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漱渝:關(guān)于“隨筆”的隨筆
有一本非常有名的雜志叫《隨筆》,一九七九年創(chuàng)刊,至今已出二百六十多期,享有“南有《隨筆》,北有《讀書》”的美譽。因為刊物檔次高,所以我長期未投過稿。前些年,斗膽向《隨筆》投了篇稿,居然被采用了,后來又陸續(xù)在《隨筆》上發(fā)表了幾篇文章,也引起了一些反響。得意之余我不禁思考“隨筆”這種體裁究竟具有什么特征?究竟應(yīng)該如何界定其與散文、美文、小品、速寫、雜感的異同?為了厘清這些概念,我查閱了相關(guān)書籍,隨手寫下了一點隨想,名之曰《關(guān)于“隨筆”的隨筆》。
一 中外關(guān)于隨筆的概念
在中國古代,隨筆是一種靈活隨意的文體,最權(quán)威的解釋見諸宋代洪邁的《〈容齋隨筆〉序》:“意之所之,隨即記錄,因其后先,無復(fù)詮次,故目之曰隨筆?!薄盁o復(fù)詮次”,就是文字沒有仔細推敲斟酌的意思。這種解釋固然強調(diào)了隨筆這種體裁的隨意性,同時也表現(xiàn)了作者洪邁的自謙。隨筆的隨意,應(yīng)該指一種天馬行空的抒寫方式,絕不能理解為敷衍草率。札記是隨筆的近義詞,指隨手記錄下來的心得或見聞,只不過札記多為要點記錄,不一定形成單篇文章。
在中國古代,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而散文則是區(qū)別于韻文、駢文的一種體裁。駢文常用四、六字句,講究聲律對仗;韻文不但講究格律,而且每句結(jié)尾多數(shù)要使用相同的韻母,如詩詞歌賦。西方?jīng)]有駢文,散文只是相對于韻文的一種體裁。中外散文的共同特點,就是形散神聚。中國古代著名的隨筆有宋代蘇軾的《東坡志林》、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宋末元初王應(yīng)麟的《困學紀聞》、明清之際張岱的《陶庵夢憶》、清代沈復(fù)的《浮生六記》,等等。中國現(xiàn)代自覺選擇隨筆體裁進行創(chuàng)作的有章衣萍、梁遇春、梁得所、豐子愷、巴金、錢君匋、黃天鵬、潘且予。茅盾也出版過一本《速寫與隨筆》,但并未區(qū)別速寫與隨筆的概念。在茅盾當時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中,他感到隨筆寫到好處實在太難,每寫一篇都會出一身大汗。
魯迅受英國隨筆影響較少,受日本隨筆影響頗深。不過,作為“文體家”的魯迅常把“隨筆”“雜文”“隨感”混用,曾稱《墳》為“論文及隨筆”,稱《魯迅雜感選集》是從《墳》到《二心集》中選出的“隨筆”集。我認為,魯迅后期寫作的《論文人相輕》(一至七)、《病后雜談》、《病后雜談之余》、《題未定草》(一至九),才是中國現(xiàn)代隨筆的巔峰之作,對此應(yīng)無爭議。
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理論建設(shè)的過程中,一般譯者把英文中的“prose”作為“散文”的對應(yīng)詞,把“essay”作為“隨筆”的對應(yīng)詞。然而,essay的含義比較寬泛,包括了論說文、說明文、散文、隨筆、小品等多種體裁。魯迅曾于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五年翻譯了日本文藝理論家廚川白村的評論集《出了象牙之塔》,書中認為:“有人譯essay為‘隨筆’,但也不對。德川時代的隨筆一流,大抵是博雅先生的札記,或者玄學家的研究斷片那樣的東西,不過現(xiàn)今的學徒所謂Arbeit之小者罷了?!薄癆rbeit”在德文中既指“勞動”,也指“作品”,“所謂Arbeit之小者”,就是小文章、小制作,包括短論。所以廚川白村指出,把“essay”譯為“隨筆”是縮小了這個詞的含義。
廚川白村對隨筆體裁的題材特點有一段論述:“如果是冬天,便坐在暖爐旁邊的安樂椅子上,倘在夏天,則披浴衣,啜苦茗,隨隨便便,和好友任心閑話,將這些話照樣地移在紙上的東西,就是essay。興之所至,也說些以不至于頭痛為度的道理罷。也有冷嘲,也有警句罷。既有humor(滑稽),也有pathos(感憤)。所談的題目,天下國家的大事不待言,還有市井的瑣事,書籍的批評,相識者的消息,以及自己的過去的追懷,想到什么就縱談什么,而托于即興之筆者,是這一類的文章?!边@一段文字雖然顯得冗長,但真實生動,符合隨筆創(chuàng)作的實際。
二 “兩位天才”都讀過的隨筆
“兩位天才”是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周揚在魯迅博物館座談時的提法。他認為二十世紀在中國產(chǎn)生了“兩位天才”:一位是魯迅,另一位是毛澤東。無獨有偶的是,這“兩位天才”都是《容齋隨筆》的讀者。
