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物思故園 紙上憶舊事 ——由張岱《陶庵夢憶》說起
張岱是明末的風(fēng)雅文人,生于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紹興人。張岱家族在當(dāng)?shù)丶仁窃姸Y簪纓之族,又是富庶商賈之家。不幸生逢明清易代之際,張岱出生的時候,明王朝已是風(fēng)雨飄搖,兵禍四起。四十七年后,明朝覆亡。張岱一生,前半生在家族的庇佑之下過得逍遙自在,是個縱情恣肆、快意讀書的富貴閑人;后半世,國破家亡,家財散盡,窮愁守節(jié),常有斷炊之憂。
明以來江南商業(yè)發(fā)達(dá),社會風(fēng)氣活潑奔放,逸樂之風(fēng)盛行。江南士人,多風(fēng)雅、精賞,審美高雅,體現(xiàn)在筆端,形成日常生活的審美化,凝結(jié)為靈動多思、雅潔有趣的小品文,在有限的篇幅里顯出無限才思、妙趣,形成了有明一代小品文的盛行。風(fēng)格上,小品文多清新雋永,意趣流動,直抒性靈,消遣以自適,體現(xiàn)著文人特有的高度個人化的、精致的興味雅趣。其中,以張岱的小品文為最上乘,張岱也因此被譽為“小品圣手”。小品文這種文體尤其適合撫今追昔,讓舊日生活的點滴畫面浮現(xiàn)在文字里,顯出文人士大夫的浮世蒼涼之感。張岱的《陶庵夢憶》正是這樣一部追思往事、緬懷舊朝之作,整部作品的基調(diào)是悲涼的,里面的大部分篇目寫于明亡后。
在《陶庵夢憶》中,張岱追憶前半生繁華靡麗的生活,品茗、賞花、觀鳥、訪古、宴飲、雅集,何等的瀟灑閑散。在朝代更迭帶來的巨大的幻滅感里,張岱出入文字間,由文字重歸往昔繁華,“偶拈一則,如游舊徑,如見故人”,不由得生出無限感慨。張岱在《史闕》一書中說:“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因南渡后想見汴京舊事,故摹寫不遺余力。若在汴京,未必作此。乃知繁華富貴,過去便堪入畫,當(dāng)年正不足觀?!睆堘氛沁@般感同身受,也是這般窮盡筆墨,描摹至細(xì),當(dāng)年富貴閑人的生活何曾在意過?所有那些視作尋常的物事,今日回望,已是邈若山河,只如在畫中見。對早年生活的無限追憶、細(xì)致刻畫,反襯的是國破家亡后張岱無限的滄桑、遺恨、悵惘和懺悔,興亡之嘆,都在其中。
辨水焙茶,文人雅趣
從少年到中年,張岱過得閑散安逸,讀書作文,閑時不輟弦歌。正如張岱評自己堂弟燕客那樣:“故凡詩詞歌賦、書畫琴棋、笙簫弦管、蹴鞠彈棊、博陸斗牌、使槍弄棍、射箭走馬、撾鼓唱曲、傅粉登場、說書諧謔、撥阮投壺,一切游戲撮弄之事,匠意為之,無不工巧入神?!睆堘返纳钫沁@般縱情恣肆,精巧講究。
《陶庵夢憶》中有一篇《祁止祥癖》寫好友、也是當(dāng)時的江南名士祁彪佳從兄祁止祥,“有書畫癖,有蹴鞠癖,有鼓鈸癖,有鬼戲癖,有梨園癖”,張岱由此認(rèn)為“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睆堘范嗤嫖镏?,對于生活物事的態(tài)度是極認(rèn)真的,貫注著真氣與深情。飲茶就是張岱極為講究又很是自得的一樣癖好。
