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者的個人困境——自我懷疑
我不清楚是否每個寫作者都遭遇過這種困境——自覺寫下的每一字一句,甚至標點,都是垃圾。完成一日工作,關上電腦那刻,面對屏幕說,你又碼了一天垃圾。那一刻的煩亂、焦慮、挫敗、悲涼,無法言喻。
我曾試圖從梳理寫作經(jīng)歷入手尋找原因。
回想起來,認真寫作,或不再把寫作僅當自娛,始自2010年秋,寫到2014年夏便因工作變動中斷,中間還因孩子出生耽擱了半年。這段時間滿打滿算不過三年,我創(chuàng)作的和讓我滿意的作品基本出自其間。工作辛勞,寫作只能在晚上。下班回家小睡,九點前后醒來,寫至凌晨三四點,幾乎每部作品都是生死疲勞的產(chǎn)物,但從未有過自我懷疑產(chǎn)生。那時的情形一旦憶及仍歷歷在目:凌晨時分,靈感如洪水漫卷,就連笨拙的打字手法也有如神助,常有天下文字紛紛前來就我的快感。文章作結(jié),總是信心爆棚地對自己說,你又完成了一部杰作。
2015年下半年,新公司遷到異地,我等同于被動失業(yè),又重拾寫作,寫了約有小半年。長時間沉浸于劇本,我對小說的理解發(fā)生巨大變化,更注重故事,尤其注重故事中的“硬貨”,輕忽小說中常見的鋪墊、過門、心理描寫和不必要的閑筆。這離通常意義的小說越來越遠。不過,自信依舊。
2016年初,我回到出版社,寫作又中斷。我計劃根據(jù)著名編劇張萊的劇本大綱創(chuàng)作一部長篇小說。小說是與民國時期的天津有關的題材,可無論對民國還是天津,我都幾無了解,為不使小說露怯,我的考據(jù)癖犯了,大量購書,搜索資料,實地考察,問諸方家……一切僅止于準備,多年里沒空寫一字。
2021年初,我調(diào)入作協(xié),終于可以啟動創(chuàng)作這部醞釀已久的作品。動筆前,又做了精細準備。萬事俱備,只欠寫下,卻自動筆一刻始便陷入自我懷疑的泥沼。我自認有韌性,抱著萬一的期冀掙扎著,逼自己硬著頭皮寫,卻每時每刻都想逃避,于是寫寫停停,進展緩慢。
陷入困境的原因,我找了許多,看似確切,又都似是而非。
《夜跑者》便寫于這段時期。新單位有個大院子,適合跑步,調(diào)動不久后我便孤獨地跑起來。跑步得下班后,往往在夜色中。跑著跑著便想,何不寫個夜跑題材的小說。故事便在一次又一次跑步中構(gòu)思成形。等到落筆,自然逃不開自我懷疑的困擾,寫得毫無快感。情節(jié)走向也與初衷大相徑庭,成了心理罪案。害怕讀者厭煩,便在文字上極盡慳吝,能不寫就不寫,能少寫就少寫,反復刪減,連章節(jié)設計也是為儉省筆墨。這成了執(zhí)念,往好處說,讓文本簡潔,可也難免有簡單,甚至干癟之嫌。小說寫完便放下了,沒好意思拿出來見人。
去年得到去魯院學習的機會,我終于放下心理包袱,敢將近年作品示人。在改稿會上遇見張頤雯老師,我鼓足勇氣將作品發(fā)給她。大約半年后,意外之喜傳來,稿子過審了。這是我投稿作品中最沒底氣的一部,卻是命運最好的一部,沒遭遇退稿,且刊發(fā)在《北京文學》這樣優(yōu)秀的雜志上。之后,又是意外之喜,竟被《中篇小說選刊》選中?;仡^想想,何其榮幸,又何其僥幸。
于今我仍走在對抗困境的路上,感謝《北京文學》《中篇小說選刊》,在這艱難時刻給我撐持下去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