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子誠:80年代趙園印象
9月初在俄羅斯旅行的時候,劉福春告訴我,趙園就要退休,他們現(xiàn)代文學研究室打算為她開一次會,總結她的學術經(jīng)驗,致敬她四十年的貢獻,要我也去參加。不過,劉福春說,對以她為主題,趙園堅決表示反對,而一經(jīng)她反對,那是無人能夠扭轉的,會議名稱便改為“80年代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之回顧”。座談會于11月3日到4日,在北京郊區(qū)毗鄰十三陵水庫的賓館舉行。與會的除社科院文學所現(xiàn)代室同人外,還有趙園的朋友、學生:黃子平、陳平原、賀照田、羅崗、靳大成、賀桂梅、程凱等。會議采取漫談的方式。3日熱烈談了一個下午,晚飯后仍自由組合地延續(xù)著相關話題。第二天清晨起床,我拉開賓館窗簾,驚喜地看到漫天飛雪,窗外山坡有掛著雪花碎片的鮮艷紅葉,突然想起趙園在《論小說十家》“寫在前面”里的話:70年代初在冬天寒冷的農(nóng)村,看到田野上那株經(jīng)霜的柿子樹,“燃著暗紅的火”,“我渴望點燃我的生命,哪怕只是一籠微火”……便想,眼前這掛著雪花的紅葉,也是贈送給她的不錯的禮物了。
上面這段文字,寫在2012年底。那次會會后確實想寫一點兒文字,卻只開了個頭,便打消了念頭,這段話便孤單地留在電腦的角落里。沒寫下去的原因,就是對她的學術缺乏深入了解,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后的明清士大夫研究;這方面我?guī)缀鯖]有什么知識儲備。趙園曾在討論郁達夫的文章里說到,研究對象與評論者在修養(yǎng)、知識蘊蓄、學力和認知力上應該“相匹配”,她的提醒讓我不敢貿(mào)然從事。不過,這回陳平原有了同情心,他知道歲數(shù)大了智力、精神不可避免要滯澀、衰退,便降低了標準,宣布“上了年紀的老先生”不必再重讀趙園的書,寫隨感性文字即可。這讓我有了勇氣。除了隨筆的體式,我還將范圍限定在20世紀80年代。
20世紀80年代趙園寫了四本書:《艱難的選擇》20世紀(1986)、《論小說十家》(1987)、《北京:城與人》(1991)、《地之子》(1993)。后兩本雖然出版在20世紀90年代初,但寫作時間和觀念、選題,都屬于20世紀80年代。當時文學界有兩個重要的書系:“文藝探索書系”(上海文藝出版社)和“新人文論叢書”(浙江文藝出版社)。前者包括批評和文學創(chuàng)作,作者年齡沒有限制;后者則專收年輕批評家的現(xiàn)當代文學批評論著。進入“新人文論叢書”可以說是當時新銳批評家的重要標識。趙園的《艱難的選擇》和《論小說十家》,分別入選這兩個“書系”。當時在我的心目中,她是“崛起”批評家群體的重要一員毫無疑問。不過,趙園有些特別,她不熱衷群體歸屬。她的性格有一種孤獨的“邊緣性”,用她的話說,是習慣于“獨處”和“獨語”。印象里她從未積極參與任何集體性活動:在20世紀80年代這是許多人的重要生活方式。自然,她研究現(xiàn)代知識分子命運、遭際是那個時期的思想、文學主潮,但她沒有選擇已被重重包圍的魯迅,選擇的是曾被冷落、排斥、忘卻,或某些她認為重要的方面未得到注意的作家:郁達夫、蕭紅、吳組緗、張?zhí)煲怼⒙肤帷Ⅰ樫e基、沈從文、端木蕻良、張愛玲……而當其中有些作家的研究成為顯學,她就抽身而退,有意“脫榫”。她后來轉向明清士大夫研究,主要原因是意識到經(jīng)由文學來討論知識分子命運存在局限,需要突破“邊際”:時間上溯,并向思想、學術史方面拓展。不過,她的研究的“轉向”,這種獨語以回避紛擾的性格也可能是一個潛在,但不可忽略的因素。