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凡人
2024年2月2日,距離農(nóng)歷新年還有一周,淮海中路1253號的門開了。一名五六十歲的女性走進來,從帆布袋里拿出一個塑料封口袋,又從塑料封口袋里拿出一個白色信封。信封里是一沓新舊不一的100元鈔票。她抽出來遞給窗口的工作人員。驗鈔機嘩嘩作響,一共4000元。
一問才知道,她原本是一名普通工人,退休后干了保潔工,每月工資3000元。
“這些錢比您一個月工資還多,保潔工作這么辛苦……”工作人員說。
“沒關系的,我還有退休工資,夠生活了。沒關系的。”她說。
上海的雨已經(jīng)連續(xù)下了許多天,氣溫逼近冰點,她卻只穿了一件單薄的抓絨外套,腳上套著雨鞋。她的短發(fā)凌亂地支棱著,夾雜絲絲銀色。她始終戴著口罩,不愿意留下個人信息,只在捐款登記表上勾選了“助學”一欄,就匆匆準備離去。
“您留個名字吧,我們好給您打發(fā)票。”工作人員勸她。
“沒關系的,不留了。我每年清明節(jié)都會去龍華烈士陵園掃墓,那么多英雄犧牲后都沒人知道他們的名字,我這個算什么呢。沒有關系的。”講到無名烈士時,她有些哽咽,又接連說了好幾個“沒關系”。
“您怎么穿這么少?”工作人員不再勸了,擔心她出門會冷。
“不冷不冷,我在干活不會冷,這些衣服足夠了。”她說,自己平時買衣服最貴的不超過50元,“只要我活著,就要幫助別人……”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恐怕很難相信,這動人得就像小學課文里的一幕,就發(fā)生在身邊。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的愛心窗口已經(jīng)開設了30年,我們來到這里蹲點采訪,發(fā)現(xiàn)有太多“做了好事不留名”“舍己為人”的故事正如此具象地在這里展開:
有默默資助學生、直到她大學畢業(yè)的出租車司機;有每月堅持來捐款100元的面館老板;有從滿月就被爸爸抱著來捐款,直到工作仍在獻愛心的上海小囡;有每逢大災必來捐款的房產(chǎn)中介小哥;有捐資10萬元幫助云南山區(qū)孩子上學的98歲新四軍老戰(zhàn)士;有接受幫助后又轉(zhuǎn)而幫助別人的漸凍癥患者……
他們是上海這座超大城市中最平凡的普通人。他們的善舉宛若“微光”,卻能照亮整座城市。
平凡
1月31日上午,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夾著冷風吹打在人身上,寒氣透骨。路上的行人少了很多,愛心窗口的大廳外偶爾有一兩個人走過,行色匆匆。
10點35分,兩位銀發(fā)阿姨相互攙扶著走進來。
“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來?!遍L發(fā)的阿姨一邊從包里拿出500元一邊說。她叫王根娣,今年66歲,是一名服務行業(yè)的退休工人。一個月前,她看到甘肅地震的新聞,想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就上網(wǎng)搜索捐款渠道,查到了愛心窗口,趕來捐了200元。這天是她第二次來捐款,捐款項目是“助幼”,幫助患有大病的兒童。
這一次王根娣還帶上了73歲的金玉英?!拔覀兪青従?,上回我聽小王說她來這里捐款,就讓她下次來的時候帶我一起來?!苯鹩裼⒄f著,也捐了500元。
這天上午兩人相約一起從寶山趕來。王根娣說,金玉英的“家庭負擔很重”:她是上鋼五廠的退休工人,家中96歲的老母親、癱瘓在床的老伴兒和53歲腦出血的侄子都靠她一個人照顧。她們之所以臨近中午才到,一是因為路遠,二是因為金玉英要一早把家里打點好,利用午飯前的空隙跑這一趟。
“錢是身外之物,我們從小受了共產(chǎn)黨的恩惠,現(xiàn)在自己有能力也想幫助別人?!苯鹩裼⒄f,她奶奶以前是居委會主任,她從小就耳濡目染,讀書時即便自己吃不飽也會把餅分給班里條件困難的同學。
“說起來真的很‘神’,每次我?guī)椭藙e人,也會有人幫助我。”王根娣接過話茬,講起自己一個人帶孫子坐地鐵,好幾次都有路人主動幫她搬運嬰兒車,讓她感動,“社會上總歸還是好人多”。
“還是好人多”——在愛心窗口設立的30年里,這個樸素的觀點一直被論證著。1994年5月,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成立,設立了愛心窗口,雖然地址幾經(jīng)變更,但前來捐贈的愛心人士一直沒有斷過。2018年愛心窗口落戶淮海中路1253號后,上門捐款的人更多了。去年,愛心窗口的捐贈人數(shù)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達到了1.4萬人次,捐款總金額達801萬元。
