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囚徒:退一步意味著失去,進一步伴隨著代價
相較于《克里斯蒂娜的世界》,安德魯·懷斯創(chuàng)作于1986年的《颮》(Squall)并不為人熟知。但當它出現(xiàn)在威廉·特雷弗的短篇小說集《生活的囚徒》中譯本的封面上時,卻讓人一怔,“倒像在那里見過一般”,仿佛天造地設(shè)。畫中央掛鉤上的黃色雨衣,掛在黑色外套上的望遠鏡,從敞開的大門望出去的石徑斜坡,高處一根已被吹斜的桅桿;畫面左側(cè),從懷斯室內(nèi)畫必有的窗戶望出去,海水在躁動,天空在變幻,仔細看去,只有窗欞上的兩只海星小擺件兀自無言而調(diào)皮地窺視、見證著大自然的無常與人類的哀樂。
深陷命運的網(wǎng)
懷斯畫作的敘事感、清冷感對于特雷弗小說的場景、人物確有一種意境相通之處——盡管藝術(shù)作品總是難以被界定與坐實,只是在某個特殊的時空,它們彼此投射、印證,奇妙契合了。夏季午后,當氣流炸彈“颮”過境時,天象驟變,風雨雷電在短時間內(nèi)歇斯底里地發(fā)作一番。冷熱、正負交鋒的剎那,那無處安放的憤怒、持久壓抑的情緒噴涌出來,狂喘著,嘶吼著,或化作雹子,斷了線似的傾瀉下來——速度之疾,掉落至地都來不及融化。
但,奇就奇在這股“瘋”暴來得快去得也快。當眼前滿目狼藉,人們尚未從颮這發(fā)瘋一般的殺傷力中緩過來時,它又變回了那個沉默的男人或溫柔的女人,仿佛一切都沒有發(fā)生過。這也正是懷斯這幅作品令人遐想之處:一墻將畫面分割成內(nèi)外、動靜兩個時空:它——颮,究竟是要來,還是已經(jīng)走了?未曾出現(xiàn)在畫面上的主人公——他,是不是來不及穿上雨衣就沖出門去,走到我們看不見的一處,前去搶救某樣物件?而這個令他無懼風雨的物件,和其他同樣面臨蹂躪的東西相比,是更令他不舍,還是關(guān)乎生計?是唯恐倒了再也扶不起來、吹走了再也尋不回來?抑或畫面表現(xiàn)的是颮已過,主人公四下查看后回屋,脫下了雨衣,但沒有帶上門。我們只知那桅桿已被吹斜,海水驚魂甫定。當殘風碎雨吹進屋里的時候,卻無從看見他的表情是落寞、無奈,還是不甘、焦灼。
這幅名為“颮”,卻沒有正面表現(xiàn)大自然暴烈的畫作,一如這本書里的男男女女,朦朧中涌動著欲望與不安,深陷命運的網(wǎng)——退一步意味著失去,進一步又伴隨著代價。他們各自披著命運的黃雨衣上場。當讀者闖入他們的故事時,已是中場,或是在積蓄一場颮的暴發(fā),或是在檢閱颮掃蕩后留下的久久不能愈合的創(chuàng)痛。那件黃色的雨衣,則無論是準備或是已經(jīng)歷經(jīng)風雨侵襲,卻總要棲息于室內(nèi)等候瀝干、平復,好隨時披掛迎戰(zhàn)。
如此一想,這件雨衣的主人,既是《隔世之過》中那個背負隔世之過,拒絕祖父支票,追求自由不羈的休伯特;也是《第三者》中用克制又刻意的語言當矛、當劍,與第三者明槍暗箭步步驚心,相信婚姻應(yīng)該慢慢枯萎、腐爛、死亡,而不該像癌細胞那樣被一刀切掉的戴了綠帽的丈夫博蘭。也可能是一個女人,就像《版畫師》中的太太,從不講人壞話、揭人瘡疤,柔柔弱弱溫文爾雅——戰(zhàn)爭期間當莊園里只剩下女人和孩子時,是她舉槍把兩筒子彈射進了一個德國兵的身體;二十多年后當丈夫背著她企圖偷腥一個少女時,她指著花園里玫瑰花床的中央對少女說;就是這,德國兵就埋在這?!笆篱g每一座冰山下都是一團火焰,每一個溫柔的眼神中都能射出一發(fā)子彈”,就此悄悄埋葬少女的不倫初戀。
文學一點兒也不時尚
當然,如果我們將作家特雷弗本人代入懷斯筆下的這所海邊的房子,代入這件雨衣,他取下、穿上又掛回,那情境仿佛也觸手可及。晚年時特雷弗有很長一段時間同妻子隱居在英國西南隅的德文郡,那是郊外一棟與一座廢棄的磨粉廠毗鄰的農(nóng)舍。壁爐里生著一小堆火,燈罩底下摞著書,窗戶底下便是綿延起伏的丘陵。他坐在一張扶手椅里,表情就像是一個人為一次漫長且可能危險的飛行剛剛系好了安全帶。
