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遲與《哥德巴赫猜想》手稿檔案
“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數學難題之一。1742年,該猜想由德國數學家、中學教師哥德巴赫(1690.3.18-1764.11.20)在教學中首先發(fā)現。當年6月7日,在給歐洲著名數學家歐拉的信中,哥德巴赫第一次較為系統(tǒng)地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
- 任何一個≥6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奇質數之和。
(b) 任何一個≥9的奇數,都可以表示成三個奇質數之和。
我的問題是這樣的:隨便取某一個奇數,比如77,可以把它寫成三個素數之和:77=53+17+7;再任取一個奇數,比如461,461=449+7+5,也是三個素數之和,461還可以寫成257+199+5,仍然是三個素數之和。
這樣,我發(fā)現:任何大于9的奇數都是三個素數之和。但這怎樣證明呢?雖然做過的每一次試驗都得到了上述結果,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奇數都拿來檢驗,需要的是一般的證明,而不是個別的檢驗?!?/p>
歐拉在回信這樣說道:“這個命題看來是正確的?!?但他給不出嚴格的證明。與此同時,歐拉又提出了此猜想可以有另一個等價的版本:“任何一個大于2的偶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钡菍τ谶@個命題,歐拉同樣也不能給予證明。
哥德巴赫猜想最初的內容可表述為:任一大于5的整數都可寫成三個質數之和。而現在常見的猜想則陳述為歐拉的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質數之和。事實上,任何一個大于5的奇數都可以寫成如下形式:
2N+1=3+2(N-1),其中2(N-1)≥4。
若歐拉的命題成立,則偶數2N可以寫成兩個素數之和,于是奇數2N+1可以寫成三個素數之和。從而,對于大于5的奇數,哥德巴赫的猜想成立。但是哥德巴赫的命題成立并不能保證歐拉命題的成立。因而歐拉的命題比哥德巴赫的命題要求更高。現在通常把這兩個命題統(tǒng)稱為哥德巴赫猜想。
這道數學難題從哥德巴赫提出,許多數學家都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沒有成功。200年過去,該猜想一直沒有人能夠證明。由此,哥德巴赫猜想成為數學皇冠上一顆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到了20世紀20年代,才有人開始向這顆“明珠”靠近。1920年,挪威數學家布朗用一種古老的篩選法證明,得出了一個結論:每一個比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99)。
這種縮小包圍圈的辦法很管用,科學家們于是從(9+9)開始,逐步減少每個數里所含質數因子的個數,直到最后使每個數里都是一個質數為止,這樣就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目前世界最佳驗證的結果是中國數學家陳景潤于1966年證明的。他的證明也被稱之為“陳氏定理”,即“任何充分大的偶數都是一個質數與一個自然數之和,而后者僅僅是兩個質數的乘積?!蓖ǔ6己喎Q這個結果為大偶數可表示為 “1 + 2”的形式。
陳景潤做出的這份巨大貢獻直到1978年一部名為《哥德巴赫猜想》的作品發(fā)表,才被廣大中國民眾所了解。此后,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被不斷傳播,科學在中國社會的影響日益加深,加之不久后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了“全國科學大會”,這使得剛剛結束文革正百廢待興的中國迎來了一次中國科學大發(fā)展的新時代。被禁錮多年的中國終于迎來了科學的春天。截止到目前,這股科技浪潮依舊沒有停歇,中國人民對包括數學在內的各門類科學的追求一直沒有停下腳步。正是在科學技術的大力推動下,中國慢慢開始復興。而這之中,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沒。
1977年底,《哥德巴赫猜想》由作家徐遲創(chuàng)作完成。徐遲用作家所特有的真摯情感、生動文筆、純熟技巧為我們描繪出一個歷經艱辛、百折不撓,終于登上科學高峰的一個名叫陳景潤的科學家形象。在閱讀的過程中,這部作品讓讀者有了一種心靈受到強烈震撼的身臨其境之感。這種久違的感覺讓還沒有完全擺脫“文化大革命”陰影的中國受到強烈震撼。在當時,因為這部作品陳景潤成為了中國的民族英雄,成為了科學的化身。
徐遲(1914年10月15日-1996年12月13日),原名徐商壽,浙江吳興(今湖州)南潯人。中國現當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報告文學價和評論家。20世紀30年代,徐遲開始寫詩??箲?zhàn)爆發(fā)后,曾與戴望舒、葉君健合編《中國作家》(英文版),協(xié)助郭沫若編輯《中原》(月刊)。新中國成立后,曾先后擔任《人民中國》編輯、《詩刊》副主編、《外國文學研究》主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他奔赴朝鮮前方采訪,寫出了許多戰(zhàn)地通訊和特寫。新時期,曾任中國作協(xié)理事、湖北省文聯副主席。在新中國報告文學領域,徐遲曾作出過突出貢獻。其代表作有《哥德巴赫猜想》《地質之光》《祁連山下》《生命之樹常綠》等。其中,《哥德巴赫猜想》被稱為新中國優(yōu)秀報告文學代表作之一。
《哥德巴赫猜想》發(fā)表后,該手稿一直由《人民文學》雜志社珍藏。2010年8月,《人民文學》雜志社將該稿捐贈中國現代文學館。這才使得筆者有機會近距離翻閱這部珍貴的手稿,有機會看到作者徐遲對手稿的創(chuàng)作與修改,有機會了解到這部作品背后隱藏的眾多故事。
一
談及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的由來,就不得不提到1977年10月《人民文學》的一次編輯討論會。