張岱在飲茶一事上,有辨水焙茶的絕技,能辨出水質(zhì)水味,還能吃出產(chǎn)地;曾放言杭州周邊一帶,過口就能確認(rèn)是什么泉,自得之色,溢于言表。禊泉就是張岱十八歲發(fā)現(xiàn)的一眼泉水,水質(zhì)上乘。
甲寅年也就是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的夏天,張岱偶然經(jīng)過斑竹庵,取水來喝,口感如玉石之涼意,很是奇特,“走看其色,如秋月霜空,噀天為白;又如輕嵐出岫,繚松迷石,淡淡欲散”。這幾句文字極美,簡凈雅致,以空靈雅潔之筆墨文字,寫泉水之色,如同秋月霜天,水汽氤氳得天空一片乳白,又像薄霧飄蕩山間,繚繞在松樹山石之間?!坝鄠}卒見井口有字劃,用帚刷之,‘禊泉’字出,書法大似右軍,益異之?!痹瓉泶巳办?,題字筆跡似王羲之書法,甚為驚奇。此等泉水,當(dāng)然得用之試茶,“試茶,茶香發(fā)。新汲少有石腥,宿三日氣方盡”。新汲的泉水放三日可散去石腥味,然后煮茶,方是最佳,最能托出茶香。禊泉水如何好呢?怎么辨別呢?也有講究,“辨禊泉者無他法,取水入口,第撟舌舐腭,過頰即空,若無水可咽者,是為禊泉”。抿一口泉水進(jìn)嘴里,翹起舌頭舔上顎,泉水瞬間就下去了,就像沒有刻意吞咽水一樣,這就是禊泉水。這說的是泉水的沁滑口感。
連煮茶的水都如此講究,張岱生活的其他諸方面又會是何等精致。所謂歡歌痛飲,月下聞笛,鑼鼓戲鳴,雪夜嬉游,多少人間樂事!而入清之后所有富貴閑人的生活都是前朝舊事了,隨流水落花而去,張岱又是何心情?“因想余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大夢方醒,舊事已遠(yuǎn),此生已然如此。“雞鳴枕上,夜氣方回”,夜半靜思,往事一一浮上心頭,憶從前以聊慰憂懷,燈火似夢,舟船之游,多少奇人好友,美人優(yōu)伶,宴飲集會,賞心樂事,都值得文字以記之。
非常可惜,禊泉因為太出名被毀。“城中水遞者日至”,于禊泉所在的寺廟“借炊,索薪、索菜、索米,后索酒、索肉;無酒肉,輒揮老拳。僧苦之。無計脫此苦,乃罪泉,投之芻穢。不已,乃決溝水?dāng)∪?,泉大壞”。一件美好之物就這樣因名聲太盛而被毀,怎不令人惋惜。
禊泉被毀之后,張岱又發(fā)現(xiàn)了一處好泉水,“張子試之,空靈不及禊而清冽過之”。此泉名字“玉帶”不太雅馴,張岱據(jù)典改為“陽和泉”,還作銘記之:“有山如礪,有泉如砥;太史遺烈,落落磊磊。孤嶼溢流,六一擅之。千年巴蜀,實繁其齒;但言眉山,自屬蘇氏。”這篇銘文是針對好事者擔(dān)心陽和泉歸為張氏而作,意思是陽和嶺本就是張家祖墓所在,先輩遺留下來的風(fēng)尚和功業(yè)與山水一樣久遠(yuǎn),就像說眉山自然是屬于蘇氏,陽和泉原本就是張氏家族的。本來屬于張氏家族的陽和泉尚可作文記之,在儒家知識分子看來屬于正統(tǒng)的明朝,被滿清政權(quán)取代,卻不可說也。
張岱不僅精于鑒水,還精于以好水制好茶,研制了一道蘭雪茶。皆因張岱的家鄉(xiāng)原先有一種名茶,叫作“日鑄雪芽”,此茶在宋代的時候就被選為貢品,有“越州日鑄茶,江南第一”的美譽??上У氖悄切┠昃┏抢锪餍械膮s不是雪芽茶式,而是安徽的松蘿茶。松蘿茶因制法先進(jìn),在市場上迅速崛起,把“江南第一”的日鑄雪芽壓下去了。張岱不甘日鑄雪芽茶的沒落,就想要改革雪芽茶的制作工藝。
