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創(chuàng)作談:一次邂逅
有一次整理照片,我不知不覺地翻到兒子小時候的模樣。有一張照片特別逗,他穿一件白色的體恤衫和一條鴨黃色短褲,蓮藕似的小腿上套著一雙涼鞋,顯得有些笨重。那應該在七年前,他還只有五歲,在一面巨大的墻壁前打量著一條畫上去的魚,那條魚色彩艷麗,體型巨大而逼真,孩子湊近它的頭,似乎在跟它說話。那個夏天忽然在我腦海里復活了,我記得那是楠溪江邊的一個酒店,照片是在吃完酒店的自助早餐之后拍的。那時候,孩子對一切充滿好奇,每次他在前面搖搖晃晃地跑,后面至少跟隨著兩三對目光,或者是提著隨行物品匆忙跟隨的我們。
不得不承認,很多習慣是被孩子培養(yǎng)起來的,比如說早睡,還有假期的旅行。楠溪江在浙江南部,之前聽溫州的同學多次提起,風景最好的一段應該在溫州永嘉境內。去楠溪江之前,我同學曾經轉過一篇文章給我,那篇文章出自一個自媒體公眾號,我同學說那個搞自媒體的人是他的一個朋友,粉絲眾多,問我文章寫得怎么樣。我點進去一看,文筆確實不俗,敘述自帶腔調,文章是介紹楠溪江沿岸風貌的,配上了如詩如畫的照片,給人的直觀感受是做這個公眾號的人非常講究,能感受到他對生活的精致追求和獨特審美。我忽生感慨,覺得游記這種文體可能真的過時了,它眼下已經被新媒體以另一種方式給取代了。
進入那個公眾號,我隨手點開了里面別的文章,其中一篇關于和尚的文章令人印象深刻,那是一風華正茂的年輕人,他身披僧袍,在寺廟的暮鼓晨鐘中安靜地行走。我同學說,那是當?shù)匾粋€很有名的僧人,家境殷實,傾慕者眾多,也沒受什么刺激,在讀完大學后,忽然就出家了。他家里人自然接受不了,想盡一切辦法,想阻止他出家為僧,可無奈他天性向佛,最終也只能隨他而去。我們身處的環(huán)境就是這樣,這本是一件無關別人生活的事,但因為年輕僧人長相出眾,追隨者眾多,人們總想知道得更多一點,于是他意外地成了這個時代眾多“網紅”人物中獨特的一員。人就是這樣,一旦成為焦點,即便不作回應,也會流言四起。
那次去楠溪江,我同學帶我們去了那個寺廟,因為在景區(qū),參觀和燒香的人很多,我們并沒有走完整個寺廟,就從里面出來了。走到外面,同學又跟我說,現(xiàn)在那個和尚已經當了寺廟的主持,以前還能經常遇到他,現(xiàn)在不太容易見得到了。同學笑了笑,說因為長得太好,名氣大了,很多人慕名來到楠溪江,就是沖著他來的,希望能求得一見,某種程度上來說,他變成現(xiàn)代版唐僧了。我當時心里有點復雜,既有被這種選擇觸動,也為人生充滿微妙的變化而感到吃驚。確實,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誰又說得清這種選擇是對是錯?好半天,我緩過神來,問我同學,那他出家后,他父母怎么辦?同學說,有段時間,他母親實在割舍不下,也來寺廟住過一段時間,希望他能回心轉意,后來實在看不到希望,也就放棄了。
我同學說,還有一次他和朋友來這里,朋友偷偷地指著一個在寺廟里打掃衛(wèi)生的志愿者,說那個人就是年輕和尚的媽媽。我同學看到了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年婦人,她面無表情,眉宇之間也看不出有什么凄苦,大概也認命了。我當時聽完,第一感受是有人在這里遭遇了人生的大變故,不幸和幸運很難說清,而這一切,我們都成了目擊者。他們的故事隨著時間的更迭,逐漸被湮沒在我的記憶里,而突然有一天,我翻看照片,重新遇上了他們,于是這成了《斷舍離》的由來。
小說寫得飛快,在一個夏天的午后開始動筆,大概兩三個半天就寫完了初稿,之后放了很長時間。年末遇到永新老師,忽然記起有這么一篇小說,手機上發(fā)他請教,他在回滬的高鐵上看完,把有問題的幾處都圈了出來,句句切中要害。修改完成已是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