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瓊專欄·深沉的土地 《雨花》2023年第4期|劉瓊:駐扎在敦煌
全國百分之四十以上的玉米種子,都出自河西走廊。
黃河上游的流域面積要占整個黃河流域面積總量的一半以上。黃河上游,河水清澈,含沙量極少。黃河是在流經黃土高原之后,從中游開始成為“黃”河的。黃河上游水質雖然好,但附近城鄉(xiāng)居民生產生活用水基本上都是依賴祁連山的冰雪融水。一方面是因為黃河上游水源涵養(yǎng)之故,另一方面也與這段黃河的特點有關。發(fā)源于巴顏喀拉山北麓約古宗列盆地的黃河,從青海出發(fā),經川北,到達甘肅境內時,正處于巨大的“幾”字型左下那一撇逐漸向北轉彎處,屬于黃河上游的峽谷段: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這個特點適合建水力發(fā)電站。上游峽谷段也是黃河流域水電站的重要基地,比如位于永靖炳靈寺旁邊的劉家峽水庫。“天下黃河富寧夏”,整個六月,真正能利用黃河水進行灌溉業(yè)生產的,只有位于“幾”字型最平緩地段的寧夏和河套平原。寧夏也因此有“塞上江南”之譽,寧夏出產的大米曾一度與天津“小站米”媲美。
而河西走廊上綠洲的水源,基本上來自南邊祁連山的冰雪融水。祁連山冰雪融水形成了疏勒河等水系,這些水系覆蓋了整個綠洲。比如,玉門、瓜州、敦煌平原屬疏勒河水系,張掖、高臺、酒泉平原大部分屬黑河水系,小部分屬北大河水系,而武威、民勤平原則屬石羊河水系。在武威、永昌等地出土了大量石磨、石鏟等農業(yè)工具,在民樂灰山遺址還發(fā)現(xiàn)了碳化的小麥、大麥、高粱等種子……這些考古發(fā)掘表明,河西走廊灌溉水源穩(wěn)定、光熱資源充足、土地面積開闊,定居農業(yè)等生產活動在四五千年前就開始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處于中國西北角、依靠灌溉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的河西走廊,一直都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雖然近二十多年來,由于水源涵養(yǎng)和利用控制,河西走廊綠洲農業(yè)不再占優(yōu)勢,但制種業(yè)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河西走廊被稱為“河西走廊綠洲”,并非夸張之類修辭手法。從高空俯瞰,在廣大灰黃的戈壁灘上,一條綠意蔥蘢的廊道從西到東,持續(xù)不斷。黃河雖然就在不遠處,但此時的黃河還處于清澈的幼年時期,再往下走,到了中游,逐漸豐沛起來,成為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重要灌溉水源。唐代詩人李白有詩“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天山”即指祁連山。從祁連山發(fā)源的河流往下形成了石羊河、黑河、北大河、疏勒河和黨河等五條水系。綠意開始濃郁并形成規(guī)模的地方是綠洲,綠洲附近必定會有河流。沿著河流開墾綠洲,河流斷了,綠洲也散了。在依靠采集和漁獵維持基本生存的人類早期,“逐水草而居”的習慣顛撲不破——今天依然不能完全擺脫。大片綠洲出現(xiàn)的地方,人煙開始密集,城市出現(xiàn)了。