《容齋隨筆》是宋人洪邁(1123—1202)的著作,分為“五筆”,共七十四卷,耗時四十多年。洪邁號“容齋”,讀書涉獵范圍無所不包,凡有所悟,即隨手記下。所以他所謂“隨筆”具有札記叢談性質(zhì)。就是隨手記下的讀書心得,被《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推崇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容齋隨筆》有宋刊本,明活字本,商務(wù)印書館《四部叢刊》影宋本等。一九三四年底,魯迅病得不輕,每晚發(fā)熱,渾身無力,極度厭食。他在病中堅持寫了一篇《病后雜談之余》,后收入《且介亭雜文》。文章摘引了一段《容齋三筆》卷三中的文字,內(nèi)容是:金人把被俘獲的漢族士人都當作奴隸對待。每人一月只發(fā)五斗稗子當作口糧,一年只發(fā)五把麻織衣服。男人常赤身裸體,冬天偶爾在火邊取暖,就會導(dǎo)致皮肉脫落致死。有技藝的醫(yī)生、繡工、藝人,有時利用他們的特長,但利用完之后仍視同草芥。洪邁記錄的是“大金國”俘虜營中宋代俘虜?shù)呐`生活?!端牟繀部肥切⌒偷摹端膸烊珪贰C癯跣?闭邚堅獫l(fā)現(xiàn),清刊本竟把書中有關(guān)大金國俘虜營中奴隸生活的記載刪去了三條。魯迅在《病后雜談之余》中指出:“清朝不惟自掩其兇殘,還要替金人來掩飾他們的兇殘。”魯迅以此證明,如果擅改古籍,則將導(dǎo)致重刊古書而古書亡的嚴重后果。
毛澤東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愛好和深研是眾所周知的,他臨終前閱讀的最后一部古籍是《容齋隨筆》。其實清乾隆時代掃葉山房重刊的《容齋隨筆》已經(jīng)陪伴了毛澤東三四十年。這部書分兩函,十四冊,至今仍保存在中南海毛澤東故居。一九七六年八月二十六日,即毛澤東去世前十幾天,他忽然還想看這部書。工作人員在慌亂中一時找不到,只好到距離中南海不遠的文津街國圖古籍館借了兩函十八冊的明刊本《容齋隨筆》應(yīng)急。
毛澤東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方針的倡導(dǎo)者。他在私藏的《容齋隨筆》上畫有許多圓圈、點點、杠杠。我們不能妄斷毛澤東從這部巨著中受到什么具體的歷史啟示。不過,《容齋隨筆》的內(nèi)容是廣博的,有記事和考證,也有作者的議論,保存的典故成語更多。如《老子》中講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魏晉李康《運命論》中講的“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楚國宋玉《神女賦》中關(guān)于巫山神女的傳說,班固《漢書》中有關(guān)漢武帝不拘一格用人才的主張,等等。這些毛澤東在文章、詩詞和講演中都鄭重引用過,是有據(jù)可查的。
三 蘭姆的《伊利亞隨筆》
正如同洪邁是中國古代隨筆作家的代表人物。在西方,尤其是在英國,十八世紀末期到十九世紀三十年代隨筆創(chuàng)作的代表人物是蘭姆(1775—1834)。
蘭姆身材瘦小,皮膚和眼珠都是淺棕色,是一個患憂郁癥的孩子,激動時就口吃,說話斷斷續(xù)續(xù)。由于命運坎坷,他沒有上過大學,只在一家貿(mào)易公司當過三十六年的小職員。上班時他用那支鵝毛筆一直在笨重的大賬簿上記錄茶葉、棉花、瓷器、香料的枯燥數(shù)字,只有午夜才會靈感勃發(fā),揮筆為文,像脫韁的駿馬在草原上狂奔。蘭姆用“伊利亞”這個筆名發(fā)表創(chuàng)作,所以他的隨筆集名為《伊利亞隨筆》。
十七世紀的英國詩人德萊登有兩句詩:“大才子都跟瘋狂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兩者之間很難畫出一條清楚的界線?!碧m姆不同意這種見解,認為“最有天才的作家都是精神最健全的人”“真正的詩人哪怕在做夢的時候也是清醒著的”(《天才并非狂氣論》)。不過,天才人物也難免有其性格缺陷和身體缺陷。蘭姆二十歲時因失戀而精神失常,在瘋?cè)嗽函燄B(yǎng)了一個多月,五十歲時退休,又得了一場嚴重的精神衰竭癥。他姐姐更因為精神分裂而弒母,經(jīng)蘭姆做保人而獲釋。精神障礙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跟塵世的接觸,但他仍然以不但清醒而且智慧的頭腦寫出平靜疏朗的文字。他跟他姐姐合編的《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書名還曾譯為《吟邊燕語》《莎氏樂府本事》),更是在中國擁有廣泛的讀者。
