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又一門,這里是北京的“中軸之門”
編者按:北京城漫長的歷史中,她的角色不斷被打磨、被深描。歷史記載和生動影像在時間這雙手中,將北京城描畫得不同凡響。尤其那條恒久的中軸線,以及軸線上層層遞進的門戶,都在訴說著偉大的故事,并創(chuàng)造著新的歷史。近日,李哲著作《中軸之門》由北京日報出版社出版,作者以300余幅珍貴老照片、輿圖、古畫為核心,通過抽絲剝繭的細(xì)節(jié)探究,將“中軸之門”的風(fēng)云變幻、趣事逸聞、謎團考證一一呈現(xiàn)。經(jīng)出版方授權(quán),中國作家網(wǎng)特遴選該書序言發(fā)布,以饗讀者。題目系編者所擬。
《中軸之門》,李哲 著,北京日報出版社2023年5月出版
這本《中軸之門》,其實只是開了個頭——萬事開頭難,門正是開端,首當(dāng)其沖、至關(guān)重要,所以才寫中軸之門。這本小書,是中軸老照片和文字的融合,我寫中軸線上的門,不想只是面面俱到,那就成了詞典;也不想浮光掠影,那還不如不寫;更不想復(fù)制粘貼,雖然我也引用了一些真知灼見。我一心想著把日常的小考證集腋成裘,奉獻給懷著喜愛或好奇之心的人。
老照片是信息的集合,從前的拍攝者自己都不曾注意的細(xì)節(jié),會神奇地傳遞到當(dāng)下,點亮另一些充滿興趣的眼神。而后,當(dāng)下的人循著蛛絲馬跡,憑著邏輯,輔以文字的線索,可穿越到另一個時空去。百年之間,倏忽往來,這便是影像的魅力。但這本書不是一個圖集,文字有著無可取代的魅力,每一篇文章都是氣韻連貫的,需要一氣呵成的閱讀。
我按照傳統(tǒng)的順序,由南向北,穿過了這條輝煌而又充滿煙火氣的軸線,不只寫了門,還寫了門的配套,橋、石獅和牌樓等等,零零碎碎,以及由門引出的神奇的皇城街巷。
我們生活的這座城,是一座歷史之城,也是一座未來之城。我們可以想象未來,但解讀歷史卻不能只是想象。除實物以外,圖像和文字就是歷史留給我們最直接的證據(jù)。作為古都名城的北京,它的圖文資料不可謂不豐富,但龐雜紛紜,缺少梳理。新的時代記錄,在廣度和深度上也多有缺憾。在如此便于記錄、搜尋的電子媒體時代,我們對自己身處的這座偉大都市的解讀,反而顯得貧乏蒼白了。
近二十年來,先是在網(wǎng)站論壇,而后是在微信、微博,我開始與同好一起,對北京的歷史影像,不斷搜尋和整理,考證和記錄。我也書寫,并一直嘗試在考據(jù)、論述和隨筆間搭建橋梁,至于文章能夠登在傳統(tǒng)的紙媒,那是很晚之后了。我對自己的定位,只是一個民間寫手,我喜歡這種民間感。于是許多年間,我們憑著熱愛,在百年的長河里打撈時光的碎片,不停歇地對有關(guān)北京的舊日影像搜集考證,并佐以文字解析,希圖穿越百年,拼湊出更加真實的現(xiàn)場和更為生動的細(xì)節(jié)。
機緣巧合,或者命定如此,北京的舊日影像,在不斷集中和梳理之后,層層疊疊地集中于那條“龍脈”,雖然經(jīng)歷了現(xiàn)代城市的大規(guī)模營建,但北京依然保有那條舉世無雙的中軸線,人們只是延伸了它,深描了它,整座城還在繞著這條軸線在緩慢地周轉(zhuǎn)往復(fù),創(chuàng)造歷史。
也正是在這條軸線上,我們發(fā)現(xiàn)光影凝結(jié)于一些節(jié)點,如同琥珀,在反復(fù)和創(chuàng)造中形成經(jīng)典,其中尤為凸顯的,就是一座座門戶。因為影像的記錄,觀察者的目光,往往首先集中于建筑群的門戶上,門戶總會給人深刻的第一印象,記錄者也許能夠登門入戶,也許只能徘徊門前,但無論如何,門的影像和文字記錄,在北京城市地理寫作中,是俯拾皆是且熠熠生輝的。
北京作為首都,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在照相發(fā)明的初期,北京便成為沿海地區(qū)以外最受攝影者矚目之地,留下了數(shù)量遠超想象的舊日影像。攝影術(shù)的發(fā)明是在1839年,僅僅21年后,攝影術(shù)就進入北京,將一個從古典時代緩緩走來的北京城記錄了下來。北京1860年有了第一批老照片,早期多是玻璃濕版所印蛋白照片,且多為外國來華人士拍攝,主觀視角和客觀條件均有其特殊性。內(nèi)城的東南部以及前門、崇文門內(nèi)外,影像尤多,這是靠近當(dāng)時的使館區(qū)的緣故。一個常見的拍攝路線,就是從東交民巷東口出來,登崇文門,俯拍城門內(nèi)外,甚至還能在城墻上向東向西探尋,拍攝東南角樓、觀象臺和貢院,西邊則可拍攝正陽門和宣武門,甚至還有人走到了西南角樓、醇親王府南府一帶。下了城墻,還可以向東單溜達,沿途拍攝。而北京飯店的客人,則多會拍長安街。若要去隆福寺逛逛,則會拍東四南北大街,東單牌樓、東長安街牌樓、東四牌樓都是要拍的,尤其東四南大街兩側(cè)店鋪,常常入鏡。甚至還有口耳相傳的“打卡地”,尤其以茶葉店、餑餑鋪和藥鋪居多,因為這類店鋪往往裝飾精美,奪人眼球。他們還喜歡拍街頭的婚禮和葬禮隊伍,尤其是葬禮的儀仗,由此也記錄了作為背景的店鋪、寺廟和人群。城樓、寺觀、壇廟、衙署和王府等大型建筑也往往是攝影師的關(guān)注點,尤其是城門,無論是內(nèi)外城的城門,還是皇城各門,攝影師路過總?cè)滩蛔∨e起相機,這些東方的宏大建筑太過壯麗,那種沖擊力是難以抵擋的。
