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實用北京指南》
高梁橋西倚虹堂舊影
《指南》開辟新視界
清王朝1911年結(jié)束,在上海創(chuàng)辦于1897年的商務印書館代表著現(xiàn)代出版業(yè)的崛起,其所編書物愈加風頭強勁,清亡不過五六年,由徐珂主編的大型筆記、掌故類資料匯編《清稗類抄》記載清順治至光緒三百年間遺聞軼事,成九十二類,一萬三千五百余條,合三百多萬字,甫一推出即引起讀書界廣泛關注,至今一百多年后仍是生機勃勃,中華書局幾種版的《清稗類抄》依然購者不絕。
徐珂(1869一1928年),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光緒年間中舉人,官內(nèi)閣中書,曾參加袁世凱小站軍務,戊戌變法的積極分子,柳亞子發(fā)起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文化團體“南社”的骨干之一。他投入商務印書館出版事業(yè),殫精竭慮,貢獻頗豐,讀者從《清稗類抄》中可體悟他知識的豐贍與業(yè)務的精嚴。
《清稗類抄》的社會效應正在隆隆作響的時候,現(xiàn)代出版業(yè)“龍頭老大”的“商務”,靈敏的觸角在發(fā)掘著新鮮的選題,作為出版業(yè)“干將”的徐珂,當然也會率他的一班人馬覆蓋更領先、更新潮、更有市場的新產(chǎn)品。1919年,商務印書館揮劍北上,由徐珂掛帥的《實用北京指南》問世了!
《實用北京指南》和過去那些對于北京這地方綜合介紹的《帝京景物略》《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日下舊聞考》《宸垣識略》《天咫偶聞》那眾多的書不同了,它更立足于“當下”,為社會更開放、人們流動得更多的現(xiàn)實來服務,開了新道道,敞開新窗口,一下子踩上了時代的節(jié)拍,開辟了人們閱讀的新視界。
1919年商務印書館《實用北京指南》封面
《指南》的“板塊”構(gòu)成
這種主張在書首署“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的《序列》中講明了:“自南北鐵路行車以來,交通日利,游客日多;唯指導無人,輒感不便……本館有鑒于此,特輯此帙以為導師。凡所記載,皆期有切實用。故名之曰《實用北京指南》?!?/p>
這種主張在構(gòu)成書的“板塊”上可以具體感受到。全書共“十編”,為地理、禮俗、法規(guī)、公共事業(yè)、交通、實業(yè)、食宿游覽、古跡名勝、雜錄、地名表。真?zhèn)€是貫徹了“有切實用”的宗旨!是不是可以說這里除了“古跡名勝”與過去的《帝京景物略》有所搭界之外,該是“面目一新”啦?
對于今天的閱讀來說,說實在的當然是“古跡名勝”這一板塊更有實際的“今昔對照”“查考變化”的吸引力;但是,把時間的坐標往前挪一百年,設若你就是這本書出版的1919年前后在北京生活著的一位市民(這種設想令自己都心驚),你要在市內(nèi)有所尋找:
找一所私立的學校吧——
尚義女子師范學校(宣武門外四眼井)、崇德學校(絨線胡同)、培根(為省篇幅謹出校名、不具地址,下同)、覺民、振懦、培貞、孔德、匯文、萃文、崇實、盛新、育英、篤志、慕貞、貝滿……這校名都開人智窗。
找一家工商實業(yè)的字號吧——
當年在北京四方須“指南”、辦工商實務者為多。所以這部書原本分上中下三冊,而中冊內(nèi)有140頁全為第六編“實業(yè)”(其內(nèi)分為“廠作”“金融”“教育品”“美術品”“織染公司”等上百行當,每行當又分為若干細目,細目下再到具體店家名),這140頁錄入約七千家店鋪名(并標明其地址)。比如“教育品”這一行當內(nèi),開有“書館”“書社”“書莊”“書鋪”“筆墨店”“墨盒店”……諸類,其“刻字鋪”一類中,即含“瑞麟閣”“云林閣”“石竹齋”54家店鋪并標地址。今天誰要通讀這些名錄須下功夫,但誰若想找100年前的哪家店鋪,比如尋您祖上的什么字號,您所在單位的前世今生……這是很不錯的工具書。