1976年,中國結束了十年動亂,中央逐步將精力放在了發(fā)展國民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面對百廢待興的局面,如何盡快地撥亂反正,正確評價知識分子,動員和鼓舞他們解放思想,迅速投入國家與民族復興中,成為了中央的當務之急。1977年9月18日,中央決定1978年在北京舉行全國科學大會,為中國的科學發(fā)展重新指明前進的方向。
消息傳出后,《人民文學》 雜志社敏銳意識到這個信息的重大意義。在當年10月的一次會議上,編輯們提議應該在此時組織一篇反映科學領域的報告文學,借此呼吁營造尊重知識、尊重知識分子的社會氛圍。此前一段時間內,以知識分子為主角的文學作品幾乎絕跡。不過,中央既然要重新評價知識分子的地位和作用,文學領域自然應該有所突破。
在討論選題時,有人提出曾經社會上流傳一個名叫陳景潤的數學家故事。20世紀70年代初,有個外國代表團訪華,一名美國專家點名要見大數學家陳教授。我國有關方面千方百計尋找,終于在“牛棚”里發(fā)現了這個人,他取得了震驚世界的成果,竟然誰也不知道。當時,《人民文學》的編輯們也了解到“哥德巴赫猜想”在國際數學界是一個大難題,陳景潤在當時國內還沒有刊物發(fā)表這篇論文的情況下,把論文偷偷寄到國外發(fā)表了,引起國際數學界的重視,是十分了不起的。1975年,剛剛復出的鄧小平同志在得知陳景潤的情況后說:“中國能有一千個陳景潤,就了不得了?!?/p>
經過討論,編輯部同事一致認為:就寫陳景潤。主題確定后,但對于由誰來寫,編輯們再次展開了熱烈而坦誠的討論。對于報告文學來說,選題和作者同等重要,如果兩者都選準了,這篇作品幾乎可以說就成功了。此時,作家徐遲的名字突然跳入大家腦中。徐遲是我國著名報告文學家。1962年,他就在 《人民文學》 發(fā)表過報告文學 《祁連山下》,這是一個有關保護敦煌莫高窟的知識分子題材作品。而且,此時徐遲剛剛創(chuàng)作了一篇反映地質學家李四光的報告文學 《地質之光》,該作品即將在 《人民文學》發(fā)表。在70時代,熟悉知識分子、寫知識分子的作家很少,因此編輯們一下子就想到了徐遲。
初步確定由徐遲來寫后,編輯部便委派老編輯周明來與徐遲溝通。當時,周明在 《人民文學》 編輯部負責散文和報告文學的編輯,而且在20世紀60年代,周明就與徐遲相識,由他來具體策劃協(xié)調這件事最合適不過。
接到任務后,周明立刻在北京電話聯系徐遲,告訴他編輯部準備請他寫陳景潤的設想。徐遲則在電話中回復:單位正要動員他退休,他準備近期回老家浙江湖州南潯鎮(zhèn)看房子。如果要他去北京采訪、寫作,《人民文學》就必須跟湖北省文聯打招呼。周明立即說:“可以,我們借調你出來。”很快,周明便打電話給湖北文聯負責領導。 《人民文學》 當時是全國最高級別的文學刊物,湖北文聯表示一定大力支持。
隨后,周明再次聯系徐遲讓他準備來京。雖然對寫陳景潤只答應“試試看”,但徐遲還是馬上收拾行裝,兩天后就到了北京住進妹妹徐和家。在北京見面時,周明告訴徐遲,這次采訪已經得到中科院領導方毅同志的支持。徐遲也高興地說他也得到了一位老同志(徐遲的三姐夫、中顧委常委、解放軍總參謀長伍修權將軍)的支持,那位老同志說:“陳氏定理,了不起??!應該寫!”
為了盡快完成寫作任務,在周明的陪同下,徐遲三次對陳景潤進行了采訪。
第一次是1977年11月初的一個艷陽秋日。周明陪同徐遲前往中科院數學所,辦公室主任李尚杰接待了他們。多年來,李尚杰一直非常關心愛護陳景潤。他說陳景潤人挺好的,可能外面?zhèn)餮哉f他有一些怪毛病。李尚杰提供了大量有關陳景潤的真實材料,以便于徐遲能夠比較全面地了解這位中國數學奇才。講完后,李尚杰還親自去請陳景潤過來與作家見面。一會兒的功夫,李尚杰就領來一個穿著一件半藍不灰的中山裝,露出來的襯衫領子一個翹在外面、一個窩在里面,頭上的棉帽歪戴著,兩個護耳一前一后地耷拉著的怪人。進屋后,李尚杰將雙方進行了介紹,陳景潤的手攏在袖子里,有點心不在焉地說,“哦,你們來了,我很高興,很高興”。但當聽說自己將是這部報告文學的主角時,趕忙說道:“不要寫我,不要寫我,寫寫老前輩,寫寫老科學家,寫寫領導人?!彼敃r說了一串領導人的名字,每一位前面都加上了“敬愛的”,完全是報紙上語言話。徐遲聽后,笑著溫和地說:“我不是寫你,我來是寫數學界的?!甭牭竭@,陳景潤才松了口氣,天真地說:“那我一定提供材料?!?/p>
于是,徐遲和陳景潤開始隨意聊起來。徐遲問:“‘哥德巴赫猜想’進展如何?”陳景潤回答:“到了最后關頭。看到葉劍英元帥最近發(fā)表的《攻關》一詩,很受鼓舞。我要繼續(xù)苦戰(zhàn),努力攻關,攀登科學高峰?!毙爝t又問:“最近還在考慮什么問題?”陳景潤談到,不久前他收到國際數學聯合會主席的一份邀請函,邀請他去芬蘭參加國際數學家學術會議,并作學術報告。信中說這次出席會議的有世界各國學者三千多人,但確定作學術報告者只有十幾名。其中,亞洲只有兩名:一個是日本的學者,另一個便是陳景潤。陳景潤覺得事關重大,便將此信交給了數學所和中科院的領導。中科院的領導接見了陳景潤,親切地對他說“你是個大數學家,國家很尊重你,這封信是寫給你的,由你考慮去還是不去,你可以直接回復,告訴我們一聲就是了?!边@使陳景潤很受感動,他回到所里,經過一番認真思索,并進行了一些調查研究之后,很快寫了一封回信,有三點內容:
- 我國一貫重視發(fā)展與世界各國科學家之間的學術交流和友好關系,因此,我感謝主席先生的盛情邀請。
-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個省,而目前臺灣占據著國際數學聯合會的席位,因此,我不能參加。
- 如果驅逐了臺灣代表,我可以考慮出席。
陳景潤的回復,在海峽兩岸處于敵對的年代不僅有原則而且比較圓滿。
雖然陳景潤講話的時候,夾著報紙上的套話,但他那種神情,讓徐遲有一種感覺:陳景潤沒有生活在我們中間,他活在數學王國里,雖然被迫接受了訪問,但他的心仍在低飛著,盤旋著,閃出晨光熹微的理性之美。徐遲忍不住悄聲對周明說:“他多可愛,我愛上他了!就寫他了?!?/p>
為了寫好這篇報告文學,徐遲當天就住在位于中關村的中科院一家招待所。為了走進陳景潤的內心世界并了解他的專業(yè),已經63歲的徐遲開始閱讀馬克思的 《數學手稿》、《中國古代數學史》,華羅庚的名著 《堆壘素數論》 《數論導引》 等,以及陳景潤的學術論文。當周明問徐遲這些高深的理論是否好懂時,徐遲搖搖頭說:“不好懂,但是要寫這個人必須對他的學術成就了解一二。雖然對于數學,不能叫都懂,但對數學家本人總可以讀懂?!?/p>
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陳景潤,徐遲決定進行深入采訪。在中科院數學所,徐遲采訪到很多人。其中,他還特地找到數學所的年輕研究員楊樂、張廣厚,和他們一起歸納出了三個陳景潤感興趣的問題:
1、猜想是怎么回事?