其實在早期,外國攝影師的活動范圍是很受限的,即使清廷不阻攔,他們自己也會有安全顧慮。皇家禁地即使能靠近,也難得一窺堂奧,頂多對著大門一通拍。繁華的街巷倒是可以一去,若不是常年在京的“中國通”,還真不敢隨意深入,別的不說,只是架上那方方大大的攝像機,就足以引來大批的圍觀群眾,好奇心也會帶來困擾,而在義和團運動開始后,更是會帶來危險。1860年的英法聯(lián)軍和1900年的八國聯(lián)軍兩次侵入北京,這些攝影師反而得以更深入、更廣泛、更系統(tǒng)地拍攝這座古老帝都,中軸影像也由此迎來了它的高峰,但拍到的卻是滿目瘡痍,是面無表情的受難的百姓。
從1860年拍下的第一張北京老照片開始,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一個世紀(jì)的記錄,為北京城留下了大量珍貴的影像畫面,費利斯·比托(Felice Beato)、約翰·湯姆森(John Thomson)、謝滿祿(Robert de Semallé)、山本贊七郎(Sanshichiro Yamamoto)、小川一真(Ogawa Kazumasa)、西德尼·戴維·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海達·莫理循(Hedda Morrison)、喜仁龍(Osvald Sirén)、唐納德·曼尼(Donald Mennie)、約翰·詹布魯恩(John David Zumbrun)、海因茨·馮·佩克哈默(Heinz von Perckhammer)等等,都是北京攝影史上不可回避的人物,他們的作品在時間、角度、資料性和藝術(shù)價值方面各有所長。比托和湯姆森的作品特點是早且精,可惜留存不多。謝滿祿的作品是個“富礦”,范圍廣而且角度少見,目前多在收藏家手中,整理有待時日。山本贊七郎和小川一真是日本攝影師的代表,精細(xì)而且注解到位,尤其在庚子國變期間拍攝了不少皇家禁地影像。甘博注重社會調(diào)查,所拍攝作品是那個時代的真實記錄,且數(shù)量很多。海達·莫理循和詹布魯恩拍攝的作品則都具有量多質(zhì)高的特點,而且藝術(shù)性很突出,這是長期在北京生活的攝影師,有著對北京城的深刻理解。喜仁龍則是將影像記錄同對北京城墻、宮殿和園林的調(diào)查研究深度結(jié)合,曼尼、佩克哈默則將拍攝的北京城市影像,制作成影集、明信片,使這些影像得到了廣泛傳播,雖屬于短期采風(fēng),但拍攝作品藝術(shù)性很高,拍出了那個時代西方人眼中北京的美景大觀。正是這些各有特點的攝影師,給北京留下了多彩的時代畫卷,珍貴的影像資料。當(dāng)然,這只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攝影師,還有一些機構(gòu)和個人也拍攝了大量舊京影像,以及錄像資料,比如20世紀(jì)30年代北京寺廟調(diào)查影像資料、“華北交通株式會社”影像資料等,再比如德國公使穆默、美國公使館一秘固力之、丹麥攝影師瓦德馬爾·蒂格森等,其作品和收存都有很強的資料價值。
暫且拋開藝術(shù)價值不論,從北京歷史文化的考證研究來說,這些影像是文字記錄所無法取代的寶貴史料。拍攝者所括入鏡頭的一切,都在無聲地講述一個真實直觀的過往,這些影像并不因為拍攝者的關(guān)注點而顯得單一,相反,我們能夠在其中看到無比豐富的信息,如果照片足夠高清,甚至還能如福爾摩斯一般發(fā)現(xiàn)一些蛛絲馬跡,探尋到不為人知的歷史機密。
隨著時間的推移,研究的深入,北京老照片的數(shù)量和內(nèi)容,都在不斷刷新我們的認(rèn)知,我們逐漸意識到,北京老照片是海量的,并且新的內(nèi)容不斷在浮出水面,一筆筆描畫著時空彼岸的那個古都,讓我們得以踏浪而行,一睹真容。
在這海量的北京老照片里,中軸影像可謂獨樹一幟,因為中軸線對于北京這座古都,的確是一種代表也是一種象征,而百年來鏡頭后那一雙雙審視的眼睛,也被這樣的象征性所深深吸引。這些老照片不僅能讓我們看到部分已經(jīng)消失的中軸建筑的真容,也能讓我們追溯一座座建筑的變遷,時代的刻痕在這些歷史影像中歷歷在目,這樣的視覺沖擊力是文字所無法取代的。而且那可以不斷放大的細(xì)節(jié),會印證、會解答,也會去偽存真。
