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館又收到國際藝術大師捐贈
5月23日,中國美術館迎來了建館60周年,“美在新時代——中國美術館建館60周年系列展覽”也同期開幕。展覽以“致敬經(jīng)典”“墨韻文脈”“塔高水長”“美美與共”四大主題近600件作品,集中呈現(xiàn)了中國美術館60年發(fā)展歷程中的重要捐贈和收藏,見證了中國美術事業(yè)的長足發(fā)展和國際美術交流的輝煌成果。在這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中國美術館也收到了無數(shù)來自國內(nèi)外機構和朋友們真摯、熱情的祝福。特別是國際藝術大師捐贈出自己的代表作,與中國美術館共敘友誼,同襄盛舉,殊為珍貴。
“國際文化交流需要‘三個一’——‘一張臉’:民族國家的文化象征;‘一顆心’:彼此坦誠真摯溫厚之心;‘一個魂’:共同維護珍愛和平之魂?!泵衩酥醒敫敝飨?、中國美協(xié)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認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在于心與心之間的相通,通過經(jīng)典作品的交流,可以增進人與人、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心靈的溝通;中國美術館館藏優(yōu)秀作品代表著藝術經(jīng)典之美,它們的傳播是讓世界深刻認識中國的重要途徑。
來自國際藝術大師的捐贈
在“美美與共——中國美術館藏國際藝術作品展(第二期)”版塊,以“現(xiàn)代之路”和“意蘊絲路”為主題,展出了70余件/組國際藝術作品。在這些作品中,有兩位國際藝術大師的雕塑作品近期剛剛抵達中國美術館,它們分別是安東尼奧·迪·托馬索的《風之舞》和祖拉布·采列捷利的《掃院子的人》。原來,兩位藝術家分別獲悉中國美術館即將迎來60華誕,他們欣然拿出各自的代表性作品,無償捐贈給了中國美術館以示祝賀,成就了館慶之際的一段佳話。
安東尼奧·迪·托馬索1945年生于意大利,現(xiàn)任意大利藝術研究院雕塑院院長。上世紀70年代,托馬索先生從傳統(tǒng)寫實雕塑的表現(xiàn)形式逐漸轉(zhuǎn)向抽象形式,他的作品富有幾何秩序,簡約的造型中蘊含動感美,以此藝術形式表達自然力量與人類情感的和諧統(tǒng)一。此次捐贈給中國美術館的雕塑作品《風之舞》,即是他藝術生涯成熟時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祖拉布·采列捷利1934年生于格魯吉亞第比利斯,俄羅斯藝術科學院主席、法蘭西藝術科學院外國通訊院士。作為享譽國際的畫家、雕塑家,采列捷利在貫通繪畫的平面性、雕塑的體量感以及琺瑯浮雕的表現(xiàn)性方面有著豐富的經(jīng)驗。他的藝術基于對文化和歷史經(jīng)驗的理解,融匯了古典主義和現(xiàn)代主義。早在2015年,采列捷利先生就曾捐贈油畫《北京的向日葵》和雕塑《珍愛和平》,時至今日, 89歲高齡的他又托家屬帶來一件雕塑作品,無償捐贈給中國美術館,這份沉甸甸的跨國情誼令人感佩。
風之舞(雕塑) 18×12×38.5cm 2013年
安東尼奧·迪·托馬索 中國美術館藏
掃院子的人(雕塑) 20×10×55cm 2005年
祖拉布·采列捷利 中國美術館藏
近十年的國際藝術交流與捐贈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一帶一路”的倡議,中國美術館積極響應,著力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美術領域的交往合作,密切開展雙邊交流。以精品展覽詮釋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之間“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2018年,中國美術館牽頭成立“金磚國家美術館聯(lián)盟”和“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館聯(lián)盟”,并通過選舉表決,成為這兩個聯(lián)盟的秘書長和秘書處單位。通過展覽和論壇等形式形成持續(xù)而深入的互動機制,增進了聯(lián)盟國成員及相關國家、地區(qū)的文化交流,為各國間文化融通搭建了新的舞臺,切實加強了國家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通過聯(lián)盟活動,中國美術館展出和收藏了俄羅斯、白俄羅斯、希臘、波蘭、匈牙利、日本等國家的優(yōu)秀藝術作品。
