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增城:王陽明最后的精神寄托
嘉靖七年(1528),五十七歲的王陽明行經廣西烏蠻灘,拜謁了童年偶像伏波將軍馬援的祠堂,他想起四十年前的一個夢,似乎也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向終點。他急切地想回到家鄉(xiāng),一路東行,到達廣州時,因肺病引起咳嗽及水瀉,身體已經極為虛弱。為了養(yǎng)病,也為了迎接皇帝派來的使者,王陽明在廣州休養(yǎng)了約兩個月。
于是,廣州成為王陽明人生末程的最后驛站,而廣州增城則如命定般地成為其最后的精神寄托所在。
一
把時間撥回一年。嘉靖六年(1527)九月,王陽明奉旨兼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征討廣西思恩、田州叛賊。此時的陽明五十六歲,疾病纏身,老來得子,且正處于講學生涯的巔峰。他上書《辭免重任乞恩養(yǎng)病疏》,表明自己無法擔此重任。但朝堂混亂,無人可用,王陽明不得不披掛上陣,踏上征途,開啟了人生的謝幕之戰(zhàn)。
或許是“大明軍神”的名望太盛,王陽明分析形勢,甫一決定以撫代剿,叛賊頭領就負罪請降,七萬余名賊兵全部回鄉(xiāng)。持續(xù)兩年多、禍及四省的思恩、田州之亂,就這樣在極短的時間內被王陽明平定了。湛若水在《陽明先生墓志銘》中評價思恩、田州之亂時,稱贊道:“人知殺伐之為功,而不知神武不殺者,功之上也,仁義兩全之道也?!瓝岫宦荆那殛倘?。武文兼資,仁義并行,神武不殺,是稱天兵?!保ā锻跷某晒珪肪砣撸?/p>
平亂雖易,但戰(zhàn)后的安民工作才是重中之重。王陽明興建學校、教化百姓;又清剿了盤踞在八寨、斷藤峽的苗族;賑災抗旱。恩威并施,雙管齊下,徹底收服了邊地民眾。而此時的王陽明卻因為廣西邊地的酷暑病情日篤,為了回鄉(xiāng)養(yǎng)病,他于嘉靖七年(1528)八月二十七日離開南寧府,九月七日到達廣州府。
在這最后的適意時光,王陽明抱病來到廣州增城縣,祭祖、訪友,還在增城寫下了一生之中最后的詩句。
二
據(jù)俞嶙輯編的《王陽明先生全集》中的《年譜》記載,王陽明的祖先是東晉右軍將軍王羲之。他的六世祖王綱(1302-1371),字性常,又字德常;弟弟字秉常,又字敬常,二人皆以文學造詣高而聞名于世。
王綱與劉伯溫(劉基)是至交好友。劉伯溫尚未發(fā)達時,經常造訪王綱。王綱對他說:“子真王佐才,然貌微不稱其心,宜厚施而薄受之。老夫性在丘壑,異時得志,幸勿以世緣見累,則善矣?!眲⒉疁匾驉巯蹙V之才,還是向朝廷舉薦了他。
洪武四年(1371),王綱來到京城,七十歲的他齒發(fā)、精神仍如同壯年。王綱向明太祖提出治國之策,太祖非常高興,全部采納,并任命他為兵部郎中。沒過多久,廣東潮州地區(qū)的百姓起事,朝廷擢升王綱為廣東參議,前往廣東督兵糧。王綱寫信向家人訣別:“吾命盡茲行乎!”
