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人道悲懷中的物性思索
20世紀90年代,張煒在出版長篇小說《九月寓言》的時候,用他的一篇題為《融入野地》的散文放在書的后面作為代跋。在這篇散文中,張煒抨擊了“故鄉(xiāng)”這個字眼,指出這個詞已經(jīng)被作家用得爛俗,各個時代的意識形態(tài)也給這個詞注入了太多的額外的內(nèi)容,以致人們說起“故鄉(xiāng)“這個詞的時候不再落淚,所以,他寫自己的故鄉(xiāng),要放棄“故鄉(xiāng)”這個詞,用“故地”來取而代之。從那時到現(xiàn)在,過去將近30 年的時間,滄海桑田,世事日新,時代的腳步之快,不僅難以讓人靜下心來體味一下“故鄉(xiāng)”不再的閑愁,而且在許多人的生命中,也許連“故地”也不知從何處尋覓了。無鄉(xiāng)可回,無地可依,這種懸浮的生命狀態(tài)在網(wǎng)絡的虛擬世界中找到了極好的象征顯現(xiàn),但卻直接導致了21世紀以來鄉(xiāng)土文學書寫的萎縮。即使如賈平凹這樣的鄉(xiāng)土小說圣手,奉獻出來的《帶燈》也遠遠離開了當年商州敘事的路線。雖然有批評家敏銳地從中發(fā)現(xiàn)了中國農(nóng)村“社會主義新人”的形象類型,指出賈平凹由此開啟了新的政治浪漫想象[1],但鄉(xiāng)土文學作品中的“泥滋味”“土氣息”[2]顯然減弱了許多。甚至像遲子建這樣最為擅長以北國原野山間生活為藝術(shù)原點的作家,也開始認真地關(guān)注起都市的人間煙火。鄉(xiāng)土感覺的退化、鄉(xiāng)土想象的逼仄、鄉(xiāng)土情感的遷異,近些年來鄉(xiāng)土文學所遭遇的這些困境,或許都與當下中國鄉(xiāng)土環(huán)境與鄉(xiāng)土現(xiàn)實的城鎮(zhèn)化進程息息相關(guān)。1990年代以來城鎮(zhèn)化迅猛發(fā)展,斬斷了一批又一批新生代與鄉(xiāng)土的生命聯(lián)系。鄉(xiāng)土不再是人們生命中的風雨茅廬,不再是人們心中那個或許能“哄騙我一生,使我時時回顧”[3]的生命蠱惑,20世紀20年代鄉(xiāng)土文學應運而生的現(xiàn)實根基和精神原點同時崩塌,這或許正是當下鄉(xiāng)土文學發(fā)展最為內(nèi)在的靈魂之痛。在這樣的文學現(xiàn)場中,蔡測海新近出版的長篇小說《地方》,不惟令人眼前一亮,而且促人遐思聯(lián)翩。這部小說依然蓬勃著“楚人熱情”,小說描寫的那個名叫三川半的地方,也還是作者曾經(jīng)在《母船》《家園萬歲》中描寫過的那個湘西邊地;小說呈現(xiàn)出濃郁的寫意風格,人性的幽默冷中有熱,世情的諷刺溫婉而智慧,這些都是作者一以貫之的創(chuàng)作特色。小說令人眼亮、促人遐思的是,其鄉(xiāng)土敘事中不僅氤氳著泥土的氣息,而且呈現(xiàn)出一種詩性的新質(zhì);不僅貫穿著人道的悲懷,而且潛隱著一種物性的思索??鬃诱f君子言有物,朱子釋儒,也說即物窮理,對物的關(guān)注本來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的傳統(tǒng),只不過因為儒家實用思維的引導,使得中國文化中對物的關(guān)注多少有點偏向于日常生活的器物之用,而缺乏對物性的詩性思考與哲理的探索?!兜胤健分袑ξ锏拿鑼懪c敘事,既在日常生活之中,也超越于日常生活之上;既關(guān)注到器物之用與人之歷史的關(guān)聯(lián),也揭示出器物之性與人之命運的相生相克。作者將人道與物性交融在一起,通過物事與人事的無盡糾纏,體現(xiàn)出文明進化與歷史輪回的二律背反,人性挽歌與時代進行曲的弦歌奏和。這種鄉(xiāng)土敘事的思想新質(zhì)不啻是對百年來漸漸遠去的鄉(xiāng)土文學的一次深情的招魂,而且是從一種新的路徑對鄉(xiāng)土文學蛻變趨勢的強勁呼應。
一
