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克西斯·賴特《可贊之處》:“我連塵埃都不是,我只是一場夢”
《可贊之處》英文版封面
“好的文學作品應該挑戰(zhàn)讀者”
2023年4月,澳大利亞作家亞歷克西斯·賴特(Alexis Wright)在本世紀創(chuàng)作的第三部長篇小說《可贊之處》(Praiseworthy)由吉拉蒙多(Giramondo)出版社出版。之前兩部小說是《卡彭塔利亞灣》(Carpentaria,2006)和《天鵝書》(the Swan Book,2013)。其中前者曾獲得2007年度澳大利亞邁爾斯·富蘭克林文學獎;后者在2014年獲澳大利亞文學協(xié)會金獎。
閱讀這三部長篇作品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首先文本篇幅很長,每本都有三五百頁,甚至還有厚達七百多頁的。在網絡時代,人們習慣于快速獲取信息,而這類長篇小說往往需要持續(xù)的專注閱讀,復雜的情節(jié)和多個角色的存在需要讀者潛下心來,擺脫各種干擾,才可能進入更深層的閱讀體驗。
除了篇幅以外,該作家?guī)Ыo讀者的另一個挑戰(zhàn)是她的創(chuàng)作類型和內容。縱觀其作品,她喜歡用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寫法,超自然元素,如原住民的神秘傳說、祖先的靈魂、魔法以及土地的魔力等,這些超自然元素與現(xiàn)實世界相交織,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和奇幻性。小說的內容也比較沉重,不論是《卡彭塔利亞灣》里一個沿海小鎮(zhèn)發(fā)生的原住民部落之間、原住民與白人之間、新一代與老一代的爭端,還是《天鵝書》中一個年輕原住民女孩的命運轉折,都呈現(xiàn)出一種暴力,既包括人對人的暴力,也包括人對土地的暴力。由于白人殖民者對土地的擴張和資源開采,環(huán)境被污染,生態(tài)系統(tǒng)被破壞,原住民社區(qū)和他們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遭受了巨大的打擊。小說中呈現(xiàn)諸多沉重的主題,如殖民主義問題,氣候變化問題和文化認同等。這些都是沒有答案的復雜主題,作者則通過一種非線性的敘事結構進行意識流式的思考,其中穿插著夢幻與回憶。這些夢幻和象征性的情節(jié)及人物,一方面帶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另一方面也表達著深刻的主題和意義,讓故事的敘述更加有深度和層次感的同時,也給讀者帶來了更大的閱讀難度。
五年前在北京大學舉行的一場澳大利亞文學周活動中,筆者曾受邀與賴特討論她的作品,并提出了一些問題,比如關于基督教文明與原住民文明沖突的問題,還有她作品所要傳遞的信息等。當時,作為原住民作家,她回答說原住民與土地之間有一種精神聯(lián)系和精神法則,她的族人心胸開闊,愿意去融合兩種文明的力量。當然,在實際操作中這是個很復雜的問題,因為原住民并沒有權利決定基督徒能否在保留地建教堂。對于其作品,比如《卡彭塔利亞灣》傳達什么樣的信息這個問題,她說自己的作品希望盡可能地忠實于她的國家與故鄉(xiāng)。她力求塑造有強烈個性的人物:“我的族人是非常堅強的,所以我想讓書中的人物顯示出那種力量。其他人物也是堅強的化身,如諾姆·凡特姆、埃利亞斯·史密斯等。我們族人的力量來自過去,它將駛向未來。” 當時參加討論的還有北京一些高校的學生,也有學生在引述了關于《卡彭塔利亞灣》的幾則書評之后,詢問賴特如何看待讀者抱怨她的小說難讀這一現(xiàn)象。對此賴特的回應是,她知道自己的小說難讀,因為她所寫的世界是很復雜的世界,難讀是正常的;此外,她喜歡在寫作中挑戰(zhàn)自己,雖然也可以寫通俗易懂的故事,但她作為原住民,民族傳統(tǒng)就是這樣教育她要迎接挑戰(zhàn),無論面對的任務多么艱巨。記得在當時,一同參加研討的澳大利亞作家理查德·弗蘭納根幽默地表達了他的觀點,強調“好的文學作品就應該挑戰(zhàn)讀者,否則,作家就是不合格的”。
