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自我,一鍵開啟退隱模式—— 半山園里的王安石
熙寧九年(1076年)十月,瓜州渡口。千里江山,寒色渺遠(yuǎn),蘆花深處,野舟縱橫,江寧近在眼前。
四十年前,王安石隨時任江寧府通判的老爸王益第一次來到這里,江寧從此成為他的第二故鄉(xiāng)。上年春天時,他二次拜相時路過這瓜州渡口,當(dāng)時還寫過一首詩,后世傳為金句:“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春風(fēng)雖不再,明月卻依舊,我回來了,江南!
騎驢游山,帶著燒餅當(dāng)口糧
一回到江寧,荊公就開啟了退隱模式。他的私第建在白塘,位于江寧南門和鐘山正中間,距離兩地皆是七里,因此取名半山園。說是宰相私第,其實(shí)簡陋得連圍墻都沒有,四周又少人家,主打一個簡易田園風(fēng)。
“投老歸來一幅巾,君恩猶許備藩臣。芙蓉堂上觀秋水,聊與龜魚作主人?!边@是他第一次罷相時所做的詩。二次罷相后他索性辭去“使相”之名與江寧知府的差遣,只留一個“會靈觀使”提取養(yǎng)老金用,落得耳根清凈?!捌虻媚z膠擾擾身,鐘山松竹絕埃塵。只將鳧雁同為客,不與龜魚作主人?!奔热辉S身社稷理想已經(jīng)破滅,那就來場詩意的棲息,徹底放飛自我,龜魚也不與伴。
職場賽道換成山陰道,他的生活頓時豐富飽滿起來,相冊里日日更新。他或者在院子里宅著:“百畝中庭半是苔,門前白道水縈回。愛閑能有幾人來。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兩三栽。為誰零落為誰開?!被蛘哔p賞杏花:“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縱被春風(fēng)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被蛘呷ザ炙?,任夜鐘侵夢,明月入齋,潮聲上枕;或者在江邊發(fā)呆,看晚云含雨,青山繚繞,千帆競渡。半山園旁邊“謝公墩”據(jù)稱是東晉謝安宅第遺址,還可以發(fā)發(fā)思古之幽情。
以前他曾吐槽晏元獻(xiàn)(殊)樂鄭聲而忘大志,現(xiàn)在他也尋到了填小詞的樂趣,寫了二十余首。“平岸小橋千嶂抱。柔藍(lán)一水縈花草,茅屋數(shù)間窗窈窕。塵不到,時時自有春風(fēng)掃。午枕覺來聞?wù)Z鳥。欹眠似聽朝雞早,忽憶故人今總老。貪夢好,茫然忘了邯鄲道。”午煙孤起,荒犬暮吠,北陂杏花,南樓明燈,山月入松,江笛出水。金陵城外的白塘,清新、自然、幽遠(yuǎn),恰好熨平心里的愁痕,豈不正是他當(dāng)年上書富弼所求的幽閑之地?
這種轉(zhuǎn)變讓老友們吃驚不已。王鞏在鐘山林里遇見的王安石作普通老農(nóng)打扮,神宗贈的好馬也不騎,卻騎著一頭黑驢,只有一個老兵隨從?!叭魻矿H老兵走在前,由老兵決定;若驢子在前,由驢子決定?!眮硗缧≈郯汶S意,好不瀟灑!