“地方”作為泛指時,可以是鬧市,可以是鄉(xiāng)村。但一個“地方”如果被特指,或者在某人那里成為“鄉(xiāng)土”,首先是因為它在此人的生命中建構(gòu)起了一種記憶。正如海德格爾所言,“地方將人放置在了一種特定的方式當中,既揭示了人自身存在的外部關(guān)系,又揭示出他自己所擁有的自由和現(xiàn)實的深度”[4]。這種“自由與現(xiàn)實的深度”往往就由人對“地方”的生命記憶來呈現(xiàn)。而特定的“地方”永遠是一種自然與文化的復雜綜合體,“在特定的地點中不斷發(fā)展,并與其他地方存在著人與物質(zhì)流所構(gòu)成的關(guān)系。一個地方不僅是指何物在何方(where of something),它還是一個地點,加上占據(jù)該地點的所有事物,它被視為一個綜合的且充滿了意義的現(xiàn)象”[5]。因而,關(guān)于“地方”的生命記憶既關(guān)乎人事,也關(guān)乎物事。人事的記憶聚集在精神的深處,是一種情緒的遺存,在歲月的淘洗中則容易淡化和稀薄,而物事的記憶往往融解在鄉(xiāng)人的血肉之中,化成鄉(xiāng)人的生命基因,走到天涯海角都是一個消不了的生命標記。所以,正如魯迅在給鄉(xiāng)土文學命名時,首先想到的依然是他兒時在故鄉(xiāng)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鄉(xiāng)土文學的關(guān)注點無論怎樣的私人化,都不會也不應離開人與物的關(guān)聯(lián)?!兜胤健分械奈锏臄⑹戮拖喈斬S富而精彩,從地理史上看,三川半不是個物產(chǎn)豐饒的地方。物產(chǎn)豐饒之處,不管哪里掉下一顆種子,都會綻開絢麗的花朵,結(jié)下豐碩的果實。但三川半人“種植、砍伐、挑擔子、拾石頭、扛、背、走路,甚至講話,吃飯,都得使勁。所有的活動,沒有省力的地方。三川半的石頭,三川半的大樹,三川半的偏遠,三川半的地老天荒,一萬年以前生命就在這里。三川半人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為了過日子,是為了使勁。”所有的活動,沒有省力的地方,物的產(chǎn)生與由來就不容易。容易得到的東西,難以珍貴,不容易得到的東西,在三川半人的心里總像天物一般神奇。所以,三川半人不僅珍愛物,而且懂得物、豐養(yǎng)物。
在沒有省力的地方生活,三川半的人活得很艱難,很使勁,但他們活得很人性,就因為他們懂得物。田聾子善捉魚,“他認魚穴就像認張家李家的門,認門前門后的樹”;使勁從小在山里野生,認得山里大小巖洞;草藥婆婆以采藥治病為生,認得三川半千百草木。至于采山貨的,“知道哪一處有好蘑菇,哪一棵樹棲什么鳥,哪條荒路走什么獸,哪座山上砍什么柴,哪塊地里種什么莊稼,長什么豬草,哪丘田不長螞蟥,哪樣泥巴能燒瓦,哪處水喝了不生病,哪種石頭可以磨鐮刀,哪種石頭可以打磨子打碑,哪根竹子能撐船,哪只蛤蟆不咬人”。懂得就會珍惜,所以田聾子放了一輩子牛,田聾子死了,他的牛也絕食死了,村長說這兩頭牛就不吃肉了,不僅不吃肉,還把牛埋進大坑,在埋牛的大坑上蓋起了一個土地堂。不是這牛肉不能吃了,而是這知道感恩的牛具有了人性,物傷其類,惺惺相惜,即使怎樣的貧瘠匱乏,三川半人也不忍像日常那樣去把牛剔骨食肉當作美味來享用了。村長收藏有祖?zhèn)鞯你y器,這本來是百姓生活中的慣常之事,但在“破四舊樹新風”的政治運動中,村長曾因手中的祖?zhèn)髦镏鴮嵉責肋^?!按彘L摸出一鐵皮盒子,打開紅綢子,拿出一副吊吊銀耳環(huán),兩只銀石戒指。耳環(huán),吊六重,銀絲吊瓜子。戒指淺浮雕龍鳳呈祥,不知哪朝哪代的銀匠用心造的?!痹谛嘛L駘蕩之際,這精致美妙的銀器居然成了需要掃除的“四舊”。村長為難了,“為這幾樣銀器做過幾次夢。他夢見岳飛、秦檜。把幾樣銀器交出,就是岳飛,不交呢?就是秦檜,是忠是奸,二選一。要真丟了幾樣銀器,把家傳器物毀了,就是不孝。人到煩惱時,多被蚊子咬,一拍一巴掌血。到下雪了,村長的心平靜下來,他留下了那些銀器,要是這個冬天不下雪,那些銀器怕是毀了。破四舊時一次小小的障礙就是冬天里的一場雪”。作者說,“一場雪改變了一個故事”,這不僅是因為雪之寒冷,澆滅了村長煩惱的無名之火,而且是因為雪的潔白,濾凈了村長物戀的迷思,悟到了珍惜的真義。懂得物,珍惜物,也就是順應物。順應物,自然也就容易得到物的回報。所以,自從兩頭牛埋下去,“大土坑旁涌大泉水,泉名牛耕水,久旱不干涸,從此禾青草綠,無饑荒”。村長保住了銀器,他才有機會在露的婚禮上,用祖?zhèn)鲗毼餅榕畠韩I上最古老也最深情的祝福。
