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告訴你》:那些遺失的美好也值得
這是一個關于童年的故事。在我的童年故事里,鄉(xiāng)村電影放映員是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行當,它不僅是父親的職業(yè),也是我的第一份兼職。記得三年級暑假剛學會騎自行車,我便跟著父親走村串巷去放電影。他穿著鄉(xiāng)下不多見的白襯衣、青西褲、黑色涼皮鞋,梳著考究的小背頭,騎著永久牌自行車,車后馱著長江牌放映機、擴音喇叭、汽油發(fā)電機;我則騎著剛好能夠上腳蹬的鳳凰女式自行車,車后馱著兩部12毫米電影拷貝和一塊電影幕布。我們一起穿過石子嶙峋的鄉(xiāng)村公路、泥濘的鄉(xiāng)間小道、狹窄的田埂……去的時候,夕陽西下,炊煙翩躚,柴火飯的香味一陣陣吹來,人們都追著我們倆問今晚放的什么片子,父親見到小孩子們總是樂呵呵地回答“打仗抓壞人的片子”,碰到大人便停下來發(fā)支煙,遇到漂亮的阿姨嬸子還會調(diào)笑一兩句,引來一陣嬉鬧,這個時候我總是紅著臉飛快地騎著車跑到前面去。回的時候總是深夜,寂靜的鄉(xiāng)間小道上只有我們自行車霍落霍落的聲響和兩支手電筒發(fā)出的光亮。
90年代初的露天電影,還是風靡鄉(xiāng)村的時髦東西。誰家有喜事,都喜歡在自家門口放上一場電影。選一塊曬谷子的大場坪,撐兩根竹篙支起一塊銀幕布,掛上大喇叭,然后量上40步的距離(換成我,一般是70步),放上一面八仙桌,長江牌電影機放在桌上,前面是12毫米電影拷貝,后面是空盤。一部電影一般有三卷拷貝,中間換拷貝的時候,便隆重介紹誰誰誰家喬遷或者新婚之喜,特奉送電影一場,以酬謝鄉(xiāng)親云云。場坪里人山人海,片子好看的時候連樹杈子上和房頂上都是人??傊?,每一場電影都是鄉(xiāng)村大狂歡。
后來,農(nóng)村里慢慢都通上了電,電視開始普及,VCD、DVD也漸次出現(xiàn),花一塊錢便能租一張影碟、看好幾部香港動作片。鄉(xiāng)村電影慢慢凋零,父親也慢慢凋零了。而我茁壯成長,考上大學,參軍入伍,遠離家鄉(xiāng),安居北京。電影依舊是我業(yè)余生活中的不可替代。3D觀影、杜比影院、環(huán)繞立體聲,各種條件的加持,讓看電影變成一件精致且昂貴的事情,我還是懷念那塊鄉(xiāng)下碼著草垛的曬谷場,那臺時不時卡殼的長江牌放映機,那種席地而坐、心無芥蒂的暢快,那份由電影帶來的對外面世界的憧憬……
這篇小說的寫作始于2021年,原本只是藉此懷念故去的父親以及同樣遠去的童年。石匠、代課老師、嘉陵摩托、雜貨店、禮堂、供銷社……兒時的記憶被拔開了塞子,來勢洶涌,泥沙俱下,因為沒有節(jié)制,小說寫到后面便收不住口,成了結(jié)結(jié)實實的爛尾工程。此后兩年,我時不時從E盤里翻出它來看一下,像一個蹩腳的赤腳醫(yī)生面對疑難雜癥,除了搖頭也別無他法——但我并不甘心,作為一個業(yè)余寫作者,作品本就寥寥,更不允許浪費。
再一次鼓起勇氣把稿子翻出來,是在魯迅文學院的509宿舍。2023年9月,魯院第44屆高研班開班,對于現(xiàn)代文學館C座后面那幢六層回形建筑,或許這不過是迎來的又一批過客??墒菍τ谖覀儯绕涫窍裎疫@種行伍出身的業(yè)余作者,在這里度過的三個半月有一種海市蜃樓般的虛幻感。這里寬松、自由、暢快。車水馬龍、行色匆匆屬于外面,這里是大隱隱于市的桃源。院子里有個小花園,魯迅、丁玲、茅盾、巴金等文學巨擘的等身雕塑無論冬夏始終堅守,你可以趴在他們肩膀上來張合影,也可以隨時與他們來一場平等的文學對話。魯院的一棵白楊樹、一根南瓜藤似乎都是為文學而生的,更不用提那些喂飽過一大群茅獎魯獎甚至諾獎得主的食堂大師傅,還有那些清晨幫我們收拾宿醉殘局的保潔大姐。同學中有大刊編輯、文學博士,也有警察、水手、記者、護士,有橫掃科幻屆的大牛、日更萬字的寫手,也有粉絲數(shù)十萬的博主、拍大片拿大獎的導演,大家各有來頭,卻彼此赤誠、心無芥蒂。我們時常為一篇小說、一個觀點爭得就差跳腳罵娘,可彼此心知肚明:我們是天南海北精挑細選出來的同類,沒有誰比我們更適合放在一個屋檐下了。
我也不知是哪一堂課、哪一個老師的哪一句話點醒了我,或者是哪一個同學發(fā)表或獲獎的作品刺激了我,讓我把存在E盤的小說殘稿翻出來重新結(jié)構,總算讓它回到了正確的軌道上。小說寫完后我忽然明白:我們來魯院,不就是來尋找那份遺落在童年的天真和美好嗎?
本雅明在《講故事的人》中說,講故事者是一個讓其生命之燈芯同他的故事柔和燭光徐徐燃盡的人。對于一個寫作者來說,最大的幸運在于你所有的經(jīng)歷都不會白白浪費。那些痛苦的過往值得書寫,那些遺失的美好同樣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