在鐘山優(yōu)游的日子里,荊公隨身帶著十余個燒餅,燒餅是他的飯,也是老兵的飯,還是……驢子的飯!這可不是作秀,這是他一貫的簡(邋)樸(遢)生活,也是常被外人吐槽的槽點(diǎn)。一次他去蔡襄家做客,蔡君謨?nèi)〕黾依镒詈玫呢暡琛靶↓垐F(tuán)”,親自洗凈茶器來烹煮,然后眼巴巴地等著宰相點(diǎn)贊。須知這“小龍團(tuán)”可是茶中極品,仁宗朝中書、樞密兩府八人才共享……一餅,歐陽修二十年間才得了一餅,因此這茶簡直如傳家寶樣的存在:大伙拿回家都珍藏著,舍不得碾試,有佳客時才拿出來把玩一番,在朋友圈里秀一把。
且看安石怎樣品“小龍團(tuán)”。他取出藥粉一包,用茶沖藥,一飲而盡,然后還挺有禮貌地贊道:“大好茶味!”敢情他拿這神品當(dāng)白開水用!這神一般的操作,看得蔡君謨且驚且懵且服,這老伙計(jì)真夠率真。
我這宰相,原來只和你差一個字罷了
有筆記說荊公晚年落魄若狂,其實(shí)大不然。他經(jīng)常拄杖進(jìn)入附近村落,極富親和力。有個姓張老翁與他最為熟悉,安石行過他家門口,都要喊一聲:“張公。”老翁聞言,也應(yīng)聲而答:“相公(對宰相的尊稱)?!币惶欤G公來到張公門前喊畢,突然大笑道:“我這宰相原來只和你差一個字罷了?!狈畔聶C(jī)心,混跡山野的感覺真好。
孤介寡合、不娶不仕、近古獨(dú)行的老秀才陳敏之是他的新朋,孫少述則是他的故友。無論新朋舊知,他交往都平淡如水。安石為相時,孫與他不再來往,外人以為兩人絕交?!扒G公再罷相歸,過高沙,少述適在焉。亟往造之,少述出見,惟相勞苦及吊元澤之喪,兩公皆自忘其窮達(dá)。遂留荊公置酒共飯,劇談經(jīng)學(xué),抵暮乃散。荊公曰:‘退即解舟,無由再見?!偈鲈唬骸绱烁蝗シ钪x矣?!汇饔邢e之色?!钡难哉Z、淡淡的畫風(fēng)。知己之間的交情,如偶然落在靜湖上的白云,不在于廝守長短,在于心意相投,因此總能傾蓋如故。
荊公這種平淡疏曠的心境與讀書修佛不無干系。他依然像個書呆子,平素手不釋卷。退隱金陵十年間,他與覺海禪師、克文等討論佛理,還作有《維摩詰經(jīng)注》《金剛經(jīng)注》《華嚴(yán)經(jīng)解》,學(xué)霸本色不改。元豐七年(1084年)大病痊愈后,他把自己和兒媳名下共三千多畝地全捐給寺廟,并將私第改為寺院,請神宗賜名半山報(bào)寧禪寺。他在城中賃屋以居,竟不復(fù)造宅。在佛門指引下,他不斷為自己生命之燈填注燈油,虔誠之心可表。
某年盛夏,提刑李茂直在鐘山里候見荊公。兩人在路邊坐著長聊,李命令手下為相公張傘遮陽。夕陽西下時,有陽光漏在荊公身上,細(xì)心的提刑急忙命手下移動傘蓋。荊公則笑著擺擺手,“不必移傘,他日我若轉(zhuǎn)世做牛,還需一縷陽光陪我耕田呢?!边h(yuǎn)離紅塵紫陌,他的心態(tài)若深秋暮陽,明澈而恬淡。
“王太祝生前嫁婦,侯工部死后休妻”
老爸去世時,安石年僅十七歲。除去同父異母的兩位長兄,安石下面還有四弟三妹,因此養(yǎng)家糊口的擔(dān)子主要在安石肩上,這種相濡以沫的生活讓兄弟姐妹間的感情很是深厚。
荊公的弟弟們都很爭氣,三弟安上、小弟安禮當(dāng)時都已中第。大弟安國與安禮、荊公大兒王雱并稱“臨川三賢”,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平素里他與荊公的書信也最多。但是在朝堂上,安國從不以私廢公。
神宗曾向他咨詢關(guān)于變法的風(fēng)評,安國拆了哥哥的臺:“恨人之不明,聚斂太急耳。”這話讓神宗很是掃興,也斷送了安國自己的前程。既然躋身政治舞臺,公私邊界就難以界定了。熙寧七年八月,安石第一次罷相后,安國躺著中槍。他受鄭俠案牽連,被削職放歸鄉(xiāng)里,不幸早逝。兄弟間曾約定乘槎泛海,共同歸隱,可惜無緣完成夙愿了。