三川半人有著珍惜豐養(yǎng)自然物的品質(zhì),也養(yǎng)成了一種令人驚嘆的模仿自然物的能力。古往今來,三川半人似乎都是能工巧匠,“他們把大自然的所有物當成自己的器物,摘石為橋,碾地為路,取木為屋,搭火為伴。天高處為神宮,地深處為鬼域。所用器物,無非是方的圓的扁的伸的吊的,全是模仿現(xiàn)成的自然形成的。”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三川半人不僅模仿大自然來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器物,而且模仿自然物來創(chuàng)造提升自己的品質(zhì)。知識青年老號喜歡唱歌,村長指點老號春練蛙聲,夏練蟬鳴,秋聽山音,冬聽石音?!按壕毻苈?,滿塘蛙叫,只有一只蛙是唱。那蛙氣鼓得足,等群蛙噪過,它放聲慢唱”;“夏練蟬鳴,群蟬聲音短促。只有一只蟬,聲音悠長,把日子裝在聲音里,把聲音化進時間里”;“秋聽山音,秋高氣爽,群山發(fā)音”;“冬聽石音,萬籟俱寂,惟石頭有聲”?!奥暵暼攵腴T,可發(fā)金石之聲,若再得草木山川之氣,天氣之范,四季流變之風,可騁風雷”。老號熟記在心,后來果然深有造化,三川半這個地方的名氣就是老號先唱出來的。自然之物,是聲音與顏色的交織。因為聲音與顏色,人就有了耳朵與眼睛。產(chǎn)生顏色,只要有陽光就行,而產(chǎn)生聲音,條件就要復雜得多。天有天籟,地有地吟,蛙叫蟬鳴,虎嘯猿啼,正如莊子《齊物論》所言,“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物能自己成其物,人在自然的層級中間,永遠只是學徒的身份。所以古人有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道,歸根結(jié)底是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人學會了模仿自然的那一剎那,就是人走出了自然的第一時刻。
但人走出了自然就能遠離甚至背離自然嗎?人獲得了人性,就能忘記乃至丟棄自己曾在自然之中的物性嗎?這是人成為人之后,一直困擾著人的一個終極性問題。三川半人不懂玄學,也無意玄學,但他們本能地知道人需要模仿自然。模仿自然就是順應自然,順應自然也就是順應自己曾在自然之中的物性。人本來之于自然,也曾是動物之一種,進化過了的人類在許多方面未必比動物更優(yōu)越。魯迅就曾經(jīng)十分風趣地指出,人獸之辨本不必過于嚴格,他說:“在動物界,雖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樣舒適自由,可是啰蘇做作的事總比人間少。它們適性任情,對就對,錯就錯,不說一句分辨話。蟲蛆也許是不干凈的,但它們并沒有自命清高;鷙禽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為餌,不妨說是兇殘的罷,但它們從來就沒有豎過‘公理’‘正義’的旗子,使犧牲者直到被吃的時候為止,還是一味佩服贊嘆它們。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進步;能說話了,自然又是一大進步;能寫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進步。然而也就墮落,因為那時也就開始了說空話,說空話尚無不可,甚至連自己也不知道說著違心之論,則對于只能嗥叫的動物,實在免不得‘顏厚有忸怩’?!盵6]魯迅在這里的言論當然是借題發(fā)揮,但也確實道出了人性與物性之間其實有著許多相映成趣的道理。譬如動如脫兔,靜如龜伏,動即兔的物性,靜也是龜?shù)奈镄?,聰明的人類往往能從這些物性之中體悟到許多生命的奧義。過去許多學者把物性等同于獸性,這是對自然的物性的誤解。物性與獸性交叉,但物性不是獸性,物性比獸性更為寬泛與深廣。尤其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關(guān)系,不僅僅存在于對動物的態(tài)度之間,而且存在于與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山巒草木的相處之間。人來之于土地,也最終回歸土地,化育萬物而成就一個又一個生命的輪回。從這個意義上說,《地方》對物性的揭示,恰恰是對人性始基的揭示。三川半人對待生命的智慧清晰而意味深長地告訴人們,物性比人身體中的獸性更為原始,但也更容易被人所忽視。
二