王綱和兒子王彥達一起踏上前往廣東的路。王綱等人乘一艘快船到達潮州,勸誡百姓不要謀反,潮州百姓感激涕零,紛紛叩頭服罪。在王綱回程路上,海盜曹真等人突然出現(xiàn)。他們敲著大鼓,高喊著口號,列舟行禮,請求王綱出任他們的頭領。王綱勸誡道:“汝等究竟何許人?當今圣上下詔平定地方叛亂,汝等本是良民,理應在此太平盛世安心生活,卻挑起動亂,無疑自謀死路?!?/p>
眾海盜不聽他的勸誡,于是王綱開始厲聲斥罵。眾海盜挾持二人而去,并且特意設壇,讓王綱端坐壇上,每日一起行禮膜拜,請求他擔任首領。王綱不為所動,每日斥罵不止,終被海盜所殺。王彥達看到父親被殺,一邊痛哭,一邊大聲斥罵,要求海盜將自己一并殺死以陪伴父親。海盜們大怒,打算也殺死他,但海盜的頭目說:“父忠而子孝,殺之不祥?!?/p>
海盜給王彥達東西吃,王彥達不肯吃。海盜為王彥達的孝心所感動,他們把王綱的遺骸裝在一個羊皮袋里,交給王彥達,放他離去。王彥達背負著父親的遺骸,回到家鄉(xiāng)浙江,將父親葬在禾山。
洪武二十四年(1391),御史郭純向朝廷詳細報告了此事。朝廷決定在增城為王綱立廟,并起用王彥達。但王彥達痛心于父親的忠死,遂自號“秘湖漁隱”,耕田養(yǎng)母,粗衣簡食,終身不仕。王綱遇害之時,王彥達年僅十六歲。
三
一百三十七年之后,嘉靖七年(1528),恰逢王陽明總督兩廣,增城縣學的師生希望將褒揚王綱父子忠孝之舉的祠堂建于城門南邊的天妃廟,增城知縣朱道瀾遂上報申請。對此,王陽明發(fā)《批增城縣改立忠孝祠申》(《王文成公全書》卷十八),遂其所愿,天妃廟改立忠孝祠。此舉不僅是為了祭祀先祖,亦是“表揚忠孝,樹之風聲,以興起民俗”。
《增城縣志》記載:王陽明將張壹民著《王性常先生傳》以正書篆額重刻于忠孝祠,并立“重刻廣東參政王公傳碑”,落款“嘉靖七年歲次戊子冬閏十月吉孝元孫、新建伯王守仁重刻”,碑背面為蕭鳴鳳《忠孝祠記》。
此番前去祠堂謁拜的王陽明無限感慨,他在當時所作祭文《祭六世祖廣東參議性常府君文》(《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五)中寫道:“恭惟我祖晦跡長遁,迫而出仕,務盡其忠,豈曰有身沒之祀?父死于忠,子殫其孝,各安其心,白刃不見……及茲廟成,而末孫某適獲來蒸,事若有不偶然者。”表達了他對因平定亂賊殉職的王綱及其子王彥達的故事感同身受、深切緬懷之意。
祭祀完先祖,王陽明還題下《謁忠孝祠詩》:
海上孤忠歲月深,舊遺荒落杳難尋。風聲再樹逢賢令,廟貌重新見古心。
香火千年傷旅寄,丞嘗兩地隔商參。鄰祠父老皆人厚,從此層城是故林。
王陽明將“層城”(增城)當作“故林”,增城父老同樣對陽明報以極大尊重。又二十五年后,嘉靖三十二年(1553),已經88歲的湛若水倡議重修增江忠孝祠,由王陽明弟子、時任知縣的盛君劍出資。重修后,湛若水撰寫《重修增江忠孝祠記》,將王陽明題詩刻寫在碑石上,以供后人緬懷。明代增城人對該祠堂也頗為重視,有盧應徵的《謁忠孝祠次韻》、黎粵俊的《謁忠孝祠》兩首關于增城忠孝祠的詩流傳至今。
四
拜謁忠孝祠后,王陽明繼續(xù)游覽了增城鳳凰山上的崔菊坡遺跡,又拜訪了增城新塘湛若水的故居。
王陽明與湛若水初識于弘治十八年(1505),陽明時任兵部武選清吏司主事,負責選拔武官的考試。當時的學者都沉溺于辭章記誦之學,不知身心修行之學為何物。于是王陽明開始講學,希望籍此啟迪眾人心智,使他們樹立圣人之志。但當時的很多學者因為沉溺記誦之學和口耳之學太深,反而批判王陽明是在提倡異端、為自己博取聲名。
一代大儒、翰林院庶吉士湛若水站了出來,力挺王陽明。此時的王陽明三十四歲,湛若水四十歲,據(jù)說二人皆稱贊對方“此等人物,未曾遇見”。和王陽明一樣,湛若水也是痛感記誦辭章之學之弊,專心致力于身心體認之學,努力糾正朱子學追隨者的弊端。因此二人一見如故,意氣相投,共同發(fā)誓要為復興圣學而努力。
