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文豪的京官生涯
刀郎的一首《羅剎海市》帶火了淄博的聊齋園,游客人山人海。蒲松齡是淄博人,他的故居自然是游客關注的對象。連帶著同為淄博人的王士禎的故居,也受到游客的關注。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王士禎是在北京度過的。從古色古香的琉璃廠東街向北,有一條狹窄的封閉式胡同,因位于火神廟西側,被稱作火神廟西夾道。清朝末年,改稱西太平巷。全長90米、寬約1.3米至3.4米的西太平巷,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小胡同。這條胡同的5號院院門旁邊,懸掛著一塊黃色標牌,上面的文字為“西城區(qū)一般不可移動文物——王士禎故居”。
大名鼎鼎的清代詩人、文學家、詩詞理論家王士禎在京做官期間,曾在這里居住。據說,他在北京南城還有另外兩個住處,分別為慈仁寺(報國寺)和保安寺。王士禎在西太平巷5號居住時,庭院里有一株粗壯的紫藤,所以他將自己的宅院命名為“古藤書屋”?,F(xiàn)在,這座院落為民居。
學霸詩家 文壇領袖
古藤書屋的主人王士禎,自幼聰慧過人。他5歲入家塾讀書,7歲熟讀《詩經》。順治七年(1650年),應童子試,接連獲得縣、府、道第一名。17歲鄉(xiāng)試中舉人,21歲會試中進士,這在科舉史上是罕見的,堪稱學霸。另外,他的書法童子功亦非同小可,9歲即能草書。此后,書風與詩風一樣,歷經數(shù)次變化,早期率真狂放,中年以后瀟灑俊逸,韻味悠長。
康熙十一年(1672年),王士禎任戶部郎中時,康熙皇帝問一位內閣學士:“當今博學善詩文者,哪個人第一?”那位內閣學士回答:“為首應是王士禎?!笨滴趸实塾謫栺T溥、陳廷敬、張英等大臣,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說,當推王士禎。于是,康熙皇帝在懋勤殿召見王士禎,命其即席賦詩。王士禎的出口成章,令康熙皇帝大為贊賞。此后,他改授翰林院侍講,不久升任侍讀,入職南書房。對王士禎的才學和詩文風格,康熙皇帝頗為欣賞,稱贊他“博學善詩文”、“詩文兼優(yōu)”,并下詔讓他進呈書稿。王士禎甄選詩文300篇,輯為《御覽集》,呈送康熙皇帝后,康熙皇帝時常閱覽。對一個文人來說,這無疑是莫大的榮耀。那一年,王士禎38歲。
王士禎詩文雖好,卻從不以詩文向權貴獻媚。權臣明珠做壽時,眾官員趨之若鶩。有個大臣試圖趁機討好明珠,手持千金作為酬資,請王士禎代作一首阿諛吹捧明珠功德的祝壽詩。王士禎當即拒絕,并義正辭嚴地說:“曲筆以媚權貴,君子不為也?!鄙硖幑葱亩方堑墓賵?,卻不同流合污,難能可貴。
以詩文名揚天下,并被公認為文壇領袖的王士禎,主要成就在詩文創(chuàng)作及詩文理論方面。他一生創(chuàng)作詩歌4000多首,著有《漁洋詩集》《漁洋續(xù)集》《蠶尾集》《蠶尾后集》《過江集》《白門集》《神韻集》等數(shù)十種。在詩詞創(chuàng)作方面,王士禎是“神韻說”的踐行者,但他提出這一主張后,并未系統(tǒng)闡述。有人認為,王士禎的“神韻說”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指詩歌藝術風格,“優(yōu)游不迫”與“沉著痛快”并舉,同時側重于古淡閑遠,簡稱“并舉說”;二是形式與內容高度統(tǒng)一,重在詩的內在品質,簡稱“統(tǒng)一說”。對王士禎的“神韻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其學術價值在于,超越了傳統(tǒng)文學研究所執(zhí)著的具體文本形式,對古典作品藝術價值的理解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可謂別開生面。
值得一提的是,王士禎在實踐“神韻說”,并取得豐碩創(chuàng)作成果的同時,突破了正統(tǒng)文壇和文人偏見,重視并高度評價小說、戲曲、民歌等通俗文學形式,在小說、戲曲、民歌、書畫、藏書、史論等領域均有建樹。他的文學作品既有陽春白雪,亦有下里巴人,雅俗共賞。
體恤民情 為官清廉
王士禎,字子真,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世稱王漁洋,山東新城(今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人。他的原名叫王士禛,逝世10年后,雍正皇帝即位,因“禛”字犯忌諱,改稱士正;乾隆年間,又因“正”字與原名發(fā)音不同,改為士禎。