2、猜想的題目怎么寫,答案怎么寫?
3、(1+2) 的突破在哪里?
在采訪過程中,徐遲了解了很多有關陳景潤的情況。有講陳景潤好的,也有對陳景潤有看法的,無論哪方面,徐遲都認真的傾聽。 在周明第二次陪同去拜訪陳景潤時,經過多日采訪調查,徐遲有備而來地拋出了三個數學問題。陳景潤則直接把解決這三個問題的數學公式寫給徐遲看,徐遲趕忙抄寫下來。這次采訪完畢,徐遲得出了一個結論:陳景潤是那種為了數學可以拋棄一切至純至真的人!外界對他的傳言太可惡了,那些當初迫害他的人,今天仍在制造流言蜚語。
在周明第三次陪同下,徐遲終于在陳景潤那間僅僅六平方米的斗室里實地對他進行了采訪。在此之前,陳景潤從不讓任何人進入他那間小屋。即使在中科院數學所采訪長達一周多,徐遲早已和陳景潤建立了密切關系,甚至到了無話不談地步。但當他幾次對陳景潤提出到他居住和演算的斗室去看看時,陳景潤總是顧左右而言他,絲毫不回應。但徐遲認為,如果自己不去到這間小屋,勢必缺少對他攻關的環(huán)境氛圍的直接感受,這對創(chuàng)作者而言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
為了進入這間小屋,徐遲和周明與李尚杰來了一次“密謀”。對于這段往事,周明曾在 《徐遲與〈哥德巴赫猜想〉》 一文中有過回憶:
經策劃,這天,我和徐遲、李尚杰三人一同上樓,臨近陳景潤房間時,老李去敲門,先進屋。我和徐遲過了二十分鐘后也去敲門,表示找李書記有急事,然后爭取擠進屋去。當我敲響門,陳景潤還未反應過來,李尚杰搶先給我們開了門,來了個措手不及,我和徐遲迅速跨進了屋,他也只好不好意思地說:“請坐,請坐。”
就這樣,徐遲進入了陳景潤的小小世界??蛇M入之后,徐遲看到的卻是:這個小屋只一張單人床、一張簡陋的辦公桌和一把椅子;兩個鼓囊囊的麻袋立在墻角,一個裝的是要換洗的衣服,另一個全是計算題手稿和廢紙;辦公桌上常用的一小片地方稍微干凈些,其余則落滿了灰塵;而且,室內沒有暖氣。這樣的條件實在太過艱苦。陳景潤是如何在冬季寒冷的屋中進行工作的呢?通過交談,徐遲了解到:陳景潤在屋中總是穿著一雙厚厚的棉鞋,晚上也不脫,他就著領導給他配備的一個一百瓦的大燈泡,演算的同時也借此取暖。到了天寒地凍時節(jié),大燈泡取暖不起作用了,墨水瓶都結冰凍實了,他就拿鉛筆演算。晚飯又是如何解決的呢?原來,陳景潤吃飯僅用一個大茶杯,里面擱一個電熱器,倒點水加熱。然后,再從掛在床頭墻壁上的書包里,拿出一點兒買來的掛面撅碎煮熟,面里既不加鹽也不加醬油,更沒有蔬菜,陳景潤就這樣湊合,馬馬虎虎哄飽肚子。這就是陳景潤公關世界難題“哥德巴赫猜想”的生活環(huán)境!徐遲被深深地感動了,他曾這樣說過:“我不懂科學,但我懂得人,懂得科學家的為人,也就可以寫一點科學了?!?/p>
就這樣,處于感動中的徐遲一個星期采訪,一個星期寫作,一個星期修改,一個星期交稿。一個月后,他和周明一起討論了稿子,并請李尚杰訂正了一些事實。修改好稿件后,周明立即送交主編張光年審閱。張光年看后連聲道好!