如今,中軸線申遺進入了一個關(guān)鍵時期,但申遺只是開端,保護才是目的,選擇中軸門戶作為這本書的主題,也是考慮到中軸保護的廣泛參與性,如何深入淺出地介紹中軸,如何讓民間和專業(yè)的交流暢通無阻,如何讓不甚了了的人們登門入戶,我想,從中軸線上一座座門戶開始,其傳播效應(yīng)是顯而易見的。
結(jié)合這些中軸老照片,利用微博和微信群這些交流平臺,我和同好們在不斷地發(fā)現(xiàn)新的細(xì)節(jié),在蛛絲馬跡中看到了一個不同以往的北京,具象的、微觀的、生動的北京,在其中浮現(xiàn)出來。如今我將這些糅入這本書里,試圖勾勒和深描我們意識到的那個更原真的老北京和中軸線,但又意識到任務(wù)的重大和自身的淺陋,遂以門戶為落腳點,做此最初的呈現(xiàn)。
也許您會好奇,是什么讓我們?nèi)绱税V迷于北京老照片,為何圖像讓文字更加立體和真實?首先,利用老照片,能夠直觀地感受到舊日風(fēng)貌。比如庚子國變后兩宮回鑾,是怎樣的一種場面,朝廷如何組織這次迎駕活動,甚至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如何在正陽門甕城內(nèi)進香,慈禧太后如何向城頭觀禮的洋人打招呼致意,都是只有通過老照片才能深入了解的。其次,老照片可以有力地推動考證,彌補史缺。如書中提及的正陽橋牌樓匾額,庚子國變時曾遺失,重修時補上,但文字資料并未記錄到的是,這滿漢雙文的匾額,其實文字順序前后更換了,換之前是滿文在右,換之后是滿文在左,而老照片則記錄了這一變化。又比如地安門庚子國變時被日軍轟毀,文字記載很少涉及,且語焉不詳,但一張當(dāng)時從景山俯拍地安門一帶的老照片,就直接給出了答案,地安門已經(jīng)消失。這些,在書中都做了生動的講述。再次,老照片可以糾正一些誤判,有一錘定音的效果,缺乏專門文字記載的,正可以通過解讀老照片加以彌補。比如大清門匾額質(zhì)地,最常見的說法是青石匾,還有一面刻大明門、一面刻大清門的傳說,而根據(jù)1917年張勛復(fù)辟失敗后拍攝的老照片,這明顯是一塊木匾。
老照片之外,老地圖也是非常重要的圖像資料,兩者概括來說可稱為舊京輿圖。老地圖里包含著豐富的信息,其資料價值并不遜色于老照片,甚至對于善用者,更是能夠提供珍貴有力的信息,如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繪制的《乾隆京城全圖》、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繪制的《皇城宮殿衙署圖》等古地圖就具有尤為重要的史料價值,清末民國制作的現(xiàn)代地圖,更是為研究提供了精準(zhǔn)詳盡的信息,尤其是在地名、設(shè)施、交通,以及城市變遷等方面,有著無可取代的研究價值。
結(jié)合地圖,還有航拍圖值得注意,自1901年庚子國變時期法軍熱氣球航拍北京后,京城景觀開始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視角。1921年,航空署組織開展了北京上空的“空中游覽”,使民眾也可以有機會在北京上空,俯瞰這座城市的壯美風(fēng)貌。因為北京這座城市地位的特殊性,軍事航拍圖則在各個年代都有拍攝,尤其是1943年、1951年、1959年和1966年航拍,都有很高的資料價值。
總而言之,舊京輿圖,尤其是中軸老照片,在北京歷史研究和文化傳播中的作用不容忽視,這本《中軸之門》是一個嘗試,而如何在收集、研究、利用、傳播方面形成閉環(huán)機制,打通學(xué)界和民間研究壁壘,搭建資源共享平臺,并建立良性運轉(zhuǎn)的圖像研究利用模式,以及創(chuàng)作更多具有廣泛傳播性的作品,將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無疑也是助力中軸申遺和保護的一個有力舉措。
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不斷解讀和創(chuàng)作,在深挖的同時也推廣,讓更多的人參與到中軸申遺、名城保護中來,使古老的北京城、輝煌的中軸線更加魅力恒久、活力煥發(fā),讓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們擁有更真實的認(rèn)知,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