河直達陜西,對西安、寶雞、銅川、延安等地的古建筑展開調(diào)查,耀縣是此番考察的重點地區(qū)。
耀縣地處渭北高原南緣,周、秦、漢、唐時期,就已是關(guān)中通往陜北的天然門戶。耀縣古城規(guī)?;趾?,素有“北山鎖鑰”“關(guān)輔襟喉”之譽,城內(nèi)有四門,分別建有城門樓,城內(nèi)巷道縱橫,建筑林立。在耀縣,林徽因走遍城鄉(xiāng),找尋有價值的古建筑,著重考察了那個年代中國遺存最古老的城墻之一——始建于隋唐時期的耀縣古城墻。
當時,耀縣城內(nèi)碑石橫街,石刻石雕或陳于腳下,或閑置門旁,散亂不堪,其中不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遺像碑等稀有珍品,如《魏文朗造像碑》《姚伯多兄弟造像碑》《仇臣生造像碑》《青龍魏碑》等。目睹這些雕鑿精美的石刻,林徽因喜不自禁,立即著手測繪和整理。根據(jù)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建議,1936年10月,時任國民政府耀縣保衛(wèi)團副團長雷天一發(fā)動民眾搜集造像、石碑,共征得60余通,后來將它們移往藥王山,成為陜西僅次于西安碑林的文化瑰寶。
林徽因在耀縣罕見地為自己留下了一張美麗的“風景照”。古城墻下,斜陽西照,微風徐徐,林徽因站在大片花叢的一側(cè),容顏俊秀,身姿輕盈,右手拿著一頂帽子,左臂微微彎曲,臂下夾著測繪圖,氣質(zhì)優(yōu)雅,笑意嫣然,眼神中透露著堅定和溫柔,笑容里流露出自信和親切,與盛開的花朵相映生輝。她的身后是古老而厚重的城墻,腳下是燦爛怒放的花海。這張風姿綽約的照片,同時成為展現(xiàn)耀縣古城墻昔日雄偉景象的視覺圖像而彌足珍貴。
1937年5月,應(yīng)國民政府西安行營主任顧祝同邀請,梁思成、林徽因赴西安主持小雁塔的維修方案,同時設(shè)計西安碑林的展陳,順道考察了西安、長安、臨潼、戶縣等地的古建筑,利用這次機會,他們還去了北部的耀縣、澄城、韓城、朝邑。林徽因再次前往耀縣,復查3年前建議收集、規(guī)整碑林的情況,同時對藥王山摩崖石刻造像及其周邊人文古跡開展考察,尤其是對每一尊摩崖造像,她都親自進行了測量、拍照、斷代,并做下詳細記錄。
藥王山位于耀縣舊城東1.5公里處,海拔812米,歷史悠久,景色清幽。唐代稱磐玉山,由5個小山峰組成,故宋至明代被稱為五臺山;又因唐代醫(yī)學家、“藥王”孫思邈曾長期隱居于此而得名藥王山。藥王山摩崖石刻主要分布于山之東南隅,位于太玄洞東約150米處東西長21米、高5米的崖面之上,始鑿于北朝時期,隋唐兩代建有寶云寺,又廣開造像,其中一處隋唐石窟內(nèi),共有40余尊造像,保存基本完好,大的高至丈余,小的矮不盈尺,雕工細膩,線條流暢,形神兼?zhèn)洹?/p>
藥王山摩崖造像西邊第七窟內(nèi)的圓雕坐佛,體量龐大,通高4.06米,法相端莊,凝目平視,項飾寶鏡蓮花紋瓔珞,衣衫飄逸,紋飾精美,雙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雙腿盤曲。在碩大的佛身映襯下,林徽因纖柔的身子正攀爬于梯子上,左手拉尺,右手握筆,凝神屏息地測繪并低頭記錄……梁思成恰到好處地捕捉下這個瞬間,將這一動人的場景定格在后人的眼前。
上世紀30年代,林徽因兩度赴耀縣,皆下榻于城內(nèi)西倉巷11號。這里原本是晚清時期的一處三進式四合院民居,主屋為硬山雙坡頂兩層樓,坐東朝西,南北四間廂房對稱而立。整個庭院磚木混合結(jié)構(gòu),雕梁畫棟,幽靜雅致,具有濃郁的耀縣風格,目前保留下一進與三進。
歲月流淌,90個春秋過去,耀縣的古城墻已蕩然無存,所幸林徽因當年短暫居住過的民居還在。2015年,整體修繕一新的西倉巷11號,以“林徽因故居”的名稱對外開放,內(nèi)部布置“林徽因紀念館”,深情記述著耀州人民對林徽因的無盡緬懷和感恩。