20世紀90年代之后,文學批評、研究有一個“學術化”的推進,但她的論述方式和文體,卻沒有受到“新八股”的影響。20世紀90年代之后,出于各種原因,20世紀80年代文學被理想化地懷念,也屬于20世紀80年代的她卻更愿意從“八十年代氛圍”中撤離;她對那一代學人的“共性和個性”一直保持清醒的認識,說他們有著“災難性的個人命運中積累起來的痛苦經(jīng)驗”,這些經(jīng)驗“換取了屬于自己的那一把打開對象世界的鑰匙,發(fā)現(xiàn)了自己與現(xiàn)代史上那幾代知識者的精神感應:由社會意識、民族感情,到悲劇感受”;但是她說,“除此之外幾乎別無‘優(yōu)勢’可言:缺乏必要的知識積累,缺乏理論訓練,而且大多失去了無可追回的青春歲月……”(《論小說十家》)——這種對自己所屬一代的過于苛刻的檢視,在那一代人中也是有些特殊的。
趙園于1964年考入北大中文系,那時我任教已經(jīng)三年,但沒有給她上過課,“文革”期間才知道她的名字,大概是思想不“政治正確”受到批判吧(如何不“正確”已經(jīng)沒有印象)。1978年她回北大讀研究生,也從未見過面。把名字和人聯(lián)系起來應該是20世紀90年代后期的事情了,但也很少有見面、交流的機會。因此,雖然讀過她的書,對人卻一再“誤讀”。譬如說,想象中她安靜、內(nèi)斂、感覺敏銳纖細,后來才知道不完全是這樣。其實她有熱烈、固執(zhí)、強悍的方面。拿她對當代作家的認可度來說,她對張承志有很高的認可度。開始我感到有點兒突兀:他們的境遇很不同,對當代史的看法也差異甚遠。這個認可,應該是有某種超越“歷史”的東西:頑強尋找“一種屬于自己的方式”;因追求“心靈的闊大”而鑄定的孤獨;蔑視流俗的不停歇的“自由之旅”;“創(chuàng)生”體驗的那種神秘、喜悅的“美麗瞬間”;尤其是那個自由的騎手建構的具力度和氣概的“男人世界”……在張承志,這是一種經(jīng)久不變的激情,趙園認為這種激情所需要的心靈能力,來自人類積久的精神趨向,而在被實利主宰的現(xiàn)代社會已經(jīng)稀缺,因而很寶貴。
但趙園與張承志畢竟不同,她欣賞這種激情,但自己知道節(jié)制,并不迷醉于無遠弗屆的“自我”幻覺。她的局限意識,包括人生,也包括學術道路?!捌D難的選擇”這個說法,既是在講倪煥之、蔣純祖?zhèn)?,一定程度上也是在講自己。黃子平在《艱難的選擇》的“小引”中,用五個“如果”的排比句,從研究者與其對象的關系上提示這一點:如果是可以“發(fā)現(xiàn)”的東西;如果是已有研究成果的“空檔”;如果是研究者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所勝任;如果與我們生活的現(xiàn)時代緊密聯(lián)系;如果研究者的個性、經(jīng)歷,對人生、對世界的體驗與對象之間有“奇妙的契合”……因此黃子平說,我們選擇題目,題目也選擇我們;我們創(chuàng)造著自己的境遇,但也為時代、環(huán)境所拘囿、制約。這種“命中注定”地被糾纏,和在糾纏中掙脫的可能,使人興奮,也讓人惶惑。這是黃子平,相信也是趙園的感受。她不回避糾纏,也不畏懼惶惑,因而也能正視自己成果的欠缺?!墩撔≌f十家》(2011)修訂版前言中她回顧這本書,說它在年輕者眼里,“或許更像一間破舊的畫廊,開在老街,散發(fā)著過去了的某個時期特有的氣味,荒草掩徑,門可羅雀,偶爾有人推門而入,看到過氣的畫師筆下的舊年人物,會恍若隔世的吧”。
