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喊》出版一百周年—— 去八道灣11號重讀《吶喊》
1923年5月20日,魯迅將編訂好的《吶喊》全稿及200塊大洋印資交給北大新潮社。三個月后,8月22日,《魯迅日記》載:“往西城看屋兩處。晚伏園持《吶喊》二十冊來?!彼^去西城看房,起因是魯迅當年夏與二弟失和后搬出八道灣11號大宅,與夫人朱安租住在磚塔胡同,可隨后母親魯瑞老太太也跟來和長子同住,為安頓母親,魯迅不得不在北京第二次四處看房。這勞心勞力的一天行將結束時,《晨報副鐫》編輯孫伏園來訪,給魯迅帶來了剛剛印裝完成、正式發(fā)行上市的《吶喊》初版樣書。初印數(shù)大約1000或1500冊,封面設計簡潔,殷紅的底色上,中間僅以方磚一樣的黑色塊做底標著書名與作者名,別無多一絲裝飾。可以說是新文學史上最重要、劃時代的一部小說集就此正式誕生了。今年8月,它已面世了整整100周年。
幾乎不用去贅言《吶喊》之于中國、中國人、中國文學的地位和意義。書中14篇小說(初版中還有《不周山》,共15篇)及《自序》,半數(shù)都被選入了語文課本,在每個人的學生時代留下或明或暗的投影。進入社會,又在見識種種真實后,反復咀嚼出年少時所未能真正理解的那些篇章的真意。閏土、阿Q、孔乙己、華老栓,這些人物依然能在現(xiàn)實中找到投影,“精神勝利法”“人血饅頭”“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些語匯依然活在當下的日常語言中。它們模仿現(xiàn)實又反復被現(xiàn)實模仿,刻入國人靈魂骨血,構成符號,構成象征,構成心中的魅影,同時也構成腳下的路。在文學性、社會性、思想性和心靈性交織的多重維度上,可以說,20世紀沒有一部中國文學作品能與之相撼。1999年《亞洲周刊》曾評選20世紀百強華語小說,它高居榜首,當之無愧。
為紀念《吶喊》出版100周年,魯迅博物館魯迅書店從今年初起策劃實施了一項特別的閱讀活動,邀請北京第三十五中學八道灣魯迅紀念館特聘首席研究員榮挺進,從家庭和社會教育角度帶領孩子們逐篇細讀《吶喊》全部文本。書店是向公眾開放的,隨來隨聽。8月中旬,隨著最末一次共讀在出版紀念日前夕順利結束,在榮老師的邀請下,我來到《吶喊》誕生地八道灣故居,與1919至1923年的魯迅重逢。
偏居一隅創(chuàng)造出阿Q
八道灣魯迅紀念館是今天北京市三十五中校園一部分,師生們課間隨時可以進來看,外人也可預約參觀。來看的人都會不覺將其與宮門口西三條21號的那座魯迅故居(現(xiàn)在北京魯迅博物館內(nèi))比較一番,然后驚嘆這里好大好氣派,房間好多。這是自然——西三條的小四合院是魯迅在與周作人失和后獨立新買的,花了他八百大洋,而八道灣11號這座三進院落,則是賣了紹興故居置辦的,花了3855塊銀圓,為的就是全家北遷住在一起??捶俊①I房、修葺、裝修,都是在北京的魯迅一手操辦的。1919年12月,他返回紹興,將母親、朱安和三弟周建人一家接到北京,入住八道灣新居。
與別處不同,八道灣故居不直接臨著街,而是有一方外院,周作人、周建人的孩子們常常在這里玩耍。進了門,右手是兩小間門房,左手的幾間房子,分別用作外客廳和客房?,F(xiàn)在外客廳壁上掛著曾到訪周宅的一些人物照片,其中有時年26歲的毛澤東。至于“客房”,據(jù)多方考證,其實一度是魯迅自己寫作歇息的地方。他習慣深夜工作,為不打擾別人,選擇一個人待在這個偏于一隅的僻靜房間。此處位置不佳,條件也簡陋,只有一扇后窗,卻就在這書案的燈下,魯迅寫就了《阿Q正傳》等名作。
