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歟非歟 且說說看
錢鍾書先生在《通感》一文中提到白居易的《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容^單純,不如《樂記》那樣描寫的曲折。白居易只是把各種事物發(fā)出的聲音——雨聲、私語聲、珠落玉盤聲、鳥聲、泉聲——來比方‘嘈嘈’‘切切’的琵琶聲,并非說琵琶大、小弦聲‘令人心想’這種和那種事物的‘形狀’。一句話,他只是把聽覺聯(lián)系聽覺,并未把聽覺溝通視覺。”
反復(fù)誦讀,難得其解的是:既然他(白居易)“只是把聽覺聯(lián)系聽覺,并未把聽覺溝通視覺”,那他緣何只把琵琶的“嘈嘈”聲“比方”作“急雨”,而不“比方”作別物?
思來想去,想到了自己的經(jīng)歷,小時生活在農(nóng)村,在田野里遇雨是常事,什么樣的雨都見過。提到“急雨”,老百姓的說法,叫“瓢潑大雨”。就是說“急雨”之狀如“以瓢潑水”,其觸于物,當(dāng)必“嘈嘈”了?!班朽小敝暎ㄓ小捌皾姟敝疇?;“瓢潑”之狀,豈無“嘈嘈”之聲?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以己度彼,白居易之所以把琵琶的“嘈嘈”之聲“比方”作“急雨”,是因了“嘈嘈”之聲喚起了他印象中的“急雨”的“瓢潑”之狀。“瓢潑”之“狀”,不亦得之于“視覺”? 這已不是“只是把聽覺聯(lián)系聽覺,并未把聽覺溝通視覺”,而是聽覺已經(jīng)溝通了視覺,亦即如劉勰所說的“循聲而得貌”了。
18世紀(jì)英國一評論家曾經(jīng)寫道:“盡管我們也從嗅覺、味覺和觸覺感知,但我們的知識最重要的、第一位的源泉,因而也是最有力的傳達方式是視覺。如果我們不能首先使它出現(xiàn)在視覺中,我們就不可能在幻想中塑造出一個形象?!薄耙蚨?,無論是再造性想象,還是創(chuàng)造性想象都是以視覺形象為基礎(chǔ)的?!?/p>
證之以《琵琶行》,其琵琶的諸多聲韻之美、無不借助于屬于視覺的諸多物狀而獲得之?!扒K收撥”了,“東船西舫悄無言”了,此時更深刻地令人感到“寂靜”的不也只有“唯見江心秋月白”的“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