自從人類開始用文字記載自己的歷史,在反思人的成長與民族的發(fā)展時,人們就好用“文化”一詞。但人們常說一方山水一方人,這古訓說地方與人的關(guān)系,強調(diào)的還是山水。山水之育就是物的化育,而不是文的化育。所以,入鄉(xiāng)可以隨俗,也可以不隨俗,但落地生根,只要在一個地方長期地居住,就不可能擺脫這個地方的物的化育。正是對地方物性的強調(diào),作者在《地方》中把人與地方的關(guān)系形容為“種植”?!叭朔N植在這個地方,一代兩代幾代,不走了,就成本地人?!倍胤降奈锏奶匦杂浅浞?,愈是強烈,“本地人”所受到的特定之物的化育也最是充分,最是強烈。甚至一個地方的人,自己的命運無可選擇地同這個地方的物聯(lián)系在一起。就像莫言高密東北鄉(xiāng)的人與高粱,張煒《九月寓言》中的小村人與地瓜,三川半人生命中最具宿命感的物大概就是玉米了。三川半的玉米“顆顆金黃锃亮,陽光雨露和人工種植琢成的糧食美玉。黃豆、稻子、小米、向日葵、黃狗、黃牛,陽光一色染成”。三川半的玉米是糧食美玉,當然不是用來觀賞的,它是生命的源泉,承擔著三川半的供養(yǎng)、救濟、稅賦;也是生命的形塑,承擔著三川半人的恭順、屈服和延展。不僅是對于三川半的土著而言,即使被命運驅(qū)使來到三川半的外地人,玉米都成為他們最初的問候和以后的思想。玉米不僅改變著他們的腸胃,也會改裝他們的頭腦,在他們的心靈中成為永久的記憶。如果說高粱本質(zhì)里的酒性,造就了高密東北鄉(xiāng)人的狂歡精神,“把歷史的過程視為游戲”[7];《九月寓言》中的“瓜干燒胃”也是小說中的關(guān)鍵詞,小村人“就是地瓜干化成的力氣,化成的血肉心計,化成的煩人毛病”;那么,在《地方》中,恰恰是玉米成就了三川半人抗拒饑餓的夢想。作者寫到了一個細節(jié):在“文革”時期那個半饑餓的年代,一個流行長篇大論的時代,公社的仁寬書記認為文化人讀書識字,思想復雜,就叫了幾個三川半的文化人,給他們出了個題目,要他們寫個簡單的思想?yún)R報貼在墻上“斗私批修”的專欄里。書記特意叮囑說,思想?yún)R報越簡單越好。結(jié)果知青寫的是“學習、理想、苞谷粉子飯”,“右派”有小丁寫的是“學習、標語、苞谷粉子飯”,艾中華寫的是“學習、饑餓、苞谷粉子飯”。三人當中,知青是三川半的外來者,“右派”雖也來自外地,但不僅已來多年,而且有了三川半人的身份,只有艾中華是三川半土生土長的讀過書的人。三人雖然身份不一,但最簡單的三個念頭里都包含了“學習”和“苞谷粉子飯”?!墩撜Z》有言,食色,性也,這句古訓通常被人理解為食與色乃人之根性,但從三川半的讀書人的思想?yún)R報來看,這“食色性也”何嘗不能這樣來詮釋:食與色是兩種人類最基本的行為方式,也是人最原初的物性特征,它們延續(xù)了生命,繁衍著種族,但食色的內(nèi)容與方式也在改變著人性的文化基因。
如果說苞谷粉子飯是三川半人共有的宿命之物,塑造了三川半人的堅韌,也塑造了三川半人的順從,但三川半人各有各的堅韌,也各有各的順從,他們的宿命似乎都可以從他們的物性上找到詮釋的依據(jù)。古人相信器中有道,道器不離?!兜胤健分械娜宋铮瑒t是器中有命,器命相依。人物愈是傳奇,就愈有器物的故事,器物的故事愈是豐富,其人生的命運也就愈是傳奇。那個半人半仙的四公公有兩件器物,“一頂斗笠,一根竹腦殼煙桿。竹腦殼煙桿用白銅包好,有模有樣,看那顏色,也抽過成堆的旱煙,熏染過許多日子。四公公不離這兩樣器物,天晴落雨,頭上一頂斗笠,坐站行走,口里不離煙桿。斗笠讓人不變黑,煙火讓人變黑”。白銅包好的竹腦殼煙桿來歷很深,可說是四公公家族三代土司以及他曾任族長的見證。斗笠則是三川半人的標志,戴上斗笠,是三川半人的成年禮。南方多竹,竹器自古發(fā)達,三川半人好用竹子做器物,煙桿是、團篩是、斗笠也是,凡上好的斗笠,都是竹骨竹葉,竹葉還是可包粽子的那種,所以小說寫三川半人將這種竹葉“用作斗笠,可知饑餓”。對三川半人而言,斗笠是日記,“寫滿農(nóng)事和季節(jié)。焦心,恐懼,善意,照看,斗笠是一部三川半辭典,當然,也是標記”?!俺酥敷页鲩T的人,還會回來,把斗笠留在家里的人不會回來了。”哪怕是出外的三川半人,頭上也有一圈斗笠印記,在別處的某一個地方,也像幾頂斗笠捧在一起說話。不過,四公公戴斗笠卻有個說法,四公公將斗笠稱之為“獵日子”,“獵日子頭上一蓋,不見星月不見日頭,我這獵日子就是一頂天”。所謂獵日子就是數(shù)日子,四公公是土司后代,也當過族長,到1949年后家道已敗,半床破被子,祠堂一角安身,有點像“先前闊多了”的未莊阿Q,階級成分就劃成了貧農(nóng)。在那個時代里,地主富農(nóng)戴帽子,貧下中農(nóng)戴斗笠。四公公深知自己這種出身者,沒有戴帽子,而是戴斗笠,這是天意,也是自己的幸運,所以,四公公把斗笠當成天剪裁下來的一塊,頂在頭上,從來沒換過。