河西四郡作為河西走廊上人口相對集中的城市,既是漢唐時期的邊防要道,也是當時大一統(tǒng)國家的經濟特區(qū),活躍、熱鬧、繁華,許多歷史的傳奇曾經在此上演。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此處的“雪山”即指祁連山?!捌钸B”在匈奴語里,是“天山”之意,祁連山也稱南山、雪山、白山等。雪山和白山之名,蓋因祁連山海拔四千米以上的山峰終年積雪,是名副其實的雪山。冷濕氣候有利于牧草生長,在海拔兩千八百米以上的地帶,分布有大片草原,為發(fā)展牧業(yè)提供了良好場所?!笆移钸B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边@首叫《匈奴歌》的兩漢時期的詩歌,是匈奴失去祁連山和焉支山后所作。大約五六年前去張掖,張掖古時曾叫甘州,甘肅的“甘”從此而來。張掖,除了丹霞地貌和鬧市區(qū)的大佛寺,讓我記掛了很久的是馬蹄寺。它位于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馬蹄藏族鄉(xiāng)境內。馬蹄寺懸掛在百丈懸崖上,拾階攀爬中,停頓休息,往遠處看了一眼,亮晶晶的雪山就在對面,中間隔著水洗般青翠的碧草,雪白的羊群點綴其間,半天才移動一下。張掖借弱水之力,“一行小麥一行玉米”,孕育出無數(shù)“噸糧田”,不僅黃河流域常見的糧食品種,比如高粱、玉米這里有,黃河流域不常見的糧食品種,比如水稻,這里也有?!安煌钸B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信然。八月末,我在張掖的甘州區(qū)烏江鎮(zhèn)看到了曾以為只有江南才有的水稻和煙波浩渺的淡水湖面。張掖在黑河中游。把張掖滋養(yǎng)成“江南”的黑河,古稱弱水,也稱合黎水、鮮水、張掖水、甘州水。這些個名字,每一個都讓我浮想聯(lián)翩。去馬蹄寺的路上,走著走著,路過一條清淺幽靜的小河,岸邊恣意地生長著紅柳。司機師傅調皮地問:“知道嗎?這就是弱水?!蔽矣悬c猝不及防,不由得多看了幾眼。這條叫“弱水”的河流由來已久,《水經注》《山海經》均有記載。“昆侖之北有水,其力不能勝芥,故名弱水”,以草芥之輕類比弱水之弱?!按笥韺跛劣诤侠?,余波入于流沙”,此處的流沙,就是《西游記》里天蓬元帥的主場,“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據(jù)《山海經·大荒西經》,“昆侖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淵”。從“弱水之淵”,流出“弱水三千”,從甘州張掖穿過,一路奔流向西,到內蒙變成額濟納河,最后在居延海消失。額濟納是西夏語,即“黑水”。
古有弱水是客觀事實,雖然“其力不能勝芥”,但弱水泛濫乃可怖之事。黃河和長江這兩條長河,經歷幾千公里的千轉萬轉到達中下游時,或河床上升,或因降水量激增,改道、決堤,給兩岸生民的生產生活和生命安全帶來災難。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多發(fā)生在黃河和長江的中下游,在黃河上游附近的黑水治水屬于罕見,除了見諸文字記錄,也曾被豎碑立傳?!缎滦迯堃纯h志·地理志》:“張掖在洪水時代,完全圍以大湖,弱水泛濫其中,各水、泉水悉固注之,無所謂大陸也。禹導弱水至于合黎,居民始有耕地。”人類歷史的童年時期,有兩類人物常常被推舉為部落和族群的首領。一類是身強力大者,他們在漁獵和采摘果實時收獲多;一類是有治水之能之功者。前一類好理解,身強力大,才能帶領大家戰(zhàn)勝外力和環(huán)境,從自然界獲取更多食物。后一類也好理解。當人類從采摘狩獵以獲取食物的簡單勞動進化到相對復雜的種植業(yè)、畜牧業(yè)時,水既是生命個體的生存要素,也是農牧灌溉業(yè)的重要依托。所以,古籍中記載的水,往往是“神”,如河神、東海龍王。水是生產生存之本,干旱缺水,生產難以為繼,“逐水草而居”是迫不得已。水泛濫,洪澇災害也給人類帶來災難。這時候就產生了各種治水故事。善于治水者,就是當時的時代英雄,比如大禹。