蘭姆的隨筆多取材于身邊瑣事,如酗酒、打牌、看戲、生病。筆下的人物有老師、親戚、管家、乞丐,議論的問題有婚姻、家庭、讀書、退休……其中最寶貴的是文中的自傳性因素,即“我寫我自己”。從中可以了解到他的學生時代、職業(yè)生涯、報界經(jīng)歷,還能了解到他七年單相思的苦悶——他心目中的戀人有著迷人的金發(fā),更有一雙迷人的碧眼。蘭姆的生活原本拮據(jù),不幸又被一個老奸巨猾的老頭雷爾騙去了一筆遺產(chǎn),使他的生活更陷于困頓。這些經(jīng)歷激發(fā)了蘭姆的悲天憫人之心,使他對底層民眾(包括遭家暴的婦女、滿身污穢的童工)的同情,他的朋友中不少人是同情法國革命的激進派。
讀到蘭姆這些自傳性的隨筆,自然會聯(lián)想到魯迅的《朝花夕拾》——這本回憶散文的特點是“史”(史實)與“詩”(虛構(gòu))的結(jié)合。蘭姆的自述文字中也有虛構(gòu)的部分。比如《夢幻中的孩子們》一文說,他的曾外祖母住在諾??丝ぃ@是一個虛構(gòu)的地名,《論烤豬》一文又說他朋友曼寧給他講解過一部中國抄本,其實那是一七六一年意大利出版的詩集《豬贊》。無怪乎有評論家說蘭姆在“一本正經(jīng)說假話”。
蘭姆的隨筆之所以稱為隨筆,主要體現(xiàn)在他創(chuàng)作時的隨意性。就總體而論,他作品以城市生活為描寫中心,以身邊瑣事為主要素材。行文有時跟他說話時的口吃一樣,斷斷續(xù)續(xù),慢慢悠悠,說到哪里算哪里。比如寫《兩種人》,他先從借東西的人跟借給別人東西的人聊起,轉(zhuǎn)換到談收稅官和納稅人,再談及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書籍。話題最后轉(zhuǎn)換到藏書者跟借書人。借書人中有哲學家柯勒律治這類習慣于在圖書上寫眉批的人。蘭姆調(diào)侃道,這是柯勒律治為借書所付的利息。經(jīng)這位學者密密麻麻一番批注,原書的價值頓時就增加了三倍。
蘭姆隨筆的另一特征是機智幽默、亦莊亦諧,其代表作《故伊利亞君行述》。這是蘭姆借“某友人”之名為自己寫悼文,他把去世時間安排在當年辭舊迎新那一刻,把自己定位為“有點兒瘋瘋癲癲的靈魂”。他承認自己有些文章寫得粗糙,但都在“古色古香的情調(diào)中保持一點兒自然的風味”。他的文章好像是在自我標榜,但實際上是“將自身與他人的悲歡交織在一起”。談到為人,他承認自己說話不拘時間,不講場合,話到嘴邊就說,跟他寫隨筆一樣隨意。他謙虛地表示自己的作品何其微小,“可以傳世的不過只有一兩句閃光的語言”。此文刊出后,蘭姆的一些文友爭相應(yīng)和,又接連發(fā)表了一些“悼文”“挽詩”,跟周作人發(fā)表“五十自壽詩”之后一樣熱鬧。蘭姆隨筆《記往年內(nèi)殿法學院的主管律師們》中對主管律師托馬斯·考文垂的描寫,《飯前的禱告》中對這一宗教儀式的描寫,也都十分生動有趣,讀后令人噴飯。
蘭姆說自己隨筆中有“古色古香的情調(diào)”,我理解是他行文有文白夾雜的情況。英語的歷史發(fā)展大體分為三個階段:古英語、中世紀英語和現(xiàn)代英語。古英文中雖然有許多唯美的單詞和句子,但與現(xiàn)代英文混用,當然增加了閱讀的困難,翻譯出來也相當別扭。像《往年和如今的教書先生》一文中,就援引了《拉丁文詞法》中的一段古英文,讀后感覺就像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描寫塾師壽鏡吾自我陶醉般地昂頭吟誦古文一樣。有人說文學是不能翻譯的,一變換為異國語言就會失去原來的語感。對這句話當然不能做絕對化的理解,否則各國文化之間根本無法交流,但翻譯會變味是肯定的,比如中文里的“講話”“談天”“扯淡”“聊天”“侃大山”“擺龍門陣”……恐怕就很難準確找到外文中的對應(yīng)詞語。
四 關(guān)于《四季隨筆》
英國隨筆在中國擁有眾多讀者的還有《四季隨筆》。據(jù)我所知,這本書至少有四位譯者翻譯過:水天同、鄭翼棠、劉榮躍、李霽野,其中翻譯得較早而又最完整的是李霽野。為了忠實于原著,李霽野曾就書中的希臘和拉丁文字向楊憲益、方豪請教,法文部分曾請李瓊英校正。
《四季隨筆》的作者吉辛(1857—1903)一生創(chuàng)作了二十二部長篇小說,對狄更斯等作家也有深入研究,但他作品中最好的一部仍然是這部半自傳性的懷舊之作,幾乎代表了英國散文的頂峰。書中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對書籍、對生活的摯愛。吉辛不是植物學家,但他對收集花草植物有濃烈的興趣。他創(chuàng)作時激情奔涌:“當春天的蔚藍天空在紅色云霞之間露出笑臉,陽光在我書桌上閃耀,我?guī)缀跻l(fā)瘋了——渴望呼吸大地上百花的芬香,渴望看到山丘旁落葉松的郁郁蔥蔥,渴望聽到丘陵草原上云雀的鳴叫聲。”吉辛一生貧困潦倒,有些觀點也充滿矛盾,但他對生活仍充滿了樂觀的態(tài)度,他真心希望能成為災(zāi)難的代言人。
