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如風有信 | 斯捷潘·薩馬林:寫作“為悲憫而行”
“青春詩會”是中國詩歌界最具影響力的品牌活動,是青年詩人亮相的舞臺與成長的搖籃。《詩刊》社從1980年起,已成功舉辦了39屆“青春詩會”,吸納了570多位優(yōu)秀青年詩人參加,每屆詩會推出的詩人和詩歌,都引起文壇廣泛的關(guān)注。
以文化人,更能凝結(jié)心靈;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為以詩歌為媒介傳遞青春的詩意,增進文明交流互鑒,推動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作家協(xié)會將于7月18日至24日在杭州和北京兩地舉辦“首屆國際青春詩會——金磚國家專場”,來自金磚成員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聯(lián)酋、伊朗、埃塞俄比亞等國的詩人們,將與中國詩人一道,青春同行,歌詠言志。
開幕式上,將以詩歌朗誦、情境表演、聲樂、舞蹈、戲曲等多種藝術(shù)形式,展現(xiàn)金磚成員國的歷史文化和詩意之美。十國詩人將圍繞詩歌創(chuàng)作等相關(guān)話題,展開“青春詩會”學術(shù)對話?;顒悠陂g,各國詩人將領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感受生動立體的中國形象,還將舉行金磚國家青春詩人手稿捐贈儀式,讓詩歌見證不同國家、民族、文化和詩人間的情誼!
“愿如風有信”,“詩人興會更無前”,我們期盼“以詩之名”的“國際青春詩會”,必將是一場如約而至的青春盛會。從即日起,中國作家網(wǎng)將陸續(xù)推出介紹參會各國文學和詩歌創(chuàng)作情況的文章,邀請您一起,在各國文學之林來一次青春漫游。
斯捷潘·薩馬林:寫作“為悲憫而行”
首都師范大學 吳嬋艷
2023年6月6日,在為普希金“皇村”文學獎在莫斯科紅場舉行頒獎儀式。“皇村”是普希金年少學習的地方,也是他作為詩人的起點。在一場考試中,普希金朗誦了他的詩歌《皇村回憶》,得到了當時俄國第一詩人杰爾查文的賞識,自此聲名鵲起,直到成為“俄國詩歌的太陽”。因此,這一以“普希金”命名的“皇村”文學獎既是對青年作家創(chuàng)作的鼓勵,也包含著延續(xù)普希金詩歌傳統(tǒng)的愿景。
2023年詩歌獎一等獎得主是斯捷潘·薩馬林,他出生于1997年,畢業(yè)于高爾基文學院,如今在果戈里故居博物館工作。作為一位生活在當下的青年,薩馬林敏銳地洞察到:“如今在世界上到處都充斥著憤怒”,寫作“首先變得脆弱”,但在他看來,這項勞作在的孤獨同時也是重要的。詩人將自己的寫作稱為“為悲憫(милость)而行”,該詞取自普希金《紀念碑》中的И милость к падшим призывал…一句,劉文飛譯為“對逝者的寬容”,聯(lián)系普希金所處的時代語境,這樣的翻譯是恰當?shù)?,既蘊含著詩人對其所遭受的冷眼與誤解的寬恕,同時也是在為所有時代的犧牲者祈求憐憫。有趣的是,這行詩中的“падшим”一詞同時具有“死者”和“墮落者”的含義。何為墮落?在當今時代,墮落是我們被信息風暴席卷,受限于工具理性的規(guī)約而不自知,曾經(jīng)崇高的文學語言跌落神壇,成為日常話語的玩物,終于遭致不被傾聽的厄運。這是一個熱鬧而孤獨的時代,對詩人而言,他們不是走得太快,咆哮著躍上另一個星球,就是走得太慢,看著時代的高速列車呼嘯而過,卻循著一條漫游的道路獨自前行。
斯捷潘·薩馬林也許是那個走得過慢的人,他是那些疾馳而去的時間的旁觀者,他悲憫,因為他知道那輛列車的行進是盲目的,而車上的人們是麻木的,他們正在被美所放逐,被愛所遺棄。但也唯有悲憫才能拯救墮落,在碎片化的世界中,薩馬林用哭與淚、心與愛、吸氣與雙唇將他的詩歌串聯(lián)在一起,也許,從一首關(guān)于詩的詩進入,能讓我們直接切入薩馬林詩歌的中心:
