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莉·史密斯“季節(jié)四部曲”:困厄時代,仍有人唱著一首謙卑而勇敢的歌
阿莉·史密斯的“季節(jié)四部曲”始于英國脫歐后的秋天,結束于新冠大流行席卷全球的夏天。仿佛我們剛剛親歷過的暴風驟雨的年月——一個以政治分歧和經(jīng)驗斷裂為主要特征的困厄時期——經(jīng)由阿莉·史密斯的書寫,獲得了及時的審視。
米歇爾·??略诎雮€世紀前斷言:“今天的關鍵在于生命。政治于是轉變?yōu)樯??!边@句話在當下的世界顯露出更為迫切的意義。而阿莉·史密斯以一種切身的感受,回應了這種轉變對于個體而言意味著什么。一方面,關于核戰(zhàn)爭、難民危機、環(huán)境問題等政治議題的討論始終貫穿于四本書里,暗示著人類的生存處境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另一方面,作家身處西方文明失落的中心,目睹著關乎人類基本生存的政治生態(tài),被權力操控者轉變成空洞的政治話語,而人們在話語的沖突中走向分裂和隔絕,無形中加速了世界災變的進程,世界的災難又回返自身,完成了噩夢般的歷史循環(huán)。
因此阿莉·史密斯的小說中,不乏消沉之人。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時間線中,有人與世隔絕,有人在孤獨中沉淪,有人甚至出現(xiàn)了精神幻覺。與此同時,阿莉·史密斯也賦予故事中的邊緣女性角色(移民、無國籍難民、女性藝術家)以積極的主體性位置。她們以一種更私人的方式領悟生命,從而和歷史保持著更真實更健康的關系。正如《春》中,一個女人在垂死之際說道:“有時候我們很幸運,只用一點點幫助和一點點運氣,就能對歷史本來教我們成為的那種人——那種籍籍無名的人有所超越。我們活成這樣,純粹靠別人的恩情和付出?!?/p>
她們被他者的經(jīng)驗啟迪,同時也啟迪著她們生命中的人,成為了奔流不息的破碎話語中更堅實的存在。她們以行動和思辨翻新著自我,并沖破塵世的禁錮,以私人經(jīng)驗翻新著歷史中陳腐的話語,并且通過改變身邊的人,擦亮了世界的一隅。這固然出于作者的女性主義立場,然而,這種觀察同時擴大了女性主義的外延:女性的生命能夠成為聯(lián)結弱者經(jīng)驗的場域,向著所有被遺忘的經(jīng)驗保持敞開。無論是波普藝術家保利娜·伯蒂的藝術生涯,或者一百年前里爾克和曼斯菲爾德傳奇的相遇,又或者是女導演洛倫扎·馬澤蒂在二戰(zhàn)后在倫敦拍攝的電影,這些被遺忘的經(jīng)驗匯合成了歷史的星叢,為我們的生命提供著指引。
《夏》中,一位年輕的女孩正在讀《春》,她將這本書稱為“伍爾夫的代餐”。我們可以說,阿莉·史密斯確實繼承了伍爾夫的智慧——她們知曉意識的流動正是人們生存的最主要標志,其中蘊涵著歷史的反身性能量。而當一個人喚醒了語言與真實世界的關聯(lián),也就喚醒了人性最永恒的部分。
因此,與其說“季節(jié)四部曲”刻畫了迷失于政治話語中的現(xiàn)代群像,不如說阿莉·史密斯描摹了現(xiàn)代人內(nèi)心深處的風景:《秋》是喪失,是當一個人失去和世界的聯(lián)結,變成一座孤島,而往日的記憶變成了阻隔視線的重重迷霧,將人困在原地;《冬》是混亂,是人們發(fā)現(xiàn)當世界走向分崩離析,日常生活不再能夠維持平靜的表象,而無可挽回地走向支離破碎,生活一夕之間變成了后現(xiàn)代風格的噩夢;《春》是渴望,是被禁錮在難民營中的“赤裸生命”沖破制度之網(wǎng),嘗試與他人建立纖細的聯(lián)結;《夏》是承載,是每一個詞語都承載著一段思想的歷史,是每一段經(jīng)驗都承載著生命的黑暗和明亮,它們攜帶著種種新的可能性,匯入變動不居的世界。