那么,來捐款的都是些什么人呢?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因種種誤解和溝通渠道的缺失,公益與公眾相隔甚遠,甚至有人認為,慈善是有錢人、名人的專利。然而,30年來走進愛心窗口的,絕大多數(shù)并不是所謂的有錢人和名人。
“他們都是最基層的老百姓,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但他們都有一顆愛心?!?7歲的劉虹美是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成立時第一個報到的員工。直到2017年返聘期結束,她在愛心窗口工作了23年,接待了無數(shù)前來奉獻愛心的市民。
她記得,有位七八十歲的老婆婆,老公和大女兒都因癌癥去世了,自己和小女兒同住,家里條件并不寬裕,卻從2007年開始結對資助一位三年級的小學生。每年開學前,老婆婆都會資助這個學生1500元,過年還會給他200元壓歲錢,一直到他高中畢業(yè)。老婆婆自己穿的衣服都是一二十元的地攤貨,會把節(jié)省下來的錢給孩子買鞋、羽絨服,送到家里。
還有身患肝硬化的吳國芬老人,每天從買小菜的錢里省出1元,一年省出365元來捐款。2008年汶川地震后,她開始每天多省1元,一年又多省出365元來捐款。年年如此。
劉虹美把這些凡人善舉形容為“微光”,即便自身力量微小,仍想盡力照亮別人。
今年44歲的周峰每個月都會到愛心窗口捐款,已經(jīng)堅持了近20年。第一次來到愛心窗口時,他在閘北經(jīng)營一家面館,看到愛心窗口的新聞,就來捐了30元。
此后每個月他都會來捐款,從最開始的每月捐30元,到后來每月捐100元,遇到大災大難還會多捐100元。疫情3年,周峰的面館因為生意不好關了門,他也失去了固定收入,生活變得拮據(jù)起來,他的捐款卻從未間斷,直到今天。
此外,周峰還堅持無償獻血。去年4月,他簽下了捐獻同意書,去世后捐獻自己的眼角膜。
傳遞
漸凍癥青年唐旭終于挺過來了。
前些日子,他因為上呼吸道感染,引發(fā)了較為嚴重的肺炎,一度出現(xiàn)呼吸衰竭,在ICU住了一周多,終于轉(zhuǎn)危為安。
“這次肺炎算是提醒我,自己還是一個漸凍癥患者。”由于說話困難,唐旭選擇用微信文字的方式和我們交流,“但我不會中斷愛心窗口的捐款?!?/p>
1991年4月,唐旭出生在江蘇宿遷一個貧困的農(nóng)民家庭。9歲時,他被確診為漸凍癥。十幾歲時,他的病情已經(jīng)發(fā)展到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四肢僅剩右手食指稍能動彈。
為了給兒子治病,唐旭的父親來到上海打工,唐旭也在上海入學。后來,唐旭考入上海海事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畢業(yè)后成了一名IT工程師。工作之余,他和好友一起花兩年開發(fā)出“小蜜蜂無障礙”公益小程序,幫助殘疾人士出行。
唐旭的事跡被報道后,越來越多人知道了他??珊芏嗳瞬恢赖氖牵?年來,他一直堅持在“五四”青年節(jié)或者“七一”黨的生日這天,坐著電動輪椅搭乘地鐵,往返兩三個小時到愛心窗口捐款助學。
“是時候做點事情回報社會了。我就是堅持學習,才最終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所以,我不想看到那些孩子因病、因貧而失去求學的機會?!碧菩裾f,“在我的能力范圍內(nèi),我會一直關注并支持慈善助學項目?!?/p>
在愛心窗口的柜臺上,一直放著兩本資料表,一本是貧困中、小學生資料表,一本是貧困大學生資料表。翻閱這兩本資料表不難發(fā)現(xiàn),貧困大學生一般為在滬高校就讀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情況各不相同;貧困中、小學生則一般是上海本地人,普遍來自郊區(qū),家庭貧困的原因多是父母離異或者家中有人罹患大病。
愛心窗口志愿者沈杰英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審核和跟進這些貧困學生的情況。前幾天她核實幾個孩子的情況時,電話打得她“眼淚都要流下來了”。她說,這些孩子的遭遇讓她心生憐憫,但好在有人不斷獻出愛心,而這份愛心正不斷傳遞和延續(xù)。