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美協(xié)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表示:“中國美術館館藏優(yōu)秀作品代表著藝術經(jīng)典之美,它們的傳播是讓世界深刻認識中國的重要途徑;世界許多國家到中國美術館來交流辦展,也讓中國的觀眾透過各國的經(jīng)典作品深入了解各國藝術中蘊含的民族性和生命力。只有通過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認同,我們才能真正體現(xiàn)文化交流的意義?!?/p>
自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以來,中國美術館深入學習貫徹重要講話精神,在增進國際文化藝術交流、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中國美術館國際交流系列展”是中國美術館與國外藝術機構展覽互換合作的重要基石,強調(diào)主題策劃,配合重要時間節(jié)點,引進國際精品展覽,使中國美術館成為展示國際優(yōu)秀藝術的展示窗口。在這里,中國觀眾們可以近距離欣賞來自世界各地藝術大師的精品。該系列展覽如:“黑白的力量——凱綏·珂勒惠支經(jīng)典作品展”(2015年),“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典藏精品展”(2017年),“心靈的風景:泰特不列顛美術館珍品展(1700-1980)”(2018年),“秋史金正喜與清朝文人的對話”(2019年),“不朽的傳承——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邀請展”(2019年)等。
為了使國際作品的收藏更具規(guī)模和體系,中國美術館于2016年設立了“中國美術館國際美術作品捐贈與收藏系列”,以高水平的學術策劃和專業(yè)服務獲得了來自國際藝術大師們的認可和捐贈。如:2016年“中西之間——司徒安雕塑繪畫藝術展”中,獲捐司徒安雕塑、繪畫作品133件/組;2017年“塑痕·中國記憶——白俄羅斯謝爾蓋·謝利哈諾夫和康斯坦丁·謝利哈諾夫雕塑展”展覽中,獲捐白俄羅斯雕塑作品59件/組;2019年中俄建交70周年之際,“瓦連金·西多羅夫、安德烈·卡瓦利丘克藝術展”獲捐俄羅斯藝術科學院兩位院士12件/組作品;“中國本色——布魯諾·巴貝攝影展”期間,法蘭西藝術院院士巴貝向中國美術館捐贈69件/組代表作品;“不朽的傳承——法蘭西藝術院雕塑院士作品展”期間,5位院士將37件參展雕塑作品全部捐贈中國美術館永久收藏。
中國美術館不僅把世界的藝術“引進來”,還要讓中國的藝術“走出去”。新時代以來,中國美術館已組織大量的藝術精品走出國門,赴世界各地舉辦展覽,著力打造了“中國寫意”及“來自中國美術館的藝術”等經(jīng)典展覽品牌。2015年以來,“中國寫意——來自中國美術館的藝術”系列展先后在墨西哥、法國、希臘、白俄羅斯、韓國等地亮相,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關注和了解中國文化生態(tài),為增強文化自信、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添磚加瓦。
在做好“引進來”“走出去”的基礎上,中國美術館還利用自身優(yōu)勢積極探索文化傳播新路徑。如《孔子》《問道——孔子問道于老子》《靈魂之門——烏克蘭詩人塔拉斯·舍甫琴科與中國詩圣杜甫的對話》《百年豐碑》《超越時空的對話——文藝復興大師達·芬奇與中國畫家齊白石》《神遇——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對話》等一尊尊中國文化主題的雕塑作品,分別在巴西、白俄羅斯、烏克蘭、法國、意大利、希臘等國家永久展示。它們是講述中國故事的使者,將中國優(yōu)秀的文化精神傳播海外。