齊魯大地 一路行吟
1936年6月下旬,林徽因與丈夫梁思成應(yīng)時任山東省教育廳長何思源邀請,和同是建筑學家的劉敦楨,及兩位助手麥儼增、莫宗江,專程前往山東,開展野外古建筑調(diào)查、測繪。他們沿膠濟鐵路,由濟南一路向東,對山東11個縣的百余座古建筑進行詳盡考察、調(diào)查、測繪,為后人留下了極為珍貴的研究資料。
抵達濟南后,林徽因和梁思成頂著烈日,從火車站徑往歷城柳埠鎮(zhèn)的神通寺四門塔(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七八十里的路程,走了一整天。神通寺墓塔周遭荒草叢生,雜亂不堪,他們不顧旅途勞累,清理雜物,展開實地測量。
從梁思成拍攝的一張照片中可以發(fā)現(xiàn),當年四門塔塔身已有裂紋,塔頂覆滿雜草,林徽因頭戴草帽,白色短袖衫束于腰間,腳踩塔基邊緣,手扶塔身,拿著尺子細致測繪……塔下碎石遍地,地勢凹凸不平。然而,四門塔的獨特之美,令他們贊嘆不已。四門塔通體由巨大的青石砌成,平面呈正方形,四面各開一個拱門,中立方墩,墩四面各坐一像,塔身單層,樸實無華,頂端是一個階梯形的金字塔,上面覆蓋一個縮小的印度窣堵坡樣式尖頂。四門塔是我國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單層亭閣式佛塔,也是國內(nèi)現(xiàn)存最古老的、唯一的隋代石塔,有“中國第一石塔”之譽。神通寺四門塔無疑是此次古建筑調(diào)查的最大發(fā)現(xiàn),當時拍下的照片,為我們清晰地定格下了恒久的黑白影像。
在擁有數(shù)千年歷史的魯西南小城兗州,林徽因等還發(fā)現(xiàn)了一座千年古塔——位于興隆寺內(nèi)的興隆塔,形制奇特,平面八棱,高54米,共13層,各層皆于東南西北四正面設(shè)門,其余四面浮雕假窗,下部7層較大,繞以石欄,第8層向上塔身陡然遞縮。林徽因登上興隆塔測繪時,梁思成又為她留下了幾幀美麗的剪影,其中一張只見她側(cè)身坐在第7層的南門洞中,拱門之下,她頭戴寬檐圓帽,倚墻屈膝而坐,膝上鋪著紙張,正全神貫注地書寫著,苦累中盡顯優(yōu)雅……
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多難、貧窮、落后,此次野外調(diào)查時值初夏,天氣炎熱,而且林徽因的肺結(jié)核病初愈,他們跋山涉水,或乘坐火車、獨輪車、木輪馬車,或騎驢、騎馬,或步行,艱苦備嘗,如同林徽因給梁思莊的信中所寫的:“每去一處都是汗流浹背的跋涉,走路工作的時候又總是早八至晚六最熱的時間里。這三天來可真真累得不亦樂乎。吃得也不好,天太熱也吃不大下。因此種種,我們比上星期的精神差多了?!薄罢毂惶橐У没牛谌然疖囍杏植缓靡馑忌焓衷谏砩细魈巵y抓,結(jié)果渾身是包!”更不要說一路還有土匪出沒、搶劫,人身安全也不能保證。助手莫宗江曾這樣描述林徽因參加測繪時的情景:“更可貴的是林先生,看上去那么弱不禁風的女子,但總是爬梁上柱,凡是男子能上去的地方,她就準能上得去?!?/p>
兩個多星期的考察,雖然路途艱辛,然而,新的發(fā)現(xiàn)總是讓他們樂此不疲,忘卻了曾經(jīng)的苦難。林徽因詩意慧心,在齊魯大地“腳下風起”,將一路的艱難與坎坷化作一行行美麗的詩句:“我卷起一個包袱走/過一個山坡子松/又走過一個小廟門/在早晨最早的一陣風中/我心里沒有埋怨,人或是神/天底下的煩惱,連我的/攏總/像已交給誰去……/前面天空/山中水那樣清/山前橋那么白凈/我不知道造物者認不認得/自己圖畫/鄉(xiāng)下人的笠帽,草鞋/鄉(xiāng)下人的性情。”
這首題為《旅途中》(初刊于1936年12月《詩刊》第3期),寫于“暑中在山東鄉(xiāng)間步行二十五年夏”的詩作,堪稱林徽因調(diào)查、測繪古建筑的真實寫照。
