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作了這首櫻桃詩,安祿山還是史思明?
近來編輯知名文史掌故大家、“補白大王”鄭逸梅著《花果小品》書稿,擬出彩圖增訂本,幾經(jīng)搜尋,檢得中孚書局1936年版,也是該書的初版本。當(dāng)時吳湖帆、馮超然為之題簽,蔡震淵繪四幅花果冊頁作為插圖。不料即將面世之時,戰(zhàn)事爆發(fā),“金融立趨緊急狀態(tài)”,中孚書局突然倒閉,《花果小品》只見了樣書,而未能正式發(fā)行。1988年華夏出版社邀約再版,鄭逸梅先生遂在初版的基礎(chǔ)上增補了些篇目,文字亦略有增刪調(diào)整。
在審讀的過程中,兩個版本對校,亦不時查核辨析,常有所得。抽絲剝繭解決疑問尋找答案的過程,對于編輯來說別是一種享受。茲舉今日所審讀鄭逸梅《櫻桃》一文中所遇之例,與諸位讀者分享。文中寫道:
相傳安祿山好為韻語,嘗作櫻桃詩曰:“櫻桃一籃子,半青一半黃。一半寄懷王,一半寄周贄?!被蛘堃运木渥鞯谌湟字畡t協(xié)韻矣。祿山怒曰:“豈可使周贄壓吾兒耶!”
這段文字未詳所據(jù)何書。在檢索時發(fā)現(xiàn),它還有另外一個版本——“作櫻桃詩”的為史思明。既然這樣,那就不得不繼續(xù)“刨根問底”了。
上引這段文字中,周贄這個人,應(yīng)該沒什么疑問,其人追隨史思明多年,被委以重任,是史思明的得力干將。而照安祿山怒火中燒所說的“豈可使周贄壓吾兒耶”這句話推測,懷王當(dāng)為安祿山之子。
《新唐書·安祿山傳》載,安祿山有十一個兒子,天寶九載,唐玄宗封其三子,以安慶宗為太仆卿,安慶緒為鴻臚卿,安慶長為秘書監(jiān),皆未有被封為懷王的記載。倒是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曾被封為懷王?!缎绿茣な匪济鱾鳌份d,乾元二年正月朔,史思明據(jù)魏州僭稱大圣周王,建元應(yīng)天,以周贄為司馬。夏四月,改國號為大燕,建元順天,自稱應(yīng)天皇帝,立妻子辛為皇后,以史朝義為懷王、周贄為相。
于此,懷王是誰就顯而易見了,非安祿山之子,而是史思明之子史朝義。
一般情況下,文獻越早或許越切近歷史真實。檢唐姚汝能撰《安祿山事跡》,其卷下有對此事的詳細(xì)記載:
思明本不識文字,忽然好吟詩,每就一章,必驛宣示,皆可絕倒。嘗欲以櫻桃賜其子朝義及周贄,以彩箋敕左右書之,曰:“櫻桃一籠子,半赤一半黃。一半與懷王,一半與周贄?!毙±酏堊T進曰:“請改爲(wèi)‘一半與周贄,一半與懷王’,則聲韻相協(xié)?!彼济髟唬骸绊嵤呛挝?? 豈可以我兒在周贄之下!”
《新唐書·藝文志》只著錄了“姚汝能《安祿山事跡》三卷,華陰尉”,姚汝能其人生活的年代等信息不詳。據(jù)陳尚君先生所撰《〈安祿山事跡〉的成書年代》(《中華文史論叢》第九十輯)一文考證,姚汝能為唐武宗會昌末鄉(xiāng)貢進士,唐宣宗大中后為華陰尉,《安祿山事跡》為其擔(dān)任華陰尉時所撰,此時距離安史之亂已百年左右。
又,唐末丁用晦所撰《芝田錄》,專記隋唐間雜事,總六百條?!缎绿茣に囄闹尽分惠d“《芝田錄》一卷”,未著錄撰人。今未見單行本。關(guān)于“櫻桃詩”一事,《太平廣記》卷四九五引《芝田錄》有記載:
安祿山敗,史思明繼逆,至東都,遇櫻桃熟,其子在河北,欲寄遺之。因作詩同去,詩云:“櫻桃一籠子,半已赤,半已黃。一半與懷王,一半與周至。”詩成,左右贊美之,皆曰:“明公此詩大佳,若能言一半周〔贄〕。一半懷王,即與黃字聲勢稍穩(wěn)。”思明大怒曰:“我兒豈可居周至〔贄〕之下。”思明長驅(qū)至永寧縣。為其子朝義所殺。思明曰:“爾殺我太早,祿山尚得至東都,而爾何亟亟也?!彼济髯觽畏鈶淹?。周至即其傅也。出《芝田錄》。
于此可見,唐時相關(guān)文獻記載,“櫻桃詩”尚為史思明所作,宋李昉《太平廣記》因輯自《芝田錄》亦不誤。雖幾經(jīng)查核,很遺憾,未能找出將“櫻桃詩”歸之安祿山的“始作俑者”,但可以確定的是,宋以后出現(xiàn)了這一版本,宋葉夢得《避暑錄話》,明謝肇淛《五雜組》、何良俊《何氏語林》,清獨逸窩退士《笑笑錄》等皆是持此說法。后世間有引用者,而以《避暑錄話》流布最廣,以訛傳訛,至今未息。
現(xiàn)在回過頭去看鄭逸梅《櫻桃》一文所述文字,與《笑笑錄》幾乎全同,是否引自此本,今已無從查核了。當(dāng)然,白璧微瑕,鄭先生一時不察引了錯誤的版本,無損于其文史掌故大家的盛名。
近世章太炎在講演國學(xué)時,曾引用史思明“作櫻桃詩”例:
詩至清末,窮極矣。窮則變,變則通,我們在此若不向上努力,便要向下墮落。所謂向上努力就是直追漢、晉,所謂向下墮落就是近代的白話詩,諸君將何取何從? 提倡白話詩人自以為從西洋傳來,我以為中國古代也曾有過,他們?nèi)缫L祖,我可請出來。唐代史思明——夷狄——的兒子史朝義,稱懷王,有一天他高興起來,也詠一首櫻桃的詩:“櫻桃一籃子,一半青,一半黃;一半與懷王,一半與周贄?!蹦菚r有人勸他,把末兩句上下對掉〔調(diào)〕,作為“一半與周贄,一半與懷王”,便與“一半青,一半黃”押韻,他怫然道:周贄是我的臣,怎能在懷王之上呢? 如在今日,照白話詩的主張,他也何妨說“何必用韻呢”? 這也可算白話詩的始祖罷。一笑!
讀到這里,就由不得你不笑了。史思明若地下有知,看到自己竟然成為“白話詩的始祖”,不知作何感想。
(作者為中華書局上海公司副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