在“禮俗”編中找找“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吧——
居人率多提壺攜榼,出郭登高。如釣魚臺(俗呼望河樓)、陶然亭、龍爪槐、天寧寺、薊門煙樹、清凈化城以及西山八大剎等處,皆游觀之所也。居民多食羊肉火鍋,又食花糕——蓋以麥粉為糕置棗、栗糖果于上者也……是月也,菊花盛開,巨室每陳花作山形,或綴成吉祥字,招邀戚友,把酒賞菊……
昔時無今日這多高樓,登高每遇群聚則自饒樂趣?,F(xiàn)在的重陽節(jié)美食更多,人們口福倍增。菊花成陣,菊花作山,菊花綴字……街頭和園林的花藝,已是空前。
找?guī)讉€關注的人名吧——
這部書的第九編為“雜錄”,我漫翻而過,其“律師”行當中,有“鄧镕(守瑕四川)賈家胡同”在焉——這是周一良的岳父大人?!搬t(yī)”行當之中,有“醫(yī)寓”一類,“施今墨(石駙馬大街 電話……)”在焉。在“畫家”一類中,“陳師曾(兼寫刻)安福胡同”“林琴南永光寺中街”“俞瘦石西單牌樓二龍坑”……這應該是很珍貴的歷史印跡的記錄。過去讀人物傳記、人物年表,往往為查索他們的居址頗費周章,這里從“實用”的角度字字寫實,“踏破鐵鞋”,于此妙得。
《指南》中的“古跡名勝”
對于大多數(shù)今天的讀者來說,這部書的“實用”價值降低了,大家再關注,往往看它的“古跡名勝”板塊。它的這一板塊安排在下冊,用了48個頁碼,計460小題,應該說采取了比較“壓縮”的態(tài)度。下面我們試舉四題來體會一下百年前對北京景點的介紹。
社稷壇在天安門右,其式方,北向。高四尺,方五丈三尺。上按方筑五色土。北京拜殿二重。垣周百五十三丈有奇,外有重圍。舊制,陰歷每年春秋伴月上戊日,祀社稷于此。
這大體與今無異,只是開頭所說“北向”應引起我們今天注意,今天游人一般行走,包括一些導游指引,都把它當成“南向”了。
火神廟有三。一在琉璃廠廠甸東,清乾隆丙午重修。每年陰歷元旦至十五日開廟,凡書畫、碑帖、古玩、玉器皆陳設于此。一在崇文門外花市,明隆二年建,為神木廠悟元殿下院,清乾四十一年重修……陰歷每月逢四日開廟列市,與土地廟同。一在地安門外日中橋西,清乾隆二十年重修。無廟市。
廠甸與花市的火神廟,今日再開發(fā),可有操作性?后門橋什剎海畔的火神廟趁著中軸線熱很火,現(xiàn)在不少媒體每說它“建于唐……”,民國初的文士還不敢這么“吹"。
灶君廟在崇文門外花市,明建,清康熙朝重修。廟有古柏二,門外有康熙初所鑄鐵獅二。每年陰歷八月初一至初三日有廟市。
“民以食為天”,“灶王爺”關乎綦大,“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北京的灶君廟有好幾座,但花市這個灶君廟可稱為“都灶君廟”——“都”即“總領”“帶頭大哥”的意思。廟產(chǎn)后來改為“穆德小學”,再后是“東城區(qū)回民實驗小學”,被學校費盡力氣保留下來的一對鐵獅已由校門移至校園內(nèi),被可愛的孩子們摩挲得油光溜滑。
倚虹堂在西直門外高梁橋西。宮門三楹,東向;臨河有門三楹,南向,石階入水;內(nèi)僅堂廊數(shù)間,為上下船休息之所。相傳清高宗幸園,值大雪,至倚虹堂少憩,降輿即云:“白雪當空”,適和珅在側(cè),以“紅旗上道”四字對之。時金川用兵已久,未旬捷報至,遂御書二額懸于堂,后以兵燹失之。
今天人們長河乘龍舟上頤和園,多在紫竹院中的紫御碼頭上船,若往東約一里地,原倚虹堂修整重用,增加景觀,延長水線,倒是可以考慮。
四百多題中我們僅選四題,絕對的“淺嘗輒止”,然而看下百多年前的記錄,仍有不少引人思考之益。
《實用北京指南》1919年推出,因其新鮮的實用面貌一下子引起廣大受眾的歡迎,市場上屢屢售罄,到1923年已是三版“增訂”?!熬由钱愐?,善假于物也”,主體活動于上海的徐珂有其豐厚的編輯出版經(jīng)驗,他沒有什么超人稟賦,但很巧妙地動員了北京編輯出版業(yè)的同行“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深入調(diào)查,反復核校,不斷充實,共同造就了百年前這一出版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