確實如此,好的作品有常讀常新的特點,在不同的時段和環(huán)境下,與處于不同狀態(tài)的讀者產生不同的共鳴。它們通常具有開放性,不會強加特定的解釋和意義,而是給予讀者一定的自由的時間與空間,讓讀者根據自己的經歷和理解去解讀。
“我連塵埃都不是”
《可贊之處》的扉頁是對阿根廷作家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一句詩歌的引用:“我連塵埃都不是,我只是一場夢?!笨吹酱司洌P者想起賴特在2022年上海交通大學舉辦的中澳高級別人文對話上的發(fā)言,她在那場發(fā)言的開篇也提到了“塵?!薄.敃r她所講的主題是思考如何應對世界的動蕩變化。面臨著生態(tài)系統(tǒng)和原住民生活方式的雙重被破壞,作為原住民作家,她希望向內轉向對原住民傳統(tǒng)文化的溯源與思考,進而從中找到可以借鑒的延續(xù)人類生機的方法。她引用的是慧能法師的一段佛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她認為,澳大利亞的原住民有自己的知識體系和對大地的獨特理解,所以在經歷各種“大自然的塵埃風暴”——文化壓迫、干旱和山火后,仍舊能夠生存。
筆者理解賴特所一直強調的原住民與土地之間的精神聯(lián)系。因為精神覺悟后,人就不容易被生命中的塵埃所腐蝕和影響。在原住民看來,土地是他們的主宰者。原住民與土地上其他生命體是一家人,都處于同樣的從屬地位,被土地所庇護。這種思維與歐洲移民開疆拓土的征服想法屬于完全不同的境界。就像慧能用上文提到的偈語來回應他師兄神秀所說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輕拂拭,勿使惹塵?!薄Y囂匾么说涔室庠谡f明真正的覺悟在于修心、而非修身或修身外之物,而一些原住民、特別是原住民的長老們已經達到類似的清凈通透、不被俗世塵埃所擾動的狀態(tài)。
看到賴特在小說扉頁對博爾赫斯這個句子的引用,筆者也想起美國科普作家卡爾·薩根(Carl Sagan)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地球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 這句話來自他的《淡藍色的點》一書,而那個淡藍色的點指的是天文史上那張著名的關于地球的照片。1990年2月14日,情人節(jié),“旅行者1號”探測器已經飛過冥王星軌道,正向太陽系邊緣飛行,它調轉相機,從60多億公里之外為地球拍攝了一張照片。在這張照片里,地球的大小甚至還不到半個像素,而這個不到半個像素的淡藍色的點就是人類所生存的地球。薩根對這粒塵埃完整版的描述如下:“那是我們的家園,我們的一切。你所愛的每一個人,你認識的每一個人,你聽說過的每一個人,曾經有過的每一個人,都在它上面度過他們的一生。我們的歡樂與痛苦聚集在一起,數以千計的自以為是的宗教、意識形態(tài)和經濟學說,所有的獵人與強盜、英雄與懦夫、文明的締造者與毀滅者、國王與農夫、年輕的情侶、母親與父親、滿懷希望的孩子、發(fā)明家和探險家、德高望重的教師、腐敗的政客、超級明星、最高領袖、人類歷史上的每一個圣人與罪犯,都曾住在這里——一粒懸浮在陽光中的微塵?!迸c廣闊無垠的宇宙相比,地球就是一粒塵埃,顯得微不足道。而在這個一粒塵埃般的地球上,人類則更加渺小,這種渺小不僅體現(xiàn)在空間上,也體現(xiàn)在時間上。賴特的小說做著一種超越時空的描述,其核心也是強調人作為肉身的存在、或者說物質世界的存在是不可能永恒的,對于澳大利亞原住民而言,真正的永恒性在于他們原住民精神的傳承。
小說的“可贊之處”
在《可贊之處》一書中,賴特用了700多頁講述了地球之上發(fā)生過的眾多故事中的一個。這個故事發(fā)生在澳大利亞北部一個叫“可贊之處”的小鎮(zhèn)。因為地球變暖,小說的主人公——一個被用多種名稱稱呼的夢想家希望給他那些謙卑的族人一個禮物,就是原住民主權發(fā)聲的永恒無限性。這個夢想家希望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他的族人穿越世紀,從過去的故事中尋找線索,而且他也深知自己的族人已經將歷代所經歷的故事植入了他們的民族魂魄之中。他認為所有的故事講述的是不同時代幸存者的經歷和感覺——“被改變、被進化、被不斷地挑戰(zhàn),但最終總是生存下來的感覺”。對于如何解決全球氣候危機和原住民經濟困境,他幻想著用驢子來幫助解決問題。與之前的小說一樣,該作品充滿了魔幻色彩,以及隱喻與象征。