特雷弗說自己不是一個憂郁的人,只有懂得一些有關(guān)幸福、憂郁的事——幾乎是人性所能接觸到的所有一切——你才能寫小說。他不相信一個快活無比的樂天派可以當短篇小說家。較之其他,作家更多的是因為掙扎于文字——試圖去表達有時是難以表述的東西時的那種掙扎——而被弄得很憂郁。身為小說家,每當你進入白晝,勢必也要觸碰夜的黯淡。作家不會允許自己長時間無節(jié)制地沉淪下去。
當有人問特雷弗如今文學是否因為電視、電影的光芒以及人們對娛樂的渴望而失勢時,他覺得有危機,但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個問題取決于作家的心境——要是你為這事生氣,你就會說:“我希望能更嚴肅些?!边@種嚴肅,他指的是從托馬斯·哈代到P.G.沃德豪斯,從契訶夫到肖恩·奧法萊恩以來的一切。文學在流行樣式方面的壓力取代了這種嚴肅,他猜想那是某種有娛樂饑渴感的大眾需要的東西。
流行樣式這種東西屬于外套衣架之類的,對于文學——對于任何藝術(shù)——它是消極的。某些漸漸興盛于文壇的獎項搞出一個更像是文學馬戲團的東西。贏得這類獎項固然美妙,所有的錢都毫無保留地用于藝術(shù)也是件好事。但獎項、榜單,還有流行趨勢,都傾向于告訴你去讀什么——只是誘惑與虛飾不屬于文學。文學就是托馬斯·哈代,他一點也不時尚。他在多塞特郡嘔心瀝血,生活悲慘,寫出了不朽的作品。說到底,唯有作品是最重要的。如今,書籍在漸漸被強行做成脫口秀,比起“讀”,“講”得更多。
所見未必即所得
與特雷弗同時代的藝術(shù)家懷斯用蛋清調(diào)和顏料,在現(xiàn)代油畫世界中固守著傳統(tǒng)的蛋彩畫媒介,用干枯替代光澤,使光影大于顏色,其獨特的視覺感,仿佛充滿了某種隱喻。我們看到他用空曠訴說悲哀,用平靜描繪風暴。但藝術(shù)是不被局限的,換言之,所見未必即所得?!犊死锼沟倌鹊氖澜纭罚煌芍氖强释c堅強,但畫中女人卻真的是罹患小兒麻痹癥,又不愿坐輪椅。畫家如實地描繪他的這位女鄰居如何一步一步地爬回家,引發(fā)的卻是無盡的想象與回味——即日常的事物被賦予了超現(xiàn)實的包裝。用畫家本人的話來說,就是她“肉體受限,但精神無恙”。
在《生活的囚徒》首篇,也是令人印象至深的《三位一體》中,看似背運的年輕夫婦,被暗地調(diào)包的旅行,被雇傭的親情,憤怒的錯愕,回避的屈服,輕蔑的嗤笑,殘忍的玩弄……書頁背后一只看不見的手扼住了人物的咽喉。這對男女的余生也許一直就要假裝沐浴在威尼斯煦暖的陽光里,盡管內(nèi)心已是瑞士的凜冬。貪婪即失去,作家在如實描繪一個荒誕的調(diào)包記時,給予讀者一陣陣毛骨悚然的回味。
如果說對藝術(shù)的欣賞仿若羅生門,這是源于藝術(shù)作品的內(nèi)容或是其載體、周邊呈現(xiàn)出的黑洞?!兜吕R赫倫疑案》可能是這本書中“最不特雷弗”的一篇。因為它一反特雷弗的寫意感,濃墨重彩地講述了一個羅生門的故事。面對三具無法還原死因的尸體,至親、警方和媒體,甚至別有企圖的神父,在“硬幣或許還有另一面”的心理暗示下,被魔鬼收買了靈魂——死去的少女究竟是天使還是蕩婦?也許在打開潘多拉盒的那一刻,真相已隨一股青煙而去。人們在迎風而上逼近真相的過程中,遭遇了一場颮的浩劫,轉(zhuǎn)而開始逃避和改造真相。
在創(chuàng)作《颮》這幅作品的這一年,畫家懷斯本人也遭遇到一場風暴。人們在懷斯一個德國女鄰居的閣樓上發(fā)現(xiàn)了二百多幅懷斯的畫作,全部是這位女鄰居的裸體畫像,作于1970年至1985年十幾年間,而他倆各自的配偶此前對這批畫的存在一無所知。此事作為“驚天秘密”上了《時代》雜志的封面,人們都好奇于探知藝術(shù)家私生活的黑洞。懷斯的妻子也是他的經(jīng)紀人貝齊說,她不相信他們倆有過什么,否則這些畫不會擁有這樣的張力。畫家則說,他畫了這么多,哪里還有時間做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