具體制式如何改革呢?“扚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藏法,一如松蘿?!敝撇瓒及凑账商}茶的工藝來,泡茶則有講究,“他泉瀹之,香氣不出,煮禊泉,投以小罐,則香太濃郁”,張岱想到的辦法是用茉莉花的清香去中和茶香的濃郁,“雜入茉莉,再三較量,用敞口瓷甌淡放之,候其冷”,“以旋滾湯沖瀉之,色如竹籜方解,綠粉初勻;又如山窗初曙,透紙黎光”,這幾句寫茶色如山川美景一般,沁人心脾?!叭∏邋?,傾向素瓷,真如百莖素蘭同雪濤并瀉也?!鳖伾@么素雅淡綠的茶,自然要用素瓷,倒進(jìn)白瓷杯里的那一瞬間,極具藝術(shù)美,如上百株立在水中的素蘭與雪濤一同傾瀉而下。
這樣制出的茶,張岱取名為蘭雪茶,區(qū)別于舊制式的雪芽茶,因為“雪芽得其色矣,未得其氣,余戲呼之‘蘭雪’”。過去的雪芽茶只有很好的色澤,而沒有這種新制茶的香氣,所以張岱戲稱新茶為蘭雪茶,兼具色澤與清香之氣。
蘭雪茶一經(jīng)制出,四五年間就風(fēng)靡市場,時人皆以飲蘭雪茶為趣,張岱為之很是得意,“越之好事者不食松蘿,止食蘭雪”。張岱以一己之力研制出了流行一時的蘭雪茶,“帶貨”能力不可謂不強(qiáng)??上г诋?dāng)時已經(jīng)風(fēng)雨飄搖的明末,張岱終究難以只做個煮茶閑人。遭遇家國巨變,張岱晚年布衣粗食,瓦罐捧水,當(dāng)是心懷懺悔,懷念著當(dāng)年的那杯蘭雪茶。蘭雪茶不可再得,舊時歡歌亦不可得,舊朝故國更是只能夢里相憶也。多少舊事,多少人間風(fēng)物,既不可再得,不如且提筆記之。
《蟹會》就是張岱憶舊日風(fēng)物的一則。張岱與親友好結(jié)社,如詩社,定期聚會,就題詠詩,有如《紅樓夢》中海棠詩社。張岱最喜歡的還是蟹會了,人間至鮮不過螃蟹,“食品不加鹽醋而五味全者,為蚶、為河蟹”。到了金秋十月,正是吃河蟹的季節(jié),“河蟹至十月與稻粱俱肥”。一個“肥”字極為傳神,讓人不禁想象河蟹的肥美飽滿,“殼如盤大,墳起,而紫螯巨如拳,小腳肉出,油油如螾蜒”,“掀其殼,膏膩堆積,如玉脂珀屑,團(tuán)結(jié)不散,甘腴雖八珍不及”,八珍的甘腴都比不上白玉琥珀般的蟹膏這般鮮甜可口?!耙坏绞拢嗯c友人兄弟輩立蟹會”,紹興的十月已有些微涼意,螃蟹性寒,所以“期于午后至”。吃螃蟹也有講究,“煮蟹食之,人六只,恐冷腥,迭番煮之”。吃螃蟹自然也要風(fēng)雅,佐食也很講究,“從以肥臘鴨、牛乳酪”。臘鴨肥美別有風(fēng)味,牛乳酪則是張岱自創(chuàng)的一道甜品,他對此很得意。這道牛乳酪的食譜,張岱專門寫了一篇《牛乳酪》,也收在《陶庵夢憶》中。佐螃蟹的佳肴也很講究,“醉蚶如琥珀,以鴨汁煮白菜如玉版”,“果瓜以謝橘、以風(fēng)栗、以風(fēng)菱。飲以玉壺冰,蔬以兵坑筍,飯以新余杭白,漱以蘭雪茶”。
所有種種,“由今思之,真如天廚仙供,酒醉飯飽,慚愧慚愧”,曾經(jīng)的種種豪奢快意生活,如今想來,都已恍若隔世?!吧贋榧w绔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人間的一切繁華享受、精致去處,年少的張岱都曾一一游歷其間。然而明亡后,曾經(jīng)的豪奢已是如夢如幻,遙不可追,而今只道“慚愧慚愧”,余者種種,無可言說。張岱究竟在慚愧什么呢?也許是對曾經(jīng)享樂而不以為惜的懺悔,也許是對家國之憾的無限遺恨,其中況味,只有張岱自知了。