那頂從沒換過的斗笠的背后,其實潛藏著的既是對天意從來高難問的敬畏,也是一種逃過一劫后的恐懼而慶幸的情緒固結(jié)?!坝遗伞庇行《∫灿袃杉魑铮患亲詠硭摴P,一件是政治學習書籍。自來水鋼筆是戀愛過的女朋友送的,愛情沒了,鋼筆還在,它是有小丁唯一的一種私人性的器物,睹物思情,物在情在,這是多少情愛故事中都會上演的橋段,有小丁鋼筆隨身,舊情難忘,鋼筆成為所謂“反革命夢奸罪”的事由與物證,也就在所難免。政治學習書籍是有小丁的公眾性器物,他發(fā)明的“美讀法”將政治書讀出味道來,把自己變成了學習毛主席著作的“右派”先進典型,這是他自覺改造與自我贖罪的真誠努力。改造可以自覺,贖罪能夠真誠,但評價這種改造與贖罪結(jié)果的權(quán)利卻永遠不在贖罪者的自我掌控之中。當“右派”一時得意間,忘記了自己還是個“右派”,開始大談自己的私人情感時,大錯也就因之鑄成,以至于被定下千古奇談的“反革命夢奸罪”。在有小丁的命運中,私人器物和公眾器物之間的荒謬聯(lián)系,展示出的是一個荒謬時代的命名悲劇:一個人如果被定性為“右”,即使以后他想如何的“左”,一件無關(guān)大局、無傷大雅的小事,也可以立馬將之打回原形。
有故事的人是生活過的人,有故事的物則是有生命的物。三川半的故事,無論驚天動地,還是和風細雨,許多就是由那些有生命的物所串起。天下之物,林林總總,無論無生,還是有生,無論化生,還是胎生,都有成住壞空,難逃劫數(shù)。但在三川半人那里,有兩種事物經(jīng)久不壞,一是陽光,一是愛情。村長家里的滿園香氣,經(jīng)久不衰,就是陽光雨露與愛情的見證。村長的愛情故事,是三川半人一個浪漫的謎語。他和他的女人雨的離散聚合,所有的線索都系在這滿園香氣的源頭:一幅洗臉帕、一只繡花鞋。這是雨留給村長的信物,它們都和女性的身體相關(guān)聯(lián),帶著女性生命的獨特體味。洗臉帕是有生命的,它不僅能喻示人的存活與否,而且散發(fā)著越來越濃的香氣。“雨把洗臉帕埋在菜園子里。雨對村長說,清明節(jié)的時候,你去看看,洗臉帕沒有爛,我就還活著。我還會回來。村長在清明節(jié)的時候,去看洗臉帕,它還好好的,還有女人的香味,脂粉的味道。以后的清明節(jié),埋在菜園子里的洗臉帕還是那樣,女人味越來越香?!崩C花鞋也是有生命的,它是村長的精神寄托,是村長的生命意義,長久地活在村長的內(nèi)心深處。正如《地方》所言,“人有人的命運,鞋有鞋的命運。鞋的命運也必定是人的命運”?!按彘L拿出一只繡花鞋,讓使勁看。村長說,這是我女人的鞋,她人走了,留給我一只繡花鞋。認識一只繡花鞋,就是認識那位影子女人?!贝彘L叫上使勁擺跳巖,年復一年,“擺完一道水,再擺另一道水,百里腳不干,要繡花鞋不沾水,擺好跳巖,等穿繡花鞋的人來”。最后,繡花鞋脫盡香氣的時候,村長知道這是雨回家的日子到了。人的生命訊息的注入賦予物以生命,物的生命與人的生命氣息相通,情之所至,金石為開。詩經(jīng)有言,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從古至今,人只相信和稱許女性對愛的忠誠,所以,加繆曾說:“一種忠誠的愛——如果他沒有變窮的話——對于男人來說,是最有可能維持他最好的部分?!盵8]村長對雨的忠誠相守,當然是最富有人性的一種情感,也是他的生命中最好的部分。但要看到的是,村長對他女人的戀,既是一種情戀,也是一種物戀,“繡花鞋這么精美,那腳也會很精美,那影子女人也會很精美”。受精神分析學說的啟發(fā),現(xiàn)代作家中不乏寫物戀的高手,郁達夫的《茫茫夜》寫于質(zhì)夫從小店鋪女人那里要到她的舊手帕和縫衣針,躲在家里聞那舊手帕和針子的香味,享受用針子在臉頰上刺出血珠的快感,就是一個被文學史家用來分析物戀與人物性格關(guān)系的經(jīng)典范例。比較而言,由于精神分析學說把物戀視為性倒錯的表現(xiàn),是一種性格畸形的特征,所以現(xiàn)代作家的物戀書寫往往呈現(xiàn)壓抑、變態(tài)的一面,而《地方》中對村長的物戀書寫卻是如此優(yōu)美、柔婉、舒展,就像詩一樣抒情,顯示出作者對人的生命精神中物性情結(jié)的深刻而典雅的理解。正是這種情戀與物戀的結(jié)合,情戀有物戀的依托,生命才產(chǎn)生奇跡。三川半地處偏遠,巫風熾烈,人們相信這種生命的奇跡,只要有愛相托,也更愿意將生命當作奇跡來過。
三
