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蔚:一九二九年清華留美考試風波
清華成立之初是以美國退還庚款開辦的留美預備學校,除本校高等科畢業(yè)生外,還公開考選指定學科的??粕懊郎钤臁R痪哦哪昵迦A停招高等科,轉型為大學,次年招收大學部第一級學生。一九二九年夏,清華最后一屆高等科和大學第一級同時畢業(yè),又招考了十名留美??粕?。此次考試從舉辦方式到錄取結果均有爭議,但早已湮沒無聞,殊堪鉤沉。
校內與董事會之爭
清華一九二八年八月改為國立大學,由大學院(后改稱教育部)和外交部共同管理。兩部聯合聘任九人為清華董事,經大學院院長蔡元培推薦,羅家倫出任校長。當時國立大學均歸教育部管轄,無董事會,清華是唯一例外。是年九月頒布的《國立清華大學條例》規(guī)定,清華董事會半年開一次常會,議決教育方針、預算、派遣及管理留美生的方案和經費支配等重大事項,審查校長的校務報告。校內決策機構仍為教授會和評議會。這一反常的組織架構也造成行政掣肘,教授治校與董事會遙控的矛盾已然埋下。
十一月,清華評議會議決,自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一年每年考送國內大學畢業(yè)生十人留美。月底,清華董事會在南京開會,選舉任鴻雋和唐悅良為常務董事。改歸國立前,清華基金早有損失數百萬的傳聞。董事會決定徹查基金虧損,加強保管。羅家倫向董事會提交了工作報告,計劃利用基金建筑校舍、擴充設備,董事會卻要求不得動用基金,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大宗建筑暫緩,并將一九二八年度預算核減十萬元??歼x十名專科生也寫入了羅家倫的報告,董事會對此未有異議,著眼于整頓舊制留美生,以撙節(jié)開支。
羅家倫履新時,帶來此前在東南大學的門生郭廷以做秘書,請來北大校友楊振聲擔任教務長,馮友蘭任秘書長。一九二九年一月,羅家倫任命楊振聲、馮友蘭和各系主任組成招考委員會,商討本年留美??瓶荚嚪桨???嘉瘯Q定設文學、哲學、心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經濟、社會人類學、市政工程十三科,定額十名,男女均可報考,錄取不分性別,七月一日起在北平、上海同時考試。當時清華共十四系,除中文系外與考試的十三科一一對應,表明方案的設計是從照顧本??忌霭l(fā)。四月初,清華董事會開第二次常會,再度核減年度預算,又議決增加留美名額,自當年起每年考選專科生三十人,其中女生至少取五名。考試由董事會主持辦理,楊杏佛、凌冰、胡彬夏、張歆海和羅家倫為籌備委員,聘請國立大學教授組織招考委員會。此次會前,任鴻雋辭去常務董事,改選胡彬夏繼任。胡彬夏是清末第一批公派留美女生,回國后投身教育事業(yè),致力于為女性爭取平等權利,也是清華董事會首位女性,保障女生名額應由她力主通過。另兩位提議增加留學名額的董事凌冰和張歆海均出身清華,張歆海有兩個弟弟張企恭、張企泰正在清華大學部就讀。
國立清華大學招考赴美留學專科生章程
清華一九一四年首次招考留美??婆?,以提倡女子教育,一九一六年起招收??颇猩?,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七年隔年考選一次,男女名額相等。民初中學男女不同校,女子中學和師范的課程設置同男校有差異,與大學不銜接。一九二〇年,北大接納女生旁聽,南京高師首招女生,打破國立高校的女禁。一九二二年學校系統改革,女子學制方與男校統一。取消單設女生名額的慣例,名為男女平等競爭,實則忽視了女生獲得同等教育資格為時尚短的現狀。董事會雖有派遣留學的決策權,但執(zhí)意改變招考方案,自行主辦,無疑是對校方不信任。清華師生本希望將經費多用于擴充設施,增添師資和學額,而董事會削減校內預算,增派留學,都與此背道而馳。增加留學也有悖于清華改辦大學,在國內培養(yǎng)人才的發(fā)展方向。羅家倫隨即辭職抗議,清華教授會和評議會決定反對董事會決議,呈請政府取消董事會,清華學生也發(fā)起“改隸教育部,取消董事會”運動。
