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報》與譚正璧
手頭有一冊16開的《書報》──1945年抗戰(zhàn)正式勝利后不久出版發(fā)行的。此時,人們心中所向往的真正和平還沒有到來,戰(zhàn)火沒有熄滅,生活依然十分艱難。譚正璧在中國書報社任編譯所所長,這份《書報》就是他主編的,也是唯一的一期。因受坐班制約束,其夫人健康極差,無法照顧八口之家,他一月后即辭職,在家審稿,拿一半薪金一萬元法幣。當時米價為幾十萬元一石,可知生活之艱辛,不得已以六谷粉、苞米粉、洋山芋等充饑。
那年年底前,譚正璧的短篇小說集《琵琶弦》《血的歷史》由中國書報社出版發(fā)行。兩書分別用歷史借喻和現(xiàn)實直書的手法,揭露和鞭撻了日偽漢奸的險惡行徑;頌揚了普通老百姓的民族正氣?!杜孟摇酚砂l(fā)表在抗戰(zhàn)時期的作品集成;《血的歷史》則由抗戰(zhàn)前后的作品集成。說起此書的出版,還有一段緣由:
“昨天之前,我根本沒有想到過,我會有著把這一本小冊子出版的必要的。但是,昨天,我看到了一篇文章,這是幾位最能知道我的學生專程跑來告訴我而我才看到的,竟無緣無故地置我于什么文壇健將之林,我便覺得有一種嚴重的力在壓迫著我。八年來一言難盡的困苦生活沒有把我磨折死,而這一種力卻在威脅著我此后的生存,于是我不能不把這幾篇曾在各種不同的刊物上發(fā)表過的文章重印出來,請大眾來作公平的判斷。因為‘事實勝于雄辯’?!?/span>
“但是這些文章大半都發(fā)表在與敵偽不無多少關系的刊物上,所以不能不在這里略作申明。我以為如果一個做地下工作的人,為了工作上的必要,而不得不混到敵偽組織里面去,國法不以為有罪,那么我雖然不是奉命而行,而把這種普通刊物所不能發(fā)表的文章在與敵偽有關的刊物上發(fā)表出來,在我良心上是萬分可告無愧的。這全是事實,像本冊里的《琵琶弦》,因為在《春秋》發(fā)表,所以那本來和前兩段文章同樣長短的第三段文字,系影射敵人加我的暴行,全給敵偽檢查處刪去了,只剩了寥寥數(shù)語,以致第一段中所寫秦努才經(jīng)過那荊棘遍地的街道所引起悲憤的原因,在后文中竟失去了交代。又如《孟津渡》原名《迎王師》,《永安月刊》已排就將付印,給偽檢查處全部抽去,但我不甘心,終經(jīng)改換題目在外埠的一個有背景的周刊上一字不刪地發(fā)表了出來。還有其他的因了我的文章而牽累編者受到種種麻煩,和出版者受到無謂損失的事,不知道有過多少次,正是一時言之難盡?!?/span>
“我認為莫大遺憾的,就是在敵偽勢力籠罩下的文壇上,反而從不曾有人目我為他們的同類;到了現(xiàn)在應該分別黑白的時代,反武斷地置我于我向所不屑與之為伍的什么文壇健將之林,那即使砍去我的頭顱,夷我的十族,我也不甘于承受。而且因此使我深深后悔,我不曾學那真的存心只為稿費,而始終不露他的真姓名寫稿的人。因為假使當時我也這樣做,至少可以不致引起敵偽的注意,而且還可以寫些阿諛敵偽的文章來博取較高的稿費,而又永遠沒有人加我以什么文壇健將的丑號。如果做得十分秘密,到了現(xiàn)在,還可以搖身一變,而博得‘忠貞文人’的榮名。但是在我,如果真是這樣做時,雖然或許可以一時僥幸免去別人的指摘,可是良心的責備,將使我終身感受莫大的痛苦而無以自拔,我還是絕不愿意這樣地做的?!保ㄒ陨暇浴杜孟摇奉}記)
王慧青在《檔案集萃》中,看到《書報》第一期評論說:
“《書報》1945年11月20日在上海創(chuàng)刊,由中國書報社編譯所編輯,鄭友燈發(fā)行。該刊以研究復興民族文化、介紹新書刊、文化動態(tài)和重要作家、刊載讀書感想和文化人士的抗戰(zhàn)生活回憶、新書題記等為主,僅出一期即終刊?!?/span>