繁華成空,恍如隔世
康熙二年(1663年),六十七歲的張岱作詩懷念往昔繁華:“余生鐘鼎家,向不知稼穡。奴仆數(shù)十人,殷勤侍我側(cè)。喜則各欣然,怒則長戚戚?!睆堘返膽涯钍瞧降媲械?,仿佛說的是他人之事,對于時下的困頓已坦然接受??梢姀堘芬簧嗾\,為紈绔子弟時奢華靡麗,晚年布衣蔬食,耕種為家,亦是恬淡處之,對待命運從來都是怡然自得,盡情盡興的。想來張岱和李白、蘇軾是一樣的,世事變幻都曾見過,經(jīng)歷過,眉間筆端,未曾染風(fēng)霜,始終有一種近乎孩童的赤誠。
中原板蕩,遭逢兵戈涂炭的江南敗落下去,昔日的歌舞燕樂地,今日廢為荒榛野礫。眼前既無可述之事,不如追憶往昔,讓往事重現(xiàn)文字中,而哀思之情,亦寄于其中?!短这謮魬洝烽_篇《鐘山》寫大明皇帝的陵寢殿宇華麗,祭祀儀式肅穆,“孝陵玉石二百八十二年,今歲清明,乃遂不得一盂麥飯,思之猿咽”。如今的皇陵竟不得一盂麥飯來祭祀,張岱不禁慟哭。今昔對比,怎不讓人傷懷。
又有《日月湖》一篇,憶寧波日湖、月湖的小巧可愛,當(dāng)年清明盛況,游船如織,“桃柳爛漫,游人席地坐,亦飲亦歌,聲存西湖一曲”??此茖こ5纴淼墓P墨文字,深諳卻是沉重哀傷。所記事情都是前朝舊事了,所記之湖為日湖與月湖,日月合為明,對明朝的哀思悼亡,故園故國之思,都在其中,不言而自明。張岱在《日月湖》中寫道:“湖中櫛比皆士夫園亭,臺榭傾圮,而松石蒼老。石上凌霄藤有斗大者,率百年以上物也。四明縉紳,田宅及其子,園亭及其身。平泉木石,多暮楚朝秦,故園亭亦聊且為之,如傳舍衙署焉?!泵鲗懯看蠓蛩▓@亭蒼老,園中石頭上的凌霄藤都已歷經(jīng)百年,長如斗大,對官宦人家而言,天地宅院可以傳給兒子,而園林亭臺非常顯著地體現(xiàn)園林主人的個人審美意趣,往往就主人這一代了,反復(fù)易主,待之如驛站、衙門一般,隨意建造,哪里還能看見當(dāng)日主人之精巧心思。其中遺憾哀思,讓人不由得起明清之悲,這也是張岱的隱晦表達(dá),不見一字,而行諸文字,明亡后士大夫讀書人,尤其是被清兵肆虐最嚴(yán)重的江南的知識分子無所歸止的心境都見于其中。
張岱的一篇雪景文字《湖心亭看雪》,尤能見出張岱于明王朝風(fēng)雨飄搖之際的憂思之重,此篇亦可見張岱典型的語言風(fēng)格,凝練雅致,簡潔空靈。張岱另有《龍山雪》一篇寫雪夜與眾伶人為樂之快意。天啟六年(1626年)十二月,大雪下了三尺多深,晚上雪停天晴,張岱賞雪之興起,攜自家戲班五伶人隨他上城隍廟山門,坐觀雪景,見山門雪景奇特,“萬山載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這幾句白描真是美極了,群山之上,白雪皚皚,雪色耀眼,連月光都顯得暗淡了,因為月亮發(fā)不出光,只有一片呆白的雪光。這里“呆白”一詞用得極妙,顯出萬野寂靜,明月無光,天地之間只有雪色動人。