四月十一日至十七日,清華校方在《大公報》刊登留美??普猩鷱V告,仍為錄取十人,不分男女。不久,董事會重新制訂考試章程,函送校方辦理?!洞蠊珗蟆酚职炊聲桨笀蟮狼迦A招考留美專科生三十名,女生至少五名,七月二十五日起在上海交通大學考試,共設十二科,無地理。羅家倫長校后,支持翁文灝籌建地理系,定于一九二九年秋招生。新方案剔除了羅家倫力主開辦的專業(yè),只在上海考試更是脫離清華校方控制。教授會和評議會均議決不接受新訂章程,維持原案。
羅家倫辭職系以退為進,他以答記者問形式陳述與董事會的分歧,爭取輿論主動,又繞開董事會背后的外交部,請戴季陶和陳果夫在國務會議提案將清華改為教育部專轄。五月十日,國務會議通過該案,董事會隨之失去存在基礎。此前行政院已批準將清華基金移交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保管。清華校方大獲全勝,留美考試也順利按原計劃實現。
考選十人
一九二九年一月考委會設置的留美考試科目除專業(yè)課外,還有國文、英文、第二外語和三民主義,規(guī)定國文和英文不及格概不錄取,文學、哲學、歷史、政治、經濟、社會人類學的考生以八十分為及格,其他科七十分及格。六月初,評議會商定留美考試閱卷每科請校內外各一人會同評分。羅家倫返校復職后又主持評議會再次議決,先由校內一人評閱計分,再請校外一人審查。閱卷一先一后,加強了清華對考試的主導,校外復閱人成了陪襯,實際幾乎不會去更改初評分數。
七月一日至八日,留美考試在清華和上海交大舉行,前五天筆試,后三天口試。報名的一百四十三人棄考、輟考者不少,最終一百零四人完成考試。七月二十五日,考委會議定正取十人,備取三人。正取名單中,文學楊業(yè)治、哲學沈有鼎、政治王贛愚、物理周同慶、化學袁翰青均系清華應屆畢業(yè)生,歷史郭斌佳和數學胡坤升為清華助教,只有心理馮德培、經濟梁慶椿、生物張宗漢三人來自外校。招考章程原為擇優(yōu)錄取,即錄取成績最佳的十人,各門名額不限,每科取一人改變了規(guī)則??嘉瘯€以擴大留學機會為由,決定已考取其他留學考試者不予錄取,這也事先未說明。中央大學區(qū)當年六月下旬舉辦歐美官費留學考試,均為理工科,五名江蘇籍清華學生同時報考中大和本校。七月六日中大留學考試發(fā)榜,清華物理系施士元和化學系張大煜中選,二人也因此被排除在清華錄取之外。
國立清華大學留美??瓶荚囄锢韺?谱罡叱煽儽?/span>
國立清華大學留美專科考試化學??谱罡叱煽儽?/span>
結果揭曉,正取者歡呼雀躍,清華學生刊物《消夏周刊》發(fā)布了七人得中的喜訊,視之為本校莫大榮譽,清華教育和人才培養(yǎng)的成功。與清華大捷相反,北大、師大、工大幾所北平老牌國立大學全軍覆沒。軍閥時代,北京政局動蕩,學府亦不平靜,與教育當局屢有沖突,不斷發(fā)生欠薪、停課風潮。一九二七年奉系入主后,將北大、師大等國立九校改組為京師大學,政治高壓下,大批教授辭職別就。一九二八年國民政府推行大學區(qū)制,仍將北平九校合并,各校師生群起抵制,要求恢復獨立地位,以致遲遲未能開課,學生無法專心學業(yè),復校運動直到一九二九年夏仍未平息。清華校內雖也有爭端,頻繁更換校長,但獨立于北京教育系統,經費有保障,師資充實,教學秩序正常。大學部第一級學生經嚴格選拔,畢業(yè)的八十二人均堪稱精英,留學考試成績突出首先是實力的體現。
攪動輿論場
然而,責難之聲很快出現。七月二十八日,北平《新晨報》刊出政治科落榜者朱偰的文章,抨擊留美考試的組織、出題、錄取全由清華一手包辦,貶低清華教授的水平,言辭尖刻。朱偰指出,題目是根據清華課本,以政治思想史一門為例,主要考察記憶,流于冷僻瑣碎,看不出考生的一般學力和見解。本校學生清楚教授偏好,外校學生白費力準備。他還曝光,國文的文學常識題出得太難,清華取消原定錄取標準,甚至未達到六十分及格。七月三十一日,《新晨報》又刊登經濟科考生適庵的來稿,也稱命題基于清華教材,與北大等高校所學內容側重點不同,且許多題在清華的月考和大考已用過。因清華經濟系無人報名,外校人得以幸運考取。