“上海市檔案館館藏《書報》第一輯,1945年11月20日初版,16開本?!?/span>
“該刊主編譚正璧(1901—1991)一名譚雯,字仲圭。江蘇嘉定人(今屬上海)。1923年入上海大學中文系學習。1934年任北新書局編輯。抗戰(zhàn)期間,任新中國藝術學院院長??箲?zhàn)勝利后,在中國書報編譯所任職,主編《書報》雜志。短篇小說集《琵琶弦》是譚正璧四年中借史事來暴露敵偽丑惡的小說,曾在抗戰(zhàn)期間嚴密的敵偽檢查制度下漏網(wǎng)登出,而博得大量讀者的贊許。經(jīng)作者重新整理,這次由中國書報社作為中國文庫之四出版。該刊上他的《“琵琶弦”題記》就是為該書出版而作。文中寫出了該書出版緣由,作者當初寫這些文章的用意‘我始終緊抱著兩個主旨:一是借題來灌輸抗戰(zhàn)意識;一是借事來暴露丑惡?!瑫r,作者講述了自己被人誤會、曲解和遭受敵人迫害,以致家人貧、病和離散的苦難。并表示‘此后如有適當?shù)臋C會,我還要把我和這相類的文章陸續(xù)重印出來。’”
“該刊第一篇文章是梧群的《復興中國新文化之路》,從世界文化的趨向與中國新文化運動的起來、抗戰(zhàn)前后的文化動態(tài)、如何適應民族特性、肅清惡劣的行幫主義和別忘了學術無國界,一句話五個方面來闡述其觀點;易成章的《鄭振鐸先生》一文作為專門的作家介紹,介紹了鄭先生的工作、愛好、著作和他的研究,尤其是著重介紹了日軍占領上海租界后,鄭先生便正式隱居了,雖也有人逼他出山,參加敵偽組織,可是他堅持不屈,保全名節(jié)。”
“趙易的《痛苦的回憶》講述了作者因為日本的侵華戰(zhàn)爭損失了收藏的新文化運動以來直到戰(zhàn)事開始為止的各種珍貴文學資料和書籍,以及作者自己歷年來出版的著作、日記等,所有這些都成了作者痛苦的回憶,由此說明戰(zhàn)爭給中華人民帶來的損失是不以計數(shù)的?!?/span>
“書評匯輯欄目匯輯了登載在各大書刊的文人寫的書評文章,有傅雷的《“勇士們”讀后感》(美國EiniePyle著,林疑今譯,生活書店經(jīng)售)、杜若的《腐蝕》(茅盾著,知識出版社發(fā)行)、奴齋的《讀“甲申三百年祭”》(郭沫若著,野草出版社刊行,生活書店經(jīng)售)、平凡的《啼笑皆非》(林語堂著,商務印書館發(fā)行)、史漪湄的《讀“謝晉元日記鈔”后》(朱雯編選,正言出版社發(fā)行)。此外,還有“文化動態(tài)”登載了國外、國內(nèi)和本市的文化新聞等?!?/span>
“《書報》雖僅出一期,但對了解抗戰(zhàn)結束后的人民復興中國文化、揭露敵偽的罪惡和抗戰(zhàn)中百姓生活的戰(zhàn)爭文學,是不可多得的資料。”
《復興中國新交化之路》一文,實為譚正璧親筆所作。“梧群”這個筆名在他作品中共見到兩次。這是第一次,第二次是1946年,在《茶話》雜志上所發(fā)表的文章──《貍貓案扶真》?!拔嗳骸睉撌恰拔蛉骸钡闹C音,意為喚起民眾建設中國新文化。抗戰(zhàn)勝利的到來,他躊躇滿志,期望看到新文化走上健康之路。
《痛苦的回憶》,作者署名是趙易,這也是譚正璧的筆名,趙姓為他外祖母的姓,含有紀念從小撫養(yǎng)他的(外)祖母之意。這些筆墨也是對侵略者、對戰(zhàn)爭的控訴和鞭撻,更表達了和平的渴望和追求。
《〈琵琶弦〉題記》,是他針對當時有人惡意中傷他,奮起反擊的檄文。想當年因家事纏身,不得不身處狼窩,既要為一家七八口勉強果腹埋頭奮筆,又要擔驚受怕持正氣與敵偽周旋,這段經(jīng)歷讓人難以想象。然而好不容易堅持到抗戰(zhàn)勝利,卻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誣為“漢奸”“文壇健將”,直讓人不能不心寒。又怎么能不予以反擊!