我會帶給你這樣的詩
矢車菊藍
與愛來自
所有忽然間的青草
孤月輪輪
還有在積聚的嚴寒中失落的
童心
徽章
只有你仍在此
停留
哭一陣停一陣
無人問津
也罷因著如萬事
萬物——親密
我循你
而來
——于是
說
飛去,飛回
停留
唇畔
(本文所引詩歌未做特殊說明均由筆者翻譯)
詩的開篇讓人想到博爾赫斯的《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在這首著名的小詩中,詩人寫到“瘦弱的街道”“絕望的落日”“荒郊的月亮”以及“一個久久地望著孤月的人的悲哀”。值得注意的是孤獨的月亮,它同時出現(xiàn)在博爾赫斯與薩馬林的詩作中,在薩馬林的俄語原文中,月亮以復數(shù)的形式出現(xiàn),也許詩人意識到,他眼下所見的月亮懸掛在時間的永恒中,而與之同樣恒久的是一個望月人的孤獨。在時空中分散的個體,卻能夠擁有共同的情感與回憶,這是自然的恩典,是對孤獨者所懷的愛與慈悲。作為最先感受到這種悲憫的人,詩人所做的,就是將同樣悲憫的文字留在詩中。無論是“我會帶給你這樣的詩”還是“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兩句詩中的“你”,都不應被理解為狹義上的情人,而應視為詩人在當下乃至未來所愛的一切,那些終將與之相逢的讀者。更有可能的是,這個“你”即為詩歌本身,是那些無家可歸的詞語。詩人在一種萬物親密的感應中循詞而來,他吸入那些停留唇畔的詞,將它們傾吐成詩的圍巾:我將捕捉詞語/言說,將它們織在一起/編成結(jié)環(huán),最好是——圍巾/翻轉(zhuǎn)吸氣”。
“圍巾”是薩馬林詩中常見的意象,它時常與冬日、淚水以及生命交織在一起:
片斷——也好
如冬日追趕
如鬧鐘哭喊
若是生病——小睡片刻
倚在日光的肩頭
在座椅上——溫暖的電車
循線路行進,
如血液流淌,如親人
為遠行烘烤的餡餅
——不慌張,不斷絕
這是向下的墜落——在淚水
在她隱秘的疆域躺一會兒:
她寬恕一切,而后下墜
喉結(jié)解除束縛——而你深呼吸
并看見:圍巾纏繞
每個人的生命,它正飛揚
而再一次,生活耐心地,將它整理。
這首詩宛如一段病隙碎筆,也許是因為生病,詩人的心變得更加纖細敏感,但“下墜”的淚水并非源自內(nèi)心的感傷,而是對生活中點滴溫暖的感恩。也許每個人都曾有過乘坐早班電車的經(jīng)歷,我們總是在一種焦灼的狀態(tài)中企盼著終將抵達的目的地,電車時光在意識中留下的僅僅是一個個空白的片段。而在這首詩中,詩人似乎刻意抽走了車輪的喧囂,直到那些細微的溫情被再度感知。在電車上,你可以與日光并排而坐,靠在它溫暖的肩頭打個盹兒,不必感到焦灼,因為電車的行進路線于你而言就像體內(nèi)的血液循環(huán)一般熟稔,盡管是冬日,車廂里的溫度卻像家人烘烤的餡餅一樣溫暖。感恩的淚水延綿不絕,“寬恕一切”,淚水墜落的剎那,“喉結(jié)解除束縛”,“你”長長地呼出一口氣,那縷氣息變成纏繞你生命的詩意的圍巾,也許它尚且凌亂,但要相信生活,它會“耐心地,/將它整理”。
在一首名為《生活》的詩中,詩人再次將生活中諸多微小細節(jié)展露在我們面前,
如一個詞——它——就在此
任何一個
它成熟,你呼氣——抑或
它自來,僅當
你將它寫下
你睡著
清晨醒來
和我四處行走
如風,抑或——呼吸,抑或——嚴寒中
唇的羞怯,于是需要領子
來遇見:藏在嘴角的
清晨酥脆的餅干
匆匆飲盡滾燙的紅茶
疼痛懷藏處掩映纖薄皮膚
就走吧,走吧如被幸福
而盲目地引導
無論是詞的“成熟”,“唇的羞怯”,還是“清晨酥脆的餅干”,“滾燙的紅茶”,乃至被熱茶燙疼的“纖薄皮膚”,這些詞語背后無不跳動著一顆對生活的熱忱之心。在這之后,也許又是沿著日常的軌跡:“電車抵達,日光閃耀/今天去上班,而明天/過生日,衣服下血液循環(huán)的紋章/絲線穿過生命輕盈的疆域,/如在刺繡架上,——刺入/回拉,如一個孩子”。而孩子與成人最大的差別,就是他們總是對生活充滿期待,對世界充滿好奇,孩子的心靈是毫無防備的,它整個兒向世界敞開,進行著一場“永恒的飛行”,他從春天芍藥的小徑間跑遠,一直跑到夏天——“它的時日永遠匆匆而溫柔/因此跌倒也不疼痛/難忍地將它們抓破,再次/起身:從頭頂?shù)礁呖?金色光芒中的無盡藍”。而詩人,就是那個成人世界中的孩子,他不害怕生活中的失意,也不畏懼創(chuàng)作中的失敗,失敗對他而言,亦是一種成功:
