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煙火》中的世情
2023年度“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網絡小說榜的十部作品中,《滬上煙火》名列其中,它還有著“小繁花”的美譽。作者大姑娘直言:“我想寫《滬上煙火》,就是想寫我自己的《繁花》。”與金老師《繁花》中六十年代與九十年代兩條時間線索交叉敘事不同,《滬上煙火》是八十年代林玉寶知青回滬的線性敘事。《繁花》中出場人物眾多,似乎沒有絕對的主角,如果用一幅畫來比喻,它是清明上河圖,每一處都有風景?!稖蠠熁稹穭t像是一幅中國傳統(tǒng)的閨房畫,注入了女性視角下對于生活的熱望。這是一部有著大女主網文爽感的世情小說,將網絡小說的大女主爽文特征與傳統(tǒng)章回體世情小說相結合。
林玉寶的人物設定符合大女主成長小說的特點,低開高走的命運軌跡,小說開頭就將她的劣勢處境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弄堂生活,從倒馬桶、打開水、生煤球爐子開啟一天,平淡瑣碎。林母薛金花正專注攪拌自己的面糊,林玉寶獨自一人扛著幾個大麻袋來回搬運自己的行李,無人相幫。局促的居住空間,她是一個不受歡迎的外來者,十年知青返滬,連為她開一張床鋪都成為家人們的煩心事。屋漏偏逢連夜雨,她返滬尋找自己資助多年初戀喬秋生,正好撞到求生另娶佳人。故事沖突爆發(fā)之處,作者四兩撥千斤足見高明,既沒有魚死網破也沒有忍辱負重,而是與秋生冷靜地談判,展示自己多年資助的憑據,要求對方如數償還。林玉寶的整個人物形象就此立住了。在偌大的上海,她謀生也謀愛。去居委會登記找工作,分在嘈雜混亂菜市場也能應付自如。小說的時代設定是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社會風氣相對保守,林玉寶也沒有超脫時代的束縛,婚姻是她另立門戶的基礎。結婚成為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
兩個家族的人物相繼出場,林母為玉寶親事登門潘家,林家小弟去世后眼角膜捐獻給潘家小弟,準確說是高價出售,但潘母仍然記得這份恩情,先后讓潘家老二、小弟、老大輪番相親,玉寶的美貌、廚藝、寵辱不驚的性格給潘家兄弟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老二已有心上人,小弟過于年輕,老大潘逸年才是旗鼓相當的那一個。好不容易談婚論嫁,薛金花長三堂子的市儈作祟,在聘禮上獅子大開口,潘逸年以退為進最終與玉寶結婚。故事到此,兩人之間的關系不乏各自的算計和權衡利弊,就像是張愛玲筆下的白流蘇與范柳原。網絡爽文的先婚后愛成為故事的看點,玉寶雖然攤上一個市儈的母親,但在家族事務中展現(xiàn)出了大氣善良的品性,同時用秋生償還的錢作為事業(yè)啟動資金成為華亭路上服裝個體戶,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浪潮中發(fā)家致富。潘逸年縱橫商場,在建筑行業(yè)與地產行業(yè)中闖出了自己的天地。兩人生出了對彼此的欣賞,也在困難時守望相助。
《滬上煙火》有言情小說的內核,但超過言情小說的局限,達到了世情小說的范疇。魯迅曾定義世情小說“大率為離合悲歡及發(fā)跡變態(tài)之事,間雜因果報應,而不甚言靈怪,又緣描摹世態(tài),見其炎涼,故或亦謂之‘世情書’也?!薄稖蠠熁稹芬灿腥宋锶合?,圍繞兩大家族及鄰里的離合悲歡及發(fā)跡變態(tài)之事,其中一個重要的人物群體就是返滬知青,他們是時代的產物,但并非所有人都和玉寶一樣有個大團圓的結局。暗戀潘家老二的劉潔,誤聽潘逸文去新疆,于是主動報名,再想回上海時哥嫂不同意,只能故意受傷變成殘疾,最終只能嫁給一個有三個孩子的鰥夫。潘家老二下鄉(xiāng)聽了大哥的話,努力學習參加高考改變命運成為了國家工作人員,但是初戀姜媛卻已嫁作他人婦。潘家老三因為吃不了苦,下鄉(xiāng)當了上門女婿,從此喪失男人的尊嚴和氣魄,雖然回滬,但也成為了社會的邊緣人,只能依靠母親和哥哥的幫助。拋棄了玉寶的秋生也被一心想出國的妻子泉英拋棄。
