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軍|獲獎作品:《雪山大地》獲獎感言
《雪山大地》獲獎的消息傳來時,我已從山東的青島來到了青海。我的計劃一大堆,主要是一如往年地去草原上走一走,看看相識的山川地貌,訪訪舊有的人文風情,最關注的當然還是其中的變化。這些年變化天天都在發(fā)生,如果我還想繼續(xù)描寫青藏高原——我的故鄉(xiāng)厚土,就得隨時發(fā)現(xiàn)這些變化,并盡量搞清楚它們的來龍去脈。
但是現(xiàn)在,一切停下了,我必須站在西寧的陽光下,看清楚我自己近四十年的文學歷程里,到底有哪些是值得留戀的,有哪些是值得拋棄的,有哪些是還需要繼續(xù)堅守的。茅盾文學獎的到來,讓我激動,讓我感慨,又讓我突然變得格外冷靜。因為它是對我的一次總結(jié)、一次重新上路的激勵、一次從麓底走向坡段的提升;它在我面前樹起了一個新的標桿,這個高度被我一直仰望,現(xiàn)在卻實實在在地出現(xiàn)在了我的面前。我理解的文學是這樣的:當你把它當作馬拉松賽跑時,它就永遠沒有止境,當你不想停下,希望繼續(xù)攀登時,高峰就永遠都在前面,不會有真正的登頂,也不會有可以完全停歇的盡頭。
我喜歡一邊審視自己一邊走路,因為審視會讓自己變得清醒,變得謙虛——說真的,在文學面前,在許許多多前輩和同輩作家詩人成績斐然的創(chuàng)作面前,任何一個寫作者都沒有驕傲的資格,更何況是常常不滿意自己的我呢。我一貫的做法是,在勇于否定自己、糾正自己的過程中,豐富自己,強調(diào)自己,所以每每都有從零開始的感覺。
我又要從零開始了,但這次大不一樣,因為我有了茅盾文學獎的鞭策,有了一個獲得新的尺度和標桿的機會,有了一種在新的起點上認知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表現(xiàn)生活的可能。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依然是我的勵志格言。
文學是神奇的,你寫的是自己獨有的生活、獨特的感受、獨立的認知和表達,卻有那么多人認同你,鼓勵你,推動你,扶持你,愿意伴你一同前行。所以縈繞內(nèi)心的情愫里,又多了一種感恩和敬意,感恩生活,感恩養(yǎng)育,感恩土地,感恩時代,感恩讀者,同時還要感恩編者,感恩評委,感恩所有給我的文學伸出援手、給予厚愛的人們。如果沒有他們,我將一無所成。
感恩和致敬往往是我寫作的動力,有多少感恩就應該有多少作品——這是我對自己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