二
1978年1月,《人民文學》雜志在新年第一期頭條發(fā)表了老作家徐遲的新作: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該文講述了數學家陳景潤不平凡的人生經歷(他的童年、求學生涯,以及被華羅庚賞識,進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的過程。),“哥德巴赫猜想”的內容和發(fā)展歷史,以及陳景潤是如何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在艱苦環(huán)境下通過頑強努力取得了(1+2)的證明過程(文革中,陳景潤受到各種誹謗、遭遇了許多困難和他的生活十分艱辛,以致身患重病,后來在毛主席的指示下住院治療。)。
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一經發(fā)表,便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光明日報》、《人民日報》相繼轉載。1978年2月16日《光明日報》全文轉載《哥德巴赫猜想》。當日的《光明日報》只有4個版面,為全文轉載,它拿出了兩個半的版面從頭版開始刊登。由此可見,《光明日報》對于該文是多么的重視。在編者按中,《光明日報》是這樣寫的:
“我們高興地向大家推薦《哥德巴赫猜想》一文。老作家徐遲同志深入科研單位寫出的這篇激動人心的報告文學,熱情謳歌了數學家陳景潤在攀登科學高峰中的頑強意志和苦戰(zhàn)精神,展示了陳景潤對解決哥德巴赫猜想這一著名世界難題的卓越貢獻。廣大科學工作者和知識分子會從這里受到鼓舞,受到教育,受到鞭策,而普通讀者則一定會為我們國家有這樣優(yōu)秀的科學家和這樣出色的科研成果而感到驕傲和自豪?!?/span>
2月17日,《人民日報》再次全文轉載《哥德巴赫猜想》。該文由此在全國引起巨大轟動?!度嗣袢請蟆吠瑯犹砑恿司幷甙矗?/p>
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向讀者推薦徐遲同志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這篇作品原載于一九七八年第一期《人民文學》,它以生動的文筆,如實地反映了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不畏艱苦、勇攀高峰的動人事跡,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這一期《人民文學》很快銷售一空。這是一種十分可喜的現象。它反映了粉碎“四人幫”之后,全國人民非常關心祖國科學研究事業(yè)的進步,…… 陳景潤是新中國培養(yǎng)出來的科學工作者。他所以能在數論方面作出重大貢獻,首先是因為他有為社會主義祖國科研事業(yè)勇于獻身的精神。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有了這種現身精神,才能百折不撓,一往直前。陳景潤的成長,離不開黨組織的關懷和支持,也離不開老一代科學家的培養(yǎng)和幫助。“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卑l(fā)現人才,選拔人才,是十分不容易的。但是,我們有毛主席革命路線的指引,有優(yōu)越的社會主義制度,有勤勞、智慧的八億人民,會有更多的“伯樂”來發(fā)現、選拔、培養(yǎng)和支持更多的“千里馬”。
徐遲同志從文學界走近科學技術領域,既反映李四光同志的光輝事跡的《地質之光》(載于一九七七年第十期《人民文學》)之后,他又為讀者介紹了一位杰出的中年科學家?!?/span>
《哥德巴赫猜想》發(fā)表后不久,1978年2月21日,路透社發(fā)表一篇報道:
[路透社北京2月21日電]
(記者克里斯托弗。普里切特):
有一名在一個 顯然沒有實際重要的問題上取得進展的中國數學家,在這里已被提高到民族英雄的地位。
報紙上對陳景潤的報道,將使西方電影明星和政治家感到妒忌。最近,一篇關于他的生平和研究成果的報道,除了在一些專業(yè)雜志上刊登以外,還占去《人民日報》和知識分子閱讀的《光明日報》的大部分版面。中國人說這篇報道,使報紙像剛出爐的熱餅一樣,很快銷售一空。它是多年來公開發(fā)表的最有人情味的作品之一。
有一個人說,“這篇報道非常動人,文字真美。”他面前攤著一份《光明日報》。
關于陳的身世的報道,不僅可以使人了解中國人心目中的人情味是什么,而且展示了中國的科學在“文化大革命”世代以后的大轉變。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科學研究必須產生受到贊美或者是可以容忍的成果。(羅聲雄著,《一個真實的陳景潤》,長江文藝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第119-120頁。)
在這篇報道中,路透社記者客觀、真實地描述了徐遲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在中國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1978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了“全國科學大會”。在這次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大會上,鄧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著名論斷。自此,“文革”結束后的中國迎來了科學的春天,中國的科學家和千千萬萬的知識分子迎來了充滿希望的春天。對于《哥德巴赫猜想》所描寫的主人公陳景潤,鄧小平同志并不陌生,早在1975年他就曾滿懷深情地講道:
“(陳景潤)這樣的科學家中國有一千個就了不得!對這樣的科學家應該愛護、贊揚!”
隨著《哥德巴赫猜想》的不斷連載,被禁錮多年的中國迎來了一個新的解放思想浪潮。陳景潤成為科學的代名詞??茖W家一夜之間成了最時髦的職業(yè),“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掛在人們的嘴邊。許多青年,包括后來成為搜狐創(chuàng)始人的張朝陽,正是因為看了這篇文章,才走上了追求科學的道路。
