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漢字中的艾茲拉·龐德
圍繞著艾茲拉·龐德,有太多蕪雜的話語:詩人、瘋子、神秘主義者、“法西斯”、“叛國者”……它們試圖捕捉住他,把他禁閉在自己的所指內(nèi)。但無論在用漢語抑或英語寫作的詩人當中,龐德都是避不開的角色。某種程度上,他為英語詩歌開啟了一間現(xiàn)代主義的暗屋,讓詩人可以在他益發(fā)如啟示錄般崇高的聲色里,沖洗他們的詞語。而漢語詩人在其對中國傳統(tǒng)詩歌的癡迷中,照見自己書寫的盲區(qū),他們藉此認為在英語這國際語言中泡化開的唐詩,是共時性的文本,如同圣典,而他們依然要在Rihaku(李白)的陰影下寫作。
《涉過忘川:龐德詩選》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漢語版本的龐德,當這位曾傾心漢字象形詩學的詩人,再次來到漢語之中,展讀他刻意破碎的句子及《詩章》中如波洛克的畫般綿密的蒙太奇,我們?nèi)阅苄岬揭环N陌異感?;蛟S龐德的崇古,并非是像在尖刺上掛滿果實的刺猬般回到歷史的洞穴之中冬眠,而是一場招魂,誠如T·S·艾略特在為他所作的序中說的:“有誰能真的穿透另一時代的生命,那么他便是在穿透自己時代的生命。”
《涉過忘川》(美)艾茲拉·龐德 著,西蒙/水琴 譯
雅眾文化·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23年4月
1 意象方舟泊于漢字的錨地
1914年,正當世界陷入戰(zhàn)爭之際,旅居倫敦的艾茲拉·龐德編輯了一本極重要的詩集?!兑庀笾髁x者集》(Des Imagistes)猬集當時包括H.D.、F·S·弗林特及龐德本人在內(nèi)銳意革新的一眾詩人。就像從雪山垂落的第一滴融雪,由這詩冊中分出了英美現(xiàn)代主義的諸多支流。而艾茲拉·龐德之所以能夠首創(chuàng)意象主義,原因大抵在于他對漢語的一次誤讀。1915年,龐德出版了《桃花石》(Cathay),一本中國古詩的英譯,這部書顯示出他意象主義理論的淵源。其時龐德尚未開始修習漢語,他對漢字的理解,源自已故漢學家歐內(nèi)斯特·費諾羅薩的一本筆記。費諾羅薩認為,較之歐陸其他語言,已經(jīng)開始轉(zhuǎn)向分析語的英語最適合翻譯缺少詞性變化的漢語,尤其是文言文。文言文高度書面化,較少虛詞,用文言文寫成的詩中,往往只有像一粒一粒壘在沙灘上的石子般堆疊的實詞。這里,文字的秩序在空間中展開,透過名詞與名詞間的細密對照,詩行得以扣合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形容詞是次要的,它們往往穿不過文言文的窄巷。文言文創(chuàng)生的時代,人們在竹簡或布帛上書寫,前者笨重,后者昂貴,書寫因此變得奢侈,于是,當我們要說出“紅”這一屬性時,就會讓它在名詞的內(nèi)部發(fā)生:中文里真正重要的,是那些總是在場卻未被說出的東西。
費諾羅薩推崇逐字直譯,他在筆記中寫道:“我們注意到漢語和英語句式的相似性,讓彼此之間的翻譯極為容易。這兩種語言的特長非常相似。通常可以省略掉英語的冠詞,直接逐字翻譯,這樣的英文不僅讀得懂,而且是最強烈、最富詩意的英文。”顯然,這一觀點啟發(fā)了龐德,使他能夠在不懂中文的情況下鉆入漢語紛繁的筆劃中,將之拆散,攤平成一種嶄新的、專屬于龐德的英語?!渡孢^忘川》的第四輯收錄了龐德《桃花石》中的詩,并將其與中文原詩對照。這些詩作為翻譯之翻譯回到漢語中,就像用古老的羅馬水泥修葺的現(xiàn)代公寓。必然會有一些讀者難以接受這些詩作,因為我們對原詩過分熟稔,許多詞與詞切磋而生的微妙,仿佛被抽干了。但龐德的翻譯,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翻譯:其創(chuàng)造性在于他顛覆了英語傳統(tǒng)的五步抑揚格,讓一種緊實、密集、依賴名詞的句法進入了英語詩歌之中。