大西北地廣人稀,進入河西走廊尤甚。
酒泉是距離敦煌最近的城市,記得從敦煌開車到酒泉,總共四百公里,大約走了五個小時。天高地闊,寬寬敞敞,祁連山在南。向東看,不遠處是黃河的上游,即將進入峽谷段。沿途,大片大片的荒漠,除了三三兩兩奔跑著的車輛,人類活動的顯著信息比如農田、房屋,似乎只有階段性零星分布。
早年讀書時,始終搞不清敦煌和酒泉的隸屬關系。查找過一些資料,各有說法。比如成書于東漢建初時期的《漢書》距離前朝不到兩百年,按說最有權威,遺憾的是,對西漢設置河西四郡這一政治大事,《漢書》雖有記錄,但在后人看來這么大的事,不同章節(jié)說法已經嚴重不一致。根據(jù)《漢書·武帝紀》記載,西漢是在元狩二年設立酒泉郡、武威郡,元鼎六年設立張掖郡、敦煌郡。而《漢書·地理志》的記載則是西漢于太初元年設立酒泉郡與張掖郡,太初四年設立武威郡,十三年之后又設立敦煌郡。還有一個說法,認為西漢只設置酒泉、敦煌、張掖三郡,并未專設武威郡。這個說法今天的信眾也不少。歷史的魅力,可能就在于種種懸而難決的疑問。擱置爭議不論,根據(jù)已知說法,至少有兩點基本可以肯定:一是敦煌與酒泉曾經“分而治之”,敦煌被酒泉代管是后來的事;二是在河西走廊上設郡,酒泉是首例。酒泉,又稱肅州,甘肅的“肅”即由此而來,酒泉的區(qū)域位置優(yōu)勢可證。冷兵器時代,修筑城墻以抵擋外敵,是人類能夠想到的最直接的方式。在漢王朝統(tǒng)治者看來,河西不保,江山難安。因此,號稱“萬里長城”的漢長城是從今天的平壤南部一直修到敦煌以西,用夯土、砂石等筑城,由烽燧、古堡、亭障等組成防御工事,在各樞紐建立要塞,駐扎裝備弩機的騎兵巡邏,屯田、養(yǎng)馬,“肅靖寧邊”。
敦煌和酒泉分治,是西漢中央政府組織有生力量抗擊長期在邊境騷擾滋事的匈奴等北方強悍民族取得實效之后的事了。為了鞏固邊防成果,西漢王朝在河西走廊設郡,至少從形制上,把敦煌與酒泉并置、分治。分而治之,設置兩個要塞,相當于在邊境加編了一道針腳細密的守備力量。分而治之的做法是從酒泉西部拿出一部分土地和人口,劃撥給敦煌。敦煌者,盛大之意也。歷史上的敦煌,因在甘肅、青海和新疆的交接處,成為“華戎交匯之第一所”。河西走廊“置四郡,列兩關”的兩關——陽關和玉門關,都在敦煌地界。敦煌戰(zhàn)略位置之重要不言而喻。
由于中原移民增多,加上流經酒泉的北大河、紅水河、疏勒河等南北河道穩(wěn)定,周邊綠洲寥廓,農業(yè)生產狀況不錯,酒泉作為一個城市,人口繁衍數(shù)量和區(qū)域分布都達到一定規(guī)模,具備分流條件。酒泉比敦煌幸運,漢唐乃至兩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人口繁盛,工農業(yè)生產基礎扎實,甚至成為周邊衛(wèi)星城市的中心,包括代管敦煌。