《四季隨筆》的第一個特點是具有鮮明的隨意性。因為英國人有欣賞一年四季的習慣,所以書中的一百零一篇隨筆按春、夏、秋、冬四季分類編排。雖然所收隨筆的思緒也許受季節(jié)影響,每一部分的開頭也有相關(guān)季節(jié)的描述,但實際上這些隨筆之間內(nèi)容互不相連,完全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作家筆觸所至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素食、濃霧、賽馬、書房、小巷,大到政治、宗教、文學、藝術(shù)、家庭……通過這一些瑣聞細事,吉辛在認識剖析英國人的民族性,比如如何使君主立憲的政治體制跟個人自由的執(zhí)著追求兼容,使國王做到統(tǒng)而不治,僅僅成為民族團結(jié)的紐帶。
英國民族性的特征之一是對大自然的熱愛。吉辛也經(jīng)常觀察四季景物的變化,所以他筆下的春、夏、秋、冬各具季節(jié)特征。如春天有玫瑰色的云彩,陽光在書桌上閃灼;夏天可撲進陽光映照下的大海,或在銀色的沙灘上打滾和曬太陽;秋天可以看落葉如何鋪成了金色的地毯,看落葉松如何在燦爛的晚霞映照下閃光;冬天由海峽吹來的暴風,帶著散落在山上的霧沫,而作者卻坐在燃著木炭的火爐旁,吟誦著古羅馬詩人的詩詞……
吉辛是一位既熱愛繪畫更熱愛音樂的作家。他的隨筆不僅具有一種繪畫美而且有一種音樂美。受鋼琴彈奏肖邦小夜曲的影響,吉辛筆下的文字顯得沖淡平和,在輕緩中透著沉思。受大提琴演奏的影響,吉辛的文字顯得熱情而渾厚。當然,吉辛的隨筆也并非完美?!端募倦S筆》的結(jié)尾,作者誠懇地寫道:“這作品是充滿缺陷的,但是我真誠地工作了,做了時間、環(huán)境和我自己天性所容許的事?!?/p>
五 文壇彗星梁遇春
中國現(xiàn)代史上著名的隨筆作家是梁遇春(1906—1932)。郁達夫在《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序中,曾把梁遇春稱為“中國的伊利亞”,即中國的蘭姆。梁遇春一九二四年在北京大學英文系深造,一九二八年秋畢業(yè)后在上海暨南大學任教,一九三〇年回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一九三二年因急性猩紅熱病逝,代表作有《春醪集》和《淚與笑》。他的散文兼具中西文化特色,但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更為明顯,雖然總數(shù)不過五十篇,但在當時卻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他文中的“隨筆”和“小品文”是同一概念,其特征是:用輕松的文筆,隨隨便便地來談人生,因為好像只是茶余酒后、爐旁床側(cè)的隨便談話,并沒有儼然排出冠冕堂皇的神氣,所以這些漫話絮語很能夠分明地將作者的性格烘托出來,小品文的妙處也全在于我們能夠從一個具有美好的性格的作者眼睛里去看一看人生。(《小品文選·序》)
梁遇春的隨筆確如他所言,是“漫話絮語”,沒有“冠冕堂皇的神氣”。他談貓、談狗、談淚、談笑……海闊天空,思緒翩躚,但又無不與人生相關(guān)。梁遇春生活在一個光明與黑暗搏斗的大時代,而他還只是一個尋路人。讀者雖然無法在他的隨筆中找到“問題與主義”的答案,但卻能從字里行間聽到怦然躍動著的一顆濟世之心。這集中表達在他的代表作《救火隊》一文中。梁遇春從消防隊員赤膊救火的壯舉寫起,聯(lián)想到中國乃至世界“無處無時不是有火災(zāi)”“許多人天天在火炕里過活”,有人甚至“趁火打劫”“大盜不動干戈”。他希望正義的人們都自覺承擔起濟世之責,而不做“失職的救火夫”。
梁遇春隨筆的成就,雖得益于西方文化的滋潤,但在一定程度上又為西方文化所累。他隨筆直接援引的英文太多,比如《“還我頭來”及其他》一文,有一段僅四百字,但出現(xiàn)的英文單詞就多達八處?!度怂烙^》一文,有一處竟直接引用了十六行英文。試想,如果不是一個精通英語的讀者,誰閱讀這種隨筆不會產(chǎn)生隔斷之感呢?錢鍾書在小說《圍城》中有一番議論:“說話里嵌的英文字,還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為金牙不僅妝點,尚可使用,而英文字只好比牙縫里嵌的肉屑,除了表示飯菜吃得好,此外全無用處?!边@番話雖說有些犀利,但的確道出了隨筆寫作的一種忌諱。讓讀者一邊查《英漢詞典》和《大英百科全書》,一邊閱讀中文隨筆,那讀隨筆應(yīng)有的輕松愉悅感就會銳減,竊以為應(yīng)以此為訓。不過,在指出梁遇春隨筆不足之處的時候,切不可忘記他僅活了二十七個年頭,是中國現(xiàn)代隨筆創(chuàng)作星空一道耀眼的彗星。任何天才作家,都會有其個人和時代的局限。
六 從梁遇春談到豐子愷
