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函心史》—— 深藏井底的大宋孤魂
元代至元二十年(1283),南宋遺民鄭思肖懷著山河破碎的苦楚,將之前自己所撰的《咸淳集》《大義集》《中興集》《久久書》《雜文》《大義略敘》等文,合編為《心史》,又將其封存在一個鐵函中,深深地沉入蘇州承天寺的一口古井里。在當時,幾乎沒人注意這個叫鄭思肖的落魄文人,更沒有人知道,在井底深藏著忠肝義膽的大宋孤魂。
455年后,明崇禎十一年(1638),山河破碎的陣痛再次降臨,有人在承天寺古井里,意外發(fā)現(xiàn)鄭思肖的遺物。打開重重鐵函,人們發(fā)現(xiàn)在《心史》外面的鐵匣上,外書“大宋鐵函經(jīng)”五字,內(nèi)書“大宋孤臣鄭思肖百拜封”十字。鄭思肖的文字和精神,給明末讀書人帶來了巨大的鼓舞,也讓這位知名度很低的文人,在仁人志士眼中有了崇高地位。
鄭思肖在詩文中,以菊寄托高潔精神,有《畫菊》詩云:“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在百花盛開的時候,菊花傲世獨立,不與他者一樣庸庸碌碌,不肯隨風搖擺,寧可在枝頭枯死,也要留下獨有的芬芳,絕不向北風低頭——顯然,這里的“北風”暗指元朝。在忽必烈已經(jīng)一統(tǒng)天下的時候,鄭思肖不敢公然批評蒙古統(tǒng)治者,只能以詩文暗喻,隱晦地表達內(nèi)心的聲音。
鄭思肖并不算是那個時代的精神孤獨者,與他一樣,對大宋忠心耿耿、不肯投降元朝者大有人在。出名者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無名者有在崖山跳海殉國的十萬軍民,但鄭思肖并沒有選擇以死明志,而是以生踐志。
堅忍地活下去,哪怕是茍且地活下去,見證時代的風云變幻,或許是鄭思肖心中的執(zhí)念,但歷史對他還是太殘酷了——元朝的統(tǒng)治不算太短暫,忽必烈滅掉南宋后,維持了南北相對的安定,也讓反元復(fù)宋的仁人志士們,最終湮沒在滾滾向前的歷史洪流下。
然而,鄭思肖和他所堅持的信念,并非沒有價值。即便在明末,他的精神也在激勵著人們。明末文人林古度高度評價了鄭思肖及其作品:“蓋天地間萬物可毀,惟有忠義之氣托于文字,亙古不化。雖五金之堅,亦易磨蕩糜爛,先生之心精凝結(jié),雖不函鐵沉井,亦不能毀,長弘之血庶幾似之,是先生之心葬于水,使涵濯清泠,不染胡塵,而剖露于大明中天之時,非文字楮墨也。不然,安知此井不為桑田,不填而浚,靈物神奇,其故可知。予何幸!”斗轉(zhuǎn)星移,沒有改變鄭思肖的忠貞;滄海桑田,無法掩蓋大宋孤魂的高潔品質(zhì)。
鄭思肖想到杜甫在安史之亂后經(jīng)歷的顛沛流離,便在《杜子美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圖》上寫道:“雨卷風掀地欲沉,浣花溪路似難尋。數(shù)間茅屋苦饒舌,說殺少陵憂國心?!痹?jīng)的靜謐時光和輝煌時代,終究是一去不復(fù)返了,留下的只有無盡的苦痛和遺憾?;蛟S,鄭思肖想到杜甫和大唐命運的時候,也還在渴望大宋能在南方保留部分國土,畢竟之前的華夏歷史,還沒出現(xiàn)過完全“陸沉”的情況。
可惜,歷史是殘酷的,為宋朝皇族保留一點領(lǐng)土的念想,在忽必烈眼中是奢求,他毫不留情地全部吞并了南宋的國土。這不僅是國家滅亡,整個天下也徹底淪陷了。鄭思肖也清楚,他面對的歷史,與杜甫那種山河破碎、風雨飄零的形勢,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宋人的痛苦,無疑是更加劇烈的。
鄭思肖還在不少古人身上寄托了情思。如想起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掌故,他有詩云:“終不求人更賞音,只當仰面看山林。一雙閑手無聊賴,滿地斜陽是此心?!毕肫鹬窳制哔t不與篡權(quán)的司馬家族合作的故事,他揮毫潑墨,書寫內(nèi)心獨白:“清談何補晉江山,誰與中原了歲寒。惟有白云三四片,飛來自向古瑯玕?!边@些詩文,看似是寫歷史,其實都是在借古喻今,表達自己絕不愿意投降元朝的決心。
在詩文中,鄭思肖還時常引經(jīng)據(jù)典,既激勵自己,也展現(xiàn)傲骨?!抖Z》有言:“愁里高歌梁父吟,猶如金玉戛商音。十年勾踐亡吳計,七日包胥哭楚心。秋送新鴻哀破國,晝行饑虎齧(niè)空林。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陸沉?”鄭思肖有臥薪嘗膽之志,渴望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于既倒,且用一個“齧”字,來生動地表達對敵人的仇恨——咬牙切齒,也要復(fù)興大宋,拯救蒼生。但是,這也只能是鄭思肖的自我勉勵了?,F(xiàn)實是無比慘淡的,南宋以非常悲壯的姿態(tài),一點點在歷史的舞臺上退場,留下的是無數(shù)文人墨客的憐惜與慨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