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詩會”40屆回眸
1980年夏,參加第一屆青春詩會的詩人合影。資料圖片
參加首屆青春詩會的場景,葉延濱至今歷歷在目:《詩刊》大院、小平房、木板床、吱吱的蟬鳴聲……1980年夏,一群年輕詩人受《詩刊》邀請,相聚在北京和河北秦皇島,讀詩、談詩、寫詩、改詩,他們把對時代的展望與青春的激情全部注入詩歌創(chuàng)作中。
在那次詩會上,葉延濱也確立了此后的寫作方向,并踐行至今——在時代的背景下找到自己的坐標點,在情感上找到與人民群眾的相通點,在藝術長河中找到自己的探索點。
今年恰逢青春詩會舉辦第40屆。在日前舉辦的“青春四十屆:致敬詩歌和青春”座談會上,葉延濱回顧了首屆青春詩會之后的創(chuàng)作歷程,他深情地說:“我一直努力找尋人生坐標、創(chuàng)作跟讀者相通的作品、不斷探求藝術真諦,如今看來算是基本及格?!?/p>
“青年是最有創(chuàng)造力的,青春詩會就是對這種創(chuàng)造力的肯定。”《詩刊》主編李少君指出,青春詩會從創(chuàng)辦之初,就承載著人們對青年詩人和詩歌未來的殷切期望。
44年來,這個以發(fā)掘培養(yǎng)詩壇新力量為宗旨的詩會,共推出590多位青年詩人,涌現(xiàn)出舒婷、西川、于堅、翟永明、王家新、歐陽江河等重要詩人,已成為青年詩人茁壯成長的搖籃與閃亮登場的舞臺。
“期待詩歌的百花盛開在古老而年輕的詩國”
這是一次歷史性的約會,它傳遞出詩歌藝術復興的早春訊息。
首屆青春詩會上,年輕的詩人們展示新作,切磋技藝,交流心得,藝術才思得以盡情釋放?!罢雮€月的時間,名家與新人、文學界前輩與青年寫作者坐在一起,平等交流也不乏交鋒?!比~延濱回憶說,大家都有著共同的愿望,也對改革開放充滿了熱望與信心。
青春的中國也熱切期盼著青年人的創(chuàng)造。時任《詩刊》編輯、詩人王燕生在他執(zhí)筆的紀要中將此定名為“青春的聚會”。他說:“讓我們?yōu)楸椴几鞯氐男乱淮娙俗8?,我們期待詩歌的百花盛開在古老而年輕的詩國?!?/p>
同樣參加了首屆青春詩會的徐敬亞回憶說,1980年夏天在北京參加詩會的經歷,讓他強烈地感到心里有大量感覺往外噴涌,結果一落筆便一發(fā)不可收,寫下長篇評論《崛起的詩群》。
從首屆青春詩會開始,大量年輕詩人脫穎而出,他們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得到了普遍認同,也為中國詩歌的繁榮發(fā)展不斷輸送著新生力量。
1987年秋天,楊克參加了第7屆青春詩會?!皡⒓忧啻涸姇?,是我生命中的一個高光時刻?!痹谀菆瞿贻p詩人的聚會中,他享受著語言和詩意的相互碰撞、彼此交融,“我和詩友們在一起,仿佛能在文字間找到人生的答案,感受到世界的脈動”。
參加第14屆青春詩會的李元勝特別珍惜與詩友的寶貴情誼?!斑@是青春詩會的一個重要價值,把每個階段較有代表性的青年詩友集合在一起,有培訓、有交流、有競爭,而這樣的集訓永不結束?!彼钣懈杏|地說,“從時間的長河俯視40屆青春詩會,就能看到被《詩刊》集合起來的40個方陣,在漢語的曠野上默默前行,這樣的畫面何其壯觀?!?/p>
鼓勵年輕詩人勇敢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
作為青春詩會的重要見證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謝冕觀察到,參加青春詩會的年輕詩人們,無一例外地堅持著探索的、開放的姿態(tài),他們以新鮮的創(chuàng)造取代那些已成定勢的單一的藝術思維,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寫出了美麗詩意。
葉玉琳在參加第11屆青春詩會前,還未從鄉(xiāng)村走出來,雖然堅持寫作多年,卻自認為筆底羞澀、默默無聞。在青春詩會詩友們的鼓勵下,葉玉琳發(fā)表詩作《大地的女兒》,把對大海的摯愛、女孩的堅忍以及對語言的探索,全部傾注到詩歌里——“你知道在海里,人們總愛拿顛簸當借口/擱淺于風暴和被摧毀的島嶼/可一個死死抓住鐵錨不肯低頭服輸?shù)娜?海也不知道拿她怎么辦……”評論家孫紹振評價道:“葉玉琳用傳統(tǒng)語言方式寫現(xiàn)代人的生命體驗,并且寫得如此深刻動人?!?/p>