魯迅在談到自己的小說創(chuàng)作歷程時曾說,《吶喊》的內(nèi)容憂憤深廣、激情澎湃,而《彷徨》雖然減少了熱情,但技巧圓熟,刻畫深切,脫離了外國作家的影響。我以為從梁遇春到豐子愷(1898—1975)的隨筆創(chuàng)作,也有類似情況。如果說前者是中國現(xiàn)代隨筆的奠基者之一,后者的作品則成了中國現(xiàn)代隨筆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完全形成了現(xiàn)代隨筆寫作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豐子愷隨筆的成名之作是《緣緣堂隨筆》,一九三一年一月由上海開明書店初版。其后豐子愷又創(chuàng)作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新筆》《緣緣堂續(xù)筆》等。
緣緣堂是浙江桐鄉(xiāng)石門灣鎮(zhèn)豐子愷的故居。一九二六年,豐子愷跟弘一法師李叔同住在江灣永義里的合租房里。豐子愷在小方紙上寫了許多他喜歡而又可以搭配的文字,而后團成小紙球,自己在佛龕前抓鬮,兩次抓到的都是“緣”字。于是,弘一法師就寫了一幅“緣緣堂”的橫額,由九華堂裝裱,直至一九三三年春,“緣緣堂”這三個字才鐫刻在一塊銀杏木匾上,正式懸掛在新建成的堂前。令人痛心的是,一九三七年殘冬,“緣緣堂”被毀于日寇的炮火,從此這三個字便只能長留在豐子愷隨筆集的封面。
豐子愷隨筆的文字樸實自然,毫無外來語痕跡,跟他的漫畫一樣,寥寥幾筆,即能傳神寫意。豐子愷認為,“自然”是一種美的境界。“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比巳艏右匝b飾,反而妨礙了真實的美,靜物的布置如不均衡,同樣妨礙了真實的美。由于他的寫作是任天而動,不尚雕琢,因此語言純凈,于平凡中顯露真情。豐子愷的不少隨筆(如《白鵝》《竹影》《山中避雨》《給我的孩子們》《云霓》《黃山松》《送考》《手指》等)能選入語文教材,可見他的語言堪稱漢語言文字的典范。
豐子愷隨筆的第二個特點就是童心滿滿,童心即純潔無瑕、天真爛漫的赤子之心。海豚出版社重版的《緣緣堂隨筆》,封面即豐子愷的一幅漫畫:畫面上一小兒額前一綹髫發(fā),兩手各持一柄蒲扇,一前一后,作騎自行車狀,以假亂真,憨態(tài)可掬。這正是豐子愷畫與文的相通之處?!毒壘壧秒S筆》中《兒女》《從孩子得到的啟示》《憶兒時》《華瞻的日記》《阿難》等篇都寫了童心童趣,自然本真,詩意諧趣。明末思想家李贄寫過《童心說》,目的是借真實坦率的童心反對言行不一的假道學。豐子愷關(guān)愛的兒童絕不僅止于自己的兒女,而是普天下的兒童,因為兒童天真、自然、清白、明凈,沒有被塵世的污垢所蒙蔽,保存了健全的天賦和真樸的元氣。豐子愷筆下的兒童世界,其實就是他的理想世界。這種理想明顯帶有烏托邦性質(zhì),但也是暗夜中對晨曦的一種憧憬。
豐子愷的隨筆能從細微處見哲理,其代表作有《漸》《緣》等。豐子愷是李叔同在杭州的浙江第一師范學校任教時的學生。一九一八年七月一日,李叔同在豐子愷等人的陪同下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成了著名的弘一法師,其座右銘是“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豐子愷從弘一法師那里受到的不僅是凈土宗和律宗的影響,還有變佛法為世間法,變宗教信仰為人生追求。比如豐子愷講人生的漸變,不是為了消極出世,而是學會掌握大自然陰陽潛移、春秋代序的規(guī)律,活得更加明達。豐子愷講的緣,并不是宿命論中的因果報應(yīng),而是提倡一種因緣和合的包容精神。豐子愷談到佛教徒弘一法師對基督徒謝頌羔的肯定和欣賞,就是一種“奇妙不可思議”的緣分。
豐子愷不僅為讀者提供了百余篇優(yōu)秀的隨筆,而且總結(jié)出了寶貴的隨筆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他指出,漫畫并不是漫然下筆的繪畫,隨筆也不是隨便寫出的文章。他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是:先有一種創(chuàng)作靈感,然后篩選表達這種旨意的素材,用一根主線貫穿全文,安排好素材的布局,做到分段起訖恰當;傷過一番腦筋,成竹于心之后,才可以思前想后、提心吊膽地下筆,脫稿之后還要反復(fù)推敲。豐子愷的創(chuàng)作心得,頗值得隨筆作者認真借鑒。
七 《當代中國作家隨筆精選》
一九九六年三月,上海東方出版中心出版了一部《當代中國作家隨筆精選》,柯靈主編,內(nèi)收張承志、韓少功、諶容、張抗抗、鐵凝、艾云、公劉、白樺、蔣子龍、劉心武、陳祖芬、范小青等人共七十二篇作品。主編是名家,出版社是好出版社,作者都是當代作家中的佼佼者、創(chuàng)作的多面手,所收作品當然應(yīng)該全部點贊。只是這部六十六萬字的作品選沒有認真的導(dǎo)讀文字,卷前只有一則五百字的前言,并沒有區(qū)分散文和隨筆這兩個概念。所收的作品,在我看來,只適合于廣義散文的概念,至于是否做到了精選,恐怕見仁見智。
