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我的小說直到今天還都是那些戈壁軍營故事
王凱,一九七五年生于陜西綏德,中國作協(xié)全委會委員。著有長篇小說《導彈和向日葵》《上尉的四季》、小說集《沉默的中士》等。曾獲全軍文藝優(yōu)秀作品一等獎、人民文學新人獎、茅盾文學新人獎、十月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獎項。
Q:小說月報 A:王凱
Q
您開始小說創(chuàng)作的動力或者靈感來源于哪里?
A:在我的感覺中,每一篇小說是否開始,標準就是關于這篇小說的念頭是否能在我腦海里長久地盤旋不去。如果這個念頭出現(xiàn)不久就消散了,那也就沒必要去寫它了。真正很想去寫的小說在沒寫之前往往都成了自己的一件心事,我不把它寫出來它就會一直在那兒晃著,讓我心神不寧。到了這個時候,我就得開始想辦法把它寫出來,或者說把它解決掉。
Q
自己作品中有哪一部,因為創(chuàng)作過程之難忘,讓您對其有特殊的感情?
A:我要說是《荒野步槍手》的話,可能有人會說因為這部中篇獲了獎,其實在這個問題上,跟它獲獎確實沒什么關系。因為小說里寫到的大部分的生活細節(jié),都來自我二〇一九年冬天去內(nèi)蒙古草原的訓練基地參加演習的經(jīng)歷。那幾天我們跟戰(zhàn)士一起住在卡車上,真是受了一番罪,主要是草原的冬天太冷了,想喝口水得提前把礦泉水瓶塞在睡袋里,不然它就是一坨冰。當時并沒有想過要寫一篇小說,想的只是趕緊結(jié)束演習好去抱著暖氣包喝杯熱咖啡。但是那幾天在荒野里的日子實在過于深刻,以至于覺得不寫一篇小說都有點對不起自己,所以我開玩笑說這是一次“報復性寫作”。我在小說里寫了當時的冷、當時的風、當時的天空,以及荒原、冰冷的卡車和步槍,當然也有戰(zhàn)士們凍裂了的手和紅撲撲的笑臉,就連小說里面那個長長的物品清單也是完全真實的,因為那就是我去基地之前記在自己手機備忘錄里的??梢哉f,這篇小說完全是自己被生活的隕石撞擊后形成的印記,帶有強烈的突然性,所以寫作時也帶著一種跟以往不同的感覺,令我永遠難忘。
Q
請描述一下您與現(xiàn)在生活的這座城市的關系?
A:我三歲的時候跟母親和姐姐隨軍去了河西走廊的軍營,一直到二〇〇四年才來到北京。當時得到的通知是在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學習三個月,可是后來陰差陽錯就留在了北京,到現(xiàn)在也快二十年了。北京當然是座很不錯的城市,但我一直感覺對這座城市還有些陌生,或者說,心里面始終有種疏離感。說起來你可能不信,我到今天進到商場或者人很多的地方還會感覺很不自在。也許是因為北京太大了,而大多數(shù)地方都與我無關,不像在戈壁灘,你一抬眼就能看見遠處的龍首山,看見遠方的地平線,它們在你的視野里,那它們就屬于你。所以我的小說直到今天還都是那些戈壁軍營故事,只有寫到那種遼闊之地,我才特別有感覺。當然,這也是我寫作的局限,也許有一天我也會試著去理解和書寫有關城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