除了人物群像的刻畫,小說也把握住了人物復雜性。小說前半部分對于林母薛金花這樣一個妓女出身的舊時代女性極盡嘲諷,窮形盡相,無論是賣小兒子的眼角膜還是要玉寶的聘禮,坐地起價。對待兩個女婿態(tài)度也是嫌貧愛富,毫不掩飾。最關鍵的是時不時將自己曾經在堂子里見過的紙醉金迷作為談資。讀者很難對她有好感。小說后半部分筆鋒一轉,“文革”時林家大伯父為自保出賣林父,落井下石要走孤兒寡母的房子,薛金花不得不向潘母高價出售兒子的眼角膜,讀到此對薛金花也會生出一些同情。整個小說在世情書寫上,確也做到了魯迅所言:“凡所形容,或條暢,或曲折,或刻露而盡相,或幽伏而含譏,或一時并寫兩面,使之相形,變幻之情,隨在顯見?!?人物的命運因果相連,懸念疊出,深得中國傳統(tǒng)章回體世情小說的精髓。潘母高價購買了眼角膜欠下巨債,潘逸年為了償還欠款只身赴港謀生,不得已與初戀分手,也對玉寶一家芥蒂深種。與玉寶結婚后,初戀的丈夫又成為他事業(yè)上的攔路虎,差點因此血本無歸。當然,小說中也有過于直接的因果報應,林家二伯父從中國臺灣來滬省親,飯局上薛金花抖落往事,詛咒其大伯父一家天打雷劈,最后大伯父恐慌失常雷聲轟鳴中突發(fā)腦溢血半身偏癱。過于巧合反而陷入了一種窠臼。
《滬上煙火》正如其名,小說內部日常煙火氣十足。最大的兩個主題就是:食與性。美國漢學家浦安迪在《中國敘事學》中說,“中國的敘事傳統(tǒng)習慣于把重點或者是放在事與事的交疊處(the overlapping of events)之上,或者是放在‘事隙’(the interstitial space between events)之上,或者是放在‘無事之事’(no-events)之上?!薄把顼嫷拿鑼懢褪恰疅o事之事’的一種典型?!薄稖蠠熁稹放c《繁花》當中的飯局頻率都非常之高,家人之間、朋友之間、戀人之間,飯局是人際交往的重要事項。第一場“家宴”是玉寶回滬,薛金花將主位讓給大女婿黃勝利,彼時他還是薛金花眼里的紅人,未來養(yǎng)老的依靠對象。薛金花將玉寶面前的烤子魚與黃勝利面前的一盤香菇菜心相互調換,兩只肥雞腿一只給女婿,一只給外孫女。席間薛金花直言:“早點嫁出去,勿要給姑爺增加負擔?!币粓鲲埦挚此茻o事,也是母親的逐客令,也為玉寶之后無所顧忌輪番相親潘家兄弟的行為做了鋪墊。第二個值得分析的是相親宴,潘家三兄弟跟玉寶的相親也足以看出每個人的態(tài)度,潘家老二潘逸文帶著玉寶看完電影后,在凱司令喝咖啡吃栗子蛋糕,巧遇初戀相親不了了之。潘家小弟潘逸青帶著玉寶去上海動物園游玩,玉寶帶著自己做的各色點心,伸手摸了摸逸青的眼睛,里面是自己弟弟的眼角膜。最后相親的是潘逸年,遲到很久以后,帶玉寶去路邊簡易矮棚房子里吃飯,蒼蠅四周飛舞,潘逸年的惡作劇行為源于自己多年來的芥蒂。第三個是玉寶嫁進潘家之后的家宴,尤其是潘逸武余琳一家從江西返滬,兩口子都沒有太多文化且斤斤計較,飲食口味上的矛盾沖突成為他們無法融入的表征,一次家宴上,余琳與玉寶兩個孕婦,紅燒魚燒兩盤,一盤辣一盤不辣,余琳抱怨自己忍受上海菜已久,非吃辣不可,傭人吳媽不動聲色報復余琳“酸兒辣女”,剛巧玉寶愛吃糖醋排骨,吳媽“愛吃酸的,肯定生兒子”,對余琳而言這是殺人誅心。往后玉寶和潘逸年出現(xiàn)經濟危機時,余琳慫恿著老三分家,但自己又沒有房子,只好從水電煤和飲食上另立門戶。這些細微的日常生活細節(jié)正是《滬上煙火》的煙火氣。
另一個主題便是性,孔子曾在《禮記》中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笔成砸彩菍θ祟愄煨缘淖鹬?,也是世情小說占比較大的內容?!稖蠠熁稹分杏駥毰c潘逸年的先婚后愛中,也離不開因性生愛,性是愛情敘事的催化劑。小說對于玉寶的人物形象設定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她不僅美麗性感而且還保有貞潔,不得不說這里還延續(xù)著作者傳統(tǒng)保守的觀點,給予女主角最完美的設定,也是一種傳統(tǒng)的佳人才子的路數。但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性愛描寫的語言,用大量的比喻隱喻,含蓄隱秘,不僅不粗俗甚至堪稱典雅,無一字直接寫性,但又無一字不是性。洞房花燭夜,“蚊帳晃晃蕩蕩,把守這方寸之地,燥熱、潮濕、窒息、體香、律動、喘息,成就一場魚水之歡,酣暢淋漓,在暗夜里?!薄爸窠z席上,橫堆著一段羊脂白玉,冰紗帳里,煙籠著一簇芍藥嬌花”。聞一多先生曾在《詩經研究<詩經>的性欲觀》當中指出《詩經》中性愛的五種類型:明言、隱喻、暗示、聯(lián)想、象征。表現(xiàn)性愛的藝術手法不僅有分寸尺度的問題,也有藝術性的問題?!稖蠠熁稹犯哳l率的性愛描寫實際上也是取悅讀者的手段,在豆瓣閱讀第五屆長篇拉力賽中一路領先,也包括了性愛敘事的功勞。
《滬上煙火》將飲食與性愛等日常生活細節(jié)系數囊入其中,如同密密麻麻的針腳,讓小說具有了生活的質感,等到這幅刺繡完工,才發(fā)現(xiàn)時代歷史重大事件也隨之賦形。玉寶的創(chuàng)業(yè)史是華亭路服裝市場的發(fā)展史,也是上海改革開放的縮影,玉寶從廣東進貨都是各種明星同款,尤其是隨著《上海灘》的上映,許文強的同款大衣帽子讓她賺得盆滿缽滿。潘逸年的建筑工程也成為了上海城市開發(fā)與建設的時代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