在這些作家中,自覺運用隨筆體裁進行創(chuàng)作的是劉心武和艾云。劉心武有六條創(chuàng)作規(guī)箴,其中第二條是:“不再將就心外的牽動,自己愛寫什么就寫什么,愛怎么寫就怎么寫。”他的《跨過五十歲的門檻》一文就符合隨筆的標準。一九八九年,他還在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文藝隨筆集,書名叫《一片綠葉對你說》。艾云即李艾云,獲得過“廣東省新人新作獎”。她出版過《艾云隨筆——女人自述》,對女人的情調(diào),女人與智慧,南方女人和北方女人等女性學方面的諸多問題進行了廣泛的思考,孤立地看每篇互不搭界,一合編就立即顯示出了特定的系統(tǒng)性。張承志的《致先生書》,作者自我定性為關(guān)于魯迅的一篇“隨筆”。他形容自己寫這篇文章時“臆想和胡說一發(fā)便不可收拾”,這也符合隨筆創(chuàng)作時的精神狀態(tài)。所收韓少功的《作揖的好處》一文,對中國傳統(tǒng)禮儀中的作揖進行了辛辣的反諷,顯然是一篇典型的雜文。所收公劉的長文《活的紀念碑》,是描寫父女情的傳記文學,無論如何都品不出隨筆的味道。
作為一個讀者,我讀完《當代作家隨筆精選》的感受是,書中所收絕大部分都是文藝性散文,即周作人所謂“美文”,像張抗抗的《牡丹的拒絕》,文筆細膩優(yōu)美,集中描寫的是洛陽牡丹花會盛況。白樺的《仰望雪寶鼎》,集中描寫岷山山脈的一座頂峰,撥開了這個旅游勝地在云霧中的神秘面紗;他的《故鄉(xiāng)的河》,篇幅緊湊,深情描繪了白樺心靈中那條永不干涸的故鄉(xiāng)的河流,也是典型的美文。所以,文藝性散文跟隨筆宛如雙胞胎,常常被人看混。
八 《世界散文隨筆精品文庫》
此書一九九三年六月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共分八卷:英國卷、美國卷、法國卷、德語國家卷、俄國卷、日本卷、東歐卷、拉美卷。每卷編譯者不同,未署主編大名。每卷有序言,有作者簡介,有文章簡注。
“英國卷”編譯者對隨筆這一概念理解比較寬泛:“在這個選集里,我們的散文概念不拘于‘美文’,而且是包括了隨筆、游記、書信、回憶錄、傳記等形式較寬意義上的散文。”基本上相當于跟韻文相對的“廣義散文”。編者除指出英國散文具有最令人尋味的幽默特質(zhì)之外,還指出英國散文的文風走過了一段由雕琢奢華到樸素誠實的過程,證明好的散文絕不單純表現(xiàn)在辭藻、句式方面的形式美,而且還必須具有一種為普通人能共同欣賞的樸素美。
“美國卷”的編者認為,狹義的美文在美國文學中并不多見,因此本卷所收文章文體上包括布道、演說、書信、評論。編選者認為,美國散文的基本特點是“其鮮明的社會內(nèi)容,言之有物,極少空泛呻吟之作”。該書諸文的作者,如霍桑、愛倫·坡、馬克·吐溫、艾略特、??思{等,都為中國讀者所熟知。馬丁·路德·金的演講詞《我有一個夢想》,其影響遠遠超出了文學領(lǐng)域。
“法國卷”的作者群星燦爛,多到無法一一提及?!哆x編者贅言》中談到了兩方“散文”概念的復(fù)雜性,以至一細說就不免落入專家的彀中。又談到了散文翻譯之難,“其情趣之美、哲理之美、精神之美,尤其是辭章之美,非高手不足以傳其神韻,肖其形貌”。這些都是切中肯綮之言,非深研者所能道及。在介紹隨筆之父蒙田(1533—1592)的《隨筆集》時,編者談及了他所理解的隨筆特征:“內(nèi)容包羅萬象,大至社會人生,小至草木魚蟲,遠至新大陸,近則小書房,但無處沒有我在,寫法上是隨意揮灑,信馬由韁,旁征博引,汪洋恣肆,但無時不流露出‘我’的真性情?!?/p>
“俄羅斯卷”篩選的十五位作家大多以小說、詩歌享譽文壇。編譯者收錄的主要是抒情散文。但托爾斯泰長女托爾斯塔婭的《遙遠的回憶》、普里什文的《一年四季》、金茲堡的《二三十年代的札記》則帶有明顯的隨筆特征。編譯者對隨筆的理解是:“隨手所記,短則幾百字,長則幾千字,內(nèi)容廣泛,文字洗練,思想深邃。”此書編譯于一九九一年冬和一九九二年,其時正發(fā)生了蘇聯(lián)解體這一重大的國際事件。編譯者認為:“歷史上任何一個政權(quán)的更迭、制度的變化,甚至民族的興亡,都不曾使一個民族乃至人類的歷史遺產(chǎn)得以消亡?!?/p>
日本的隨筆有一千多年的悠長歷史,有過三部享有盛譽的隨筆集:清少納言的《枕草子》,吉田兼好的《徒然草》,鴨長明的《方丈記》,分別寫的是宮廷所見、掌故逸聞和人生哲理。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就是隨想隨寫,隨撕隨扔,但都具有趣味性,能排憂解難,借社會苦難揭示人生真諦。
《徒然草》共有二百四十三段。周作人只翻譯了他認為最有趣味的十四段,發(fā)表于一九二五年四月出版的《語絲》周刊二十二期。吉田兼好是一位法師,原文系古文,是學習日本古典文的入門教材。但周作人還是盡力將譯文白話化。此后郁達夫、王以鑄、文東、王新禧和李均洋也都節(jié)譯或全譯過《徒然草》。如果按“信、達、雅”三個標準要求,周作人的譯文比較忠實原文,而其他譯者的譯文風格則可能更容易被現(xiàn)當代讀者接受?!墩聿葑印放c《方丈記》也有中文譯本,在中國的影響小于《徒然草》。