這部作品的發(fā)表從現在四十年之后的角度來看,它不僅僅是一個文學事件,更是一個重要的社會事件。中國的作家再一次用文學推動了中國社會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中國的作家以文學的方式讓人們重新認識到科學與知識的價值,科學家與知識分子的重要,中國的作家用自己筆下的文字為中國開啟了走向現代化的大門。由此可見,《哥德巴赫猜想》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有多么深遠。
三
2010年8月,曾首次刊登《哥德巴赫猜想》的人民文學雜志社將自1976年-2010年的作家手稿全部捐贈中國現代文學館。其中,就包含有這部被稱為“新時代報春鳥”的《哥德巴赫猜想》手稿。
該稿共43頁,作者用藍黑墨水在“人民文學15X16=240”的稿紙上進行創(chuàng)作。每張手稿右上角均有頁碼標識,其中包括第1-37頁,第39-44頁。不知什么原因,該稿并沒有第38頁。經筆者細讀,并與《人民文學》上發(fā)表的《哥德巴赫猜想》對照,發(fā)現該稿第37頁與第39頁的內容前后連貫,很有可能是作者將第38頁錯標為第39頁。
對于這部手稿,徐遲進行了較大修改。有的是對原有語句進行了刪除、有的則對原有語句給予了增加、有的則對原有語句順序加以了調換,有的則對語句加以改變,還有的則是對原有語句中出現的常識性錯誤進行了改正。
全文修改的具體情況如下:
修改位置 |
修改前 |
修改后 |
備注 |
第二部分第一段第二句 |
這一段引自它的“(一)引言”,出了題。 |
這一段引自它的“(一)引言”,提出了這道題。 |
增加了“提”、“這道”。 |
第二部分第二段第六句 |
有的同事說他大約是神經病。 |
有的同事說他真是不識時務。 |
將“大約是神經病”改為“真是不識時務”。 |
手稿第七頁第一段 |
因為尚未經過證明,只能稱之為哥德巴赫猜想。他自己卻不能夠證明它,就寫信請當時赫赫有名的意大利的歐拉, |
因為尚未經過證明,只能稱之為猜想。他自己卻不能證明它,就寫信請教那赫赫有名的大數學家歐拉, |
刪除“哥德巴赫” |
手稿第8頁第三段 |
他成了一個喁喁獨行,形單影支,自言自語,潦倒落魄的畸零人。長空里,一支失群雁。 |
他成了一個喁喁獨行,形單影只,自言自語,孤苦伶仃的畸零人。長空里,一支孤雁。 |
將“形單影支”改為“形單影只”,將“潦倒落魄”改為“孤苦伶仃”,將“失群雁”改為“孤雁”。 |
手稿第9頁第四段 |
讀大學二年級時,才有了一個數學組。到三年級時,有數學系了,但只四個學生。 |
讀大學二年級時,才有了一個數學組。但只四個學生,到三年級時,有數學系了。 |
將“但只四個學生”提到“到了三年級時,有數學系了”前面。 調整順序 |
手稿第10頁第三段 |
他不是那鼓起肚子來,自吹自擂的蛤蟆。他最不善于說話,說多幾句就嗓子發(fā)痛了。 |
他最不善于說話,說多幾句就嗓子發(fā)痛了。 |
刪除“他不是那鼓起肚子來,自吹自擂的蛤蟆?!?/strong> |
手稿第16頁第二段 |
一九四0年,他又證明了(4+4)。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前,中國數學家沒有對此做過什么貢獻。但是到了一九五六年了,我國數學家、數學研究所的一個助理研究員,王元,卻證明了(3+4)大大地推進了一步。同年,蘇聯數學家維諾格拉多夫證明了(3+3)。 |
一九四0年,他又證明了(4+4)。一九五六年,數學家維諾格拉多夫證明了(3+3)。 |
刪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前,中國數學家沒有對此做過什么貢獻。但是到了一九五六年了,我國數學家、數學研究所的一個助理研究員,王元,卻證明了(3+4)大大地推進了一步”,將“同年”改為“一九五六年”。 |
手稿第16頁第五段 |
一九六二年,我國數學家,山東大學教授潘承洞證明了(1+5), |
一九六二年,我國數學家,山東大學講師潘承洞證明了(1+5), |
將“教授”改為“講師”。 |
手稿第19頁第一句 手稿第19頁第三段 |
他只管攀登,在千仞深淵之上;他只管攀登,在無限風光之間。 太長了,建議他加以簡化。戰(zhàn)友王元,也熱情地給他做了細致的檢查和核對。 |
他只管攀登,在千仞深淵之上,在無限風光之間。 太長了,建議他加以簡化。 |
刪除“他只管攀登”。 刪除“戰(zhàn)友王元,也熱情地給他做了細致的檢查和核對?!?/strong> |
手稿第20頁 |
無產階級發(fā)動了多次嚴重的審查。狡詐多變的資產階級不得不進行垂死的掙扎。 |
無產階級發(fā)動的文化大革命也是政治大革命。狡詐多變的資產階級不得不負隅頑抗,作垂死的掙扎。 |
將“發(fā)動了多次嚴重的審查”改為“發(fā)動的文化大革命也是政治大革命”,添加“負隅頑抗” |
手稿第21頁第2段 |
天文要審查,地理要審查,物理要審查,化學要審查。 |
天文地理要審查,物理化學要審查。 |
簡化語言,變得精煉。 |
手稿第23頁第二段 |
至于理解一個惡意的誹謗者就更不容易了,更加困難。在灰心喪氣時,陳景潤被推到了恥辱臺上。他接受批判,聽著那些帶著厭惡與侮辱的唾棄的語調。他茫然直視。他看不到前景了。 |
至于理解一個惡意的誹謗者就很容易了,并不困難。只是陳景潤發(fā)病了,他病重了。陳景潤聽著那些,唾沫橫飛的,厭惡與侮辱的,聽不清楚的言語。他茫然直視。他兩眼發(fā)黑,看不到什么了。 |
第二句進行了較大 |
手稿第24頁第四段第5-6句 |
有一次,帶來了克絲鉗子。把他房間里的電燈絞了下來。 |
有一次,帶來了克絲鉗子。存心不讓他讀書,把他房間里的電燈絞了下來。 |
添加“存心不讓他讀書,”,講明這些人的目的。 |
手稿第25頁第三段第3-4句 |
他掙扎著生活,簡直不成樣子。過了這樣久心驚肉跳的生活,動輒得咎,他的神經極度衰弱了。 |
他掙扎著生活,簡直不成樣子。對搞工作的,扣他們工資;搞打砸搶的,反而有補貼。過了這樣久心驚肉跳的生活,動輒得咎,他的神經極度衰弱了。 |