敦煌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唐以后,敦煌開始衰落,到了明代,已經退化成單一的邊防哨所,人口急劇減少,也不再具備一個完整城市的規(guī)制。敦煌衰落的原因很多,最直接的原因應該是戰(zhàn)亂。唐宋時期,北方游牧民族再度沖擊邊境,敦煌先后被吐蕃、西夏占領,成為前方戰(zhàn)場,河西走廊作為西域與中原的商貿之路因此中斷。與此同時,南方海上商貿發(fā)展起來,逐漸取代陸地絲綢之路的一些功能。元代,敦煌重歸中央政權,西部商貿活動一度試圖復興,敦煌也逐漸有點人氣。明代朱氏父子執(zhí)掌朝政,對西北實行“閉關”政策,將防守重點放在嘉峪關,在嘉峪關以西設立關西七衛(wèi),不僅停止與西域的商貿往來,就連莫高窟也基本停止建設。敦煌由此淪為純軍事的邊防。公元1524年,明嘉靖王朝時期,徹底封鎖嘉峪關,將嘉峪關以西平民全部遷到關內。關外的敦煌,自此成了“風波樓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別一天”。直到清雍正三年,在敦煌重設行政機構,并從關內遷來大量兵民屯兵屯田,發(fā)展農業(yè)。十年之后,也就是雍正末年,敦煌的耕地面積達到了十萬余畝。
河西四郡的設立,對中國的發(fā)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ぶ破鹪从诖呵飸?zhàn)國,最終成型和成熟,還是秦漢時期。西漢中央政府在張騫率部打敗匈奴余部后,“乃于渾邪王故地置酒泉郡,稍徙民以充實之”。這些由政府組織的大規(guī)模被動移民,移民對象大多是家境窮困潦倒者或犯法犯錯被充軍發(fā)配者,“其民或以關東下貧,或以抱怨過當,或以悖逆亡道,家屬從焉”。根據(jù)《漢書·地理志》記載,河西四郡的人口數(shù)曾經達到七萬多戶,總計二十八萬多人,主要成分是從關內遷徙而來的漢人。這些漢人在原籍都以農業(yè)生產為主業(yè),農民的特點是趨于穩(wěn)定和保守。這些因為種種原因被“等而下之”的人,到了邊關后,獲得新生活,“谷入米常賤,少盜賊,有和氣之應,賢于內郡”“地廣人稀,水草以畜牧,以故涼州之畜為天下饒”。這種人與地互促的前后變化,是對人和環(huán)境關系的力證,某種程度上,也是對孟子的“人之初性本惡”論的一種辯駁。
河西走廊設置四郡后,大批次漢人由南而北遷入,不僅豐富了河西走廊的人口成分,最重要的是,向西與天山以南的農業(yè)生產方式呼應,形成一條穩(wěn)固的農業(yè)生產線。這條生產線,在改變河西走廊傳統(tǒng)畜牧生產方式的同時,客觀上形成“防火墻”,有機地隔斷了北方游牧民族之間的聯(lián)絡以及向南部不斷騷擾侵犯的可能性。曾經戰(zhàn)火連天、戰(zhàn)馬嘶嘶的河西走廊,隨著農業(yè)生產方式的引入和發(fā)展,糧食供應穩(wěn)定,農副產品供應豐富。這塊土地逐漸有了人氣、煙火和商旅活動,很快發(fā)展成為一條東西方政治、經濟乃至文化往來的交通要津。
以敦煌為例,敦煌設郡后,首先是移民屯墾戍邊,在長城以北開墾大片農業(yè)區(qū),當時常住人口達一萬一千多戶近四萬人,逐漸成為多民族聚集、商旅往來的重要驛站。
唐宋時期,包括敦煌在內的河西走廊文化繁榮,有賴于兩漢以來河西走廊社會長期穩(wěn)定、經濟昌盛、積累了必要的物質基礎。特別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興盛,河西走廊在進行商貿活動的同時,成為中西文化交流對話之地。唐宋以后,商貿活動停止,邊關關閉,但當時從朝廷到民間盛行學佛,一些宗教人士比如玄奘,從敦煌玉門關偷渡出境,到印度本土學佛取經,之后又經河西走廊回長安,到內地傳教送經。來來往往中,許多僧人經過河西走廊,在此休息,甚至就駐扎下來,開鑿石窟、修建寺廟、頌經念佛。