二進院子里,北面上房住著魯瑞和朱安,東廂房是傭人住房及廚房浴室等,西廂房則是三兄弟的書房兼收藏室。榮挺進介紹說,這間普通安靜的屋子,見證了兩件現(xiàn)代史上疑云重重之事:一是周氏兄弟失和之謎,1924年6月11日午后,回來取東西的魯迅在此與周作人激烈大吵以至產(chǎn)生肢體沖突;二是1939年元旦,抗日鋤奸團學生在這個房間里向周作人開了一槍,周作人僥幸未死。現(xiàn)在,這里是“魯迅書房”,書架上陳列著按魯迅藏書目錄選購的圖書,供師生和來訪者瀏覽。從二十四史到《夢溪筆談》《齊民要術》,依經(jīng)、史、子、集分類,數(shù)量之巨之雜,讓人驚覺魯迅的刻苦用功,其深厚思想資源實是其來有自。他對傳統(tǒng)的切脈和揚棄,非為激情下的偶然,而來自長期、深入的理解沉潛。
后院一排屋,從西向東分別住著周作人一家、周建人一家,以及最東的一間客房。1922年2月到次年4月,俄國盲詩人愛羅先珂來到北京,就曾借住在八道灣周家的這間客房里。房前有一眼小小鴨池,便是《鴨的喜劇》里寫到的那個,愛羅先珂為排遣異鄉(xiāng)的寂寞,指揮孩子們在這里養(yǎng)了蝌蚪又養(yǎng)了小鴨。這些房間現(xiàn)在陳列著“魯迅與新文化運動”“說不盡的阿Q”“八道灣與志成”三個展覽,有蔣兆和、豐子愷、丁聰、葉淺予等名畫家筆下的阿Q形象,每一張不似也似,透出“沉默的國民的魂靈”的不同側面。
《吶喊》初版凡15篇,除前四篇《狂人日記》《藥》《孔乙己》《明天》作于紹興會館,其余都在此院寫成。在此居住的短短三年多時間里,魯迅完成了如此豐厚的創(chuàng)作,還間以雜文寫作、學術著述和翻譯,高產(chǎn)勤奮得令人肅敬。更難得的是,這些小說,他絕不敷衍,作一篇是一篇,每一篇都像一枚石子,向“鐵屋子”的門窗奮力擲去,發(fā)出咚咚聲響。過一百年,經(jīng)十數(shù)代,仍然持續(xù)不斷地回蕩在耳畔。
為了孩子的吶喊
中國新文學甫在草創(chuàng)摸索之際,便捧出《吶喊》這樣高標成熟的作品,像個意外。對于魯迅自己,卻又不是意外:早在日本期間,他就著手翻譯外國小說,在北京又擔任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會小說股主任,主持小說審查,同時在數(shù)個學校教授中國小說。早在1918年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誕生之前,他已經(jīng)積累了許多年的創(chuàng)作準備。
關于作《吶喊》諸篇的緣由,魯迅在成書時的《自序》里說得清晰又赤誠。人們從中熟悉他如何在看了幻燈片后棄醫(yī)從文,如何寂寞地寓居S會館抄了好幾年古碑,錢玄同又如何去找他,如何動員這位教育部公務員“做點文章”。前年的大熱電視劇《覺醒年代》中,就曾極為戲劇化地表現(xiàn)了這段事及魯迅“聽勸”后奮筆寫《狂人日記》的場景。“毀壞鐵屋的希望”,看起來何等渺茫虛妄,但魯迅竟被說服了,只因“希望是在于將來”,不能以“必無”來折服“可有”。他抱有對希望存在的相信,這是本質(zhì)的光明與善。所以他說“救救孩子”,他說“自己背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