不同于《龍山雪》攜眾伶人一起觀雪取樂,乘興而去,盡興而歸,《湖心亭看雪》是張岱于天地之間孑然一人,孤身看雪。“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一個“絕”字,顯出天地的遼闊孤寂?!笆侨崭ㄒ?,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边@時候湖上雪景,可謂天地間絕色也,“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天與云,天與山,天與水,天光湖色間,一片潔白?!昂嫌白樱╅L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焙系挠白樱h(yuǎn)遠(yuǎn)地看著,只有一道長堤的那一點痕跡,湖心亭的那一點印子,和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
到了湖心亭一看,竟然有兩人在那里對坐飲酒,他們見到還有人來很是高興,拉著一起飲酒?!坝鄰?qiáng)飲三大白而別?!敝圩硬唤锌骸澳f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會在寒天大雪日往湖中賞雪者,不可不謂癡也,而且是天地間癡且孤寂者。這孤寂并非簡單的個人之孤寂,當(dāng)時的張岱懷著深切的家國隱憂登亭看雪,無處排遣的孤寂感彌散在天地間,個人的孤寂無處可遣,而家國命運又當(dāng)往何處去?思及此篇作于明亡后,而寫的是崇禎五年之事,其中所蘊故國之思,潛于文字之下;人世渺茫之慨,也都融在冷寂一片的雪景當(dāng)中了。
張岱筆觸靈思流動,好友祁彪佳形容他的文風(fēng)是空靈晶瑩?!逗耐た囱芳儼酌韫P法,有如水墨山水畫一般,獨具風(fēng)格,顯出張岱清雅簡凈之文風(fēng),凜冽清冷之氣,溢出筆端。
瑯?gòu)指5?,且作歸處
張岱在《自為墓志銘》中用近乎游戲的筆墨,自嘲自貶:“學(xué)書不成,學(xué)劍不成,學(xué)節(jié)義不成,學(xué)文章不成,學(xué)仙、學(xué)佛、學(xué)農(nóng)、學(xué)圃俱不成。任世人呼之為敗子,為廢物,為頑民,為鈍秀才,為瞌睡漢,為死老魅也已矣。”簡言之,此生已廢,一事無成。這當(dāng)然不是事實。張岱一生,以著史為志業(yè),所作《史闕》求補(bǔ)史之不足,所著《石匱書》存明史,總結(jié)明亡教訓(xùn),文章亦是大家;《陶庵夢憶》《西湖夢尋》《夜航船》等,作于著史立說之余,均為傳世名作。
為何張岱如此自嘲至塵埃呢?蓋因明亡,在時代巨變前,個人的生死、榮辱皆是虛空,已無所歸止,所有人間過往,都成舊事,張岱才如此悲慨良深,“年至五十,國破家亡,避跡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數(shù)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斷炊?;厥锥昵埃嫒绺羰馈?。張岱甚至一度有過以身殉國的想法,因史書未成,而茍活于世。
趙園先生在《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一書中評價說,以自虐式的苦行和自我戕害來保存志節(jié)是明遺民的普遍的生存方式。在張岱這往日的貴公子身上也可見這種刻意為之的苦節(jié)行為,謝絕世事,破布麻衣,披發(fā)入山,以對抗清廷強(qiáng)制要求的剃發(fā)續(xù)辮,留頭又留發(fā),以明心志。張岱一介白衣,明時未曾入仕,明亡之際奔走抗清,為此家財遭劫掠一空而不悔。