國立清華大學留美??瓶荚囌螌?谱罡叱煽儽?/span>
朱偰一九二三年考入北大預科,在校時頻頻發(fā)表文章和譯作,一九二九年以第一名從政治系畢業(yè)。他的身世也不同凡響,父親是長期擔任北大史學系主任的朱希祖,家中來往的多是學者名流,儼然天之驕子。考委會議定章程時,朱希祖正是清華歷史系教授,此后雖回到北大專職任教,仍參與了留美考試的命題和閱卷,并未回避。他負責的中國近代史是政治科必考科目,給朱偰的分數相當高,后來便有清華歷史系學生直言此舉有營私之嫌。
政治科必考科目
八月一日,《新晨報》再度刊載朱偰對清華招考“黑幕”的揭發(fā),稱考委會將文學常識四十分抹去,國文成績只按作文計算。朱偰關注焦點在國文考試,也淵源有自。國文的校外復閱者是周作人,他與朱希祖留日時同為章太炎弟子,民元后長期共事,關系融洽。七月二十二日,清華將國文試卷送到周作人家中,他二十三日完成復閱,次日將試卷交還。而就在當天,朱偰登門拜訪,恰好可以知曉國文閱卷的情況。
到八月初,對留美考試的批評已從個人言論擴大為校際爭端。北大學生會向清華考委會去電質問考試不公,舉出的抹煞文學常識分數、錄取國文不及格學生幾點都與朱偰口徑一致。電文要求清華公布錄取標準、各科試題、考生分數和校別等信息,限三日內答復,語氣強硬。八月二日,師院學生會也向考委會發(fā)出質詢,四日,一工院學生又發(fā)表宣言。三校學生會一致強調,作為留學經費的庚款本出自全國,清華應秉公為國家選拔真才,無權偏向本校。面對物議洶洶,有清華學生投書《新晨報》為考委會辯解,《消夏周刊》則反唇相譏,稱之為失意者的牢騷和污蔑。
八月五日,《新晨報》刊出署名“雲”的社評《為留美??瓶荚囷L潮敬告教育部》,將留美考試視同營私舞弊,上升到違反五權憲法、關系教育和社會前途的高度,舉清代數起科場大獄為例,呼吁教育部正當處置?!缎鲁繄蟆飞玳L李慶芳是北伐后掌權華北的閻錫山部下。經過兩次旨在削弱地方派系的編遣會議,閻錫山與蔣介石矛盾激化。一九三〇年中原大戰(zhàn)爆發(fā)后,閻錫山曾想安排山西人喬萬選出任清華校長。但一九二九年八月時閻派尚未同中央決裂,《新晨報》集中刊文批評清華,乃至以社評介入,并非要染指清華校務?!缎鲁繄蟆分鞴P鄧之誠早年在云南編輯《滇報》,撰寫政論,參與反清革命,支持民國,后到北大供職國史編纂處,二十年代在北大史學系任教。《新晨報》社評均用筆名,有不同風格?!半叀惫P下是典雅的古文,引經據典,關注文物保存、黨史編纂,多次論述四川、西南問題,應出自從小在川滇生活的鄧之誠。
就在《新晨報》發(fā)表社評當天,清華考委會將澄清留美考試的報告書送與各大報館。報告公布了正取各科前三名考生的分數,解釋稱,因國文成績普遍不佳,可選人才太少,遂將文學科國文和英文改為七十分及格,其他科改為六十分及格,國文按作文分數計算。在各科總平均和專門平均滿六十分的考生中,錄取專門平均分最高者。試卷評閱和登記分數均用彌封,討論錄取名單時只知考號不知姓名,程序公正。
考委會發(fā)布報告后,朱偰旋即在《新晨報》反駁,北大學生會也再次發(fā)表反對宣言,并致電教育部長蔣夢麟,要求派員查辦,另組委員會重新招考。《新晨報》還登出數篇個人來稿,或質疑標準,或建議改進,討論持續(xù)到八月十九日。朱偰等人指出,考委會只說明國文分數線為何降低,無理由將英文一并降低,事實上,按原定分數線已有合格人選。如文學科楊業(yè)治國文原為七十一分,英文七十分;陶燠民國文八十八分,英文八十七分;周纘武國文九十二點五分,英文八十五分,后二人都在八十分以上。改按作文計分后,楊業(yè)治的國文變?yōu)榘耸c六分,英文也由不達標變成達標,另兩人反因專業(yè)分稍低而落選。其他科的國文也無須另計分,降至六十分及格,英文保持七十分標準即可。如按這一方式,錄取者應為文學陶燠民、政治朱偰、心理臧玉洤、物理施士元,其他不變。
國立清華大學留美??瓶荚囌螌?谱罡叱煽儽?/span>
