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意趣在點滴中呈現(xiàn)
冬季作為四季之末,天氣寒冷,外出行動不便,又沒有太多應(yīng)節(jié)的物產(chǎn),在古代詩詞中常以凄清、凋敝的形象出現(xiàn)。不過,唐代詩人白居易對冬季情有獨鐘。在他冬日所作的詩歌中,出現(xiàn)最多的不是梅、雪、松等自然意象,而是起居、沐浴、作詩、飲酒等生活場景。冬日的意趣,在點滴日常中呈現(xiàn)。
晚起與高臥——
大和元年之后,白居易長居洛陽,并在清幽的履道里購置宅第、精心布置。他寫過一首《負冬日》,說當冬日從南邊照入屋內(nèi)時,自己閉目坐在太陽的光輝中。這種感覺,“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讓人“曠然忘所在,心與虛空俱”。
在《冬日早起閑詠》中,白居易講述自己冬天的日常生活:“晨起對爐香,道經(jīng)尋兩卷。晚坐拂琴塵,秋思彈一遍。此外更無事,開尊時自勸?!?/p>
白居易之所以能在冬季享受閑適的生活,得益于他早早過上了“半官半隱”的生活。在唐代,五品以上的京官,有每日朝參的職責。大約凌晨五時半,百官需進入宮門。冬天,日出時間晚,多數(shù)人都要摸黑上朝。遇上風雪天,加上地面濕滑,上朝之路更是不易。
白居易任左拾遺時寫過一首《早朝賀雪寄陳山人》,向朋友抱怨早朝的辛苦。詩中說:自己黑夜里在厚達一尺的深雪中前行,一路“上堤馬蹄滑,中路蠟燭死。十里向北行,寒風吹破耳”。好不容易到了午門之外等候上朝,全身已經(jīng)被寒風吹透,只覺得“須鬢凍生冰,衣裳冷如水”。
在閑居洛陽之后,白居易終于過上了相對悠閑的生活。在題為《晚起》的詩中,他寫道:“爛熳朝眠后,頻伸晚起時。暖爐生火早,寒鏡裹頭遲。融雪煎香茗,調(diào)酥煮乳糜。慵饞還自哂,快活亦誰知?!?/p>
獨酌與共飲——
白居易晚年自號“醉吟先生”。他在《日高臥》中說自己“未裹頭前傾一盞”,顯然是將喝酒當成冬季起床后的第一要事。這種在早晨喝酒的做法,稱為“卯飲”。正所謂,“卯飲一杯眠一覺,世間何事不悠悠”。
在古代,冬季飲酒有一個重要功能,那就是取暖。在《歲暮》中,白居易這樣描述自己在冬日抵抗寒冷的方法——“夾帽長覆耳,重裘寬裹身。加之一杯酒,煦嫗如陽春”。將全身包裹起來,可以阻擋外部寒氣的侵襲;“加之一杯酒”,可以有效保持體內(nèi)的暖意。
白居易晚年時親友零落,有時只能獨飲。在《冬初酒熟二首》的后一首中,白居易感慨:“酒熟無來客,因成獨酌謠。人間老黃綺,地上散松喬?!迸笥褌円呀?jīng)和赤松子、王子喬一樣仙去,只留下自己自飲獨酌,真是倍感寂寞。
為了避免獨酌的寂寞,白居易常在冬季酒熟之時招朋友共飲?!熬G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就是用新釀的美酒和溫暖的火爐誘惑朋友劉十九來家中品嘗。
其實,在閑居洛陽的早期,白居易就曾作《戲招諸客》:“黃醅綠醑迎冬熟,絳帳紅爐逐夜開。誰道洛中多逸客,不將書喚不曾來?!蓖粫r期所作的《雪夜對酒招客》,吟誦“帳小青氈暖,杯香綠蟻新”,都使用了新酒加火爐的意象。
氈帳與暖爐——
白居易招客冬日飲酒的地點,常不在屋內(nèi),而是在宅院池塘邊的一個氈帳里。
他曾作《青氈帳二十韻》專門描述這頂帳子,說它是“遠別關(guān)山外,初安庭戶前”;氈帳的材料“合聚千羊毳,施張百子弮”,由羊皮制成,中有骨架;“有頂中央聳,無隅四向圓。傍通門豁爾,內(nèi)密氣溫然”,中高外圓,設(shè)有帳門;內(nèi)中空間很大,足夠“側(cè)置低歌座,平鋪小舞筵”。這種氈帳“汰風吹不動,御雨濕彌堅”,放在相對溫暖的洛陽,御寒效果不在話下,被白居易夸獎為“最宜霜后地,偏稱雪中天”。
氈帳里烤火爐,是白居易在冬日里的又一項愛好。他在《三年冬隨事鋪設(shè)小堂寢處稍似穩(wěn)暖因念衰病偶吟所懷》中記載,“暖帳迎冬設(shè),溫爐向夜施”。即使在冬天,也能“似鹿眠深草,如雞宿穩(wěn)枝”。
到了春天氣溫回暖、需要撤除氈帳火爐時,他還特意向氈帳和暖爐解釋,自己不是要拋棄它們,而是“無奈時候遷”。此時的分別雖然“離恨屬三春”,但“佳期在十月”。
獨善與兼濟——
讀了白居易的冬日詩作,有人也許會以為白居易過于關(guān)注個人生活的舒適,缺少了一些家國情懷。其實,只要對白居易生平有所了解,就知道他不僅“月請諫紙”,努力踐行勸諫之職,還致力于“救濟人病,裨補時闕”。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并與元稹等人一起倡導(dǎo)“新樂府運動”,積極地以詩歌創(chuàng)作參與朝政、反映民間疾苦。
然而,白居易的直言被當權(quán)者視為“詆訐”“訕謗”,遭貶為江州司馬。在江州司馬任上,他為自己立下“志在兼濟,行在獨善”的人生準則,在得到任用時為民請命、兼濟天下,在無法影響朝政時獨善其身、優(yōu)游自適。后來,牛李黨爭日益激烈,白居易決定過上“半官半隱”的生活,也是在不得其時的狀況下選擇“獨善”的無奈之舉。
即便在“獨善”的日子里,白居易也沒有忘記對民生的關(guān)心。在寫冬季沐浴的《新沐浴》中,白居易先寫“寬裁夾烏帽,厚絮長白裘。裘溫裹我足,帽暖覆我頭。先進酒一杯,次舉粥一甌。半酣半飽時,四體春悠悠”的溫暖舒泰,接著就想到“何處征戍行,何人羈旅游。窮途絕糧客,寒獄無燈囚”。
在杭州刺史任上,白居易慚愧于自身保暖而百姓饑寒,還發(fā)愿用惠民政策制作一件“大裘”:“此裘非繒亦非纊,裁以法度絮以仁。刀尺鈍拙制未畢,出亦不獨裹一身。若令在郡得五考,與君展覆杭州人。”
這種將自己的飽暖施諸天下寒士的情懷,是“兼濟”和“獨善”的一個結(jié)合點。
(作者為華東師范大學(xué)中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