“德語國家卷”,卷名比其他卷多了“國家”二字,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德國分為東德和西德,直到四十多年后才重新統(tǒng)一;像奧地利這樣的國家,也主要是用德語交流。德意志民族是一個擅長思辨的民族,出現(xiàn)了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這樣的古典哲學大師和馬克思這樣能改變世界的思想家。德國散文也以哲理散文聞名于世,代表作家有叔本華、尼采、卡夫卡等。自覺選擇隨筆體裁的似不多見。用德語寫作的奧地利詩人里爾克寫過一部長篇小說,名為《馬爾特·勞里茨·布里格隨筆》,是用隨筆體寫小說的一種探索,相當于日記體或書信體的小說。
“東歐卷”所收作品選自歐洲東半部的國家。魯迅曾特意從這些國家的文學中尋求反抗和吶喊之聲。像密茨凱維奇、顯克微支、聶魯達、哈謝克、伏契克、昆德拉、裴多菲、伐佐夫這些作家的作品,在中國都擁有眾多的讀者。東歐的政論和游記在散文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該卷編譯者談到波蘭的納魯舍維奇、克拉西茨基和聶門策維奇是著名的隨筆作家,但本卷并未選譯他們的作品。倒是捷克作家楊·聶魯達(不是智利詩人聶魯達)的《天使是女的嗎?》,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文論《被貶低的塞萬提斯遺產(chǎn)》,具有鮮明的隨筆特征,不僅寫得隨意,而且幽默風趣,有真知灼見。
“拉美卷”所收作品也是區(qū)別于小說、詩歌、戲劇的廣義散文。編選者認為散文的好處就是散淡,隨便,不拘格套,信手寫來,有感而發(fā),而這些正是隨筆體裁的要求。拉美文學汲取了印第安文學、歐洲文學和非洲文學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民族風格和地域特征,其散文、隨筆同樣如此。墨西哥作家阿蘇埃拉的《親切的往事》,魯爾福的《悠遠的記憶》,尼加拉瓜作家達里奧的《在智利》,秘魯作家巴列霍的《藝術(shù)雜談》,我以為都是典型的隨筆,文字長短不拘,思緒有跳躍性,但散而不亂,都有貫穿線索和基本內(nèi)容,文字帶有散文詩的特征。
九 結(jié)語:散文“六姓”
把體裁跟姓氏扯在一起,只是一種追求幽默的說法??鬃釉唬骸懊徽齽t言不順?!痹谖膶W理論范疇“正名”,只是為了以名正實,增強一些名詞術(shù)語內(nèi)涵的準確性。從“散文”這一體裁中既然衍生出美文、小品、速寫、雜感、隨筆這些不同提法,就說明它們彼此之間有質(zhì)同形異之處。然而查閱當今的一些論文、專著,這些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顯得寬泛且模糊。一一較真,無異于自蹈雷區(qū)。好在我不是在編寫文藝理論教材,而只是以普通作者和讀者的身份談點隨感,求教于大方之家罷了。為了捕捉每種體裁的主要特征,我姑妄概括為:散文姓“散”,美文姓“美”,小品姓“小”,速寫姓“速”,雜感姓“雜”,隨筆姓“隨”。
散姓源自西周初期被分封的古散國,是姬姓的一個分支,由復(fù)姓“散宜”簡化而成,恰似“歐陽”被簡化為“歐”。湖北、陜西一帶尚有姓“散”的居民。聶紺弩就把自己的舊體詩集取名為《散宜生集》,一九八二年出版,被胡喬木贊為“作者以熱血和微笑留給我們的一株奇花”。正如姬姓后來又分支為王、周、吳、鄭、衛(wèi)、楊、臧等十幾個姓氏,散文這一體裁也演化出了美文、隨筆、小品、速寫、雜感等分支。
眾所周知,糧食這個名詞中又存在小麥、水稻、玉米、大豆、薯類等不同品種,雖然同樣能果腹,但畢竟不能把它們混為一談。德國文豪歌德的詩劇《浮士德》中有一句名言:“生活之樹常青,而理論往往是灰色的?!边@并非輕視文學理論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指導(dǎo)作用,而只是說,文學理論常常滯后于日新月異的創(chuàng)作實際。文學理論之樹只有植根于創(chuàng)作實際這片沃土,源源不斷從中汲取滋養(yǎng),才能繁衍生息、根深葉茂。
先談美文。美文即周作人首倡的“藝術(shù)性”的散文,“用藝術(shù)的方法表達個人的感情”。周作人把這種體裁比喻為詩與散文之間的橋梁。他認為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序”(如《滕王閣序》)、“記”(如《岳陽樓記》)、“說”(如《捕蛇者說》)都屬于美文一類。西方蘭姆、霍桑、吉辛等人的文章也屬于這一類。我認為美文姓“美”。中國確有人姓美,大約有一萬人,他們即使是朝鮮族、蒙古族、錫伯族,也同屬中華民族。既然提出“美文”這個概念,那么這種體裁的文字就必須美。正如鄭振鐸所形容:“譬若清新的朝曙,皎潔的夜月,翠綠的森林,澄明的碧湖,今天看他是如此的可愛,明天看他也是如此的可愛,今年看他是如此的美麗,明年乃至無數(shù)年之后看他,也固是如此的美麗?!保ㄞD(zhuǎn)引自《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爭集》)