羅家倫的秘書郭廷以參與了此次考試,晚年他曾憶及到清華后舊制留學結束,改為公開考選,“公開考試清華保障五名,讓出五名與其他學?!保∽C了確是有意操作。郭廷以還談到,羅家倫到清華赴任前,清華學生會以強硬手段迫使五名教職員離開清華,為接事掃清障礙。當時周同慶和袁翰青都是學生會領袖,周同慶出身東南大學附中,此前已與郭廷以相熟?!案碾`廢董”運動中,袁翰青是赴南京請愿的學生代表之一。留美考試周同慶的國文原為五十三分,英文六十分,錄取十人只有他英文未滿七十分,可以說,英文改到六十分及格就是為他量身定制。另一位襄助羅家倫的功臣袁翰青也恰因改變規(guī)則而獲利,張大煜總分和專業(yè)分均高于他,若非預先排除,化學科應錄取張大煜??忌藬挡欢?,且有口試,平滬兩地考號開頭不同,即便根據考號錄取,也不難對應身份。
余波·潛流
事已定局,要求教育部查辦的呼聲無人理會。八月二十四日,考取的十人與清華高等科畢業(yè)生一道乘船赴美。朱偰一外為德語,自費赴德留學,在柏林大學改學經濟,一九三二年夏獲博士學位。朱偰想回母校任教,但僅被聘為教一門課的講師,于是離開眷戀的北平,應聘南京中央大學,從此與另一座古都結緣。中央大學正陷入易長風潮,是年八月,他到南京不出數日,羅家倫被任命為中大校長,要在新的身份下共事,只得不計前嫌。
同年十一月,朱偰將留德期間的創(chuàng)作輯成《行云流水》,收有一篇《假使天涯真有知己……》,名為小說,全然寫實,記敘了他與同窗“筠影”的戀情。女友是他到清華應考的動力,他一心盼望考后能與她傾訴衷腸,定妥婚約,卻發(fā)現她已悄然離去。女友寫來長信解釋,將彼此關系定位為友誼。她到北大前,已遵父母之命定親,雖有心悔婚,但父母相繼去世,無法違背誓言。一九三〇年春天,她在家鄉(xiāng)如約完婚。朱偰對留美名額志在必得,對落第異常憤激,因為他錯失的不僅是前程,更失去了戀人。他在給“筠影”的信中坦陳:“我預備一方官費出洋,一方再請家里籌一筆款,一起上美國,可是現在是失敗了。我不能考取,為我自己的學業(yè),毫不介意的;可是打破了我的計劃,使我不免覺得可惜?!?/p>
從家鄉(xiāng)“鹿苑”等線索可知,“筠影”即錢卓升。她與朱偰同年考入北大預科,后在史學系畢業(yè),成績優(yōu)異。錢卓升老家在常熟鹿苑鎮(zhèn),出身書香望族,胞姊錢用和、胞兄錢昌祚均有成就。在南京,朱偰與錢卓升故人重逢,詩中不時浮現她的影子,滿懷“縱使成名何所用,分飛勞燕已多時”的惆悵。錢卓升抗戰(zhàn)勝利后赴美留學,后在臺師大教育系執(zhí)教。朱偰對她念念不忘,直到一九六四年,還寫下《夢游鹿苑舊同學故里》追憶往昔:“少年意氣余幾許,夢回清淚落潸潸?!?/p>
一九二九年清華留美考試政治科專門和總平均成績最高的是張歆海之弟張企泰,因國文作文不及格未能錄取,后到巴黎大學改學法律。文學科遺憾落榜的陶燠民也到巴黎留學,一九三四年病逝異鄉(xiāng)。周纘武則選擇進入清華新辦的外文研究所深造。清華開辦大學本科的同時開辦了研究院國學門,一九二九年秋起,又陸續(xù)開設各系研究所,招收全國大學畢業(yè)生,本校優(yōu)秀畢業(yè)生免試入讀。一九三〇年,清華決定不再舉辦留美??瓶荚?,將經費用于擴充研究院。在研究院兩年以上、有特殊成績可派遣留學。一九三三至一九三七年,清華共選派十六名研究院畢業(yè)生留學歐美。
一九三三年,教育部指令清華舉辦面向全國的庚款留美考試,專業(yè)以工科為主,培養(yǎng)國防和建設急需的人才??荚囄瘑T會由清華校長、清華教授三人、校外專家四人和教育部代表一人組成,命題和閱卷人來自不同高校和研究機構,清華教授占比不高,吸取了一九二九年的教訓。錄取的二十五人含九名清華畢業(yè)生、兩名清華助教,北大畢業(yè)生仍然無人中選,這次沒有引發(fā)爭議。到抗戰(zhàn)前,庚款留美連續(xù)考選四屆。一九三三年起,中英庚款董事會還設立留英公費生考試。參加一九二九年那場考試的人有數位考取了一九三三年后的庚款留學,這也可見當年人才濟濟,落選者在后來的激烈競爭中也能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