此后的二十余年中,王湛之間的書信往來、詩文唱和不斷,這兩位心學大師的“合璧”,對于明代甚至后世的儒學發(fā)展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受湛若水的啟發(fā),王陽明逐步完善自己的學說,甚至那場著名的“龍場悟道”,湛若水的影響都隱約可見。
王陽明南行前往龍場前夕,湛若水作《九章》贈別,崔子鐘和了一組《五詩》,于是王陽明以一組《八詠》回贈二人。《八詠》中的第一首就是贈給湛若水的,開頭寫道:“君莫歌九章,歌以傷我心。”
《九章》原是《楚辭》中的篇名,因是九篇述懷的辭賦而得名,湛若水所作《九章》乃是模仿之作。其中第七篇的題目為《皇天》,詩中寫道:“勿忘與勿助,此中有天機?!奔匆勒彰献铀f的“勿忘勿助”(《孟子·公孫丑上》)功夫,可以得出“天機”。
他還在第九篇《天問》中寫道:“天地我一體,宇宙本同家。”這體現(xiàn)了湛若水“萬物一體”的思想。他認為,天地間的萬物和“我”本是一體的,天下百姓和“我”的骨肉親人一樣,都是一家人,他尤其強調“萬物一體之仁”。王陽明晚年所提出的“致良知”說,盡管不同于湛若水的學說,但也是認同以良知為本的“萬物一體之仁”的。這與他曾受湛若水的影響不無關系。
“君子和而不同”。二人的關系從未因觀點的分歧而產生嫌隙,相反,他們相輔相成,維持了終生的“神仙友誼”。王湛二人各有眾多從游者,他們彼此論學交流,使得弟子后來改變師從,如周衡、蔣信兩人初受業(yè)于陽明,繼受業(yè)于若水;楊驥曾經師從湛若水,后學于王陽明。皆可見兩學互有兼容,且王湛關系相當融洽。
黃宗羲在《明儒學案》中指出:“當時學于湛者,或卒業(yè)于王,學于王者,或卒業(yè)于湛,亦猶朱、陸之門下,遞相出入也,其后源遠流長。王氏之外,名湛氏學者,至今不絕,即未必仍其宗旨,而淵源不可沒也?!?/p>
五
王陽明拜訪湛若水故居時,他似乎仍駐留京城。陽明追憶起二人一起致力于復興圣學的情景,不禁感慨萬千,遂將這種心情寄懷于《題若水居》和《書泉翁壁》(《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兩首詩中。在《題若水居》中,王陽明吟誦道:
我聞若水居,近連菊坡麓。
十年勞夢思,今來快心目。
徘徊欲移家,山南尚堪屋。
渴飲若水泉,饑餐菊坡菊。
行看羅浮云,此心聊復足。
此時王陽明似乎病情有所好轉,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移家山南”,與湛若水比鄰而居,繼續(xù)探討圣學。
而《書泉翁壁》則生動地再現(xiàn)了王陽明拜訪若水故居時的心境:
我祖死國事,肇禋在增城。
荒祠幸新復,適來奉初蒸。
亦有兄弟好,念言思一尋。
蒼蒼蒹葭色,宛隔環(huán)瀛深。
入門散圖史,想見抱膝吟。
賢郎敬父執(zhí),童仆意相親。
病軀不遑宿,留詩慰殷勤。
落落千百載,人生幾知音。
道通著行跡,期無負初心。
“落落千百載,人生幾知音?!?/span>
——得湛若水這一知己,王陽明夫復何求!
在增城拜謁忠孝祠、探訪湛若水故居之后,王陽明完成了親情和友情的“雙重奔赴”,了無心事地踏上歸途,于江西南安留下了“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的遺言,安心地走完了他波瀾壯闊、影響深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