三川半地處僻遠,曾經(jīng)人跡罕至,野獸比人多,野獸就成了人的食糧。后來人的繁殖越來越快,野獸離人也越來越遠,終于打只野豬也感覺了艱難。這個地方人有人性,獸有獸性,物也有物性,人性、獸性和物性有時融通,有時對抗,有時相生,有時相克,構(gòu)成了一幅豐富、精彩、生動而且完整的世情畫卷。其中人性是善的,但也未必盡善。善者如村長,多情多義,有勇有謀,金剛手段,菩薩心腸,是三川半人的信托與支撐。不善者像村長的二姨,為了拷問金銀財寶,狠命地抽打地主婆,還在完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拿了錘草棒,當腦殼一棒,打得地主婆腦漿濺了自己一臉。又如郭駝子,“抬喪路上,他一直跟著,很關(guān)心的樣子,他其實是等著有抬喪人滑倒,棺材摔破,這樣會讓他得到滿足”。前者是暴力,后者是幸災樂禍,都不是好的人性,或者說都是人性中丑陋的一面。獸性當然殘忍,但也未必全惡。叢林之中,食物鏈上,本來就沒有懷柔與惻隱可言,一切全憑本能與力量。但在野獸的本能之中,也藏有天性的良善?!兜胤健防飳σ吧鷦游锊妒车摹盎⑹!薄袄鞘!薄柏埵!爆F(xiàn)象的描寫,十分精彩地展示了動物這種本能的良善。作者感嘆地說:“虎狼之食,捕殺兇殘,卻不貪婪,把吃剩的就地埋藏,餓了再吃。有可食之物,就不會去劫食別的生命,不做天理難容的事。能知足,莫如虎狼。”這里寫的是動物之性,其實是在隱射人心,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對人性貪婪、永無饜足的批判。小說還寫到田聾子養(yǎng)的牛,知恩達義。田聾子死后,“幾頭牛到他墳上,用角挑,用蹄刨,把棺木刨出來,用角把棺木掀開”,那種不舍之情意,足以撼動人心。在《地方》中,人性與獸性都是有局限的,有善有惡,善惡并舉,惟有物性非好非壞,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玉米是好,但多吃脹胃,是好是壞,則全看人怎樣對待。在三川半的時空歷史中,物性也是靈動的,“一切事物,都會有預兆。天現(xiàn)鯉魚斑,必有旱情,石頭出汗,必有雨。螞蟻搬家,群鳥遷徙,必有大事”。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生,是禍是福,人性與物性的相通,其實也只在人的一念之間。所以,在三川半人的生命史上,有一個冥冥之中能夠感知的規(guī)律:當人性、獸性與物性三性融通、天人合一的時候,也就是人的生命之花開得最為燦爛的時候。三川半人的生命史就是一部人文地理史,它昭示著一個天地間顛撲不破的真理:不管是一個怎樣偏遠的地方,都是先有山川草木,地火水風,才會有獸,有人,有人的創(chuàng)造物出現(xiàn)。無論時間還是空間,物性永遠是在獸性與人性的前面,而獸性與人性則永遠是在物性之中。
三川半人善于模仿自然建造屬于自己的物,斗笠也好,團篩也好,銀器和繡花鞋也好,都是世代相傳的農(nóng)耕時代的工藝品,凝聚著三川半人祖先的心智與技巧,三川半人與這些物有一種無比親近和信任的感覺。“把竹子劃拉成篾條,織成篩子,把長的團成圓的。日月是圓的,日子是長的。日月也是篩子,日篩夜篩,篩篩落落,篩掉一些,留下一些,人到了篩子眼,就知道去留?!比说牡览砼c物的道理絲絲相扣,路路通達。四公公巴普“把斗笠翻過來,像一重天,再翻過來,亦是另一重天,也像一口盆。翻來覆去沒個新鮮。青山未度,陽光何多?其間也大,不如一碗面湯”。即使黃粱夢醒,巴普在驚嚇中奔走,在三川半的田埂上摔跤,“幸好斗笠還在”。物在,人心就沉穩(wěn),前景就光明,生命中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對三川半人而言,這種農(nóng)耕文明的物都是屬己之物,所以人賦物形,物隨人轉(zhuǎn),物和人成了一體。但時代畢竟已經(jīng)到了20世紀,“在一個地方守望世界”已經(jīng)成為奢侈的想望,即使在曾經(jīng)人跡罕至的三川半,農(nóng)耕文明也正在消隱,機械文明夾帶著政治的風雨,給三川半人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新的困惑和煩擾。小說中寫到的“鐵喇叭”這一物事,就是機械文明進入三川半的標志。在“文革”那個特殊時代里,鐵喇叭是最高指示的大眾傳播方式,在三川半這樣的僻遠之處,鐵喇叭也是地方與中央發(fā)生精神聯(lián)系的主要通道。值得注意的是,小說之所以特別突出地寫鐵喇叭與三川半人的關(guān)系,就是因為鐵喇叭這一器物既是三川半唯一的物質(zhì)現(xiàn)代性的符號,同時又具有原始部族圖騰崇拜的特征。