對失敗微笑:你是我的成功
而非失敗——僅僅
新的通道使生命穿行
她的溪流,時常精準地
碰上石頭——繞行
抑或沖洗裂縫,從中穿行
且膨脹,如靜脈
在手,垂在憂傷中
抑或疲于在希望中完成的勞作,
你略帶苦澀地對自己微笑,因為你還不知道:
與成功截然不同的失敗,是怎樣的
又會在哪里碰上她
日光普照
將晚的天空
同樣是關(guān)乎生活的得意與失意、希望與失望,這首詩似乎是對《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的一種呼應。面對生活的欺騙,普希金的呼吁是正視它,忍耐它,承認現(xiàn)實的“蒼白”與“短暫”,而將希望的目光投向未來。隨著時間在我們身上不斷累積,“生活在未來”的心靈將以一種更加平和的姿態(tài)返回當下。薩馬林的詩作則是從另一個視點去看待失敗,失敗的事實也許客觀存在,但是我們的心態(tài)卻能夠由自己調(diào)節(jié)。如果說普希金通過“過去”、“現(xiàn)實”、“未來”暗示時間的流逝,那么薩馬林則以溪流來隱喻生命的行進,而失敗則是溪流中石頭,也許可以繞開,但更多時候,我們會與它迎面相撞,我們沖洗石頭的裂縫,為自己打開一條新的通道。詩人進而將水流擴張石頭的縫隙與手上靜脈的“膨脹”相關(guān)聯(lián),將話題進一步深入至創(chuàng)作的“失敗”。對詩人而言,所遭遇的最大失敗也許就是對不可言說之物的言說。那只手也許會在“說不出”的時候憂傷地垂下,但它不會放棄“言說”的努力,它在希望中完成,也在懷疑中完成。對創(chuàng)作而言,所謂的失敗也許恰恰是成功的另一種形式,是一種尚未得到承認的創(chuàng)新。但無論失敗抑或成功,都只是時間中的一個片段,它們無法遮蓋時間對心靈亙古的饋贈,如當“日光普照/將晚的天空”。
通過對上述幾首詩的串聯(lián)式解讀,我們可以看到薩馬林詩歌的一個明顯特征,即可以在一首詩中找到另一首的痕跡。在這一點上薩馬林與德拉戈莫先科的詩學特征尤為相似,這或許也是兩位詩人大量詩作都是無題詩的原因。因為他們的詩歌處于轉(zhuǎn)化和流動之中,可以說,他們?nèi)康脑姼铇?gòu)成了一個整體。如果一定要用一個詞來概括兩位詩人的創(chuàng)作主題,那也許就是“愛”,在他們的詩歌中,愛總發(fā)生在春天,或者說,對他們而言,春天是愛的屬性:
因為春天尚在發(fā)芽
尚在言說
尚在請求——葡萄酒
這里——與這里——還有這里:風
無孔不入
吹入雙唇
吹動他的細絲,等待快樂
隱秘溫柔的光暈
輕輕吹動枝椏
——來自何種
力量
——消逝的
與親昵的
寂靜的
與潔凈的——踱步在荒蕪的黑暗中
——嚴寒環(huán)繞
還有太陽
對詩人而言,春天的大地上生長的不僅是生命的芽,也是詩意的芽。春天把生命釀成的詩意的葡萄酒,而詩人借著風的力量,將它們傾灑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西風凝聚力量,
斟一杯葡萄酒。又將它傾灑,在大地,在門后,
在石頭,在發(fā)黑的干枯苔蘚,
枯
葉。
灑落在蕨上,
或者雙目早已沉醉于訝異。
(《愛的宏大同一》節(jié)選 德拉戈莫先科)
生命噴薄而出的力量令雙目沉醉于“訝異”,它也是詩歌發(fā)生的源頭。在兩位詩人的詩歌中,春天本身就是一種發(fā)生,它并非存在于某個既定的時間,而是對生命之愛的看見。譬如薩馬林的“春天”發(fā)生在“嚴寒環(huán)繞”之中,但他看見了“太陽”,看見“嚴寒中的霧靄蔓延至白晝的光亮”,這是冬日寂靜的饋贈,它讓人即使在病中也不“自憐自艾”,而是請求“如針”的肺葉將自己“與最溫暖的,織在一起”。因此,對詩人而言,春天是一種心靈的狀態(tài):
世上——還剩什么,除了心。
唯一,致密——如日。