自2014年以來,中國美術館先后舉辦國際展覽30余場,組織策劃赴國外展覽20余個,收藏國際優(yōu)秀藝術作品700余件/組,涵蓋百余個國家。通過藝術家及家屬捐贈、機構捐贈和展覽征集等形式,這些國外藝術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永久收藏,它們有力地擴充了館藏國際美術作品序列,彰顯了一個互通有無、兼容并蓄的大國美術館形象?;赝陙淼膰H捐贈,成績斐然:2014年11月,“乘物游心——1839-2014直接攝影原作展”期間,泰吉軒攜藝術家、基金會及收藏家將100件國際攝影原作捐贈給中國美術館,填補了中國美術館在世界攝影史上重要攝影藝術家原作的收藏空白;收藏家黃建華先生將珍藏的兩件達利雕塑捐贈給中國美術館;2015年,法國知名藝術家皮埃爾·卡隆先生捐贈4件油畫作品;2016年,楊振寧、翁帆夫婦捐贈摯友熊秉明雕塑作品3件,楊振寧先生說,“這份永遠的情感只有在中國美術館才能永存”;2018年,陸丙安女士將多年保藏的熊秉明雕塑、繪畫、書法作品與文獻資料捐贈給中國美術館;2019年,瑪麗安·嚴(Mari-anne Yen)女士捐贈其父嚴德暉雕塑、速寫作品43件; 2022年,楊明義先生捐贈趙無極、沈從文、王己千作品……此外,還有參加國際交流系列展、歷屆北京國際雙年展等來自不同國家藝術家的慷慨捐贈,中國美術館的國際美術藏品量逐年增加。
建館以來的大宗國際捐贈
建館以來,中國美術館通過接受藝術家及家屬、藝術機構、私人藏家的捐贈,或通過展覽征集、日常征集等多種途徑,至今累計收藏國際藝術作品4000余件/組,涵蓋油畫、版畫、雕塑、攝影等類別,來自全球百余個國家和地區(qū),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國際現(xiàn)當代美術史上的經(jīng)典力作。
這些國際收藏主要得益于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nèi)外藝術家和收藏家的大宗捐贈:1996年,路德維希夫婦向中國美術館捐贈作品89件/組(117幅),包括巴勃羅·畢加索、大衛(wèi)·霍克尼、安迪·沃霍爾、利希滕斯坦、安塞姆·基弗、格哈德·里希特等國際藝術大師在內(nèi)的82位歐美藝術家,涉及19個國家,這也是中國美術館首次大量入藏西方藝術作品。2005年,老一輩藝術家劉迅先生向中國美術館捐贈1783件/組作品,其中有包括梅爾尼科夫、特卡喬夫兄弟、西多羅夫等藝術家在內(nèi)的108件/組珍貴的俄羅斯現(xiàn)當代油畫作品,能夠清晰地呈現(xiàn)20世紀以來俄羅斯油畫的發(fā)展歷程。同年,李松山、韓蓉夫婦捐贈非洲精品木雕158件/組,王琦先生捐贈國際版畫作品127件/組。2006年,伍必端先生捐贈蘇聯(lián)版畫149件/組。2007年,李平凡先生捐贈日本浮世繪137件/組、日本現(xiàn)代版畫218件/組等。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捐贈,初步構成了現(xiàn)當代國際美術發(fā)展序列,奠定了中國美術館收藏20世紀國際美術的基礎,使館藏具有了典藏世界藝術精品的國際性維度。吳為山曾飽含深情地說,收藏,凝聚著文化的沉淀,記錄著藝術的歷程,刻載著每一件時代經(jīng)典之作的生命印記,包含著難舍難分的親情、友情、文化之情,是由“家寶”變?yōu)椤皣鴮殹钡臍v史性蛻變。
“藝術表現(xiàn)了人們最內(nèi)心的東西,表現(xiàn)了他們的希望與恐懼,表現(xiàn)了他們的夢想和現(xiàn)實。藝術反映了它產(chǎn)生的社會現(xiàn)狀,藝術來自于自己民族的根源?!边@是彼得·路德維希先生在捐贈作品之時講過的一段話。雖然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藝術作品體現(xiàn)著文化差異,但人類對真善美的認知是相通的。新時代以來,中國美術館以文化搭建橋梁,以藝術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美術館的國際文化交流與收藏,親歷著中國文化一步步走向世界、一次次與世界對話的進程,見證著中國在國際上與日俱增的文化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