這種圖騰特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神秘感,只聞其聲不見其面,村里人看著鐵喇叭,是一件奇怪的東西。它好像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說,這恰恰就是原始宗教中特別需要造成的神秘氛圍的體現(xiàn)。二是信仰性,向茂林就只聽鐵喇叭的話,相信“聽鐵嘴巴的話,要照著做,這樣才會成為好人,不照著做,就會成為壞人”?!拌F喇叭說,那些與人民為敵的人,該殺的殺,該抓的抓,該管的管?!边@些話語的不斷重復,甚至讓地主子女的向茂林精神上生出了弒父情結(jié)。三是權(quán)力性,“全村人,一個鐵喇叭。一張鐵嘴說話,幾百只耳朵聽”。鐵喇叭的話,斬釘截鐵,沒有妥協(xié)的余地,而且鐵喇叭還喜歡罵人,善于罵人,那種罵人的力量能把人罵向死亡。這種鐵喇叭,不是三川半人自己的造物,是遠處的外面世界送進來的“奇怪的東西”,對于三川半人而言,鐵喇叭是一個異己之物,它高高地掛在村頭的楓樹頂上,你想聽也好,不想聽也好,它都以無窮的力量將從不知疲倦的宏大聲音,堅定地打入三川半人的耳鼓。鐵喇叭這種三川半的新鮮事物,正是以這種神秘感、信仰力和權(quán)力性,非常深刻地顯示了農(nóng)耕文明的圖騰崇拜與機械文明的權(quán)力拜物教之間的耦合。在小說中,三川半人對異己之物鐵喇叭的復雜而糾結(jié)的心理,與三川半人對待屬己之物的從容自如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在人類成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里人都在為擺脫物性而努力。在人類擁有文明之后,自認擺脫了物性的人類也還在為唯物或者唯心而爭吵不休。唯心者自然以物性為恥辱,而唯物者也以克服物性為鵠的。但無論唯心還是唯物,其實都無法阻止人類物欲的擴張與燃燒。尤其是近代科技的發(fā)展,既增強了人類征服自然的自信,也促進了人類對物質(zhì)的占有欲望的膨脹?,F(xiàn)代都市的野蠻生長也是科學發(fā)展的產(chǎn)物,這種野蠻生長的標志一方面是“鐵喇叭”之類的人工器物的無比豐富、無比精巧,一方面則是天籟地吟式的自然物事被快速摧毀;一方面是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速度、高度和力量對自然物的不斷超克,一方面是人在豐饒的物質(zhì)享受中越來越感受到了精神的貧瘠與空虛。本雅明曾敏銳地預見到了人與物分離的這種文明發(fā)展趨勢,他在分析列斯科夫的小說《變石》時指出,這篇作品把讀者帶到“那過去的年代,大地腹中的寶石和九霄中天的星星還關(guān)系到人的命運,不像今天,無論天上還是地下,一切都變得對這些凡夫俗子的命運漠不關(guān)心了,不再有任何聲音從任何堤防傳來和他們對話,更不用說聽他們驅(qū)使了。任何一顆尚未發(fā)現(xiàn)的星星不再關(guān)系兇吉,大量新的寶石開采出來,全都測了大小,稱了重量,驗了密度,但它們不再向我們昭示任何東西,也不給我們帶來任何好處。它們與人對話的時候過去了”[9]。如果說物性是人性的始基,人超越于物但終究是在物之中,那么,人在種族繁衍史上征服自然的節(jié)節(jié)勝利,人在文明發(fā)展史上創(chuàng)造物質(zhì)、享用物質(zhì)的日益精致,人在精神進化史上與物的步步分離,這是人的物性的回歸,還是人的物性的異化?關(guān)注與回答這樣的問題,本來就是文學的本分?,F(xiàn)代文學“以人為本”,但在人道主義的主潮中也曾經(jīng)隱伏著一種識物的文學傳統(tǒng)。遺憾的是,由魯迅、鄭振鐸等作家開啟的這一識物傳統(tǒng)在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中沒有得到充分的認知,甚至在逐漸地消歇下去。當代文學要么深深地根植在科學發(fā)展的基礎上為人性的解剖而迷狂,要么就禁錮在社會與階級關(guān)系的糾纏中,為人性的價值判定而竭盡心力,似乎還缺乏這種個體心性的自由,來思考人性與物性的關(guān)系問題。