荊公真正郁悶的是他的兩個兒子。老二太常寺太祝王旁有先天性心臟病,平素里還疑神疑鬼,總覺得兒子不是自己親生的,便千方百計(jì)把兒子折騰死,簡直令人發(fā)指。荊公看不慣也不慣著自家兒子,他念及兒媳無辜,便幫她擇個人家嫁了。荊公門人工部員外郎侯叔獻(xiàn),其魏姓老婆很是彪悍,鬧得家里雞犬不寧。叔獻(xiàn)死后,又是荊公出面將其驅(qū)逐回娘家。“王太祝生前嫁婦,侯工部死后休妻?!边@操作讓人點(diǎn)贊,也契合熙寧變法時他睥睨萬人的作派。
長子王雱則是荊公心中最大的傷痛,王雱的祠堂就建在鐘山上,白發(fā)蒼蒼的荊公時時走過去,哀悼英年早逝的愛子。一次他在永慶寺廟墻壁上意外見到了兒子的墨跡,忍不住淚如雨下:“殘骸豈久人間世,故有情鐘未可忘。”王雱才華橫溢,性格也酷似乃父,荊公原本指望他繼承自己的衣缽,豈料天不遂人愿,其恨只能問上天了。
其實(shí)王安石的眾多弟子或粉絲,如王令、孫侔、王回王向兄弟、常秩、孫覺等,都有著和王雱近似的人設(shè):道德楷模、學(xué)識出眾、崇尚古儒,像孔子、孟子、伯夷、柳下惠、楊雄之徒一樣,散著滿滿的理想氣息。
安石與王令于至和二年(1055年)一見如故,頓成莫逆之交。安石還將妻妹嫁給當(dāng)時無房無車無編制的王令,引以為日后的左膀右臂。可惜天妒英才,王令28歲時就英年早逝,令安石徒呼奈何。
“勸我試求三畝宅”,蘇東坡羨慕王安石的退休生活
亡者固然讓人無奈,走散的朋友更讓人惋惜。曾鞏和王安石都出自臨川大族,按照輩分算,曾鞏還是安石的表舅。安石孤獨(dú)沖動,曾鞏恬淡寡欲,倔強(qiáng)崇古把兩個患社交恐懼癥的靈魂牢牢縛在了一起?!拔嵘倌c合,愛我君為最。乃令離世士,動輒遭狼狽。”為了替曾鞏出頭,安石挺身而出,寫信質(zhì)問誹謗曾鞏的段縫。令人困惑的是,晚年兩人幾無交集。曾鞏于元豐六年(1083年)四月在江寧府去世時,林希、蘇軾等同年紛紛寫文哀悼,近在咫尺的安石卻沒有留下一字半句的悼文,神秘地沉默著……
有走散的朋友,也有重新走近的朋友。元豐七年(1084年),從黃州移汝州的蘇軾途經(jīng)金陵。大病初愈的安石攜兄弟安上、安禮等一起歡迎。安上曾受“烏臺詩案”牽連,安禮曾在神宗前為東坡辯護(hù)過,因此大家見面毫無違和感。
時值春夏之交,荼蘼盛開。美境古風(fēng),嘉主貴賓,豈能無詩?“荼蘼一架最先來,夾水金沙次第栽。濃綠扶疏云對起,醉紅撩亂雪爭開?!保ㄇG公)“青李扶疏禽自來,清真逸少手親栽。深紅淺紫從爭發(fā),雪白鵝黃也斗開?!保|坡)荊公詩工,東坡詩奇,而遲到的友情正如這遲開荼蘼,因?yàn)榇鼓憾滞饪少F。
荊公、東坡兩人游山玩水,談詩論佛近一個月。東坡甚至羨慕起荊公這種退休生活,也想在這里買田造園,與荊公為鄰(當(dāng)然這也許是客套話):“騎驢渺渺入荒陂,想見先生未病時。勸我試求三畝宅,從公已覺十年遲?!?/p>
其間東坡把秦觀隆重推送給安石,希冀荊公助力,同時他也結(jié)識了荊公那位布衣之交陳秀才。愛惜人才的荊公對少游的詩文贊嘆不已,東坡則同情陳秀才的孤高窮苦,隨即寫信給同年章衡,希望后者能引之為學(xué)官。荊公與東坡,雖然三觀不同,但是靈魂均清澈純真,雙水匯流,相互映照,令人動容。
元豐九年(1086年)四月,荊公病逝于金陵。當(dāng)年七月,東坡奉敕祭西太一宮。在宮內(nèi)墻壁上他見到荊公舊題兩絕,“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彼x后注目久之,長嘆一聲“此老野狐精也”。他與荊公最后一次唱(比)和(試):“秋早川原凈麗,雨余風(fēng)日清酣。從此歸耕劍外,何人送我池南。”那位寶公塔邊、謝公墩側(cè)的老者和師者、智者兼勇者,再也見不到了!
雖然不在同一賽道上,但有趣且清澈靈魂的逝去,總歸是件悵然且悲傷之事。朝堂上那位叱咤風(fēng)云、睥睨萬物的宰相也許能一時令人震動,而鐘山間這位布衣黑驢、漫游林泉的老者才能讓人共情,并永久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