家住奉賢的蔣淑婷還記得,2011年她讀五年級,原本幸福的家庭突遭重創(chuàng):她的父親在修理耕種機械時受傷,高位截癱;原本在超市打工的母親為了照顧父親,不得不辭職在家,整個家庭沒有了經(jīng)濟來源。那種絕望感和無助感深深刺痛了蔣淑婷的心,直到今天仍讓她難以忘卻。
正是那一年,一名普通的出租車司機陳建明走進愛心窗口,看到了蔣淑婷的資料。他同情這個小女孩的遭遇,并決定結對資助她。
蔣淑婷父親手術后不久,陳建明和愛心窗口的工作人員就帶著1500元和禮物上門看望了她們一家。后來,蔣淑婷讀初中,陳建明的資助變成了每年2000元,高中是每年2500元,大學又漲到每年3000元,一直到她大學畢業(yè)。
蔣淑婷一直心懷感激。小時候,她會給陳建明寫信,匯報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長大后有了手機,她也常常向陳建明分享自己的點滴進步。出租車司機和貧困學生的故事就在這座城市里默默地書寫著。
其實,陳建明除了資助蔣淑婷,還資助福利院的老人,不僅逢年過節(jié)買水果、補品看望,還帶老人們參加了杭州、南潯、烏鎮(zhèn)一日游;他還定期去看望兒童福利院的孤殘兒童,動員身邊的朋友來捐款……
“我做這些事情并不是為了炫耀自己,而是為了讓更多人看到這些需要幫助的人群。”陳建明說,“小人物也可以有大行動。”
2023年,蔣淑婷大學畢業(yè),考入奉賢區(qū)規(guī)劃和自然資源局。陳建明覺得他有種看到自己的孩子長大成人的驕傲。更讓他欣慰的是,蔣淑婷拿到第一個月的工資后提出,自己也想結對資助貧困學生。
那年9月10日,陳建明專程開車接上蔣淑婷來到愛心窗口,結對幫助了一個松江區(qū)的初中女生。蔣淑婷說她在那個孩子身上看到了曾經(jīng)的自己,也更能設身處地地理解她、幫助她?!拔視恢辟Y助她,就像陳師傅這些年幫助我一樣?!彼f。
愛心就這樣傳遞和延續(xù)下去。從1994年發(fā)起至今,愛心窗口已經(jīng)累計資助貧困學生2萬余人次。
習慣
“外婆,這是哪兒啊?”小男孩趴在愛心窗口,轉(zhuǎn)過頭問旁邊正在捐款的老人。
老人一邊拿出錢遞給工作人員,一邊告訴他:“這是獻愛心的地方,是做善事的地方?!?/p>
老人名叫潘秀珍,72歲,電氣公司退休工人。她專程趕在過年前來捐上這筆4000元的善款,而這是她每月5000元退休工資的大部分。
“生活享受起來是沒有底的,我寧愿自己平時省一點,擠出這筆錢,起碼能幫助一個大山里的孩子。”潘秀珍說,她之所以要來捐這筆錢,源于自己年輕時在黑龍江北大荒上山下鄉(xiāng)的經(jīng)歷。即便自己后來回到了上海,退休后可以樂享天倫,她卻從未忘記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艱苦歲月。她的心里也總是掛念著,世界上的某些角落還有人在艱難生存。
這次來愛心窗口捐款,潘秀珍沒有告訴兒女,唯獨帶上了自己的小外孫?!半m然他現(xiàn)在不懂,但讓他留個印象也好,我們點點滴滴地培養(yǎng)教育,希望他長大后能做個有愛心的人?!迸诵阏湔f。
在愛心窗口,有太多像潘秀珍一樣的人,他們把慈善當作一種習慣、一種家風,代代相傳。
趙智慧一家四代同堂,到愛心窗口獻愛心的傳統(tǒng)也延續(xù)了四代人。她的父親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每年春節(jié)前都會捐出自己一個月的退休工資給“讓貧困戶過好年”項目,直到去世。父親去世后,趙智慧繼承了他的傳統(tǒng),每年繼續(xù)到愛心窗口獻愛心。如今趙智慧年紀大了,她就把這個習慣傳給了自己的女兒,后來,女兒又傳給了她的女兒……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2000年4月,剛剛滿月的陳旦旦被父母抱著來到愛心窗口。他們以陳旦旦的名義捐出了她人生第一筆善款。此后,陳旦旦每年生日前后都會來愛心窗口捐出自己的零花錢,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從不間斷。
“我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他們希望我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陳旦旦說。
初中畢業(yè)后,陳旦旦去了日本留學,直到大學畢業(yè)才回國。這些年,即便陳旦旦自己不在上海,她也會每年委托父母去愛心窗口替她捐上這筆善款。
陳旦旦的捐款持續(xù)了23年,她也從一個襁褓中的嬰兒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如今,陳旦旦已經(jīng)回國工作,她說自己會一直把這個習慣保留下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溫度