從敦煌的莫高窟、榆林窟一路向東,是酒泉的大法幢寺、雷音寺,張掖的大佛寺、馬蹄寺,武威涇川大云寺、海藏寺、鳩摩羅什寺,等等。繼續(xù)往東,還可以看到臨夏炳靈寺、天水麥積山?!皵?shù)不勝數(shù)”一詞用在此處,再恰當不過了。數(shù)量多還不算什么,河西走廊的這些石窟寺廟迥異于內地習見,雖然當時建造它們存在宗教用途,但對于后世之人,它們個個都是瑰麗雄奇的藝術寶庫:從雕塑到建筑,從色彩到造型,從藝術虛構到真實記錄,望之興嘆,望塵莫及。莫高窟當然是其中最珍貴的那顆明珠。河西走廊既是佛教由西至東進入中國內地的重要路徑,也是佛教生根發(fā)芽、開枝散葉的沃土。從東晉開始,敦煌城東南二十五公里處,大泉河谷里開鑿了一百多個石窟,這就是著名的敦煌莫高窟。
敦煌境內的瓜州,與白居易筆下的“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的瓜洲古渡同音。取名瓜州,顧名思義,有瓜果的綠洲。河西走廊光照強,晝夜溫差大,只要有灌溉水源就能種植瓜果。如果對石窟壁畫藝術感興趣,看完莫高窟,再坐一個多小時車,就到了瓜州。榆林窟和鎖陽城都在瓜州。與莫高窟近在咫尺的榆林窟某種程度上被公眾低估,其內藏石窟藝術與莫高窟可以“互文”對照。古老的鎖陽城現(xiàn)在基本消失了,被傳說夸大的一些說法也無法考證。鎖陽城和瓜州的最后消失,與河流的改道、干枯有關。有綠洲,就會有人類聚集,出現(xiàn)村莊和城市。河流改道,綠洲也會改道。河流干涸,村莊和城市也會慢慢消失。樓蘭、高昌這些古城的消亡,除了戰(zhàn)爭產生人口折損,也是由于風沙蔓延、水源消失之故。流經敦煌的河流,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黨河。它是敦煌的母親河,屬于疏勒河水系。黨河還在蜿蜒流淌,瓜州已成往事。幾年前的夏天,參加作家葉舟的長篇小說《敦煌本紀》精裝本出版座談會時順訪瓜州。戈壁荒灘,土筑的高臺上豎塊界碑,寫有“瓜州”二字,徒增懷古之思。
比較而言,位于敦煌東面的酒泉,雖然更接近內地,感覺上卻更加遙遠。最早對酒泉有一點具體的印象,始自某年中秋。中秋假期過后,好朋友從酒泉家中帶回一方沙丘石送我。這方被自然界沖刷出許多溝壑的沙丘石,線條圓潤,造型優(yōu)美,側平面還埋伏著數(shù)條隱而不發(fā)的骨棱,像特級車工手下的杰作,卻是“天工”。從西到東、從南到北,這塊來自酒泉戈壁灘的石頭,一直擱在我的書案上。我的這位學生時期的密友,學的是現(xiàn)代物理,“軍二代”,雖為女性,卻有豪俠之氣。三十多年過去了,畢業(yè)之后,她仿佛一滴水,消失在一望無垠的沙漠中。記憶中曾經那么清晰美麗的眉眼,如今想起來,也都漸漸地模糊了。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河西走廊的邊貿活動雖然停止,商人足跡減少,但文化的魅影自此降臨。
《史記·高祖本紀》里,在漢高祖劉邦生病乃至駕崩這一節(jié),有兩處寫到燕王盧綰。一是“盧綰與數(shù)千騎居塞下候伺,幸上病愈自入謝”,另一是“盧綰聞高祖崩,遂亡入匈奴”。盧綰叛逃到匈奴,為后來西漢中央政府下決心解決邊境問題埋下伏筆。這是河西走廊設郡開市的前事。
劉瓊,藝術學博士,中國作協(xié)小說委員會委員,《人民日報》文藝部副主任,現(xiàn)居北京。曾獲《文學報·新批評》 優(yōu)秀評論獎、《雨花》文學獎、《當代作家評論》優(yōu)秀評論獎、中國報人散文獎等。著有《聶耳:匆匆卻永恒》《通往查濟的路上》等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