終于發(fā)現(xiàn)唐代木構(gòu)建筑佛光寺
1937年6月,林徽因第三次赴山西調(diào)查古建筑。這一次,她與梁思成、莫宗江、紀玉堂等人直奔五臺山,專為探尋夢牽魂縈的唐代木構(gòu)建筑。
早在此前,日本建筑學界代表人物伊東忠太狂妄地表示:中國已經(jīng)不存在唐代及其以前的木構(gòu)建筑,要看這樣的實物,只能到日本的奈良和京都去。1933年,林徽因第一次考察山西時,曾不無遺憾地感嘆:“現(xiàn)在唐代木構(gòu)在國內(nèi)還沒有找到一個!”然而,她和梁思成始終堅信,在中國的某個角落,一定有尚未被發(fā)現(xiàn)的唐代木構(gòu)建筑的存在。此后,梁思成在英國人伯希和寫的《敦煌石窟圖錄》一書中,發(fā)現(xiàn)第61窟壁畫《五臺山圖》“大佛光之寺”上面,標注著“唐代”二字;并在北平圖書館的《清涼山志》中,查閱到佛光寺建于唐代的確鑿記載。他和林徽因決定到佛光寺一探究竟。
佛光寺不在五臺山的中心區(qū)域,交通十分不便,林徽因一行先坐火車,后乘汽車,再騎毛騾,幾經(jīng)輾轉(zhuǎn),最后拉著毛騾,步行前往五臺縣佛光寺。山路崎嶇不平,沿著山崖,他們步步心驚膽戰(zhàn)。兩天后,林徽因遠遠看到佛光寺矗立在一個叫作豆村的小山村,興奮得心怦怦直跳。佛光寺三面群山環(huán)抱,西面地勢開闊,大殿貌似尋常,亦不高大,卻沒有任何重修重建的痕跡,出檐的深遠、斗拱的碩大、柱頭的卷剎、門窗的精致,無一不吸引著他們的目光。寺廟中有一尊穿著便裝的女性坐像,僧人說那是武則天的塑像。
由于年久失修,佛光寺屋檐下寄居了成百上千只蝙蝠以及臭蟲。他們戴著口罩,爬上梁架,迎著灰塵仔細測量、記錄、拍照,一天下來,身上和背包里都是臭蟲。測繪進行到第三天,梁思成在梁架上驚喜地發(fā)現(xiàn)《營造法式》中記載的國內(nèi)孤例、從未見過的人字形“叉手”(承托脊榑)。遠視眼的林徽因則在東大殿一根梁上隱約發(fā)現(xiàn)有淡淡的墨跡,依稀可見模糊的漢字。于是找來村民,搭起腳手架,攀援而上,用布單擦拭,“佛殿主女弟子寧公遇”幾字漸漸顯露了出來。當林徽因記錄下四根主梁上的完整題字,終于確證佛光寺東大殿建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而且大殿內(nèi)的那座塑像也不是武則天,正是這座寺廟的女施主寧公遇夫人。
一眼千年,豈止驚艷。被譽為“亞洲佛光”的中國最古老的木構(gòu)建筑終于重回人們的視野,林徽因和梁思成熱淚盈眶,激動相擁。梁思成興奮地為林徽因拍攝了多張照片:架梯登高,手拿尺子,全神貫注地在戶外測量唐代經(jīng)幢的高度;雙手叉腰,站在四米高的神像下仰首觀望;神情恭敬,立在豐腴圓潤、端莊慈祥的女施主寧公遇夫人的塑像邊……
那一天,夕陽西下,整個庭院在晚霞的映照下分外溫馨。梁思成后來在《中國建筑史》中感慨地寫道:“除殿本身為唐代木構(gòu)外,殿內(nèi)尚有唐塑佛菩薩像數(shù)十尊,梁下有唐代題名墨跡,栱眼壁有唐代壁畫。此四者一已稱絕,而四藝集于一殿,誠我國第一國寶也。”
在五臺山佛光寺發(fā)現(xiàn)完好保存的唐代木構(gòu)建筑,無疑是林徽因古建筑調(diào)查、測繪生涯中最大的發(fā)現(xiàn)和收獲,不僅填補了我國建筑史的缺失、空白,證明中國一直都留存著唐代木構(gòu)建筑,一舉打破了日本建筑學界的斷言和結(jié)論,而且為梁思成完成破譯《營造法式》(宋代李誡著寫的中國第一部古建筑著作)的《營造法式注釋》(上卷),提供了最重要的實證。
之后,林徽因等人又去了臺懷、繁峙、代縣,最后回到太原。這時,他們才從報紙上獲悉“盧溝橋事變”爆發(fā),于是結(jié)束考察,匆匆返回了北平。
(本文配圖來源: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