邵慶工作的房產(chǎn)中介距離愛心窗口不遠,每天上班他都會路過這里。剛開始,他只是好奇。2021年河南水災,看到新聞的邵慶第一次走進了愛心窗口,捐出了100元錢。此后,但凡有災,他都會來獻上愛心。
邵慶是“新上海人”,從安徽老家來上海打拼十多年,每一分錢都來得不易。但他堅持,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邵慶說,作為一名房產(chǎn)中介,工作中他見慣了人情冷暖,也見過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算計,但每次來到愛心窗口,都會讓他覺得上海是一座充滿愛心的城市?!澳憧茨切敔斈棠?,從很遠的地方坐公交、地鐵來捐款,都會感受到滿滿的正能量?!?/p>
工作人員鐘素梅是福建人,至今還記得一位令她感動不已的上海老人。
那是2021年7月的一個雨天,一位70多歲的老人走進了愛心窗口。他穿著普通,看起來并沒有什么特別。詢問了工作人員幾個有關愛心窗口和慈善基金會的問題后,他表示自己想捐一筆錢,一共91萬元。同時他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錢要用于實現(xiàn)共同富裕;二是不能宣傳報道。
鐘素梅答應了老人。在幫助老人完成捐款后,她看到了老人手機彈出的銀行信息,余額只剩下了4000多元……
因為雨下得太大,鐘素梅提出為老人打一輛車回家,老人拒絕了,“這樣你們就知道我住在哪兒了。”鐘素梅又提出可以用老人自己的手機打車,老人發(fā)現(xiàn)還是得告訴她住址才能輸入后,再度拒絕。直到最后,目的地地址輸入了老人家附近的延安西路定西路路口,不輸入具體的小區(qū),老人才終于同意,上了車……
“我只知道他是一位退休的工程師,但我們更覺得他是一位讓人肅然起敬的老人?!辩娝孛氛f。
在愛心窗口蹲點的最后一天,我們跟隨志愿者唐飛宇一同完成了一項重要任務——去看望98歲的李利老人。去年9月,離休干部李利捐出10萬元善款,用于資助邊遠山區(qū)的貧困學生。在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的聯(lián)系下,云南省紅河州第一中學的一批貧困學生得到了幫助。
從愛心窗口出發(fā),步行20分鐘,就到了李利老人的家。推開掛著“參戰(zhàn)退役軍人”牌子的大門,李利和她75歲的女兒藍云已經(jīng)靜靜地等在家中。
唐飛宇把一封感謝信遞到李利手中,并向她展示捐贈儀式的照片。老人連聲說“好”,立刻拆開讀了起來:“敬愛的李利奶奶:您好!我是來自云南綠春的陳情艷,得知能給您寫信我倍感榮幸與激動……”
信很長,寫了兩頁多,李利仔細地讀完,說:“這個小孩子了不得。你看她,有規(guī)劃,而且自律,說要克服自己的缺點……”李利覺得很欣慰。
同行的還有兩位華東政法大學實習生,年輕人好奇李奶奶的人生故事,老人就興致勃勃地講起來。她出生于淮安的名門望族,本姓尹,不到14歲就加入共產(chǎn)黨走上了革命道路,并給自己取了一個新名字——“李利”,希望革命早日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她主動請纓,從市委機關到市北中學任副校長,此后便一直耕耘教育,直至離休。
“我小學只念了半年,一輩子都沒有一張畢業(yè)證書,但我知道教育重要?!崩罾貞?。年輕時,她和丈夫工資不低,但他們除了5個親生的小孩外,還領養(yǎng)了2個孩子,日子過得并不寬裕。計劃經(jīng)濟年代,夫妻二人每人每月有29斤糧食,她就和丈夫說好,每人每月捐出5斤糧食,幫助家庭困難的學生。聽說有考上大學沒有路費的學生,李利會拿出自己的工資,讓教務主任轉(zhuǎn)交,從不說是自己捐贈……
這樣的傳統(tǒng)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無論是從居委那兒得知的困難戶,還是家中保姆老家出了事,李利都會解囊相助。她說:“人生灰暗時有人幫助太重要了。這是同志之間的階級友愛,做這樣的事情是一種快樂。”
“媽媽一生都是如此,對我們后代也是這樣教育?!彼{云說,李利自己生活非常節(jié)約,一條棉褲穿了很多年,春秋褲的里襠補了又補,“今天這身衣服是知道你們要來特意換上的?!迸赃叺闹狡魃洗钪罾麆倓倱Q下來的舊衣。
從李利家出來,陰雨初歇,地面干爽,梧桐樹上掛上了紅紅的燈籠,連日的寒意終于一掃而空,洋溢著這座城市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