添加“對搞工作的,扣他們工資;搞打砸搶的,反而有補貼?!?/strong> |
手稿第25頁第三段最后一句 |
太奇怪了,但是他們中間也有熱情的支持者,并保護著他了。 |
他還是給他們解釋清楚了,但是這(1+1)(1+2)只是一個通俗化的說法,并不是日常所說的1+1和1+2,好像我們說一個人是老虎,并不就是老虎。弄清楚了之后,工人師傅也生氣地說:那些人為什么要胡說?也成為他的熱情支持者,并保護他了。 |
刪除“太奇怪了”,改為“他還是給他們解釋清楚了,”,添加“這(1+1)(1+2)只是一個通俗化的說法,并不是日常所說的1+1和1+2,好像我們說一個人是老虎,并不就是老虎。弄清楚了之后,工人師傅也生氣地說:那些人為什么要胡說?” |
手稿第26頁第二段最后一句 |
還任命了支部書記,是個工農出身的基層老干部,當過軍隊指導員的。 |
還任命了支部書記,是個工農出身的基層老干部,第二野戰(zhàn)軍政治部的政治干事。 |
出現了常識性錯誤,進行改正。 |
手稿第27頁第一段 |
“李書記,謝謝你,”陳景潤說,他見人就謝。“很高興,”他說了一連串的很高興?!昂芨吲d,李書記,我很高興,李書記,很高興?!?/strong> |
“李書記,謝謝你,”陳景潤說,他見人就謝。“很高興,”他說了一連串的很高興。他一見面就感到李書記可親。“很高興,李書記,我很高興,李書記,很高興?!?/strong> |
添加“他一見面就感到李書記可親。” |
手稿第29頁 |
李書記皺起了眉頭,咬牙切齒了。“唔,這還是在北京,在中關村,在科學院呢。被糟蹋成了這個狀態(tài)。” |
李書記皺起了眉頭,咬牙切齒了。他心中想著:“唔,這還是在北京,在中關村,在科學院呢。糟蹋人呵,糟??茖W!被糟蹋成了這個狀態(tài)?!?/strong> |
添加了“他心中想著”和“糟蹋人呵,糟??茖W!” |
手稿第31頁第三段 |
這些是深山幽谷中的蘭花,的數學語言。這些像奇異的交響音詩里的音符樂章。 |
這些是空谷幽蘭,高寒杜鵑,老林中的人參,雪峰上的雪蓮,絕頂上的靈芝,永不凋謝的牡丹。 |
|
手稿第32頁第一段 |
它躑躅徘徊,一飛千里。在深邃的數學領域里,既散魄而炫目,迷不知其所之。 |
它躑躅徘徊,一飛千里。還有游鴻飛翔,還有鸞鳳和鳴,姣妙弘麗,變態(tài)無窮。在深邃的數學領域里,既散魄而炫目,迷不知其所之。 |
添加了“還有游鴻飛翔,還有鸞鳳和鳴,姣妙弘麗,變態(tài)無窮。” |
手稿第33頁第三段 |
“十年之前,一九六三年,王元已做出了(1+4)。正是在有了王元的文章之后,一九六五年,蘇聯的數學家才在王元的文章的基礎上,又推進了一步,做出了(1+3)來?!币痪帕迥辏页醪竭_到了(1+2)。 譬如從北京城里先到頤和園那樣,可有許多條路,要選擇一條又最短最好又最準確無錯誤的道路。 |
一九六五年,我初步達到了(1+2)。 譬如從北京城里先到頤和園那樣,可有許多條路,要選擇一條最準確無錯誤,又最短最好的道路。 |
刪除了“十年之前,一九六三年,王元已做出了(1+4)。正是在有了王元的文章之后,一九六五年,蘇聯的數學家才在王元的文章的基礎上,又推進了一步,做出了(1+3)來?!?/strong> 將“要選擇一條又最短最好又最準確無錯誤的道路?!备臑椤耙x擇一條最準確無錯誤,又最短最好的道路?!?/strong> |
第十部分最后兩段 |
“是的,閔老師已經看過,不會有錯誤的,不過再請王元檢查一下最好,”陳景潤說。 數學研究所將它上報院部。 |
“是的,閔老師已經看過,不會有錯誤的,”陳景潤說。 數學研究所立即組織了一次小型的學術報告會,十幾位專家聽了陳景潤的報告,給以高度評價。所里將他的論文上報院部。 |
作者對最后一段進行了較大擴充。發(fā)表時,最后一段又將“所里將他的論文上報院部?!保臑椤皵祵W研究所業(yè)務處將他的論文上報院部?!?/strong> |
手稿第39頁 |
完全類似的方法可得到定理2的證明。 致謝:作者對閔嗣鶴同志和王元同志給予的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以上就是陳景潤的著名論文:…… |
完全類似的方法可得到定理2的證明。 以上就是陳景潤的著名論文:…… |
刪除“致謝:作者對閔嗣鶴同志和王元同志給予的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strong> |
手稿第41頁第二段 |
人代大會后,他回到醫(yī)院治療。當他得知總理得病后,在醫(yī)院哭了幾次。 |
人代大會期間,當他得知總理的病時,當場哭了起來,幾夜睡不著覺。大會后,他仍回醫(yī)院治療。 |
對陳景潤當時的情況做了修改。 |
手稿第41頁第6段 |
譽之為“篩法的光輝的頂點?!笔恰敖艹龅某删汀薄ⅰ拜x煌的定理”。 |
他們譽之為篩法的“光輝的頂點”。在國外的數學刊物出版物上,諸如“杰出的成就”、“輝煌的定理”等等,不勝枚舉。 |
進行了適當添加。 |
手稿第43頁 |
他的進步顯著。他堅定抗擊了“四人幫”對他的威脅與利誘。威脅不屈!利誘不動!不簡單!今后,可以信得過,他不會放松了自己世界觀的繼續(xù)改造。 |
他進步顯著,他堅定抗擊了“四人幫”對他的威脅與利誘。威脅他誣蔑鄧副主席,他不屈!利誘他向人妖效忠,他不動!真正不簡單!數學家的邏輯像鋼鐵一樣堅硬!今后,可以信得過,他不會放松了自己世界觀的繼續(xù)改造 |
進行了部分添加,“威脅他誣蔑鄧副主席,他不屈!利誘他向人妖效忠,他不動!真正不簡單!數學家的邏輯像鋼鐵一樣堅硬!” |
在手稿第17頁、24頁、43頁,徐遲還分別用粗體字寫了四句話。
1、在手稿第17頁中部左側空白處,作者寫有
“分是希臘字母Eeta,請用希臘字模。”
- 在手稿第24頁3-5行,作者寫有兩句粗體大字:
資產階級認為最革命的實踐實際上卻是最反革命的事實。果實落到了資產階級腳下,但它不是從生命樹上落下來,而是從知善惡樹上落下來的。(馬克思:《霧月十八日》——二)
在該頁右側空白處,徐遲還寫有:
見《霧月十八日》——二之第四段正中全集卷二至第615頁。