龐德作詩,從沒有所謂英詩傳統(tǒng)的重荷。早在他成為意象主義者之前,他就開始吸收普羅旺斯語與意大利語的影響。比如,《涉過忘川》收錄了他早期的《奇諾》一詩,在這首詩中,他沿用了勃朗寧的戲劇獨白技巧,戲仿意大利溫柔新體詩派的詩人奇諾·達·皮斯托亞(Cino da Pistoia)的聲音說話。在第三節(jié)中,他刻意使用連字符將形容詞后置:這顯然是意大利語的文法,而非英語,最古怪的莫過于“Once for wind-runeing/They dream us-toward and/Sighing, say”(我們曾為奔跑的風調(diào)制的韻律。/它們夢向我們,/輕聲嘆道)為了與上一行的“tuneing”對照,他將“running”的“n”換成了“e”,介詞“toward”亦被后置,在如此扭折的句法中,連字符抹去了介詞的存在,“us”作為動作的客體被突顯,我們已經(jīng)能看到意象主義誡律的雛形:在這里,不再有任何無助于表現(xiàn)的詞。
2 《詩章》,一首永遠無法完成的詩
我們不應該只把龐德的漢詩英譯當成一個詩學事件,它是發(fā)生在英語詩歌內(nèi)部的語言事件。我們已經(jīng)很熟悉意象派的那些誡命,不過,要理解龐德何以構(gòu)成語言事件,仍要從這三條原則開始:
1.直接處理‘事物’,不管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
2.絕對不使用對呈現(xiàn)沒有幫助的詞語。
3.關(guān)于節(jié)奏:按樂句的序列而非按節(jié)拍器的序列來創(chuàng)作。
這些原則在龐德等一眾詩人的腦海中逐漸成型,1913年,載于《詩刊》的《意象主義》一文里,F(xiàn)·S·弗林特將之行諸筆墨。
經(jīng)營一個意象,就像拋光一枚鉆石,寫者運用的是視覺的原則,他不描繪鉆石的光芒,只讓鉆石在天光下呈現(xiàn)其完美的晶狀結(jié)構(gòu)。龐德注意到及物動詞的力量,在他看來,漢語之所以簡潔,就是因為漢語動詞大多及物,可以直觀地呈現(xiàn)動作。在龐德的新詩體中,很少有連綴成不定式的動詞提醒我們動詞的抽象本質(zhì)。例如,他將“青青河畔草”譯成“Blue, blue is the grass about the river”,在這個句子里,龐德忠實還原疊詞的努力,造成了一種迷幻、含混的效果,“Blue”似乎成為了主語,“about the river”則是對“河畔”的逐字硬譯,龐德復現(xiàn)了原句的所有元素,只勉為其難地添加了一枚紐扣般的系動詞,透過它,物象都直接堆疊、連接在一起,清晰可見,雖然原詩作為狀語層層嵌套的名詞短語,并沒有動詞,但系動詞“is”所標示的,是一個心靈的動作而非實際的動作,在一個名詞占主導的短句中,它不會過分地突顯出來?!短一ㄊ贩滦е形牡墓?jié)奏,因而獲得了一種堅硬如刻刀的質(zhì)感,但如此一來,五步抑揚格就成了困住句子的束縛衣,有時太緊,多數(shù)時候又太松弛,讓人不得不尋找填充物,就像用松木板造船時必須保持齊整,太短太長都無助于詩人為句子釘上腳韻的鐵釘,龐德的做法則是把木板挖空,只留下合意的木紋并將之制成精細的木雕。英語自由體于焉興起,不同于抑揚格節(jié)拍器般的節(jié)奏提醒我們詩同音樂一樣,是一種時間性的存在,此種詩體,在龐德乃至后世的阿什貝利手中,將其表現(xiàn)重心轉(zhuǎn)向空間。
《涉過忘川》最后一輯,正是這空間書寫的極致:《詩章》。從這標題就可看出龐德的野心,他要藉由《詩章》的書寫重新定義詩歌本身,或者至少成為一座路標。但事與愿違,這部未完成的作品成為了一個行將廢棄的收費站,閱讀它,就必然要極度專注,調(diào)用全部知識儲備,撫摸這意欲成為固體的詩,它是多種語言構(gòu)成的織體,時不時又添上礁石般的大號漢字。《詩章》徹底抗拒了英詩傳統(tǒng),不再有邏輯,而是代之以圖象的蒙太奇,這首詩中也不再有流暢節(jié)奏帶來的秩序感,它像一根來自印加帝國的打滿繩結(jié)的奇普(khipu),歷史在這崎嶇詩行中生成著,不斷延長,永無盡頭,這不免讓我們想起馬拉美的話:“世界將在一本書里結(jié)束。”
《詩章》正是這樣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