美的范疇很寬泛:包括意境美、情感美,還有必不可少的文辭美。我個人的閱讀體驗是,有些“濃得化不開的”美文反不如“返璞歸真”的美文感人。我欣賞辭藻華麗豐富、注意韻律節(jié)奏、比喻生動恰切的散文,但更喜孫犁那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文。大學時期有機會到白洋淀農(nóng)村,勞動之余捧讀孫犁那些獨具水鄉(xiāng)特色的美文,的確感到如嚼橄欖、如品醇酒。當時那種被美文陶醉的感覺,六十年后仍不時涌上心頭,讓我真正領(lǐng)悟到“返璞是修養(yǎng),歸真是境界”。
我說小品姓“小”,是因為中國的確存在“小”這個姓氏,分布在江蘇、云南、貴州、河南等地,只不過比較罕見罷了。作為體裁的“小品文”,也的確具有短小、細微、精悍的特征?!靶∑贰边@個詞源于南朝,原指佛經(jīng)的節(jié)本。全譯本則稱之為大品?!妒勒f新語》中記述了一位叫殷浩的將軍,閱讀小品,夾了二百張字條標明疑難之處,想跟一位高僧研究,最終也沒有解決。后來把序、記、論、跋、碑、傳、銘、贊、尺牘等都泛稱為小品?,F(xiàn)代的小品又分為諷刺小品、時事小品、歷史小品、科學小品等類型。我寫過一篇千字文《說茶》,總分七段,查百度,似已選入了語文閱讀教材。我以為,作為小品文,無論是議論、敘述或抒情,無論是幽默、諷刺或靈動,總不宜篇幅冗長。作為一種帶普及性的體裁,文字也應(yīng)該通俗簡練。
速寫姓“速”。速姓原本起源于中國?!对贰分芯陀幸粏T驍將叫速不臺,曾率兵攻打金國。文學作品中的“速寫”一詞是借鑒了繪畫中的一種技法,用簡練的線條勾勒幾筆,即能在極短的時間之內(nèi)傳神地再現(xiàn)人或物的形態(tài)。我讀過的最佳速寫文章是丁玲的《速寫彭德懷》,初發(fā)表于一九三七年二月三日的《新中華報·新中華副刊》,后收入一九三八年出版的《一顆未出膛的槍彈》一書時,又將篇名修改為《彭德懷速寫》。特別有意思的是,此文初刊時,在篇名右側(cè)還刊登了一幅丁玲畫的彭德懷素描:頭戴紅軍的五星軍帽,目光炯炯,嘴唇厚實,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了彭大將軍英武、憨厚、質(zhì)樸的形象。魯迅曾說,他的《故事新編》中的作品“也還是速寫居多”,我認為這主要是指塑造人物的技法,就體裁而言,《故事新編》仍然屬于小說。
姓“雜”的比姓其他姓氏更為罕見,但山東新泰卻有此姓。在傳統(tǒng)的同姓村里,也常把外姓人統(tǒng)稱為雜姓。我說雜感姓“雜”,因為雜感多為零雜的感悟,大多發(fā)表于報刊。一九〇四年,陳景韓在上?!稌r報》首創(chuàng)了“時評”專欄,推動了雜感這種體裁的繁榮發(fā)展。五四時期《新青年》雜志開辟“隨筆錄”欄目,更將中國現(xiàn)代的雜感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魯迅的雜文集中,就有不少以文明批評和社會批評為宗旨的雜感。雜感的特征是抒寫零星的感悟,內(nèi)容龐雜。至于雜感與雜文的區(qū)別,我將在另一文中詳細論述。需要補充說明的是,雜感雖多為評論體,其他體裁的作品有時也稱為雜感。清人黃景和有兩句名詩“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就出自他的七言律詩《雜感》。
宋版《百家姓》中沒有隨姓,但這并不證明中國古代沒有人姓過“隨”,只是因為當時隨姓人口只有四十六萬,大姓中位居第二百零三位,在《百家姓》中掛不上號,這是閑話。說隨筆姓“隨”,只是強調(diào)隨筆的特征:隨心,隨意,率性而談,隨手下筆;但又能做到隨而不亂。隨筆雖然隨意,但并不是胡噴亂侃。只有作者博識、博養(yǎng)、博積、博悟,下筆時才能不拘一格,縱橫捭闔。好的隨筆大多有一個吸人眼球的話題,情感或濃或淡,均需誠懇真實,才能引起普遍共鳴。
最后以幾句畫蛇添足的話作為本文的收束。為了把握隨筆的特征,我的確費了一番大功夫,在酷暑天出了滿身熱汗。但最終自己似乎并沒有徹底搞明白,也沒有給讀者徹底說明白??傊?,有意寫作的文友今后還是發(fā)于本心地隨意寫作,這樣才會出好文章?!峨S筆》雜志的編者還是在散文這個大范疇內(nèi)隨意選登,保持其包容的特色。如果在一些概念上糾纏不休,那就會削足適履,這也是有違我的初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