《書報》首頁,即封面上刊登了的廣告:
“《中國文庫》第一輯出版預告
一、血的歷史 白荻著
二、怎樣懲治漢奸 張?zhí)彀僦?/span>
三、蘇聯(lián)的勝利 徐金壽著
四、琵琶弦 譚正璧著
五、重歸祖國的士地 懷無疑著
六、緬甸遠征記 百里文著
七、勝利的故事 楊蔭深著
(以上七種即將出版)
八、羅斯??偨y(tǒng)
九、義民新傳
十、大戰(zhàn)中的新發(fā)明
十一、曹禺論
十二、魯迅先生這樣說
中國書報社發(fā)行”
這套書我能看到的是六冊,其余的大概都未出版。
1.《血的歷史》,署名白荻著
收納當代小說五篇,白荻為譚正璧的筆名。所寫都為揭露和鞭撻日冦和漢奸罪惡,以及中國老百姓奮起反抗的故事,收納五篇:
《陷阱》《在魔窟里》《虎倀》《阿桂父子倆》《血的歷史》
2.《怎樣懲治漢奸》,署名張?zhí)彀僦?/p>
“一、怎樣叫漢奸
二、為什么要懲治漢奸
三、懲治漢奸的權責
四、懲治漢奸的法律
五、怎樣檢舉漢奸
六、怎樣懲治漢奸
附錄
1.懲治漢奸條例 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國民政府修正公布施行
2.危害民國緊急治罪法 二十六九月四日國民政府修正公布施行
3.中華民國戰(zhàn)時軍律 三十一年四月四日國民政府公布施行
三十二年五月十四日修正第一條及第十條條文
4.處理漢奸案件條例 三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國民政府公布施行
5.特種刑事案件訴訟條例 三十三年一月十二日民國政府公布同年十一月
十二日施行”
3.《蘇聯(lián)的勝利》
未見其書,很可能沒有出版……
4.《琵琶弦》,署名譚正璧著。收納歷史小說四篇:
“題記
孟津渡……據(jù)《史記》及《紀年》作
還鄉(xiāng)記……據(jù)睢景臣《高祖還鄉(xiāng)》散曲作
琵琶弦……據(jù)《顏氏家訓》及《洛陽伽藍記》作
摩登伽女……根據(jù)《楞嚴經(jīng)》戲作”
5.《重歸祖國的土地》,署名懷無疑編。
上編為”東北九省”,以下列四章:
”第一章、總論—沿革與分并—新省區(qū)的人口與面積—疆界的變遷—國防形勢
第二章、自然概況—地形與地質(zhì)—河流與湖泊—氣候
第三章、人文概況—住民俗尚—主要物產(chǎn)及工業(yè)—水陸交通
第四章、地方概況—遼寧省地方—安東省地方—遼北省地方—吉林省地方—松江省地方—合江省地方—黑龍江地方—嫩江省地方—興安省地方”
下編為“臺灣省”,以下列四章:
“第一章、總論—位置和名稱—面積和人口—形勢—歷史的回顧
第二章、自然概況—地勢與地質(zhì)—山脈與水系—氣候
第三章、人文概況—種族概況—風俗習慣—產(chǎn)業(yè)情形—交通—斑
第四章、地方概況—臺北州地方—新竹州地方—臺中州地方—臺南州地方—高雄州地方—臺東廳與花蓮港廳—澎湖廳地方”
6、《緬甸遠征記》,署名百里文著。內(nèi)容為:
”一、遠征的前幕—國軍開始遠征—向敵人初試鋒芒—暴風雨的前夜—蔣委員長飛到了緬甸—退出臘戍和瓦城—首先殉國的戴師長—補充休養(yǎng)準備反攻
二、野人山之戰(zhàn)—生活在野人山上—活捉了一個敵人—一個機警的班長—森林戰(zhàn)的杰作
三、直搗孟關—蒙巴順將軍祝捷—占據(jù)了敵司令部
四、血濺加邁城—掃蕩庫芒山—強渡南高江—奮勇渡銀(島江)—攻入了加邁
五、巧計進孟拱—玉石市場的孟拱—孫將軍定奇計—大家發(fā)洋財—沖入了孟拱—八面埋伏
六、克復密支那—奇襲飛機場—隧道大戰(zhàn)—鬼計多端—攻入密支那
七、瑞古進軍記—死不完的十八師團