時代反復地驗證,我們今天當然要繼續(xù)讀魯迅。一般人接觸魯迅,都是從中小學語文課本開始,還有一些人走得更遠些,進入學術研究的范疇。但這兩者,在榮挺進看來,發(fā)生了不少偏差:好些語文老師依然延續(xù)舊有的分析法,將魯迅限定為社會批判者,每一句話都是在痛斥黑暗的社會制度和吃人的禮教,這種教條之下,魯迅呈現(xiàn)為“橫眉冷對”的單一面貌;而部分學術研究,則有越來越抽象乃至高深莫測的傾向,與現(xiàn)實人生和當下經(jīng)驗的聯(lián)系淡薄。而網(wǎng)絡世界里,眾聲喧嘩,道聽途說大行其道。因此,榮挺進想做一些“魯迅大眾普及”的工作,打通魯迅與“今天”和“我”的關聯(lián)。近五年,他立足八道灣魯迅紀念館,指導學生志愿服務的“立人講研團”,協(xié)助老師開設了一系列關于魯迅及其作品的閱讀課程。今年上半年應邀在魯迅書店開啟的與孩子共讀《吶喊》系列活動,也是這方面的實踐。
今天的孩子衣食無憂、個性鮮明,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時代,如何真正理解《吶喊》里那個一百年前的古老中國社會與“愚弱的國民”?《吶喊》開篇《狂人日記》的最后一句話,那句振聾發(fā)聵的“救救孩子……”給了榮挺進以啟發(fā)。對孩子、后輩的關懷始終貫穿在魯迅的生活和生命意旨之中。榮挺進在備課時,首先摘出《吶喊》各篇中對孩子的描寫,發(fā)現(xiàn)幾乎每一篇都有孩子或童年的存在?!端帯分械娜A小栓、《孔乙己》中的小伙計“我”、《風波》中的六斤、《故鄉(xiāng)》中的少年閏土與迅哥兒、《兔和貓》《鴨的喜劇》《社戲》里的一群孩子……這些孩子生活在一百年前,面對迥異的世道,但做孩子的經(jīng)驗是普遍的,與今天的孩子是相通的。今天的孩子完全能從他們身上,尋覓到成長資源,介入對魯迅和《吶喊》的理解。
譬如《藥》,講革命者的熱血是如何被愚昧的國民吃掉的,但這段歷史遠遠出離了今日孩子的認知,反而會讓他們覺得可怖駭人,甚至怯于為公義挺身而出。華小栓,這個往往只被視作吃“藥”的功能人物存在的孩子,很少被認真注意。而榮挺進通過細讀,發(fā)現(xiàn)他勤勞、乖順、聽話的品質(zhì),并向來聽講的孩子們提出了想象問題:如果華小栓穿越到今天,聽到他的故事,他還吃得下“血饅頭”嗎?至于家長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言聽計從的“華小栓”嗎?結果,那天來聽的孩子和家長討論得異常熱烈,焦點在我們今天當成為怎樣的孩子上。又如《兔和貓》,這一篇充滿童趣,體現(xiàn)了魯迅對生命的憐惜,今天的孩子們也喜歡小動物,愛養(yǎng)寵物,完全可以從這篇小說里得到該如何對待弱小動物的啟示。
《阿Q正傳》里面卻并沒有一個完整的孩子形象。然而反過來,沒有孩子的、或者說孩子喪失主體性的未莊,恰恰是古老中國的世紀面貌。榮挺進問孩子們,你想成為阿Q那樣的人嗎?假洋鬼子呢?趙太爺呢?孩子們從直覺上的好惡來判斷,答案都是否定的,于是得出樸素的結論:我們不愿生活在未莊,世界不能是未莊這樣的。但當進一步追問,如果我們長大后發(fā)現(xiàn)自己成了這些人呢?——這個問題如警鐘震耳,許多大人后知后覺想來,也不免如遭錘擊。
從孩子到大人,或早或晚,《吶喊》都在與我們的生命經(jīng)驗共振。榮挺進希望,讓孩子感受到課本里那個遙遠的魯迅是密切站在他們一邊、為他們說話的,有著光明而相信希望的底色。孩子們雖年幼,認知閱歷有限,但魯迅在《吶喊》的日常生活記錄,已然能為他們提供經(jīng)驗、感受,喚起他們直覺的思考判斷,讓他們知曉自己作為孩子的權利,以及大人不能來侵害的邊界。無論是何世代,我們永遠要為孩子吶喊,使他們“不憚于前驅(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