不過,趙園對《論小說十家》的預言卻是錯的。這本書連同《北京:城與人》,在出版后的二三十年來不斷再版重印。據(jù)我所知,《論小說十家》初版1987年,隨后有人間版(2011)、北京三聯(lián)版(修訂版,2011)、華東師大社版(2014),和將要面世的北大社版。老街舊宅敲門而入的還是絡繹不絕,當然也摻和著有正當理由的懷舊。事情正如趙園所說的,“也許只有我自己所屬的這一代人,才能以這樣的眼光看取文學史,以這樣的方式描述文學史的過程”。那些撥開掩徑荒草的尋蹤者明白,他們不僅要專注于向當前索取,也需要讓“舊年人物”對他們伸出援手。
那么,我們能從趙園的文字中獲得些什么?以我自己的體會,大概有這樣幾個方面。
首先,在批評、文學史、理論的分界越來越清晰的學科體制下(這種界限的分明,既標示學科的發(fā)展,也是研究與“整體的人”的生命一定程度分離的體現(xiàn)),一種綜合評與論、文與史、客觀描述與個人心性呈現(xiàn)的綜合性寫作,也許值得我們懷念。在她的一些論著中,史、論等因素,為研究者的心智、感覺所熔鑄、綜合。也就是說,“研究者也不妨偶爾做夢”:
晴空一聲鴿哨使我的心寧靜,我不大敢細看后樓陽臺上雜物堆積中的簡陋鴿舍。我其實是因久已遠于胡同文化才更想寫這題目的。借了文學的材料去構筑胡同形象,其中有些或近于說夢。作家因薄霧微煙而大做其夢,研究者也不妨偶爾做夢,“夢見春的到來,夢見秋的到來”——這是魯迅那篇著名的《秋夜》。我知道自己做的是最平庸最沒有出息的夢,其中沒有悲歌慷慨,血淚飛迸,一彎冷月下的鐵馬金戈;有的是浮蕩在遠樹間的炊煙,灶下的火光,碗盞敲擊中最平易庸常的人間情景。(《北京:城與人》)
因而,趙園下面的反省其實并不必要。她說,《論小說十家》和《北京:城與人》“這兩部較為輕松的書,所得反應超出我的預期,當?shù)弥@種反應部分地由于文體,我不能不感到失望?!捏w’、‘感覺’這類被別人褒獎的東西,并非我自己所最珍貴的。我渴望的,是洞察世界與生命的深,我渴望體驗與傳達的深度與力度”。(《趙園自選集·自序》)其實,文體、感覺與“體驗”“傳達”的深度息息相關。為生活經(jīng)驗、知識、智慧所支持的感覺力和文體意識,是敏銳捕捉對象,也由對象發(fā)現(xiàn)自己的重要推力。感覺的敏銳和抵抗語言、敘述方式酸腐之氣的能力,同樣具有抵達生命深度的可能。比較起來,這種能力在我們這里倒是較為罕見,因此也更值得珍惜。
其次,批評要回到“個人”,以個體生命作為出發(fā)點。將“以人生為血肉的文學與作為其血肉的人生”聯(lián)結在一起?!皞€體”,既指研究者,也指研究對象。從研究者來說,最重要的是尋找到自己,拒絕隨波逐流。就研究對象說,則是“把問題聚焦于作者的主體性進行思考”(丸山升),將作為觀察對象的魯迅縮小到作為“個人”的魯迅(錢理群),“回到魯迅那里去”“嚴格從魯迅個體出發(fā)”(王富仁)?!皞€體”當然不是終點,但是是出發(fā)點。因而,趙園對理想的批評有這樣的期待:有“屬于自己的對象,因對象而尋找屬于自我的角度,寫出不可重復的對象,同時在對象中‘寫入’不可重復的自己”。這種批評,有可能向著既非權力的工具,也非創(chuàng)作的附庸的方向邁進。
最后,投入與間離。趙園有一本小書叫《閱讀人世》。“閱人”包括“所閱歷的人”和“所閱讀的人”。前者如她寫王瑤、吳組緗、樊駿、中島碧,后者則是通過歷史記敘和文學作品,如她在《艱難的選擇》和《論小說十家》中的作家論和作品人物論。知人論世和知世論人,都是傳統(tǒng)的“閱人”的方法,在理論、方法層出不窮的今天,相信也沒有“過氣”。趙園評人(生活中的人和作品中的人)的眼光,秉持的尺度,對對象性情品格的精準把握,有賴于她生命的投入,她的設身處地的“同情”,也有賴于她和對象之間保持的間隔。如一位著名作家所言,“人與人的距離愈近,愈難以真正認識彼此”。投入的深入與疏離間隔的矛盾的處理,不是容易的事。這方面,研究者對“自戀”的警惕、抑制,對人性的深切理解,以及歷史感的獲得和藝術修養(yǎng)的積累,都是必要的條件。