關于這處文字,其實還有些小故事。徐遲在創(chuàng)作《哥德巴赫猜想》時,前面幾段創(chuàng)作很快,但當寫到“文革”就卡住了。當時,中央關于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決議尚未做出,“兩個凡是”依然禁錮人心。評判“文革”,誰也沒有這個膽。“文革”中,徐遲被關在一個樓上,沒有事情,就只剩下讀書,能找到的書他都反復閱讀,讀得最多的就是《馬恩全集》。在寫這一段時,徐遲想到了《馬恩全集》第一卷里的一篇重要文章《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對“文革”的態(tài)度、理解、寫法,都在這篇文章里找到了依據。
3、在手稿第43頁第一段第三行,作者寫有一句粗體大字:
這些材料以極度抽象的形式出現,也只能在表面上掩蓋它起源于外部世界的事實。(恩格斯)
四
在通讀該稿中,筆者將它與《人民文學》發(fā)表的《哥德巴赫猜想》進行了認真比對,發(fā)現兩者在內容上存在著一些差異。由此可見,很有可能后來編輯對該稿再次進行了一些必要的修改。
這些差異主要體現在:
位置 |
手稿版 |
《人民文學》版 |
備注 |
引言 |
……對這新發(fā)現的評價更高了,使一群舊式正統(tǒng)派數學家更加惱怒,并且激起了敵對的叫囂。這種叫囂甚至在數學以外產生了反響,而為新事物開拓道路,這是必然的。 卡爾·馬克思《數學手稿》 |
“為革命鉆研技術,分明是又紅又專,被他們攻擊為自專道路?!?/strong> 一九七八年兩報一刊元旦社論《光明的中國》 |
將“卡爾·馬克思《數學手稿》中的引言”全部刪除,改為“一九七八年兩報一刊元旦社論《光明的中國》的引言 |
第二部分第一段第六句 |
但是這篇論文已經得到了國際數學界的公認,譽滿天下,震動世界。 |
但是這篇論文已經得到了國際數學界的公認,譽滿天下。 |
刪除了“震動世界”。 |
第二部分第二段第二句 |
當他降生到這個現實的人間時,他的家庭和社會生活并沒有對他呈現出玫瑰花朵一般的鮮艷顏色。 |
當他降生到這個現實的人間時,他的家庭和社會生活并沒有對他呈現出玫瑰花朵一般的艷麗色彩。 |
將“鮮艷顏色”改為“艷麗色彩”。 |
第二部分第四段第五句 |
他覺得自己是一只丑小鴨。不,他還是覺得自己也是一個人。 |
他覺得自己是一只丑小鴨。不,是人,他還是覺得自己也是一個人。 |
添加了“是人”。 |
第二部分第四段第14句 |
演算數學習題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時間,給了他不小的喜悅和慰安。 |
演算數學習題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時間。 |
刪除了“給了他不小的喜悅和慰安?!?/strong> |
第三部分第二段第二句 |
數學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處理數與數的關系,一部分處理空間的形式。 |
純數學和應用數學。純數學處理數的關系與空間形式。 |
|
第三部分第二段第八句 |
較早的還有一部《孫子兵法》,其中有一條余數定理是中國首創(chuàng)。據說大軍事家韓信曾經用它來點兵,它以后被傳到了西方,名為孫子定理,是數理中的一條著名定理。 |
較早的還有一部《孫子兵法》,其中有一條余數定理是中國首創(chuàng)。它以后被傳到了西方,名為孫子定理,是數論中的一條著名定理。 |
刪除“據說大軍事家韓信曾經用它來點兵,”將“數理”改為“數論”。 |
第三部分第二段第十句之后 |
直到明代以前,中國在數論方面是對人類有過較大的貢獻的。十三世紀下半紀更是中國古代數學的高潮了。 |
直到明代以前,中國在數論方面是對人類有過較大的貢獻的。五世紀的祖沖之算出來的圓周率,比德國人的奧托的,早出一千年多。約瑟夫(指斯大林)領導的科學家把月球的一個山谷命名為“祖沖之”。十三世紀下半紀更是中國古代數學的高潮了。 |
添加了“五世紀的祖沖之算出來的圓周率,比德國人的奧托的,早出一千年多。約瑟夫(指斯大林)領導的科學家把月球的一個山谷命名為“祖沖之”?!?/strong> |
第三部分第二段最后三句 |
明清以后,我們落后了。然而中國人對于數學好像是特具稟賦的。中國應當出大數學家。中國是數學的故鄉(xiāng)。 |
明清以后,中國落后了。然而中國人對于數學好像是特具稟賦的。中國應當出大數學家。中國是數學的好溫床。 |
將“我們”改為“中國”;將“故鄉(xiāng)”改為“好溫床”。 |
第三部分第三段第二句 |
當初,他說,俄羅斯的彼得大帝建設彼得堡,就是現在的列寧格勒。當時他曾經聘請了一大批歐洲的大科學家。 |
他說,當初俄羅斯的彼得大帝建設彼得堡聘請了一大批歐洲的大科學家。 |
刪除了“就是現在的列寧格勒。當時他曾經” |
第三部分第三段第三句 |
其中有那個意大利大數學家歐拉,此人還當上了俄國的科學院院士。 |
其中有瑞士大數學家歐拉,他的著作共有八百余種,此人還當上了俄國的科學院院士。 |
將“意大利”改為“瑞士”,添加了“他的著作共有八百余種”。 |
第三部分第五段第1句 |
說到這里,教室里成了一鍋開了鍋的開水。 |
說到這里,教室里成了開了鍋的水。 |
刪除“一鍋”、“開”。 |
第三部分第最后一段第1句 |
第二年,老師又回清華去了。他早該忘記這兩堂課了。 |
第二年,老師又回清華去了。他現在是北京航空學院副院長,全國航空學會理事長沈元。他早該忘記這兩堂課了。 |
添加了“他現在是北京航空學院副院長,全國航空學會理事長沈元。” |
第四部分第8段第 5-6句。 |
他安排華羅庚在清華圖書館中工作,一面自學,一面聽課。而后,派遣華羅庚出國,留學英國劍橋。學成回國,已擔任在昆明的西南聯合大學校長的熊慶來又聘請他當聯大教授。 |
他安排華羅庚在清華數學系當文書,可以一面自學,一面聽課。而后,派遣華羅庚出國,留學英國劍橋。學成回國,已擔任在昆明云南大學校長的熊慶來又介紹他當聯大教授。 |
在這里出現了常識性錯誤,后將“清華圖書館工作”改為“清華數學系當文書”,將“西南聯合大學”改為“云南大學”,將“聘請”改為“介紹”。 |
第四部分第11段 |
一九五七年夏天,數學大師熊慶來也從國外重返清華。 |
一九五七年夏天,數學大師熊慶來也從國外重返祖國首都。(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
出現常識性錯誤,后將“清華”改為“祖國首都”。 |
第六部分第三段第六句 |
安靜的科學院不安靜了;不平靜的實驗室平靜了。灼熱的辯論,沸騰的爭吵。 |