比如,先從地名說起,“可贊之處”(Praiseworthy)這個地名的含義,與《卡彭塔利亞灣》的故事發(fā)生地——德斯珀倫斯小鎮(zhèn)(Desperance)相比較,要美好一些,因為Desperance有絕望的含義。盡管這是賴特想像的一個城鎮(zhèn)的名稱,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澳大利亞西澳區(qū)域確實有一個名稱相近的城市——“Esperance”(希望),賴特用否定的前綴構詞來表達了一種絕望,而且這種絕望感也彌漫在小說之中。比如小說《卡彭塔利亞灣》第二章在開首部分就提出一個問題:在這個地方是否可以找到希望?然后小說給出的答案是他們不知道希望是什么?!半S著時間的流逝,幸運的是,長者記憶中的魂靈還在傾聽,他們說,任何人都可以在大大小小的各種故事中找到希望”。從故事中尋找希望也是《可贊之處》這部小說的一個主題。
在這本最新的小說中,賴特用“可贊之處”來命名她所想象的原住民居住的海邊小鎮(zhèn)。但是,它是否值得稱贊,這是一個問題。比如主人公和族人居住的地方真是一個可贊之地嗎?盡管這座城鎮(zhèn)獲得過“干凈整潔獎”,但它被霧霾籠罩著,城市管道系統(tǒng)破舊,飲用水被污染,電力有問題,貧苦的居民生活在擁擠的、被石棉污染的房屋里。因為過度的開發(fā),這里原住民所生存的環(huán)境和地球上其他地方一樣,也面臨著自然環(huán)境的惡化,氣候變暖等問題的困擾。從某個更廣闊的角度說,本來地球是一個宜居的可贊之處,但是因為人的不可贊的行為而變得問題重重。與薩根、博爾赫斯一樣,賴特一直在用她的小說質疑人類的自以為是,暗示人類可能沒有像我們自己想象的那樣特殊或重要。一方面她的作品提倡對人類自我認知和謙卑的反思,同時也提醒我們要珍惜我們所擁有的生命和地球,傾聽原住民的聲音和可能的拯救地球的原始智慧,因為那也可能是可以稱贊的。
在這部小說中,除了“可贊之處”有深刻的、開放性的寓意以外,讀者也可以從斯蒂爾(Steel,英文詞匯含義為“鋼鐵”)家族的四個人物的名字來領略作者賦予小說的深刻寓意。首先主人公——父親這一角色,他的本名是考斯曼·斯蒂爾(Cause Man Steel)。其中“Cause”作為普通名詞,在英文中可以表示因果中的“因”,也可以表示“事業(yè)”和“訴訟案”。除了這個本名以外,在小說中對他的稱呼還有許多:比如“荒誕的末日預言家”,“怪咖”,“令人沮喪的黑鬼”,“見多識廣者”,和“阿星”(因為他喜歡研究天上的星星)。這些不同稱謂顯示出這個人物的復雜性。他一直相信用500萬頭澳大利亞野驢可以抗衡全球的氣候危機和經濟危機,因為這種碳中和的運輸模式甚至比飛機還具有可持續(xù)性。這是他所堅持的一項事業(yè),因此他的英文名字“cause”的另一含義“事業(yè)”的寓意也就呼之欲出。關于“訴訟案”的含義與法律有關,這一點可以從他的大兒子與警察所打的交道的經歷中有所展現(xiàn)。
他的大兒子名字叫“原住民主權(Aboriginal Sovereignty)”。這不是一個常見的原住民的名字,也不是歐洲白人常用的名字。當這個長子出生時,主人公的妻子本希望給孩子起名為“保羅”或者“波琳”這類澳大利亞人常用的名字,但是丈夫堅持給這個長子起名為“原住民主權”,因為這是他“唯一喜歡說的一個詞”,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白人殖民主義者的統(tǒng)治與壓迫。他想用這個特殊的名字時刻提醒他的孩子不要忘記自己原住民的身份與訴求。長大后,這個長子的表現(xiàn)也如其父親所期望的,他是一個拳擊手,同時也非常會跳舞,亦被其他族人所喜歡,因為他身體里附著著原住民祖先的靈魂。但是,當他的父親以無窮盡的斗志去改善原住民在全球氣候變暖大環(huán)境中日益惡化的處境時,他能感覺到自己與兒子“原住民主權”之間卻有著無法逾越的鴻溝,“在那個鴻溝上面根本沒有任何的橋梁”。這個兒子的崩潰在于當他知道自己15歲的女友要被政府送到收養(yǎng)機構進行同化改造教育,而他以“戀童癖”的罪名被指控的時候。警察告訴他,“你再也見不到她了,別去惹麻煩。你已經造成了足夠的恥辱,她不適合你。你將被送去監(jiān)獄。這就是澳大利亞的法律,伙計。最后他選擇消失在大海之中。