近年來,已有一些學者敏銳地感覺到了這一學術(shù)史上的問題。有學者呼吁在新文學研究中既要強調(diào)“人的文學”,也要避免受其遮蔽和使其異化,以加大對“物”和“物性”的研究[10],也有學者在發(fā)掘現(xiàn)代作家識物傳統(tǒng)時指出:“現(xiàn)代作家的識物意識與文學創(chuàng)作的相互成就與影響昭示了一個道理:物的旁在,不僅可以突破人的唯我主義,彰顯世界構(gòu)成中人與物的共存實相,而且可以極大程度地敞開人的多樣性與歷史的豐富性。在人道與天道的融匯中給予物以相應的位置,是作家對自身的正確定位,也是作家實現(xiàn)個體心性自由與天地道心的相通相融,從而真正抵達形而上自由的有效途徑?!盵11]這些學術(shù)思考的成果顯示,在物質(zhì)文明極大地改變了人的精神生活,甚至介入人的生命基因的構(gòu)成的當下,一種重新思考與定位人與物的關(guān)系的思潮,或許正在悄然萌動。蔡測海的寫作一向以湘西生活與湘西景觀為題材,如果說很多年前的《母船》多少顯示出一個山里人走過一座大山、眼前還是大山的恐懼與惶惑,《家園萬歲》中能夠強烈地感受到作者對故地在日新月異的時代面前依然“變”中有“常”的一種欣慰,那么,《地方》則是具有強烈的精神敏感性的作者在一個“無地方感”的時代焦慮中展開的一次關(guān)于人性與物性的詩性探索?!暗胤降囊饬x恐怕根植在物質(zhì)場景與各種行動之中,但地方的意義本身卻又不是這些事物具有的性質(zhì)。相反,地方的意義是由人類的意圖和經(jīng)驗所賦予的?!盵12]蔡測海的《地方》也是這樣,他寫地方的物,寫各種物的物性,但更多的是把筆墨傾瀉在三川半人的行動意圖與生命經(jīng)驗對地方的意義賦予之中?!兜胤健分械臄⑹抡宫F(xiàn)了偏遠地方的農(nóng)人對物的態(tài)度,與物相處的常識,日常待物的智慧,這無疑是當代文學鄉(xiāng)土敘事的一個有意義的突破。它既是對一個城市擴張時代里“無地方感”逐漸增強的精神現(xiàn)象的警示暗喻,也是從鄉(xiāng)土的路徑對現(xiàn)代作家識物傳統(tǒng)一次有相當思想高度的致敬,對于當代文學重人性刻畫輕物性書寫、重人與社會的關(guān)系輕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這一主題趨向,也是一種有力的回撥。
注 釋
[1] 陳曉明語,見王俊寧:《陳曉明:鄉(xiāng)土中國走向現(xiàn)代的創(chuàng)痛》,《中國科學報》2014年4月4日 ,第18版 。
[2] 周作人:《地方與文藝》,見鐘叔河編訂:《周作人散文全集》(第3卷),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03頁。
[3] 魯迅:《朝花夕拾·小引》,《魯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頁。
[4] 轉(zhuǎn)引自[加]愛德華·雷爾夫:《地方與無地方》,劉蘇、相欣奕譯,商務印書館2021年版,第1頁。
[5][12] [加]愛德華·雷爾夫:《地方與無地方》,劉蘇、相欣奕譯,商務印書館2021年版,第7頁、47頁。
[6] 魯迅:《狗·貓·鼠》,《魯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頁。
[7] [俄]巴赫金:《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創(chuàng)作與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代的民間文化》,《巴赫金文論選》,佟景韓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201頁。
[8] [法]加繆:《加繆筆記:1935-1959》,郭宏安譯,譯林出版社2021年版,第220頁。
[9] [德]瓦爾特·本雅明:《講故事的人——尼古拉·列斯科夫作品隨想錄》,《本雅明文選》,陳永國、馬海良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303頁。
[10] 王兆勝:《中國新文學研究增殖及其路徑選擇》,《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2期。
[11] 楊姿:《現(xiàn)代中國作家識物意識的轉(zhuǎn)變》,《中國社會科學》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