莊嚴的科學院不安靜了,熱騰騰的實驗室冷清清。日夜的辯論,劇烈的爭吵。 |
“安靜”改為“莊嚴”,“不平靜”改為“熱騰騰”,“灼熱”改為“日夜”,“沸騰”改為“劇烈”。 |
第六部分第四段最后一句 |
但是,能不能一推就把他推過敵我界線?能不能將他推進“專政隊”里去?能不能把他列為“專政”對象呢? |
但是,能不能一推就把他推過敵我界線?能不能將他推進“專政隊”里去?盡量擺脫外界的干擾,以專心搞科研又有何罪? |
刪除“能不能把他列為“專政”對象呢?”,改為“盡量擺脫外界的干擾,以專心搞科研又有何罪?” |
第六部分第六段 |
那末這就是舊式正統(tǒng)派數學家之類的惱怒叫囂,就是惡意的誹謗了。權力使人昏迷了,派性叫人發(fā)狂了。 |
那末這就是惡意的誹謗了。 |
刪除“舊式正統(tǒng)派數學家之類的惱怒叫囂,就是”,刪除“權力使人昏迷了,派性叫人發(fā)狂了?!?/strong> |
第六部分第七段第一句 |
敬愛的周總理,就在這時,排除了幫派的干擾,關照了科學院的工作。 |
敬愛的周總理,一直關心著科學院的工作,并且著手排除幫派的干擾。 |
將“排除了幫派的干擾”調整順序,添加了“一直關心著”。 |
第七部分第12段 |
陳景潤想了一想就答應了,“好,那好,那我下午就在樓門口等你。不然你找不到我的地方就不好了。謝謝你,你要來看我,我在門口等你?!?/strong> |
陳景潤想了一想就答應了,“好,那好,那我下午就在樓門口等你。要不你會找不到的?!?/strong> |
刪除“不然你找不到我的地方就不好了。謝謝你,你要來看我,我在門口等你?!?,改為“要不你會找不到的。” |
第七部分第17段 |
保險絲常常燒斷了。一燒斷就要查電爐子。一家家的都要查到。但是他們從來不查我。我沒有燈,要燈不好, |
電線負荷太重,常常要檢查線路。一家家的都要查到。但是他們從來不查我。我沒有燈,也沒有電線,要燈不好, |
將“保險絲常常燒斷了。一燒斷就要查電爐子。”改為“電線負荷太重,常常要檢查線路?!?,添加“也沒有電線,” |
第八部分第5部分 |
“你的論文寫出了,”一位軍代表問陳景潤,“為什么不拿出來?”陳景潤回答他:“正做正做,沒有做完?!?/strong> |
“你的論文寫出了,”一位軍代表問陳景潤,“為什么不拿出來?”陳景潤回答他:“正做正做,沒有做完。”軍代表說:“希望你早日完成。” |
添加—軍代表說:“希望你早日完成?!?/strong> |
第九部分第四段最后一句 |
我不記得我改了多少遍? |
我不記得我搞了多少遍?科學的態(tài)度應當是最嚴格的,必須是做嚴格的。 |
添加“科學的態(tài)度應當是最嚴格的,必須是做嚴格的。” |
第十部分第7段 |
他默然收下了。他默默地送了李書記出大樓門口。 |
他默然收下了。他噙著淚送李書記到大樓門口。 |
將“默默地”改為“噙著淚” |
第十一部分第五段 |
當時沒說人名。李書記在座中,聽到了,還不知道是誰?旁邊的人捅了他一下。“干什么?”他問。那人說:“………” |
當時沒說人名。聽到了,還不知道是誰?李書記在座中,捅了一下旁邊的人?!案墒裁??”那人說, |
調整了這段文字中的一些順序。 |
第十一部分第14段 |
關于他的工作和健康,華主席也非常關懷,并親自作過批示。 |
全部刪除。 |
|
第十一部分第18段 |
沒有這樣的世界觀轉變,他不可能對哥德巴赫猜想作出這巨大貢獻。正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不可抗拒地促使他突變。被冷酷地逐出世界的人,………沒有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他不可能寫出如此成熟的論文。病人恢復了健康。 |
沒有一定的世界觀轉變,沒有科學院這樣的集體和黨的關懷,他不可能對哥德巴赫猜想作出這巨大輝煌貢獻。被冷酷地逐出世界的人,………病人恢復了健康。 |
添加了“沒有科學院這樣的集體和黨的關懷,”,刪除了“正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不可抗拒地促使他突變?!?、“沒有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他不可能寫出如此成熟的論文。” |
五
面對著這部手稿,筆者好像看到一位63歲的老人是懷著怎樣的激情在稿紙上進行著創(chuàng)作。這位老人是多么希望用自己手中的筆熱情地謳歌陳景潤——這位“可愛的數學家”。
后來,徐遲在談起《哥德巴赫猜想》對自己的影響時,曾說過:
“應《人民文學》的召喚,寫了一篇《哥德巴赫猜想》。這時,我?guī)缀跻褟拈L久以來的冬蟄中蘇醒過來?!?/span>
這部作品的問世不僅讓作者徐遲從“冬蟄中蘇醒過來”,主人公陳景潤同樣在該文發(fā)表后不久,也迎來了自己的春天。他很快受邀參加了1978年3月18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全國科學大會”。一個曾經被打倒的“臭老九”走進了中國科學舞臺的中心,他在這次會議上還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同志的親切接見。再之后,古老的中國也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春天。中國開始進入屬于自己的現代化進程,它在丟棄文革枷鎖后,改革開放的大幕徐徐拉開。中國迎來了屬于自己的科學春天。
《哥德巴赫猜想》報告文學的出現讓發(fā)展科學、尊重科學、尊重知識成為了這個國家的共識。回望中國改革開放這四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們不禁感嘆以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為代表的新時代中國文學為我們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做出了多么重要的貢獻。這篇文章注定會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留下重要的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