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瓜,真瓜,真桑瓜
從前在故鄉(xiāng),夏季極常吃香瓜。皮有碧綠有金黃,表面光滑或有棱,削皮剖開,挖去帶著瓜子的瓜瓤,瓜肉切成月牙狀食用。我覺得瓜瓤尤其甜美,但剔除瓜子實在太麻煩,只好隨便吃兩口汁水。香瓜似乎很容易種植,市上賣的也便宜,幼時并不以為珍貴?!锻ㄖ菸锂a(chǎn)志》云:“香瓜,有桂髓、蜜罐子、薊州青、月下白、烏龍蛋、金鵝蛋、圭瓜諸種?!蔽叶紱]有聽說過,只記得黃金瓜、牛角瓜、羊角蜜之類普通的名字。北京菜市場也多見,印象里綠玉色的居多,都很好吃。不過那時更愛吃哈密瓜和西瓜,覺得相較之下,香瓜的甜味都不夠濃郁和穩(wěn)定。
在京都生活多年,許多從前常見的蔬果都不易得,于是學會了因地制宜,有什么吃什么。五六月后,超市出現(xiàn)了西瓜,多是切成八分之一的月牙塊。若是渾圓的一大個,則要用紅色塑料繩結(jié)網(wǎng)兜盛好,莊重地擺在塑料圓底托上,當成金貴的禮品。聽本地老人說,他們小時候西瓜也沒有這么稀罕。那時家里人多,大人在自行車后馱回來一整個,井水里湃涼,切開坐在廊下全家分食。超市里另一種常見的瓜是網(wǎng)紋蜜瓜,果肉有橘黃、碧玉兩種,常被當成贈人的高級禮物,以北海道所產(chǎn)最為著名。而我卻覺得蜜瓜甜得齁人。哈密瓜這里沒有,仔細想來,香瓜也沒見超市賣過。偶爾在小眾蔬果超市柜臺見過黃色的香瓜,單獨包裝,名為“真桑瓜”。買回家嘗嘗,果肉偏硬,味道普通,難怪不受歡迎。
“真?!笔敲罎鈬ń襻房h南部)的地名,自古盛產(chǎn)優(yōu)質(zhì)香瓜,因而人們漸以真??偤糁J妨嫌涊d,寬永八年(1631),美濃國的地方行政長官岡田善政命真桑向江戶城進貢真桑瓜一擔。讀金閣寺住持鳳林承章1635年至68年的日記《隔蓂記》,經(jīng)常能看到有人送他“真桑瓜”。如寬文二年(1662)六月九日,東寺僧人凈仙贈送“真桑瓜一籠”,同日還有兩位僧人送來真桑瓜十顆。同月十五日,有名西枝宗二者送他“真桑瓜一籠,廿顆”。當時在京都應該也是足以贈人的美味瓜果。江戶后期本草學家毛利梅園繪《草木花譜》夏之卷中,有一幅“甜瓜”,訓作“マクワウリ”(makuwauri),即真桑瓜。畫一枝開花的藤蔓,旁錄《和漢三才圖會》《和名類聚抄》中記載。梅園繪《草木實譜》中收入三種真桑瓜,都是長圓形,有棱。其一“此者下品,皮厚且硬”,其一“上品,皮不厚,味美佳”,其一為“銀真桑”,可見過去也有不少品種。
香瓜很早自我國傳入日本,直到20世紀前期都是民眾熟悉且喜愛的夏季瓜類。上世紀20年代中期,日本引進英國的蜜瓜品種,因其不易落果、肉質(zhì)甘甜穩(wěn)定、保存較久,成為人們追捧的高級水果。果農(nóng)也紛紛選擇種植更易盈利的西洋蜜瓜,香瓜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20世紀60年代初,日本果農(nóng)以西洋蜜瓜和香瓜雜交,培育出“王子蜜瓜”,大受民眾歡迎。不過現(xiàn)在也很少見,因為20世紀70年代以后又培育出品質(zhì)更穩(wěn)定的“安第斯蜜瓜”,很快取代了市場的同類品種。
日本蔬果市場很有崇洋的風氣,叫“メロン”(音譯自“melon”)的蜜瓜比叫“瓜”(ウリ,uri)的自然更高貴。據(jù)說柿子最受冷遇,因為是路邊也常見的果樹,長相樸實,售價低廉,跟洋氣不搭邊。一日學生見我吃便利店買的飯團,笑說:“我很少買便利店的飯團,因為覺得那是自己在家能做的食物。三明治就不同了,感覺更值。”多年前有本地人問我最愛京都的什么食物,我答豆腐。對方好像有些失望,評價“你的口味真澹泊”。大概認為外國人應該更欣賞壽司、和牛之類的特色料理。有一次跟老師閑談,說我喜愛日本的硬柿,不需去澀或催熟,口感像蘋果。老師頗感意外,說他的孩子們都不愛吃柿子,因為過于常見,一點都不洋氣。我問,那蘋果和櫻桃如何?答說都喜歡,雖說是很早傳入本土的水果,但賣得貴,自然就稀奇了。
問一位岐阜師兄,如今香瓜在他的故鄉(xiāng)是否常見。他說:“虧你知道真桑是我們岐阜的地名。我家菜園種過,但好像超市里沒見有賣的?!苯裾嫔4逡巡⑷脶房h本巢郡,據(jù)當?shù)剞r(nóng)業(yè)協(xié)同組合公開的信息可知,現(xiàn)在種植真桑瓜的農(nóng)戶很少,只有18人組成的“真桑瓜栽培研究會”,每年少量生產(chǎn),很難在超市流通。
2023年8月下旬,去韓國開會。離開前一天晚上逛超市,想買些藥果、海苔片、五味子茶之類的伴手禮回去。忽而看到水果專區(qū)有香瓜,金黃小只,表面起棱。一袋五六個,非常想買一個嘗嘗。問店員有沒有零賣的。店員說,這就是零賣呀!猶豫再三,到底買了一袋拎回酒店。同行的日本師姐大不可思議:“你怎么帶上飛機?”我計劃道:“今晚我們各吃一個,明早再各吃一個,就只剩一個了?!睅熃憔芙^:“我頂多幫你吃一個,別的你自己想辦法?!痹谌毡救送ǔ5母拍罾铮髌で谐尚K擺在盤子里,用叉子戳著慢慢吃。我們沒有水果刀,只能直接啃,自然很不雅觀。她雖抗拒這種吃法,還是出于深厚的友誼,幫我吃掉一個。次日早起,我又吃了一個。剩下的兩個怎么也不舍得扔在酒店,竟被我一路帶去機場,過安檢后的等待中,我不顧周圍視線,淡定地吃掉了。那熟悉甘甜的味道與殊不易得的珍重,混雜著一絲尷尬,填補了多年未吃香瓜的遺憾。
韓語中香瓜叫“??”(chame),意為“真瓜”,在日本作為異國瓜類,比本土的“真桑瓜”似乎還有名些。今夏不能去韓國,忽而起意,網(wǎng)購了一箱“真瓜”。次日收到,內(nèi)有瓜農(nóng)手寫的小紙條,說都是用韓國的種子種出來的,大小不一,熟度不同,敬請諒解云云。我切了一個,愛惜地吃掉,洗凈種子曬干,不知明年能不能試著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