對于家庭成員的死亡,親人應該是最痛苦的,但是“原住民主權”的弟弟湯米霍克卻沒有這種感覺。這個出生于2000年的弟弟,不僅在名字上表現(xiàn)著與白人的趨同,他也用本身的行為證明他是被白人統(tǒng)治者成功同化了的類型,是個“被政府成功洗腦過的少年法西斯”。他已經不再認同自己的原住民身份,而是要融入“全球公民的大圈層”之中。他蔑視父母,渴望被“金發(fā)的白人上帝政府母親”所領養(yǎng)。他也痛恨自己的哥哥,嫉妒他受到當地人的喜愛。他總是刺激哥哥,以折磨哥哥的內心為樂。比如,他知道哥哥不喜歡“白人警察“這個詞,他仍舊會提。當哥哥憤怒地要打他時,他更加感知到哥哥的恐懼,他會變本加厲地重復該詞。他甚至親自給警察寫信告密,把哥哥和女友的戀愛行為舉報成他的哥哥是戀童癖、在強奸幼女。盡管邏輯鏈條有些不可理解,但是他盼望著這個哥哥自殺,這樣他就可以得到一種解脫,可以離開可贊之地,過自己想過的白人的生活。他沒有任何兄弟之情,只是偏執(zhí)無理由地覺得自己和哥哥之間是你死我活的斗爭。如果仔細分析他定義的這種斗爭的結局,其實這個挑事兒的弟弟又是失敗者,因為即便哥哥消失了,他仍舊沒能找到自身的安寧。
化蛹成蝶的母親意象
小說中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是主人公的妻子丹絲(Dance),這個名字英文詞匯的含義是舞蹈。她追隨著蝴蝶學習舞蹈,并在互聯(lián)網上搜尋方法,希望溯源自己的原住民和華人的雙重背景,渴望能到中國生活。作者用斯蒂爾家族的孩子并非純粹的原住民血統(tǒng)來表達著她對強調“真正原住民”純粹性的一種質疑。當然這也會讓人想到在現(xiàn)實生活中賴特本人的血統(tǒng)溯源,她的曾祖父來自中國廣東,她的身上也有一部分華人血統(tǒng)。
丹絲在小說中的另一個稱呼是“moth-er”。賴特有意地將母親mother這個詞匯用破折號分拆開,這種方式給筆者帶來了一種欣喜的頓悟與發(fā)現(xiàn),因為moth(飛蛾)、butterfly(蝴蝶)和mother(母親)這三個詞匯可以在多個層面上產生聯(lián)系和象征意義。首先從詞義聯(lián)系上看,蝴蝶原本就是一種“飛蛾”(moth),而這個英文詞匯后面加一個“er”,就成了Mother——母親的含義。母親的偉大就在于從Moth(飛蛾)向Butterfly(蝴蝶)的轉化和新生,因為從蛹到蝶的轉變代表著生命的蛻變和成長。飛蛾帶著渴望新生或者追求光明的愿望成為美麗的蝴蝶,這恰恰符合丹絲這個人物的心境和精神追求。進一步思考其寓意,賴特通過蝴蝶、以及對丹絲作為母親這個身份的概念解構,賦予了這本書更深層次的象征意義,因為這個化蛹成蝶的蛻變也應該是她對澳大利亞原住民未來的美好期望。
讀完《可贊之地》這部小說,掩卷思考澳大利亞原住民生命歷程的變遷、獨特的情感表達,以及他們的家庭觀與自然觀,心中油然而生對他們堅韌精神的贊嘆。“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這句話深刻地提醒我們,時間的流逝和環(huán)境的變化使得所謂的可贊之事或許在另一種時空中失去光輝。時間在變,環(huán)境在變,主體在變,贊揚的標準可能也在變。
比如這本書中“鋼鐵”先生提出的應對地球變暖的方法——不用飛機,而用驢來進行運輸。雖然在現(xiàn)實中或許難以實行,但這種富有創(chuàng)意的思考卻讓我們反思當今工業(yè)化對環(huán)境的沖擊,促使我們尋找更可持續(xù)的生活方式。
再比如澳大利亞的國慶日1月26日,也被澳大利亞原住民稱為入侵日;這一天,英國人正式登陸澳大利亞,從此原住民的生活方式被打破,他們遭受各種不公與壓迫。然而,賴特這位原住民作家用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不斷描述她和她的族人所經歷的侮辱和磨難,卻始終在故事中尋找著希望的種子。
在自然界開始反噬人類的時候,澳大利亞原住民對土地的敬畏傳統(tǒng)為人類提供著某種啟示。他們特有的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智慧或許能夠幫助人類找到新的靈感,成為人類尋求拯救和希望的重要支持。
(作者系清華大學外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