安琪在參加第16屆青春詩會時,準備了先鋒風格的詩,本以為不會被選用,沒想到最后通過了。這次詩會影響了她此后的創(chuàng)作。后來,安琪還受邀擔任青春詩會的評委。在與年輕詩人們的交流中,她更加深刻感受到青春詩會對他們勇敢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注目和鼓勵。
參加青春詩會的詩人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yè),他們用詩意語言描繪著中華大地上的生動實踐,建構著奮進中國的精神圖譜。
“風中摻進多少顏料/靜闊豐盈平原,一夜金黃/貼著密密麥芒滑行,靈氣吹拂/快快,勞動變成大地美景……/讓我好好看看你/不折斷一縷麥香/前勝村,我把你挪到大地中央”,這是曹宇翔筆下的豐收景象。他參加了第8屆青春詩會,并由此找到創(chuàng)作方向。在《黃河詩篇》《祖國之秋》等作品中,他把變化的時代、詩意的生活展示給廣大民眾。
參加了第15屆青春詩會的盧衛(wèi)平,特別關注城市普通百姓的生存狀況。在《在水果街遇見一群蘋果》《玻璃清潔工》等詩作中,他將心底的愛與憐憫,凝結成溫情、溫潤、溫厚的筆觸,為普通人的生活點燃微微亮光。
“因為詩歌、因為青春、因為理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有‘背景’的人?!边@個“背景”是什么?盧衛(wèi)平說得很篤定,“那就是我們仰望的星空、是我們愛得深沉的大地、是錦繡的江山、是豪邁的人民、是一腔沸騰的熱血、是激情飛揚的旗幟、是歌聲嘹亮的時代”。
中國作協(xié)詩歌委員會主任吉狄馬加是第6屆青春詩會學員,后又多次參與青春詩會活動。在他看來,參加詩會的年輕詩人都具備表達當下現(xiàn)實的能力,能夠以廣博視角,深刻描寫當下生活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并建構自我與時代的關系。
青春詩會再出發(fā)
2024年7月,西子湖畔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們熱切感受著中國的山水風物、歷史人文,也在交流中分享詩歌穿越時空、撫慰人心的力量。
作為青春詩會的延伸活動,“首屆國際青春詩會——金磚國家專場”在杭州、北京兩地舉辦。來自金磚十國的72位詩人共赴這場青春的盛會?;顒右栽姼铻槊?,為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們創(chuàng)造出一種共同語言,使多樣的生活、情感、文化、思想得以碰撞融匯。
第30屆青春詩會詩人戴濰娜參加了這次活動。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詩人們用各自的母語朗誦詩歌,盡管有時候不解其意,但絲毫不妨礙大家聽到其中的音樂、韻律、力量。由此,戴濰娜的視野也變得更加寬闊。
詩歌為我們帶來了什么?
戴濰娜認為,詩歌為我們帶來思想能量,幫助我們打破生活慣性和對世界的認知框架。
李少君指出,“國際青春詩會”是青春詩會的一次新探索,把不同地區(qū)、不同信仰的人們聚集在一起,團結在一起,實現(xiàn)了“和而不同,美美與共”。
四十不惑,青春詩會再出發(fā)。第40屆青春詩會又迎來了20位年輕新面孔。他們中,有從事影視創(chuàng)作的柆柆,有在讀博士生楊不寒,有期刊編輯丁東亞,還有首次加入的外籍詩人伊娃·達·曼德拉戈爾……
吳越是一位00后詩人,也是青春詩會史上最年輕的詩人。成長在巨變的時代,吳越對詩歌有著新的理解:“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詩歌的重要根基,我們要讓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代詩中煥發(fā)新的活力?!痹凇堆┞渖n山》《踏莎行》《霜降》《雪夜》等詩作中,他致力于貫通古與今,用鮮活的經驗為古典意象與現(xiàn)代生活搭建一座橋梁。
青春永不落幕,探索總在繼續(xù)。當年,首屆青春詩會即將結束時,舒婷寫下《贈別》寄語所有詩人:“人的一生應當有/許多??空?我但愿每一個站臺/都有一盞霧中的燈?!?0余年來,青春詩會如耀眼的燈盞,照亮了年輕詩人的前行之路,也照亮了中國史詩創(chuàng)造的漫長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