小說《夏》中,老婦人和年輕女人交換著她們對于時代的見解。
老婦人格蕾絲:“你要珍惜每一刻,因為一轉眼的功夫,它就會與你擦肩而過,你將永遠不會再迎來你的時代?!?/p>
年輕女人夏洛特:“我認為,當我們自身完滿、充裕時,我們就會迎來我們的時代,這與身處怎樣的年齡無關?!?/p>
兩種典型的歷史觀念在此發(fā)生了碰撞:老婦人以浪漫主義的感傷心態(tài)——認為世界正走向衰落,而生命就是跟隨世界一起走向衰頹的過程,而人們注定只能哀悼他(她)們失去的那個美好的昨日世界,除此之外無能為力。而年輕的夏洛特則提供了另一種歷史觀念:我們生在文明的廢墟之上,并且生來就領受了歷史沉重的遺產(chǎn),而現(xiàn)代人的使命就是嘗試認識及命名這些破碎的事物(這一過程痛苦而必要),并且重新建立自身與世界的關聯(lián)。
后者也是阿莉·史密斯的書寫策略。如果我們認同阿莉·史密斯的基本觀點:“一個人語言的局限性就是他的世界的局限性”,就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困境深刻地內(nèi)化于阿莉·史密斯的寫作之中,而只有領悟這一點,我們才能進一步理解“季節(jié)四部曲”常常始于一些因激越而倦怠的話語,并在這些破碎和重復的話語間隙中曲折行進。換言之,當世界和語言一起走向失落,現(xiàn)代作家的工作,注定建立于寫作的不可能之上,并持續(xù)回應著“藝術何為”的問題。因此,話語的戲劇,甚至部分替代了人物和情節(jié)的戲?。喝宋镌谡Z言中感到挫敗,嘗試用語言彼此交流,最終也在語言中受到啟示。阿莉·史密斯征用了廣闊的語言資源:俚語、方言、網(wǎng)絡用語、政治標語、歌詞、自造詞、emoji……構造出一個瞬息萬變的語言世界。與此對稱的,是被遺忘的語言的歷史,被人們從沉睡中喚醒,彌補了意義的缺失。比如,當我們知道“summer”一詞不僅是夏天,但同時也用來指代“建筑中的大梁”和“能荷重的馬”。我們仿佛從夏天中獲得了負重前行的勇氣。
至于小說中的“季節(jié)”,與其說是為了建立一個完整的歷史循環(huán)觀念,更像是迷失之人對其所處歷史位置的一系列發(fā)問。這些迷思構成了一座話語的叢林,由充滿誤解和分歧的小徑構成,卻也在彼此交織的時刻散發(fā)出微弱的光亮,引導人們走向可能的出口。
“季節(jié)四部曲”結束于新冠大流行的夏天。阿莉·史密斯在小說中問道:既然病毒奪去了千萬人的生命,它是否為我們這些活下來的人留下了任何有益的教導?病毒嘲笑著人們徒勞的反抗,即使人們制造物理上的隔絕,卻依然無法阻斷彼此在生物學上的聯(lián)系,病毒將所有人的生命強行聯(lián)系在一起,通過死亡這種蠻橫的方式。與此同時,我們意識到我們所有人都將通過死亡之門,匯入歷史的河流。
“不管你是否樂意,我們最終都會變成一個名字、一個日期,以及一丁點看起來不過爾爾的東西。但是當那些曾經(jīng)代表著一個人的詞語去遇見一個活生生的、在呼吸的形體時,那就像一只孤獨的鳥去模仿它上方的鳥片刻之前的啼鳴,并且許多花園之外的一只鳥向它回以同一支歌,粒子向粒子,塵埃向塵埃,紙卷向紙卷,歌唱。”
這也是阿莉·史密斯帶給我們的啟示:在支離破碎的生活中,仍有永恒不變的事物值得守護。在困厄重重的時代里,仍有人唱著一首謙卑而勇敢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