或石在口袋?;?/span>
橡皮擦的一小塊。
我還摸索著什么:所有請求寂靜地,血脈
相連地生長的,——只同我一道,如溫暖的
手套直到死亡。
而后——往后若我
共你——便不會死去。
在這首詩中,詩人道出了生命之愛的秘密:萬物以同一顆心跳動。所有與“我”一樣,“請求寂靜地,血脈/相連地生長的”心靈最終聯(lián)結(jié)成了一顆唯一的、整全的、無罅隙的致密之心,正是這顆將所有生命聯(lián)結(jié)在一起的心抵抗著死亡的侵襲,如“溫暖的手套”隔絕冬日的嚴寒。薩馬林在詩中傳達的不僅是一種對生命的信念,更是一種“與物為春”的生活態(tài)度:當春天首先在心中發(fā)生時,便無物不是春,無處不成春。而詩人通過感官將心中的春日投射到世界中時,也用文字將每一次春天的發(fā)生記錄下來??梢哉f,在詩人那里,詩歌,正是心靈與世界的切點,詩歌讓倉促的心靈為春日而駐足,細味生命中稍縱即逝的溫暖,這便是詩人的慈悲,
在此,我們道出薩馬林詩歌的另一個特點——緩慢。在一個追求速度的社會中,緩慢是一種溫柔有力的抗衡。薩馬林的緩慢首先體現(xiàn)在詩行的凝練與節(jié)制上,這既是對普希金的詩歌特色的傳承,又在形式上有所創(chuàng)新與突破。如果說普希金在格律的棋盤中精準地擲下每一個詞,那么薩馬林則令詞在詩行間自在漫游。他的很多詩行都較簡短,有時甚至一兩個詞就能獨立成行,極簡的詩行強化了詞的不透明性,令人在每個詞上逗留。在上述關(guān)于春日之愛的詩中,由一兩個詞構(gòu)成的詩行交錯分布,仿佛是風將它們吹亂,讀者也許會不禁想要用聲音將它們捕獲;面對被風“輕輕吹動”的枝椏,也許會對那“消逝的”、“親昵的”力量產(chǎn)生新的領會;在黑暗中踱步時,他的心也許能感受到那縷在“寂靜的”、“潔凈的”嚴寒中透過來的光亮。
是的,緩慢總是與寂靜一道而來,或者說,時間的緩慢流淌在空間的寂靜中。在薩馬林的詩中時??梢砸姷皆S多表示寂靜的詞,更多的時候,整首詩中涌動著一種寂靜的氛圍:
真
好
曾在花園,當光
未曾離去
我如你,我與你,你——
與我,在那,寂靜中
坐著——說著
坐著——說著……
還有什么——
沒什么,——舊毛毯
蜜蜂嗡嗡
如沙沙——書頁
……如在青草簌簌中
自遠處升起——夜
……如——詞——說出
卻自唇畔——消逝——在影中
手臂
放松
削減
障礙——
在毛線的寂靜中
不覺地尋找——袖子
詩中大量破折號的運用打開了時間的裂隙,留下了空間的盈余,令人想到艾基的詩歌。句子在詩行乃至詩節(jié)間的跨越、詩行的重復、主語的隱晦與代詞的朦朧,這些無一不將黃昏的時刻無限延長,將人的行動無限放緩,直到寂靜被傾聽。詩中的“我”不僅是抒情主人公或作者,也可以是任何一位讀者,而詩中與“我”交談的“你”也不再指向某個確切的人,它亦可以是花園中的一切生靈,甚至就是“我”,是“我”心中的詞。當手在“毛線的寂靜中”“放松”地“尋找袖子時”,“詞”也從唇畔離去,消逝在夜的暗影中。正如薩特所言,詩人總是“把詞看作物,而不是符號”,“他首先不是通過事物的名稱來認識物,而是首先與物有一種沉默的接觸,然后轉(zhuǎn)向?qū)λ麃碚f本是另一物的詞語,觸摸它們,試探它們,他在它們身上發(fā)現(xiàn)一種潔凈的、小小的亮光,以及與大地、天空、水域和所有造物的特殊親和力,他不屑把詞語當作指示世界某一面貌的符號來使用,而是在詞里頭看到世界某一面貌的形象”。
詩人是行走在詞與世界之間的人,但他之所以能夠行走在這條路上,恰恰是因為受到詞與世界的“垂青”,這也是“милость”一詞的另一層含義,因為垂青,所以悲憫,何為悲憫?在當今,悲憫也許是一種“介入”,詩歌不再以一種陽春白雪的姿態(tài)逃避現(xiàn)實,而是承擔拯救“墮落”的責任,在與生活比鄰而行的同時,重新探索“現(xiàn)實”的可能性,詩人所做的,就是在心靈的“荒原”上傾灑葡萄酒,這不僅是淚水的哀悼,更是詩意的生發(fā),一如薩馬林在一首三行詩中寫道:
空氣中我似乎看到
世間的一切
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