順治六年(1649年),張岱重返家鄉(xiāng)?;厝ズ?,家園已非,家產(chǎn)田地,皆為他人所有。貧困守節(jié)的張岱只好去假想自己的瑯?gòu)指5?。所謂瑯?gòu)指5兀瓷裣啥锤囊馑?。張岱曾費盡心血建造梅花書屋作為自己的讀書自得之地,終不復(fù)存,瑯?gòu)指5剡@樣一處勝地庭院是身處陋室的晚年張岱在想象中為之。只能于想象中找尋的,又豈止瑯?gòu)指5兀?/p>
“陶庵夢有夙因,常夢至一石廠,崢窅巖岪,前有急湍洄溪,水落如雪,松石奇古,雜以名花。”神仙洞府周圍山石險峻,洞穴幽深,溪流湍急回轉(zhuǎn),溪邊松石高奇簡古。這樣的地方自然是讀書好去處,“夢坐其中,童子進(jìn)茗果,積書滿架”。因為閑來無事,總是做此夢,所以張岱“醒后佇思,欲得一勝地仿佛為之”。這樣的好地方去哪尋覓呢,“郊外有一小山,石骨棱礪,上多筠篁,偃伏園內(nèi)”。張岱盡情想象如何造這座園子,“余欲造廠,堂東西向,前后軒之,后磥一石坪,植黃山松數(shù)棵,奇石峽之。堂前樹娑羅二,資其清樾”。這里應(yīng)該建造一幢大廈,廳堂東西向,前后再造軒,屋后平整出一片石坪,種上幾棵黃山松,再用奇石造出山峽的樣子。大堂前種兩棵娑羅樹,樹蔭遮陽,顯得堂屋更清爽?!白蟾教撌遥鴮ι铰?,磴磴齒齒,劃裂如試劍,匾曰‘一丘’。右踞廠閣三間,前臨大沼,秋水明瑟,深柳讀書,匾曰‘一壑’?!币磺鹨慧?,見主人雅趣。
庭院周圍的環(huán)境也是極好的,“緣山以北,精舍小房,絀屈蜿蜒,有古木,有層崖,有小澗,有幽篁,節(jié)節(jié)有致”。“山盡有佳穴,造生壙,俟陶庵蛻焉,碑曰‘嗚呼有明陶庵張長公之壙’?!边@么好景致的地方,張岱把自己的死后居所也安排好了,這里風(fēng)水極好,有山有河,“大沼闊十畝許,沼外小河三四折,可納舟入沼。河兩崖皆高阜,可植果木,以橘、以梅、以梨、以棗,枸菊圍之。山頂可亭”?!吧街鞅桑须樘锒€,可秫可秔。門臨大河,小樓翼之,可看爐峰、敬亭諸山。樓下門之,匾曰‘瑯?gòu)指5亍!薄熬壓颖弊?,有石橋極古樸,上有灌木,可坐、可風(fēng)、可月。”
張岱想象中建造的這座似《紅樓夢》里大觀園一樣曲水流觴、亭臺樓閣的園林是如此讓人神往,連自己身后事皆作了圓滿安排。
但瑯?gòu)指5亟K究不可得?!斑b思往事,憶即書之,持向佛前,一一懺悔”,張岱追思往日,內(nèi)心痛苦遺恨,感慨懺悔之深,如泣血之啼。夜半夢回,往昔繁華靡麗,隔著山河歲月,真如夢境一般縹緲難尋,又如夢境一般真切動人?!短这謮魬洝烦蓵?,原是無意為之,亦不用力,全在著史之余,回望世事,感慨系之,性情所結(jié),皆落筆端,文字自然流出。在懷念與懺悔之間,以舊事舊物聊遣悲懷。因為物事的細(xì)微真切,使得故國之思、易代之痛、世事渺茫之感而有了質(zhì)實的附麗。以閑適遣悲懷,或者也可以說仍是古代文人舊習(xí)吧。
(作者:江丹,系武漢大學(xué)文學(xué)博士,廣東省社會科學(xué)研究基地、深圳市人文社會科學(xué)重點研究基地深圳職業(yè)技術(shù)大學(xué)深圳文學(xué)研究中心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