出身于官宦世家的王士禎,自幼受到淳厚家風的熏陶。在山東新城,人才輩出的王氏家族被稱為“齊魯?shù)谝贿M士家族”,從明朝中期到清朝中期的300多年間,這個家族出了30位進士、52位舉人、158位貢生,為官者100余人。當?shù)厝藨蚍Q“王半朝”,意思是王家的官員可以組成半個朝廷。因王家曾四代官至尚書,山東桓臺境內至今還有歌頌王家功德的磚牌坊,上面刻有明代董其昌題寫的“四世宮保”四個大字。
王士禎的父親王與敕教子有方,四個兒子中有三個考中進士,分別為王士祿、王士祜和王士禎。他們走上仕途后,均以政績和詩文聞名于世。父親對王士禎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為國效力,澤延后嗣”。順治十七年(1660年),王士禎從家鄉(xiāng)啟程赴揚州擔任推官。父親考慮到他年少為官,缺乏經驗,而且是掌管司法事務,關系到黎民百姓的生死安危,一旦閃失非同小可。于是,便隨王士禎一同前往,以隨時監(jiān)督兒子的言行。作為王家第八代傳人,王士禎官至刑部尚書,又兼清初文壇領袖,無論在官場還是在民間,均有很好的口碑,這與其父的諄諄教誨是分不開的。
從初仕揚州推官,到后來逐步升遷,直至躋身六部九卿之列,王士禎始終記得父親的教誨,秉持“居官以得民心為主”的從政原則,留下了許多勤政愛民的佳話。王士禎赴任揚州推官前,那里每年四月瓊花盛放時都舉辦迎春會,興師動眾,鑼鼓喧天,官員的轎子招搖過市。觀花后,各級官員聚飲歡慶,縱情于聲色犬馬,極盡鋪張浪費之能事,所耗費的錢財悉數(shù)由當?shù)匕傩站鶖?。王士禎到任后,力諫知府取消會事,以正官風、平民怨。由于他態(tài)度堅決,“迎春會”最終被取消,當?shù)匕傩諢o不拍手稱快。
世代相傳的良好家風,使王士禎成為一個清正廉潔、體恤下情、深受百姓愛戴的好官。在揚州為官期間,他審結了“鹽商積欠稅銀案”、“通海大案”等多年積案。在審理這些案件時,他始終堅持“民心為上”的原則,既得到了朝廷的認可,又贏得了百姓的信賴和敬重。王士禎離任后,當?shù)匕傩崭心钇涠鞯?,在揚州修建了“三賢祠”。所謂三賢,即曾在揚州執(zhí)政的三位清官——歐陽修、蘇軾、王士禎。他們都曾造福當?shù)匕傩?,人們?yōu)樗麄兯芟瘢约耐袑λ麄兊木囱鲋椤?/p>
入京為官,直至成為刑部尚書后,王士禎始終秉持這種寬政愛民的作風。他宦海生涯45載,歷經順治、康熙兩朝,終成一位名垂史冊的清官廉吏??滴趸实蹖ν跏康澋脑u價是,“老成忠厚,人品學問俱佳”。
迷戀藏書 手不釋卷
作為清代著名藏書家,王士禎在京為官30年,所得薪俸幾乎全都用在了購書上。他與顧炎武、孔尚任、朱彝尊、翁方綱等清代文化名人,同為報國寺舊書市場??汀.敃r,漢族大臣大都居住在南城,報國寺舊書市場便成了知識分子扎堆相聚的地方,他們在那里淘書,順便交友聯(lián)誼。
相傳,有一位士子屢訪王士禎不遇。有人告訴他,你去慈仁寺(報國寺)書攤,必能找見。士子照辦,直奔慈仁寺,果然看到王士禎正在書攤選書。
正如巴爾扎克迷戀咖啡館一樣,王士禎迷戀報國寺書市。他不在家,就在報國寺書市;不在報國寺書市,就在去報國寺書市的路上。王士禎曾在《香祖筆記》中記述他的淘書經歷:“每月朔望及下浣五日,百貨集慈仁寺,書攤只五六,往時間有秘本,二十年來絕無之?!薄熬煏?,皆在正陽門西河沿,余惟琉璃廠間有之,而不多見。燈市初在靈佑宮,稍列書攤,自回祿后移于正陽門大街之南,則無書矣?!庇腥苏f,王士禎的購書史可以視作琉璃廠書肆前傳。
出身于書香門第的王士禎,自幼手不釋卷。他的家庭藏書頗豐,后因戰(zhàn)亂散佚過半。進入仕途后,他借別人的藏書目錄做副本,不斷購書。康熙四十年(1701年),王士禎請假告歸,行李極其簡單,卻拉了幾車書隨行。他的弟子禹之鼎有感于此,特意畫了一幅畫,取名《載書圖》。王士禎的池北書庫聞名遐邇,據《池北書庫藏書目》記載,藏有宋元明版本近500種,每本書下寫有題記?,F(xiàn)代藏書家王紹曾輯有《漁洋讀書記》600篇,朱彝尊曾撰寫《池北書庫記》,王士禎的藏書成為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
王士禎既是藏書家,又是圖書鑒賞家。遇書商抬高書價時,只要說“此書經新城王先生鑒賞過”,即可避免花冤枉錢。王士禎有數(shù)十枚藏書專用圖章,分別刻有王阮亭藏書印、御史大夫、宮詹學士、忠勤公之世孫、經筵講官、懷古田舍、瑯琊王氏藏書之印、國子祭酒、寶翰堂章等。那些藏書章和蓋有藏書章的圖書,是他一生一世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