八、大戰(zhàn)八莫—英勇的血戰(zhàn)—攻入了八莫—很多的小故事
九、從南坎到臘戍—盟軍將領來了—攻入了臘戍—勝利后的臘戍
十、喋血瓦城—喀喀兵上戰(zhàn)場—水和經(jīng)養(yǎng)的爭奪戰(zhàn)—只有六個歡迎者—史立姆將軍的杰作
十一、解放了仰光—‘日軍進去’—中國軍隊沒有到仰光—齊學啟將軍和我們的俘虜─緬全部解放了
十二、遠征軍的生活—物物交換—豐富的給養(yǎng)—學生軍也來了—傷兵們的生活”
7. 《勝利的故事》,署名楊蔭深著。其中共十三篇:
“一、蔣委員長的戰(zhàn)時生活
二、建立中國新軍的魏德邁將軍
三、緬北我軍首次大捷的秘聞
四、中美合作的秘密戰(zhàn)略
五、美Β29型機初襲東京記
六、日軍在華暴行的一斑
七、四行孤軍被禁的始末
八、日皇決意投降經(jīng)過
九、日本投降簽字的詳情
十、南京偽政府的登場與垮臺
十一、納粹惡魔希特勒的下場
十二、歐戰(zhàn)結束的最后一幕
十三、兩次歐戰(zhàn)數(shù)量上的比較”
書的封底:
“著作人”, 均署名“譚正璧”;
“主編人”,均署名“譚仲圭”,譚仲圭實為譚正璧的筆名;
“發(fā)行人”,《琵琶弦》《緬甸遠征記》《勝利的故事》三種,署名為“鄭友燈” ;《血的歷史》《怎樣懲治漢奸》《重歸祖國的士地史》三種,署名為“中國書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人”,均署名“中國書報社印刷所”;
“總發(fā)行”均署“上海圓明園路一六九號四樓”“中國書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分售處”均為“全國各大書局”;
“印數(shù)”,均為“1─2000冊”。
當年全家租居在汕頭路82號。那年冬天,房東陸士諤醫(yī)師已病故,幼子陸清源自后方回來,其表兄弟是杜月笙的學生,因為看中了譚正璧住的客堂樓,當時此屋可頂10到20根金條,地段又好,不知他又如何探得譚正璧在抗戰(zhàn)時為黨做過地下工作,遂冒充中統(tǒng),再三威脅譚正璧。為了一家老小的安全,譚正璧被迫率全家離開上海,于1946年初的農(nóng)歷年底重返故鄉(xiāng)黃渡老宅隱居。
不久有《大都會》報刊登了署名惜春的短文《譚正璧病困鄉(xiāng)居》:
“譚正璧——好久不聽見他的消息了,他自從被房東勒逼他搬出汕頭路后,便一腳邊把全家索性一起搬到了故鄉(xiāng)——黃渡。
“他在黃渡過著悠閑的生活之余,閑常也寫寫稿子寄到滬上各刊物來發(fā)表,但是因為感到稿費的如此低廉,最近他更在東門租了幾畝田,預備丟掉筆耕生活讓鋤耕來代。
終于他的氣喘病舊疾復發(fā)起來,病倒了。這又是一段終生難忘的經(jīng)歷:“血雨腥風壓錦城,蹂珠攫玉一輪輕,路人側(cè)目淚盈盈。避地自推世外好,寧家那得桃源行,奈何虎穴潛偷生。”(摘自《花殘月缺詞》,調(diào)寄《浣溪沙》,作于1975年)當時有儲品良和譚正璧的學生葉聯(lián)薰一起去探望過他,談及此事時,譚正璧不由得感慨不已!
譚正璧所編輯的僅有的一期的《書報》,及《中國文庫》第一輯出版的六冊,用的大概是小五號字,看起來很累。這些作品真實記錄了那個年代、那些歷史,相信在今天仍不失價值。
譚正璧既是作者,也是編輯。1923年,他曾和幾個朋友組織了“新中國叢書社”,還出版了幾本書。他酷愛寫作和編輯,把畢生精力投入其中,無論多么艱難,絕不放手。他猶如深埋泥土的夜明珠,一朝出土,便放射出無限燦爛的光芒!
(作者系譚正璧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